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赛事赛况

96年奥运乒乓球决赛-96年奥运乒乓球单打冠亚

第24届——29届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

96年奥运乒乓球决赛-96年奥运乒乓球单打冠亚

1988年汉城奥运会

乒乓球正式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陈龙灿/韦晴光获得男子乒乓球双打金牌(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枚乒乓球项目金牌)

陈静获得女子乒乓球单打金牌

李惠芬获得女子乒乓球单打银牌

焦志敏获得女子乒乓球单打铜牌

陈静/焦志敏获得女子乒乓球双打银牌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马获得男子乒乓球单打铜牌

吕林/王涛获得男子乒乓球双打金牌

邓亚萍获得女子乒乓球单打金牌

乔红获得女子乒乓球单打银牌

邓亚萍/乔红获得女子乒乓球双打金牌

陈子荷/高军获得女子乒乓球双打银牌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刘国梁获得男子乒乓球单打金牌

王涛获得男子乒乓球单单银牌

孔令辉/刘国梁获得男子乒乓球双打金牌

吕林/王涛男子乒乓球双打银牌

邓亚萍获得女子乒乓球单打金牌

乔红获得女子乒乓球单打铜牌

邓亚萍/乔红获得女子乒乓球双打金牌

刘伟/乔云萍获得女子乒乓球双打银牌

2000年悉尼奥运会

孔令辉获得男子乒乓球单打金牌

刘国梁获得男子乒乓球单打铜牌

王励勤/阎森获得男子乒乓球双打金牌

孔令辉/刘国梁获得男子乒乓球双打银牌

王楠获得女子乒乓球单打金牌

李菊获得女子乒乓球单打银牌

王楠/李菊获得女子乒乓球双打金牌

孙晋/杨影获得女子乒乓球双打银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

王皓获得男子乒乓球单打银牌

王励勤获得男子乒乓球单打铜牌

马林/陈玘获得男子乒乓球双打金牌

张怡宁获得女子乒乓球单打金牌

王楠/张怡宁获得女子乒乓球双打金牌

郭跃/牛剑锋获得女子乒乓球双打铜牌

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中国 乒乓球 女子团体 中国 女 金牌

中国 乒乓球 男子团体 中国 男 金牌

中国 乒乓球 女子单打 郭跃 女 铜牌

中国 乒乓球 女子单打 张怡宁 女 金牌

中国 乒乓球 女子单打 王楠 女 银牌

中国 乒乓球 男子单打 王励勤 男 铜牌

中国 乒乓球 男子单打 马琳 男 金牌

中国 乒乓球 男子单打 王皓 男 银牌

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代表队一共获得多少枚金牌

共获得16枚金牌,具体如下

姓名 类别 项目 成绩

王军霞 田径 女子5000米 14分59秒88

乐靖宜 游泳 女子100米自由泳 54秒50

熊 倪 跳水 男子跳板 701.46分

伏明霞 跳水 女子跳台 521.58分

伏明霞 跳水 女子跳板 547.68分

李小双 体操 男子个人全能 58.423分

刘国梁 乒乓球 男子单打

孔令辉/刘国梁 乒乓球 男子双打

邓亚萍 乒乓球 女子单打

邓亚萍/乔 红 乒乓球 女子双打

葛 菲/顾 俊 羽毛球 女子双打

杨 凌 射击 男子移动靶 685.8环

李对红 射击 女子25米运动 687.9环

唐灵生 举重 男子59公斤级 307.5公斤

占旭刚 举重 男子70公斤级 357.5公斤

孙福明 柔道 女子72公斤以上级

刘国梁 个人资料

刘国梁,16年1月10日出生于河南新乡封丘县,奥运冠军,原中国乒乓球队著名运动员,曾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

是我国首位获得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的运动员,是当今国内外乒坛最有影响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之一。这位右手直拍两面近台快攻型的选手,是中国第一位在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上实现男单“大满贯”的选手,也是第一位在正式比赛中使用“直拍横打”技术并取得成功的运动员。(新浪体育)

在中国体坛,运动员时期战绩辉煌,教练员生涯金牌满营,口才又极好的人。(网易体育)

“他是一名好队员,但我希望他将来成为一名好教练员,而且比我干得好!”(中乒队总教练蔡振华)

“他对乒乓球运动规律有着很深的悟性,是做教练的好人选。(中乒队领队黄飙)

