世界杯赛程孙子怎么了-世界杯死人
贺玮的那句经典解说是啥子?
贺炜经典解说摘录
——2010南非世界杯
——英格兰VS德国
1、“如果说鲁尼是英格兰的亚瑟王的话,可惜这个亚瑟王身边,没有兰斯洛特,加拉海德,葛温这样的圆桌骑士。”
2、“詹姆斯可以扑出一次射门,两次射门,但是扑不出对方总是射门……”
3、“这是本届世界杯开始之后最为紧张、最为牵动人心的40分钟,虽然从理论上来讲,本场比赛之后总有一支球队要离开本届世界杯,但是从比赛开始的第一秒,这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将成为我们记忆当中永恒的精神财富。观众朋友们在以后自己老去的时候坐在壁炉边上,抱着自己的孙子给他讲世界杯故事的时候,一定不会错过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这场1/8决赛。现场的球迷,他们并没有慢镜头回放可以看清楚场上的形势,他们只是在支持着自己所热爱的球队,无论是英格兰的球迷还是德国的球迷都是如此。”
4、“克洛泽攻进的这一粒入球是由门将诺伊尔助攻的。”(英德大战的第一粒进球)
5.“德国队以三球的优势战胜了英格兰队,胜负既分,结局已定,历史的篇章这一段已经写完,但英德在世界杯历史上永恒的对抗将延续下去。”
6、“我们想想吧,在此时此刻,在柏林,在慕尼黑,在汉堡,在科隆大教堂,肯定有无数的德国球迷为之欢欣鼓舞。而在伦敦,在利物浦,在曼彻斯特,在泰晤士河边的小酒馆,肯定也有无数的英格兰球迷为之黯然神伤。不过,让我内心感到温暖的是,在生命如此有意义的一个时间节点,在今天晚上,电视机前的亿万球迷能够,我们大家一起来经历,共同分享,这是我的幸福,也是大家的幸福。我是贺炜,观众朋友们,再见!”
——朝鲜VS巴西
1、“你的对手强大并不一定意味着恐惧,人最感到恐惧的是对未知的恐惧。”
2、“朝鲜队的不放弃精神给巴西留下深刻印象,赢得了对手的尊重,更赢得全世界人的尊重。”
——斯洛文尼亚VS美国
“刚发出总攻的信号,就进球了,率先领会教练意图的是他的儿子布拉德利。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就是这个含义。”
——加纳VS澳大利亚
“他们(加纳)真是一个强队,战斗力惊人。但他们不顾整体,可能在他们眼里对整体不屑一顾。加纳在浪费着人数和场面上的优势,肆意挥霍着他们的青春。”
——巴西VS葡萄牙
1、“这个球C罗并没有传。因为C罗现在是队里的头号球星,又是队长,所以杜达是敢怒不敢言。下次你C罗拿球,队友是跑位呢还是不跑位呢?”
2、“(此时是半场)大家回去最好喝些冷饮,降降火气,或者喝喝茶。”
3、“一般都说距离产生美,但是今天的比赛两队都是说的一种语言,距离缩短了,美没了。”
08年法国意大利小组比赛结束
“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我们也以这句福楼拜的名言,送别即将离去的法国队,希望法国队重拾勇气,重振辉煌!”
今年世界杯 法国队小组没赛有出线
“这两年时间阿比达尔没有改变,他掉进同一条河里……”
“多梅内克的法国队已经有一只脚在悬崖边上踏空了,身体摇摇欲坠……”
“按照物理学原理,没有任何外力可以做功的……”
美国队某场比赛
“美国门将詹姆斯一个大脚把球踢给了自己的同行。”
“刚才咱们还在说肘击,没想到肘击就频繁出现,搞得我们像在看图说话一样。”
“裁判看不下去了,结束了在角旗附近的故事。”
“他过了三个后卫 可是他过不了底线了……”
某场西班牙德比
“从博卡队的技术型前腰,到的阻击型后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加戈是怎么从一个文艺青年演变成了一个劳动模范的。”
贝克汉姆告别时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们以这句话,送别贝克汉姆,祝福他一路好运!”
