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办奥运会热情下降
为什么如今奥运会没人愿意办,而世界杯却抢着申办呢?
奥运会和世界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赛事,奥运会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而世界杯通常指的是足球。
曾几何时奥运会还是很多体育迷们心中的最佳赛事,中国也是为申办奥运会做了很多努力,最终在2008年北京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
有通常说的奥运会,还有冬奥会,还有残奥会,还有青奥会,可以说奥运会的类型还是比较多的,但是自从北京奥运会后又有多少中国人密切关注伦敦奥运会和里约奥运会呢,人们早就对奥运会产生了视觉疲劳。
几乎每年都会有各个单项的世界赛,那已经是该项目的最高水平了,奥运周期为四年,为了备战奥运会各个国家不得不对运动员做更多的布置。
而奥运会的举办意味着世界焦点得聚集,同时奥运会也会带来很多收入,可是往往是入不出敷,收入却不及场馆的建设,奥运会后场馆将何去何从。
有很多城市在举办奥运会后都面临亏损的不利局面,拿着纳税人的钱最后在一阵狂欢后却赔钱了,大众不会同意。
而很多奥运场馆在后来都变成了一片废墟,当初花费那么多财力、人力、物力建成的说废就废了,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再说说世界杯,虽然只是足球这一个项目,但不要忘了足球可是三大球之首,足球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着大批的爱好者。
每届世界杯对世界各地的球迷来说都是一次狂欢,有机会的一定会去现场感受一下,没机会的就和三五朋友聚在一起熬夜看球。
世界杯的举办城市往往有好几个,所以对这几个城市的旅游业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世界杯带来的转播、门票、世界杯纪念品等等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会有不错的收入,而在世界杯之后这个带动作用还在持续。
前期的投入换来的是全世界球迷的聚焦,换来的是更多的收入,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都有提振效果,这么好的事儿谁不想举办呢?
去年还有消息说中国要申办世界杯的比赛,这对于一个对足球有着无限热爱却又苦于没有资格参加世界杯的国家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对世界杯在中国的推广和国际足联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相比较2008年奥运会举办之后中国对奥运会的热度下降了不少,现在中国人真正想承办的估计就是世界杯了。以前总说中国傻钱多,2010年广州亚运会赔了不少钱,可真举办世界杯了那真是钱袋收的满满的。
为什么现在愿意申办奥运会的国家越来越少?
奥运会有100年的历史。当奥运竞标城市最为激烈时,有6个城市同时竞标。
一般情况下,如果有3-4个城市申请投标,这是正常的。显然,目前奥运会的竞标规模很小,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第33届和第34届奥运会的尴尬局面。奥运会现在面临挑战:
公众不是很有动力。毕竟,奥运会是一个“大项目”。奥运会的成功以及国家和人民的名利都是不成功的。不成功的组织以及人民和人民的丧失不利于国际形象。西方申办奥运会与中国的国家体制不同。他们想通过民主投票。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想参加奥运会,但民主投票还没有通过。
经济利益是第一位的。目前,奥运会最直接的目标是获得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然而,商业化和市场化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奥运会的运作中引起了许多问题。直接的经济效益并不乐观。从日本2020年奥运会等间接经济和经济效益来看,近年来日本经济一直低迷,老龄化问题需要奥林匹克精神。但现在奥运会不像20世纪,奥运会很可能会举办。投诉是在路上。
展示国力。在和平时期,奥运会被视为一个没有烟雾的战场,现在所有的目标都放在了经济上。四,曲折前进虽然很多国家都不愿意参加奥运会,但奥运会的重大意义值得肯定,随着历史的进步,新的力量将会促进奥运的发展。游戏。奥运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是有意义的。还有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既热爱和平又有国际责任,必将促进奥运会的持续发展。此外,一些活动不仅关注经济利益。在中国的许多国家活动中,国家投资仍在继续,但这只是暂时的。目前,国内比赛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郑州举办了两场青年会议,9月份将在郑州举办少数民族体育赛事,以及农民体育赛事。与此同时,它也开始举办具有国际意义的活动,例如世界警察。我相信很多住在他们居住的城市的人会感到自豪,举办这个比经济更重要的活动。
为什么这次里约奥运会关注度那么低
首先,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民族情绪的唤起达到了一个高峰后,中国人对于奥运会的热情在下降。在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已经达到了金牌榜第一的位置,中国人对于宏大体育命题的热情在下降,而经济模式转型带来的阵痛使得中国人的注意点分散,对于日常生活的关注使得奥运会的民族意识唤醒功能有所降低。
其次,这些年来中国媒体环境的变化十分明显,体育媒体人从纸媒集体迁徙到门户网站,又从门户网站迁徙到个人的互联网创业。而里约奥运会当中,参与传播的主体越来越多,比如直播软件﹑微信等等,这使得流量更加分散化,而且社交功能的涉及使得对于奥运会的关注被分散,议程设置难以实现,而传播的魔弹论更是无从谈起。我们很难集中精力关注电视上的奥运直播和门户网站的奥运报道,而是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其他议题和社交功能所分流。
为何没有人愿意当奥运会的接盘侠?