“作为教练,刘国梁有自己的优势:一是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大赛经验,二是对乒乓球的理解较深刻。他非常有希望在教练员岗位上再创辉煌。”(刘国梁启蒙教练尹霄)

“他很有创意,很多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他都会说得很清楚。他平时就特别善于观察别人,也善于总结。不仅是对主力队员,对年轻队员他也都很了解,能把他们的特长、弱点说得很清楚。”(刘国梁挚友孔令辉)

正是那些失落的金牌,支撑着最稳夺金天团乒乓球队一直向前

上一期总结奥运的节目中,巴多提到了中国奥运军团中,有七大传统夺金项目,分别是跳水、乒乓球、举重、游泳、羽毛球、射击和体操。

这七大项目中,有些是我们的传统强项,而且是有着比较强的统治力的,比如跳水和举重,只要我们参加,夺金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但有的并不能算是我们的传统强项,比如游泳,虽然我们这个项目上夺得的金牌在中国队的金牌榜上不算少,但由于这个项目是奥运会的大项,金牌数量多,我们所夺的金牌在整个游泳项目中,还是很少的一部分,比如美国和澳大利亚,都是这个项目上的强者,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还有的项目,从 历史 战绩还看并不太稳定,比如羽毛球,本来这是我们的传统项目,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有这个项目,当时我们就一块金牌都没拿到,后来在96年拿了一块,随后连续几届都是3至5块,成绩非常突出,到了上届又缩水到了2块,这届也是拿到了2块。

说到夺金的稳定性,就不得不说到中国乒乓球队,他们绝对堪称最稳定夺金天团,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设立乒乓球比赛,到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一共产生了37枚金牌,我们拿到了32枚,33年中我们只丢了5枚金牌,对这个项目几乎就是绝对的垄断和统治了。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有一次陈梦参加赛后的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她是什么原因让中国队在这个项目上始终保持着强大,陈梦的回答是:传承。

我觉得这个回答非常棒,也非常的到位,如果只能用两个字来总结,这个两个字是最贴切。

不过如果细说起来,这真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决定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具体因素有很多,但有一点我觉得不应忽略,就是来自外部的压力,什么?中国乒乓球还有来自外部的压力吗?

真的有,虽然我们看上去始终在横扫对手,但实际上,如果我们认真看比赛就会发现,即使的3:0、4:0获胜的比赛,过程也并不是象那样看上去的轻松,我们的对手不多,但并不是没有,而且一些选手的水平和我们是很接近的。

正有这些优秀的选手一直在追赶我们,在坚持和我们对抗,才让我们有着保冠军的压力,才让我们一直不松劲,不断地强化,让我们变的更强大!

从这个角度来说,刚才我提到的我们丢失的5 块金牌,就显得更加的弥足珍贵了。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乒乓球领域,那些年我们失落的奥运金牌吧。

首先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说起,正是从那届奥运会开始,乒乓球成为奥运项目,设置了4块金牌,分别是男单、男双和女单、女双。

我们在这次奥运会上拿到了2块金牌,而男单和女双金牌都被韩国队获得。当时中国乒乓球男队的****是江嘉良和陈龙灿,他们两人是当时的世界排名前两位,但江嘉良当时已经过了颠峰期,陈龙灿主要精力在双打,比赛打起来后,中国男单派出的三位选手都意外地被挡在了四强之外,也算是暴出了比较大冷门,客观地说,当时的国际乒坛,虽然国乒是强队,但并不象现在这样一家独大,而是近有日韩强敌,远有欧洲群虎,胜负也都是正常的。

也是从此开始,中国乒乓球男队进入了段低潮期。而获得男单金牌的东道主选手刘男奎,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夺下了这块分量极重的乒乓金牌,当时刘男奎20岁,正值颠峰,确实具备了比较强的实力,两年前在韩国本土举行的亚运会上,他就已经是男单冠军了。

这里插一句题外话,在韩国本土举办的国际大赛,他们的选手往往都有魔幻般的超水平发挥,也是丑闻频出,这个大家都懂的。

而女双决赛,则是在中韩之间展开争夺,结果韩国名将玄静和和梁英子战胜了中国选手陈静和焦志敏。

那场比赛焦志敏发挥失常,据说和她在之前单打半决赛中被要求让球,她迫于之前何智丽的压力,服从了安排,让她让球给李惠芬,是为让李进决赛抓另一场半决赛中有可能进决赛的欧洲选手,但实际结果,那位欧洲选手在另一场半决赛中负于陈静,没能进入决赛,这个事影响了焦志敏的发挥。