希腊某场比赛
希腊人姓名后有总有“斯”的原因,是希腊人有两个生日,一个出生日,一个命名日。命名是用神灵的名字命名的,对希腊文化熟悉的人基本上只要看了名字就知道希腊人的命名日是哪天……
希腊队文特拉,可能有球迷会问了,你刚才不是说希腊人全是斯字结尾吗?怎么文特拉不是文特拉斯那是因为文特拉的父亲是捷克人。
雷哈格尔迅速做出应变,现在希腊队要换人了,萨马拉斯换下帕帕斯塔索普洛斯……
之所以换下帕帕斯塔索普洛斯,一来因为他是三中卫之一的后卫,换上前锋换下后卫加强进攻;二来帕帕斯塔索普洛斯身上有一张黄牌……把他换下去对解说员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因为帕帕斯塔索普洛斯的名字是场上球员中名字最长的……
2010年世界杯 乌拉圭vs加纳
四溢
“谁说这个世界是冰冷而残酷的,只要像乌拉圭人一样有坚定的信仰,这个冰冷的世界就会为你揭开冰冷的面纱”
“勺子点球、勺子点球,乌拉圭人40年之后再次进军四强”
“吉安是一个勇敢的小伙子”
“足球可以让人在一秒钟内,从高潮到低谷,或者从低谷到高潮。”
——非世界杯
德国VS土耳其
北京时间6月26日凌晨,在巴塞尔圣-雅各布公园球场结束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日耳曼战车最终3比2逆转“逆转王”土耳其。在这场断断续续的转播比赛中,央视解说员贺炜在现场给我们留下了精彩的解说。
1、高朋满座
本场比赛真是高朋满座,嘉宾毕至。欧足联普拉蒂尼陪同德国总理默克在看台上看球。而这样的场合绝对不会少了他:足球皇帝贝肯鲍尔。
2、野哨横飞
德国队队员默特萨克听得是一声野哨,他以为裁判吹得哨子,将球给了土耳其球员。
3、始作俑者好莱坞明星奥德菲尔
今天鲁斯图的发型是模仿奥德菲尔的发型,奥德菲尔是以色列籍的好莱坞明星。鲁斯图在02年世界杯所作的造型,奥德菲尔曾经在**中模仿过这个造型。今天鲁斯图也是模仿奥德菲尔现在的发型。始作俑者是奥德菲尔,效仿者是鲁斯图。
4、拜仁队友投桃报李
拉姆开场就失误给自己拜仁慕尼黑的队友阿尔滕托普一次破门机会,他太过于慷慨了。随后阿尔滕托普又在一次进攻中将球交给了拉姆,这是不是在投桃报李那?
