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主VS客巴西-直播:奥地利vs乌克兰
客家人是怎么来的啊?
(1)北方南迁汉人发展演变而来;
(2)北方南迁汉人融合南方土著发展演变而来;
在一般人看来,客家人是移民,是北方汉人南迁移民的一支,在漫长岁月里,筚路蓝缕,颠沛流离,历尽艰辛,不断融合当地原住居民而形成、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大民系。
2007年5月,刊登在美国权威学术杂志《human genetic》上的一篇文章:《Y chromosomes of prehistoric people along Yangtze River》,里面有组数据是非常惊人的。以下选取部分图,可见,客家人的中原基因占了很大比例
1.根源
客家人之根在汉族。
客家人之源,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在河洛,所谓河洛,指的是黄河、洛河。广义上的河洛就是黄河中游、洛河流域这一广阔的区域。狭义的河洛就是洛阳。“根在河洛”的依据有三:①家谱记载,很多客家族谱都记载先祖居住于河洛。②泰山石敢当的传说。③客家文言;是一种官话,很像中州的河南话。根在河洛并不是指所有客家都出自河洛,其范围应包括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汉水流域以东、淮河以西的中原旧地,其核心在河洛。
2.迁徙原因
客家人的迁移包括客家先民的南迁和客家人的国内迁移与国际迁移。就迁徙行为而言,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与迁移过程的历史相对应,迁移原因在各时期各不相同。总概各种迁移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A.与迁出地有关的因素,即推因。
①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的逆向发展,这是经常发生作用的根本因素。
②战乱。残酷的战争使繁华的城市和富饶的乡村化为废墟,数以百万计的人在战乱中丧生,剩存者为寻求安定的社会环境,被迫背井离乡,迁徙各地,这是大规模突发性迁移的根本原因。
③官职迁调定居。
④游学、经商
⑤争斗,包括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等。
B.与移入地有关的因素,即“拉因”。
北方开发早,南方开发迟。面积辽阔,人口稀少而战乱又少的南方有着南迁汉人定居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如广东梅州在南宋时,“土旷民惰,而业农者鲜,悉汀赣侨寓者耕焉,故人不患无田,而田每以工力不给废。”加上唐宋时期在南方百越地区推行“毋赋税”政策。这些对北方逃难的汉人看来,可谓“世外桃源”而纷纷定居于江南、岭南地区。
C.与介入障碍有关的因素,即“中介因素"。
客家先民从河洛、中原迁至江南、岭南地区,就交通条件,虽极为困难,但也不是无路可走。从秦代起,就有驿道; 从隋代起,就有运河水道,特别是东南道路和岭南道路; 从宋代起,就有“塘铺”等。
东南道路以大运河为主干,把关中、淮南、东南连接起来,并延伸至今赣、闽等地。入岭南道路有4:一由荆襄道路南下湖南,经湘水、灵渠、桂江、西江进入珠江三角洲; 一由湖南越大庚岭沿浈江、北江南下;一由长江、赣江越大庚岭沿浈江、北江南下;一由福州沿海岸西南行至粤东。道路的畅通为历代客家先民南迁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封建的拓垦,如康熙23年的“迁海复界”,康熙51年的“湖广填四川”等,也为客家人的再迁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D.与个人心理、生理有关的因素,即“已因”。
迁移者是具有特质的人,而不是迁出地的平均人,体现为富有冒险精神、不满现状等等,与个人因素密切相关。如把身体矮小者称为“末朝人”的实质。
3.迁移过程与路线。
北方汉人南迁历史记载很多,但客家先民由中原大批南迁始于何时,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始于秦,也有人认为始于汉或三国、或东晋、或唐、或五代,或南宋等,因而形成客家大迁移有“二次说”、“三次说”、“五次说”、“六次说”、“九次说”等,也有人不分批次只说迁移,莫衷一是。一般认为客家大规模爆发式的迁移有5次,其迁移模式和路线总的来看是从北到南、自东到西,从平原到丘陵、山区,沿着河流到核心地区,由国内走向国外,散居世界各地。
A.两晋南北朝
主要受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的影响,北方汉民大量南迁。其迁移远者自今日山西长治起,近者由今日河南灵宝等地,沿颍、汝、淮诸水流域,向南行动,到达湖北、河南南部及皖赣沿长江北岸。
B.唐末五代
主要由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及藩镇割据等战争影响,南迁者远者多由今河南光山、固始,安徽寿县、阜阳等地渡江入赣,更徙至闽南;近者则从赣北或赣中迁至赣南或闽西,或粤北、粤东边界。
C.两宋