曾几何时,奥运会还是无数城市争抢的香饽饽。
从2024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来看,各地对于举办奥运会的热情明显下降。就在申办过程中,汉堡、布达佩斯和罗马先后由于财政缺口和市民反对等原因而宣布退出。最后只剩下巴黎和洛杉矶还在坚持的局面,让国际奥委会不得不担心下届奥运会是否会出现无人承办的尴尬场景。如果不趁现在锁定2028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几年之后还有没有城市愿意接盘?
为何没有人愿意当奥运会的接盘侠?目前,最后入围的五座城市是伦敦、纽约、巴黎、莫斯科和马德里,几乎囊括了欧美最知名的几座国际大都市,其“阵容”之豪华程度简直亮瞎眼。没想到短短十年之后,奥运会举办权就沦落到必须提前甩卖的境地,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当然还是经济原因。细心人不难发现,最早参与申办2024年奥运会的大多是欧洲城市,而最早退出的也是他们。这是因为2016年和2020年两届奥运会先后在南美洲和亚洲举办,按照各大洲轮流举办的原则,2024年奥运会很可能回到欧洲,所以那些城市才会参与竞争。
但另一方面,欧洲经济目前仍未走出低谷,所以面对未来举办奥运会过程中必须用钱来解决的那些现实问题,大多数欧洲城市并没有充分的自信,也就无意留到竞争的最后一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际奥委会提前确定2024年和2028年两届奥运会的举办地,其价值不仅是锁定了四年后的接盘侠,更在于通过这次的决定,为再下一届奥运会的申办争取了到8年的缓冲时间。
曾把举办奥运会当成骄傲,如今为何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愿申办奥运会?
因为办奥运会的成本太高了。
据报道,在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进行大规模投资,将这座高加索山脉的滑雪胜地改造成一个与地球上最出色的表演的舞台。对于索契冬季奥运会,俄罗斯还修建了一条50公里的铁路,将黑海城市阿德勒附近的机场与卡斯纳亚波利亚纳滑雪胜地连接起来。仅这条铁路的成本就估计约为87亿美元,已经超过了以往大多数奥运会的运营成本,当然还包括2016年里约夏季奥运会的运营成本。
与索契冬奥会总支出增至510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体育赛事,仅体育相关成本就达到219亿美元。相比之下,组织者表示,2016年里约奥运会预计将耗资41亿美元,这是一个小数目。但是,即使这样的花费也有一些问题。奥运会对这些并不陌生。在过去的奥运会上,腐败,恐怖袭击和浪费等各种问题使其中一些蒙上了阴影,现在对前两个问题的担忧困扰着里约热内卢。
但是,对于许多国际奥委会成员而言,对这一国际盛会未来的最大威胁是其成本的不断攀升。近年来,由于公民不愿承担举办奥运需的巨额费用,许多城市撤离了。奥运会一直被视为一个国家活力的象征。经常表示,奥运会带给城市的经济刺激远远超过了比赛的17天,甚至出现了新词奥林匹克经济。关于价值的争论逐渐扎根。国际奥委会声称,与上届奥运会有关的许多数据具有误导性,例如索契的510亿美元。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建应与运营预算分开。但是经济学家对此表示质疑,因为如果没有奥运会,就不会有相关的基础设施支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