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奥运会的有哪些种族
了解奥运会有关知识
夏季奥运会 夏季奥运会,简称奥运会,为有别于冬季奥运会称为夏季奥运会。每4年举办一届。 夏季奥运会沿袭古奥运会旧制,不管运动会举办与否,届次照算。 自1896年在雅典举行第1届奥运会起,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止,共26届。因两次世界大战,实际只举行了23届。 2000年第27届奥运会将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已定在希腊首都雅典。 中国已正式提出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历届夏季奥运会一览 第一届:奥运会第一个风暴,首相被迫下野 顾拜旦开创奥运新纪元 (金牌榜) 第二届:花都巴黎,奥运会遭冷落 女子跻身奥运殿堂 (金牌榜) 第三届:圣路易斯,罗斯福总统选定的地方 邀请外国选手参赛的"美国运动会" (金牌榜) 第四届:雾都伦敦,五洲代表首次聚会 场地内外的英美之争 (金牌榜) 第五届:索普,种族歧视的牺牲者 伟大的选手蒙受冤屈 (金牌榜) 第七届:战火熄灭后的首次奥运会 一代天骄--帕沃·鲁米 (金牌榜) 第八届:巴黎为自己稍微改变了形象 白壁微瑕的一次盛会 (金牌榜) 第九届:裁判工作差劲的一届 女选手撞开奥运门 (金牌榜) 第十届:奥运会趋向规范化 瓦拉谢维奇性别之迷 (金牌榜) 第十一届:柏林,历史的悲剧 欧文斯气煞 (金牌榜) 第十四届: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起点 五环旗驱散战争乌云 (金牌榜) 第十五届:巨人苏联队初涉五环城 奥运会进入苏美抗衡的年代 (金牌榜) 第十六届:跨越两洲的比赛 唯一在南半球举行的盛会 (金牌榜) 第十七届:一次高水平的盛会 具有古典美的大竞技 (金牌榜) 第十八届:走向豪华的开始 奥运圣火首次在亚洲点燃 (金牌榜) 第十九届:高原土的奇迹 几家欢乐几家愁 (金牌榜) 第二十届:血雨腥风玷污五环旗 民主德国开始飞跃 (金牌榜) 第二十一届:十五天与二十年 蒙特利尔纳税人的噩梦 (金牌榜) 第二十二届:喀布尔的枪声使莫斯科受到损害 一次残缺的奥运会 (金牌榜) 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由衰到盛的转折点 中国走向世界 (金牌榜) 第二十四届:业余体育时代的终结 约翰逊--奥运会有史以来最大的丑闻 (金牌榜) 第二十五届:奥运家庭的大团圆 "美国梦之队"精彩表演轰动全城 (金牌榜) 第二十六届:中国代表团领衔第二集团 "东方神鹿"给世界一个震惊 (金牌榜) 第二十七届: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奥运会 "中国首次进入奥运会金牌榜第三 (金牌榜)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除了宗教这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外,奥林匹克运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但在此以前,古奥运会可能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克而得名。传说古代奥运会是由众神之王宙斯所创始的。第1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运动会每隔1417天即4年举行一届。后来人们将这一周期称为奥林匹克周期。随着近代体育的兴起,希腊人民希望恢复古代奥运会。在1859――1889年,希腊曾举办过4届奥运会,做了初步尝试。自1883年开始,法国人顾拜旦致力于古代奥运会的复兴。经他与若干代人的努力,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于1894年6月23日成立。顾拜旦制订的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强调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业余性,规定在奥运会上只授予优胜者荣誉奖,不得以任何形式发给运动员金钱或其他物质奖励。1896年4月6――15日,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基本上是每四年举行一次,这一周期被称为“奥林匹亚德”。按此周期算,则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间共应举办293届;但实际上召开的次数要少得多。不过,古代奥运会有规定,一个奥林匹亚德为一届,不管举行与否次数照算。 古奥运会初期,竞赛项目不多,所以前22届时间仅一天。后来随着比赛项目的增加,又延长为两天。从第37届增加少年比赛项目后,时间又延长到5天。其中第一天是开幕式,举行献祭和宣誓仪式,第二、三四天是比赛的具体内容,第五天是闭幕式,进行发奖和敬神活动。 