受金人南下,蒙古人入主中原及元末农民起义的影响。宋末客家人参加文天祥领导的抗元失败后,为躲避元朝的追捕诛连,形成空前的大迁徙,入山惟恐不深,入林惟恐不密,形成“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的特点,使客家人具有典型山区居民的特征。元末明初的战乱,又触动了客家人的迁移。迁出地多为福建,迁入地则集中在嘉应各地。主要原因是嘉应各地位于岭南东部北上的最佳通道上,有较多的低洼丘陵地区可供开垦,加上在抗元过程中一度变为废墟,即响应“文陆号召从军勤王,崖山之覆,州人士死者十尽八九,井邑皆空”。故客家人从他邑迁来重新组合。由于大量客家人在元末明初迁入嘉应一带,从而使嘉应成为客家腹地,成为客家的聚居中心,拥有“客都”的地位。总之,这一时期的迁徙是在第二期基础上由赣南、闽西迁至粤东、粤北地区。
D.明末清初
迁徙原因一方面是内部人口的膨胀,另一方面是满州贵族入主中原的影响。由于山多田少,人口与耕地矛盾的越来越激烈,不断有人往外迁徙,如明嘉靖年间从程乡、长乐迁海丰、归善等沿海地区,从汀州迁至福州等地。清初康熙年间从嘉应、韶州各属迁至以广州为核心的增城、花县、新安、东莞、鹤山等地。“复界”时迁至今天的宝安、深圳、香港、中山、台山等地,“湖广填四川”时迁往四川、广西、云南等地。明末清初客家人举兵勤王失败后,为避株连,多隐姓埋名,或逃亡各地,很多人随郑成功迁到台湾。
这一期的迁徙路线是:主要由第二、三期旧居,分迁至广东中部及沿海地区,及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和台湾等地,还有小部分从闽西、粤北、粤东回迁至江西赣南及赣中赣北西部罗霄山脉两侧,而使江西的客家有新客和老客之分。
E.同治年间
由广东西路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而引起的部分客家人的迁徙。
广东西路后当地大部分客家人在官府资助下向南迁入高、雷、钦、廉各州,尤以高州的信宜、雷州的徐闻最多,远者渡海至海南岛崖县及定安等地。
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朝统治者要把一切姓洪的及其他参加起义的男女老少都加以,因此很多客家人或改名换姓,或逃亡外地。大批客家人逃到香港、澳门、汕头、厦门和海口一带,象契约华工一样,被迫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南北美洲等地从事苦役劳动。这一时期主要由广东中部、东部迁至西部、南部及海南与东南亚等世界各地。
并不是每次迁徙都是客家的迁徙,而是有严格区分的,一般认为南宋以前的迁徙是客家先民的迁徙,南宋以后才是真正含义的客家人的迁徙。客家的迁徙不是象水波一样,一波接着一波,也不象射箭一样,一步到位,也不是有组织、有领导的,而是无组织的非常焕散的迁移。
4.客家的形成
目前的主要观点有:五代宋初;宋明时期;明代中叶以后;清代中叶以后。
一般认为在南宋时客家群体分化成为汉族的一个支系,初具规模。到明代中期,已经人数众多,成为一大社会势力,及至清代,客家人的自我意识更为增强,在社会舞台上表现很是积极、主动。客家在南宋时期形成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⑴客方言的形成。这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重要标志。据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客家方言最迟在南宋时已形成。
⑵相当的人口规模。人口是民族、民系的载体,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无所谓民族、民系。对客家人口的历史估量,难以用统计数字表示,但可从客家集中区的县治数量作分析。以罗香林《客家源流考》中所列纯客县为依据,按明代的行政区划为界限,客家人主要居住在江西的南安府、赣州府,福建的汀州府、漳州府,广东的潮州府、连平州、韶州府、南雄府。这八府州以前是地广人稀的山区(潮汕沿海地区除外),县治少。到宋之后,县治逐渐加多,明代增加的县数达12个。添设县治,无疑是要加强统治,但必须以居民聚落众多、生产开发已达到很高水平为基础。在这些县治设置之前,这里必然已经有很多人居住。即在南宋时期,聚居于闽粤赣边区的北方汉人经过数百年与原住居民的融合演化后,已站稳脚跟,并拥有一定的人口规模。
⑶共同的地理环境。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为多山密林地区,交通闭塞,交往困难,十分有利于客家民系的形成。
a.小盆地农耕经济,为客家民系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
b.小盆地造成的风俗习惯。这些移民生活在小盆地山村之中,借封闭性的地理条件获得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原有的方言、习俗在与原住居民融合后得以保持下来。
⑷共同性的社会行动。这是客家人争取自身利益的表现,是群体意识浓厚的反映,也是客家人成为一个独立民系的重要依据。赣闽粤客家居住区联成一片,彼此的经济往来频繁,被压迫者进行的反抗斗争相互呼应。相对应的封建王朝实施统治时也将这片地区当作一个特定政治单位来处理。经济来源方面如南宋时期赣南和汀州人佃耕梅州农田等。政治斗争方面如南宋时范汝为、陈三枪领导的农民起义往复进出于三省之地,文天祥在汀梅赣诸州领导的抗元斗争等。
5.客家形成地域与过程
目前的主要看法有:鄱阳湖平原;赣南:石城;汀州:宁化县石壁村;梅州:梅县;赣闽粤边区。
(1)客家基地、大本营:赣闽粤边区;