5、大人打小孩
德国像一个巨人,土耳其人就像一个孩子。不管是从阵容上还是身高上以及历史战绩上,土耳其都没法和德国对比。前面的五次进入决赛,赢了四次。但是足球比赛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不看双方历史战绩,而是看今天的比赛谁会取胜。科里姆进球了,在这场大人打小孩的比赛中,小孩领先了。
6、小孩领先不会踢球。
土耳其人在本届杯赛此前只领先了9分钟,加上这6分钟,总共领先了一刻钟,在这场大人和小孩的比赛中,小孩真的是不擅长在领先情况下踢球。
7、谁也不想卷铺盖回家
这场半决赛两支球队就像是:走到了决赛的门口,谁也不想要卷铺盖回家,所以双方开场都打的非常谨慎,这是可以理解的。
8、老莱曼受欺负
老莱曼好像受到了对手的欺负,土耳其球员现在是有球就射。
9、弗林斯象坦克横冲直撞
弗林斯以前就像个坦克车一样,开起来横冲直撞,根本没人能拦得住他。但是今天他开不动了,他的肋骨伤势影响了他的比赛。
10、土耳其遇到了逆转鼻祖
土耳其人虽然在最后时刻能够将扳成2比2,但是他们最终没有逆转拿下德国战车,逆转王遇到了逆转的鼻祖:德国队。
国足怎么没进2006世界杯
2004年11月17日2006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D组中国队与中国香港队的比赛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结束。最终中国队7-0大胜香港,而科威特在主场6-1大胜马来西亚。这样中国队与科威特在相同积分、相同净胜球情况下,科威特凭借进球数优势压倒中国队晋级,中国队屈居小组第二被淘汰。
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赛程
2.18 中国1-0科威特
马来1-3中国香港
3.31 中国香港0-1中国
马来0-2科威特
6.09 中国4-0马来
科威特4-0中国香港
9.08 马来0-1中国
中国香港0-2科威特
10.13 科威特1-0中国
中国香港2-0马来
11.17 中国7-0港队
科威特6-1马来
D组积分榜
名次 队名 场次 胜 平 负 进球 失球 净胜球 积分
1 科威特 6 5 0 1 15 2 13 15
2 中国队 6 5 0 1 14 1 13 15
3 香港 6 2 0 3 5 8 -3 6
4 马来 6 0 0 5 1 12 -11 0
南非世界杯五大惊天误判
网上复制!从记者角度出发~
记者陈雯韵 “都怪裁判!要不我们早赢了!”“嘿嘿,多亏了裁判,否则这球就输了。”在足球场上,裁判是永恒不变的话题,裁判可能会成为队中的第12人,当然他也会亮出一张牌把你从天堂打入地狱,无论是业余比赛还是职业比赛,裁判绝对是球队输球或赢球最好的借口——今年的南非世界杯当然也不例外,在经历了2002年裁判误判将意大利送出局的后,今年裁判在赛前进行了周密的培训,甚至还集体学习了各国的脏话,但到了场上,裁判问题还是引发了不少争议。
参加世界杯,对裁判来说则有复杂的感情。一方面,这会是他们扬名立万的地方,但同时,这也会是他们的噩梦,一次失误就可能被打入冷宫。裁判,也许是世界杯舞台上最为弱势的一群人……
本届世界杯争议判罚——
《Poker face》
——马伦科(西班牙)
D组 德国0:1塞尔维亚
用Lady Gaga的这首《Poker face》来形容西班牙裁判马伦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在德国和塞尔维亚的比赛中,马伦科这位在赛场上发红牌像玩一样熟练的西班牙“金哨”,居然让一场拼抢一点也不激烈的比赛变得“火药味”十足,整场比赛,马伦科居然不可思议地掏出了9张黄牌和1张红牌,他玩“牌”的熟练程度简直不亚于刘谦。