那届奥运会上的中国乒乓队,故事太多了,从一开始组队,女子世界排名第一,新科世乒赛冠军何智丽被内部拿下,没能参赛,比赛中男队失利,女队因让球出现混乱,赛后赢球的陈静因在决赛中没有听话让球,受到冷遇,年纪轻轻就选择退役,后转投中华台北又参加了多次大赛冠军亚军也是拿了不少,服从了让球指令的焦志敏也是心灰意冷提前退役,远嫁韩国。

反正都不太痛快,关于那届比赛的故事下次巴多单独和您聊一期,今天就不多说了。

4年后,时间来到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如期举办,这届奥运会的中国乒乓球队,女队由于两年前邓亚萍的横空出世,两块女子金牌比较轻松的拿下。而男队在蔡振华的调教上,正处在上升期,当时男队的****是王涛和马,但在男单方面,他们还都不具备夺金的实力,所以男队当时是所突破点放在了男双上,而王涛和吕林也是不负重望拿男双金牌。

男单金牌被瑞典名将有“游击队长”之称的瓦尔德内尔获得,这块金牌可以说实至名归,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与中国几代选手进行过对抗,始终是互有胜负,其球技人品也都得到了中国球迷的高度认可,他被中国球迷亲切的称为“老瓦”。

随后1996、2000两届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走向颠峰,全部包揽了金牌。

但是,到了2004年,出现了一个意外,当时的乒乓男队,经过王涛时代、孔令辉刘国梁双子星时代,过渡到了“二王一马”时代,就是王励勤、王皓和马琳领军的时代,但这次比赛中,王励勤和马琳先后意外失利,没能挺进决赛。

最后决赛在王皓和柳承敏之间进行,到今天我都认为,这是一块不应该丢的金牌,当时决赛中王皓始终没有打出气势,完全被柳成敏的单面弧圈搏杀战术压制,最终失掉金牌。

那时的柳成敏并不具备世界超一流选手的水平,他的打法完全继承了他的教练金泽洙,但实际上他还没达到金泽洙的水准,金泽洙职业生涯几乎就是一直在和中国对抗,但除了一次亚运会男单金牌,一直被中国压制,没想到在他退役后,所谓的“小金泽洙”柳成敏竟然完成了他的梦想。

从精神层面上说,王皓在外战上,确实缺乏冠军气质,后来的多次大赛中也是证明了这一点;

而从技战角度来说,单说那场比赛王皓被对手抓住了技术短板,就是当时直板选手为了弥补和横板选手对抗时单面对两面的弱点,从刘国梁开始创新了一项的新技术,就是直板横打,但刘国梁发明了这个技术,已经是其职业生涯末端,基本上没有在大赛上使用。

到了王皓这里,这项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他在比赛中也是很娴熟地运用了,但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这个技术毕竟还不像现在这么成熟,王皓基本是站在台中或偏左位置时,对手压他的反手时,他基本上都是用横打技术回球,但我们说了,这个技术当时不成熟,反手横打,拉出的球,基本上都是斜线拉向对手的左侧台,基本上也是对手的反手,这个线路就比较固定了。

柳成敏看准了这个线路,就坚持压王皓的反手,然后就提前侧身等在那里拉弧圈,其实如果王皓是一个传统的直板选手,这个问题很好破解,当柳成敏压他的反手时,柳就开始提前侧身等着了,这时王皓只要反手推挡直线到对手的右侧台,柳就不得不回到正手来应付。

但非常遗憾,只要压反手,王皓就是习惯横打拉斜线,这样就直接被柳成敏搏杀的打法彻底压制了,比赛打到后半段,连当时的解说员都一直在喊,“给直线!给直线......”

可惜最终王皓还是失掉了这块金牌。

从2004年之后,2008年、2012年、2016年,我们都是包揽了乒乓球金牌,直到这次东京奥运会,新增了混双金牌,我开始本来是觉得这个项目上,我们的优势也是很明显的,但日本队显然准备得更充分,也是打出了很高水准,战胜了许昕和刘诗雯,奥运会刚刚结束,就不具体说了。

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遗憾的,一块金牌的失落并不是什么坏事,对于整个项目的发展,以及中国乒乓球队的发展,都是件好事情,在决赛中能看到中国选手和外国选手的对抗,显然对观众更有吸引力,做为球迷也希望看到更多更精彩的比赛。

您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在评论中留下您的观点,我们一起探讨吧!我们下期再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