(2)客家通衢:石城;
(3)客家锚地:赣州;
(4)客家驿亭:石壁;
(5)客家首府:汀州(明末清初以前);
(6)客家腹地:以梅州为中心的十几个县;
(7)世界客都:梅州。
6.客家之流
今天的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地区最广的民系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系之一。在中国国内有客家聚居的地区,共19个省区,265个县市,其中纯客或基本纯客县市41个,总人数约5500万。另香港约125万,澳门约10万,台湾约460万。国外遍布五大洲六大洋,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人口约500万。
世预赛南美区巴西vs阿根廷谁能赢
阿根廷胜巴西。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进行的2026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南美区预选赛中,巴西队主场以0比1不敌阿根廷队。南美洲世界杯预选赛第六轮首场比赛在一片乏善可陈的局面下戏剧性地结束,主角为阿根廷与巴西之间的对决。
尽管该场比赛进行得相当紧张激烈,但剧情发展却显得波澜不惊。然而,在关键的第79分钟,奥塔门迪以一记华丽的头球打破了僵局,阿根廷终以1:0的客场拿到胜利。
这犹如给巴西带来了一记沉重的打击,他们正面临着满盘皆输的尴尬境地,已经连续丢掉了三场比赛,其积分榜排名也下滑到了令人惋惜的第六名。
阿根廷球队历史
截至2022世界杯,阿根廷共18次参加世界杯决赛圈,也是连续第13次参赛。阿根廷曾6次打进世界杯的冠亚军决赛,并在18年、1986年和2022年夺冠,而在1930、1990、2014年屈居亚军。在美洲杯赛场,阿根廷队共15次夺冠,与乌拉圭队并列为美洲杯夺冠最多的国家队。
阿根廷的首场比赛是在1901年5月16日,对阵乌拉圭国家队(在蒙得维的亚举行,最终阿根廷以3-2完成了处子秀)。由于当时还没有国际比赛,阿根廷也只能进行一些友谊比赛,当然对手也仅限于南美球队。
巴西当地热情的习俗,美女为表好客邀游客一起沐浴,能拒绝吗?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个世界由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成,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也不同。若你有幸到巴西这个地方去旅游,有你的朋友邀请你一起洗澡,那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究竟是应该接受,还是拒绝?
巴西这个地方人非常的热情,除了有足球还有热情奔放的桑巴舞,独具风味的巴西烤肉。来到这里之后,你可以看到在海滩上经常会有人踢足球,时不时就有人来上一段热情似火的桑巴舞,年轻女子身材曼妙,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比如在中国请客人吃饭,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而且会把宴席设摆的特别的丰盛,显示自己的待客之道。中国人讲究吃,接待客人的时候也以吃为主,可是巴西人却不同。在中国请客人吃饭,然后送一些家乡的特产礼物给客人,能促进彼此的关系。
在巴西,人们会请你一起跳桑巴舞,一起踢足球,一起吃烤肉,同时还会不分男女,邀请客人一起洗澡。
初到巴西,听到朋友邀请自己洗澡的要求,感到非常的羞涩,不知道应该是应邀去还是拒绝。
巴西这个地方长期炎热,一年四季都是十分炎热的气候,洗澡只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踢一场球下来,出一身汗需要洗澡;去外面干活,出一身汗也需要洗澡;即便什么也不做也会出汗,也需要洗澡。
所以在巴西,女性往往都穿着很轻薄,也是巴西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洗澡是巴西人的日常,和吃饭一样。邀请朋友一起洗澡,这是他们经常为了促进朋友关系,做出的行为。
对这一点不是特别熟悉的人,你也一定不要往歪里想,只不过你的朋友对你很热情,真心把你当一个好朋友来对待。
他们往往喜欢在家附近的小河,洗澡冲凉,有的也会选择在家里的泳池里面。
世界杯历史上都有哪些球队获得过冠军
共有8个国家获得过世界杯冠军:
巴西、德国、意大利、阿根廷、乌拉圭、英格兰、法国、西班牙
世界杯是世界上最高荣誉、最高规格、最高竞技水平、最高知名度的足球比赛,与奥运会并称为全球体育两大最顶级赛事,甚至是影响力和转播覆盖率超过奥运会的全球最大体育盛事。每四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了20届,共有8个国家获得过冠军,夺冠次数分别是:
巴西 5次(1958年、1962年、10年、1994年、2002年)
德国 4次(1954年、14年、1990年、2014年)
意大利 4次(1934年、1938年、1982年、2006年)
阿根廷 2次(18年、1986年)
乌拉圭 2次(1930年、1950年)
英格兰 1次(1966年)
法国 1次(1998年)
西班牙 1次(2010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