更令人惊讶的是,马伦科将其中的7黄1红全都给了德国人,克洛泽在第37分钟就“两黄变一红”被罚下场更是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德国媒体和球迷在赛后纷纷表示,是裁判毁掉了德国队的比赛。
德国人最看不惯的当然是马伦科给克洛泽亮出的第二张黄牌(上图),毕竟当时他的防守动作并不大,甚至只是轻轻碰到了塞尔维亚进攻球员的脚,但是严厉的马伦科还是毫不犹豫地向已经有一张黄牌在身的克洛泽出示了第二张黄牌。除了克洛泽的红牌,德国队本场比赛得到的另外5张黄牌也都属于可判可不判的范围。
实际上,如果德国人赛前了解一下西班牙人的习惯就该释然了。这位裁判在西甲就是一个出牌狂人,他上赛季执法17场西甲联赛,总计出示了11张红牌,场均发放红牌数为0.647张。德国球员肯定是没有在赛前对他做功课,否则不会在比赛中吃如此大的亏。
《我悄悄地蒙上你的眼睛》
——库里巴利(马里)
C组 美国2:2斯洛文尼亚
“我悄悄地蒙上你的眼睛……”0:2落后,却神勇追平,并在最后关头几乎逆转绝杀对手。美国本来可能上演一场惊天逆转的世界杯经典战役,却被来自非洲的裁判库里巴利扼杀,那一刻,库里巴利无疑是被人蒙上了眼睛。
在美国对阵斯洛文尼亚的比赛中,他以进攻队员犯规为由判罚美国前锋埃杜的进球无效,直接剥夺了美国队的胜利,而在那个进球之前,禁区里发生了三四起球员身体对抗的冲突,被库里巴利却认为犯规的偏偏就是美国球员……从比赛过程看,库里巴利吹出的是一个“先入为主”的哨声,就是在双方都在禁区里争夺有利位置时,库里巴利就先行鸣哨了。
比赛的电视慢镜根本显示不出美国进攻球员的犯规动作,只能说库里巴利似乎不想看到一次有效的进攻得分,他的决定似乎是先吹哨再挑毛病,还有媒体暗示库里巴利有故意操控比赛的可能。
《离别的车站》
——罗塞蒂(意大利)
D组 加纳1:1澳大利亚
罗塞蒂曾经执法过2008年决赛,被意大利著名光头裁判科里纳誉为“意大利裁判上的宝石”。但在本届世界杯上,由于在澳大利亚与加纳的比赛中将手球犯规的科威尔罚下(左图),他遭到了各方的严厉批评,甚至有球迷对他发出了“全球追杀令”,他一次过于严厉的判罚不仅把科威尔送上了《离别的车站》,这或许还会成为科威尔一辈子的遗憾。
身患绝症的澳大利亚前锋科威尔的世界杯之旅只持续了24分钟,就因为裁判一张受到争议的红牌而提前终结。6月21日,面对家乡媒体的记者,科威尔表达了不满,称主裁判罗塞蒂是法官、陪审团和刽子手,毁了自己的世界杯。
据报道,部分狂热的科威尔球迷在互联网上发出了“全球追杀令”,要取罗塞蒂的性命,在全球著名的网络社区脸谱网上,出现了不少兴趣组,核心话题就是整治这位意大利籍“黑哨”。
《成全》
——拉努瓦(法国)
G组 巴西3:1科特迪瓦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上,马拉多纳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兰队的球门,成就了著名的“上帝之手”,而在今年的世界杯上,巴西前锋法比亚诺又再现“上帝之手”,这一次,法国主裁拉努瓦成全了这一切。
赛后,新闻中心连续十多次播放法比亚诺的第二个进球,从各个角度解构了法比亚诺的手球(左图),每一次回放都引发一阵嘘声——因为法比亚诺不仅手球了,而且短短几秒钟的时间,他两次停球都是手球。进球后,法比亚诺还洋洋自得地与对这个进球持怀疑态度的主裁拉努瓦交流,拍着胸口表示自己没有手球。不过在赛后,法比亚诺坦承自己手球了。
此外,拉努瓦向卡卡出示两张黄牌,将其罚下,成为本场比赛的第二次争议。赛后球迷更评价道,这个法国裁判和法国队的表现一样糟糕,他才应该被红牌罚下。
《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
——加姆迪(沙特)
G组 智利1:0瑞士
在瑞士与智利的比赛中,当值的沙特主裁判加姆迪判罚这位瑞士中场主力肘击了两名智利球员,直接出示红牌将他罚下。然而,全世界都看到了电视回放——贝赫拉米的攻击动作明显与否先不去说,其中一名智利球员还没有和贝赫拉米接触,就自行痛苦地倒下了……
瑞士队主帅希斯菲尔德赛后恼怒地把裁判和智利球员“一勺烩”了,一向克制的德国人说:“那张红牌最多只是张黄牌,智利人实在太会表演!”可惜,加姆迪不懂得“欣赏”这种演技。而被罚下场的贝赫拉米,此时很想对着这位裁判高唱:“我的柔情你永远不懂……”
揭秘裁判生活
住豪华酒店、坐头等舱
乘高级轿车、配心理专家
包吃包住还发三万美金
执法南非世界杯揭幕战的乌兹别克斯坦主裁判埃尔马托夫透露,国际足联为此次执法世界杯所提供的报酬丰厚,参与世界杯比赛裁判工作的基本酬金是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0.5万元),每执法一场比赛的酬金为4.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0万元),两名助理裁判与主裁判的酬金完全相同,且无论是主裁还是巡边员,无论执法几场比赛,都可以收到这些酬金。
2002年韩日世界杯期间,每场比赛裁判能得到2万美元。到2006年德国世界杯,主裁判和助理裁判执法每场比赛的酬金升至3.3万美元,每人每天还有100美元的伙食补助。可见,近三届世界杯裁判的收入呈逐渐上升之势。而在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上,裁判执法一场比赛只能得到100美元,而且还要自己掏饭钱。而在本届世界杯上,裁判的收入是他们的净收入,因为组委会承担了裁判的所有支出,比如,裁判住在豪华酒店,乘飞机坐头等舱,出门乘高级轿车。
国际足联共挑选了87名裁判参加本届世界杯赛,为此国际足联共要支出435万美元。像中国裁判穆宇欣一直作为边裁替补,虽然没上过场,但他的这趟南非之行,显然也能拿到一笔不菲的收入。
不过,在高酬金的背后是裁判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他们的住所被安排在远离比勒陀利亚市中心的一所庄园内,离约翰内斯堡约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虽然条件优越,温泉休闲、健身房、训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裁判们被画地为牢,不得擅自外出,不得使用私人手机,禁止用电子邮件与外界联系,不得接受媒体访。为了缓解压力,国际足联还为他们配备了两名心理学专家,其中一位是西班牙人,名叫帕科·法尔科。他在接受记者访时说,他们的任务就是让裁判保持正常和蓬勃向上的心态,从而充满信心。同时,专家也会帮助每位裁判控制紧张情绪和保持90分钟比赛过程中的思想高度集中。
解密世界杯用哨
“泰坦尼克”135分贝
力压“瓦瓦祖拉”
与本届世界杯上德国制造的用球“普天同庆”相反,裁判用哨并不太为人所知。这一同样出产于德国的哨子被称为“泰坦尼克”,是由德国北威州的一家工厂所生产的。
不要小看这一简单的哨子,其中的制造工业并不简单。南非世界杯组委会对这种哨子提出了不低的要求:首先,由于传统比赛用哨的声音与南非种族隔离时期的警笛声过于相似,容易引起观众的不好回忆,因此声音必须有所改变。其次,由于瓦瓦祖拉的声音过于吵闹,这种哨子必须响亮,才能被场上的运动员所听见。
这一重任交给了德国人,而德国人也没有让组委会失望。北威州的这家曾经为阿根廷世界杯生产过哨子的工厂用纯手工艺生产出了一批“泰坦尼克”。据悉,这种哨子能够发出高大135分贝的声音,完全压制瓦瓦祖拉的噪音,同时由于工艺独特,也不同于以往的哨音。
谁都可以骂裁判
德国主教练勒夫:昨天比赛裁判的出牌太过于频繁,对于双方都不公平,这让双方都心情难以平静,我不是批评他,但他的判罚的确有些严厉。
德国球员施魏因斯泰格:这简直就是在搞笑,你看看他给的那些黄牌,按他的标准每场比赛都应该出现红牌。
卡卡老婆卡罗琳:谁叫他是名人呢!卡卡下场以后就再也没见着他!在回家的路上,不写twitter了,不想多说多错!哦,我也没办法说什么……
18界世界杯足球赛决赛时间和地点
第一届 1930年乌拉圭
从现代人的眼光看,在乌拉圭举行首届世界杯赛的组织工作简直是简陋不堪,没有预赛,13支参赛队都是被邀请参赛的。4支欧洲球队飘洋过海三个星期才抵达乌拉圭。球队到达后,组织者才决定放弃那时惯用的淘汰赛制,改为分成四个小组进行预赛,随即进行了抽签。当时拥有自己的职业足球联赛的美国人竟被列为队,小组赛中他们以3比0的同样战胜了比利时队和巴拉圭队,进入半决后,以1比6负于阿根廷队。
第二届1934年意大利
首届世界杯赛的成功使第二届世界杯一下子吸引了全世界32支球队报名参赛,国际足联不得不第一次安排了预选赛,以决出16支参加决赛比赛的球队,东道主意大利也被迫参加了预选赛,他们的对手是弱旅希腊队。决赛阶段的比开始前举行了抽签仪式,首轮比赛取淘汰制,这意味着有八支球队只踢一场就得打道回府。美国队由于到得太晚,不得已与墨西哥队进行了一场附加赛,获胜后得以进首轮比赛,但以1比7惨败在意大利脚下。
第三届 1938年 法国
有36支球队报名参加这届世界杯赛,经过预选塞决出16支参赛球队,但只有15支球队到达巴黎,奥地利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在取得了决赛圈的入场券后放弃了这一名额,国际足联打算邀请一向对此项赛事不屑一顾的英国人来填补这一名额,但高傲的英国人仍然拒绝了这一邀请。抽签仪式是由国际足联的孙子主持的,瑞典队首轮轮空,德国队(其中有不少奥地利球星)、法国队、意大利队、捷克斯洛伐克队、匈牙利队、古巴队和唯一代表南美出战的巴西队被列为队。
第四届 1950年 巴西
随着战后欧洲的重新崛起,中断了2年的世界杯赛终于在巴西翻开了新的篇章。经过混乱的预选赛(一些球队在进入了决赛圈后退出,共有13支球队最终赶在巴西参加了决赛阶段的比赛。为了避免远道而来的欧洲球队仅仅只踢便早早出局,赛制再次进行了革新:13支球队被分在了四个小组,获得小组第一名的四支球队再进行循环赛,这样就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冠亚军决赛,但实际上最后一场比赛乌拉圭2比1巴西一役其实就是冠亚军之争。
第五届 1954年 瑞士
这一年正好是国际足联成立50周年,国际足联在总部洛桑为自己底50岁生日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而世界杯赛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瑞士的头上。也正是从这一届开始,世界杯决赛阶段的赛制完善并固定下来。16支球队被分在了四个小组首先进行小组循环赛,每小组有两个队,小组前两名出线再进行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有趣的是,队是在进行预选赛前便被确定下来,被列为队的西班牙队在预选赛中被淘汰,这样战胜他们的土耳其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队。而本届世界杯的冠军得主联邦德国队也并不是队。
第六届 1958年 瑞典
人们正是通过这届世界杯认识贝利的。由于世界杯结束后瑞典紧接着还要举办另外几项大型体育活动,所以本届世界杯的赛程被安排的很紧。与四年前不同的是小组赛中没有列出队,而是规定每组的四支球队中必须有一支来自西欧,一支来自英国(英国的四支球队本届全部进入决赛圈),还必须有一支来自南美,这样就不可避免地有许多强队被分在同一小组,例如第四小组就由英格兰队、巴西队、苏联队和奥地利队组成。
第七届 1962年 智利
国际足联的新规定:从这一届起,上届冠军和东道主队将自动进入16强,无须参加预选赛,这样巴西队和智力队直接进入了决赛圈。吸取了上届世界杯的经验,本次分组再次选出了四支队,他们是巴西队、意大利队、英格兰队和乌拉圭队。即便如此,意大利队队也不可避免地和另外两支劲旅智力 队、联邦德国队同分在一组.
第八届 1966年 英格兰
这一届的抽签仪式平无奇,而对于亚洲人来说则永远记住。在抽签中意大利队象往常一样被列为队,当时他们 可能根看不起同组的朝鲜队。但正是这支亚洲球队爆出了本届杯的最大冷门,将意大利队淘汰出局,挺身进入八强这至今仍是亚洲球队在世界杯赛中的最好成绩。事实上当时朝鲜队已经预定了回国的机票,他们不得不与葡萄牙队进行四分之一决赛。他们几乎又创造了奇迹,以3比0领先但最终还是被尤比西率领的葡萄牙队以5比3反败为胜。
第九届 10年 墨西哥
进入决赛圈的欧洲球队在抽签仪式上最关心的并不是自己的对手是谁,而是墨西哥高原对球员的影响、球场条件以及如何避开那些安排在炎热中午的比赛。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范围内现场直播世界杯赛以成为可能,为满足欧洲观众的需要,一些比赛被安排在了中午进行。实力一般的墨西哥队被列为队,结果他们获得了小组第二。上届冠军队英格兰队所当然地被列为队,不幸的是他们与后来夺得本届界杯冠军的巴西队分在了一组。
第十届 14年 德国
14年1月5日,位于法兰克福的汉森广播公司的演播大厅内传来了阵阵天真无邪的笑声,这群孩子来自柏林唱诗班本届世界杯组委会别出心裁,希望借助这些纯洁儿童的手使得抽签做的真正公平。东道主联邦德国队、巴西队、意大利队和乌拉圭队被列为队。也许是上帝的安排,“公平”的结果使得联邦德国队和民主德国队竟分在同一小组。尽管当时的政治压力很大,但两队之间的比赛还是如期进行了。联邦德国队在汉堡以1比0取胜,并最终取得了冠军。
第十一届 18年 阿根廷
共有创记录的99支球队参加了本届世界杯的预选赛,赛期也达创记录的21个月。这其中以美国队同加拿大队之间的比赛最为有趣。加拿大人将主场安排在温哥华铺着人造草坪的体育场内进行,美国人以牙还牙,将主场安排在了西雅图的室内球场进行,这也是世界杯史上第一次在室内进行的比赛。而该年1月4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进行的抽签仪式也颇为复杂由于各方互不相让,经过妥协,四个小组共定出了五个队,他们是阿根廷队、意大利队、联邦德国队、巴西队和荷兰队,取得前八名的球队再分为两个小组,各小组的第一名争夺冠亚军。这一赛程安排引起了众多球队的不满并在本届世界杯赛后被弃用。
第十二届 1982年 西班牙
参加本届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的首次由过去的16支扩大到24支,他们被分成六个小组。经过长时间的辩论,阿根廷队、巴西队、联邦德国队、荷兰队、西班牙队和本届冠军意大利队成为队。1982 年1月16日在马德里举行的抽签仪式是历史上最难忘的一次,举办者设计出一些滚筒,参赛的球队被设计成一个个迷你足球从滚筒中摇出。令国际足联感到难堪的是他们想不出办法将参赛的南美球队分开。这一教训使得国际足联决心以后的抽签仪式上再也不使用机器了。
第十三届 1986年 墨西哥
在墨西哥城举行的抽签仪式要顺利得多,为了让各个球队有更多的准备时间,抽签仪式被提前到了1985年12月15日。仪式在灯火辉煌的墨西哥国家电视台演播大厅中进行,在总共23分钟的时间里进行了全部45个议程,三个男孩的手指代替了马德里那次使用的机器。被列为队的分别是墨西哥队、阿根廷队、巴西队、联邦德国队、法国队和波兰队。
第十四届 1990年 意大利
1989年12月9日,在罗马举行的抽签仪式上,意大利世界杯组委会不仅邀请了国际足联秘书长布拉特亲自主持,而且还邀请了大批的明星到场助威,这其中包括歌手帕瓦罗蒂、女影星索菲亚.罗兰,以及球星贝利、贝肯鲍尔。这是历届抽签仪式上内容最丰富的一届,中间穿插了古典歌剧、摇滚乐和现代舞,不过抽签仪式的内容同上一届相比毫无两样,阿根廷队、巴西队、联邦德国队、比利时队和英格兰队被列为队。
第十五届 1994年 美国
在华盛顿,克林顿手捧足球作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在罗马,球星罗伯特.巴乔亲手写来了贺信。但是1993年12月19日世界足坛的焦点是在。包括商业巨头体育明星在内的4500名观众在会议中心观看了历时近两个小时的抽签仪式,玻利维亚队有幸与卫冕冠军德国队进行了一场比赛。德国队、巴西队、阿根廷队、比利时队、意大利队和美国队成为本届世界杯赛的六支队。
第十六届 1998年 法国
法兰西似乎还历历在目。法国队成为本世纪最后一支捧走的球队
本届杯赛的经典之战又是英格兰与阿根廷的较量,可英格兰人又在关键的比赛中失 利,2:3的让英格兰人只有把希望寄托在下个世纪了。 尼日利亚打败了西班牙,却输给了老朽的丹麦;德国人的钢铁意志已不在是制胜的 法宝,他们渐渐在世界足坛中落伍了;由一大批具有天价的天才球员组成的巴西队没能 让荣誉再次改写,他们难以至信的以0:3输给了法国队;
第十七届 2002年 韩国
巴西队成为本世纪最终获得了大力神杯的球队 。
第十八届 2006 德国
孙子兵法之以多胜少6.26.2018
以多胜少
华老师的《孙子兵法30讲》再次颠覆我的认知。以前我觉得,孙子兵法就是强调“谋略、妙计”,追求以少胜多,就好比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一样,即使情况很糟糕,只要打开锦囊中的一个妙计,战争就会胜利,但这是最大误解。
孙子的本意是: 以多胜少,用压倒式的优势取胜 。试想,在一个单纯比力气的比赛中,一个成年人和一个小朋友比扳手腕,最后胜出的肯定是成年人。但如果小朋友想获得胜利,如果不提高自己的力气,即使他多么的聪明,也是不可能取胜的。所以,取胜之道就是:不断增加自己的优势,以成年人的力气去跟小朋友比赛,以压倒式的优势碾压对方。
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追求以巧胜拙、以少胜多,希望投入少收益大。比如说:那些靠买股票赚钱的人,以为他们就是以巧胜拙,但我们并不知道的是:他们在买入一只股票的时候,已经对该只股票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成本。
此外,我们很羡慕那些成功人士,认为他们的成功就是抓住某个机遇,于是就发达了,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背后付出了无数的汗水,经历无数次失败,坚持了数年,才有今日的成就。
所以,那些自以为很聪明的人,以为可以以巧力取得成功,最终有一天会明白,为了取得胜利,最优的策略就是: 投入尽可能多的时间、精力、成本、注意力,以压倒式的优势增加取胜的概率。
敌人是不可战胜
世界杯毫无疑问是最近的热点,大家都在津津有味地讨论某只球队、某个球星,我们为进球而欢呼,为失败惋惜,世界杯告诉我们:只有自己强大,战胜对方,才能举起大力神杯。但孙子告诉我们:敌人是不可战胜的,这听起来很不愉快,既然敌人不可战胜,那我们怎么取得胜利呢?—— 我们的胜利来自于敌人自己的失败 :
在世界杯赛场上,两只实力相当的球队,经常出现0比0的局面。如何率先进球呢?先稳住,等待对方犯错误。上届世界杯决赛,德国对阿根廷,比赛都快结束了,还是0比0,最后在加时阶段,阿根廷出现失误,德国攻破一球,获得冠军。
不要去战胜敌人,因为我们无法掌控他人,唯一能控制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做好本职工作,尽可能减少低级失误。保持耐心,等待对方犯错。
中国什么时候举办世界杯
中国完全有举办一届无与伦比的世界杯的能力,但是中国足球这水平敢举办世界杯吗?到时候别弄得东道主小组垫底被淘汰那可就丢人了,再说中国已经举办过了奥运会,无需再用举办世界大赛来证明中国的能力,应该是要等中国男足的水平提高一点再考虑的,在20年以内中国应该不会申办世界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