目前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有(未含冬奥会项目):田径、游泳(含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射击、举重、自行车、射箭、篮球、排球、足球、手球、曲棍球、体操(含艺术体操)、击剑、国际式摔跤(自由式和古典式)、拳击、柔道、赛艇、皮艇和划艇、帆船(含帆板)、马术、现代五项、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球等。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来看,都已为举世所瞩目。奥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看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奥林匹克主义以竞技的形式,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体育现象,奥运会是人类探索体能极限的最引人入胜的赛场,奥运会纪录、奖牌成为运动员追求的崇高目标,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全球性活动。 1893年,根据“奥运之父”顾拜旦的建议,在巴黎举行了讨论复兴奥运会问题的国际性体育会议。1894年1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有2000人参加了开幕式。大会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古代奥运会历史 古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起,到公元394年止,经历了1168年,共举行了293届。按其起源、盛衰,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1) 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公元前776年,伯罗奔尼撒的统治者伊菲图斯,努力使宗教与体育竞技合为一体。它不仅革新宗教仪式,还组织大规模的体育竞技,活动,并决定每4年举行一次。时间定在闰年的夏至之后。所以公元前776年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正式载入史册,成为古代奥运会的第1届。当时仅有一个比赛项目。即距离为192.27米的场地跑。 这一时期各城邦之间虽有纷争,但希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较发达,是运动会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公元前490年,希腊雅典在马拉松河谷大败波斯军之后,民情奋发,国威大振,兴建了许多运动设施、庙宇等,参赛者遍及希腊各个城邦,奥运会盛极一时,成为希腊最盛大的节日。 (2) 公元前388年至公元前146年,开始衰落。由于斯巴达和雅典长期的伯罗奔尼撤战争(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希腊国力大减,马其顿逐渐吞并了希腊。马其顿君王菲利普还亲制自参加了。随后亚历山大帝虽自己不喜活动,仍积极支持,并视奥运会为古希腊的最高体育活动开幕式,为其增添设施。不过,这一时期古奥运会精神已大为减色,并开始出现职业运动员。 (3) 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古奥运会由衰落走向毁灭。罗马帝国统治希腊后,起初虽仍举行运动会,但奥林匹亚已不是唯一竞赛地了。如公元前80年第175届奥运会,罗马经济规律就把优秀竞技者召集在罗马比赛,而奥林匹亚只举行了少年赛。这时职业运动员已开始大量出现,奥运会成了职业选手的比赛,希腊人对之失去了兴趣。公元2世纪后,基督教统治了包括希腊在内的整个欧洲,倡导禁欲主义,主张灵肉分开,反对体育运动,使欧洲处于一个黑暗时代,奥运会也随之更趋衰落,直至名存实亡。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认为古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是异教徒活动,翌年宣布废止古奥运会。公元895年,拜占廷人与歌德人的阿尔菲斯河发生激战,使奥林匹亚各项设施毁失殆尽。公元426年狄奥多西二世烧毁了奥林匹亚建筑物的残余部分。公元522、511年接连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使奥林匹亚遭到了彻底毁灭。就这样顺延了1000余年的古奥运会不复存在了,繁荣的奥林匹亚变成了一片废墟。 古代奥运会比赛日程和项目 古代奥运会从第1届起, 决定每4年举行1次, 每届只举行1天。随着比赛项目的不断增多, 从第22届古代奥运会开始, 组织者决定将比赛时间改为3天, 加上开幕式、闭幕式及庆典活动, 整个会期为5天。竞赛项目增多为:五项全能(铁饼、标枪、跳远、角力、跑步)、拳击、摔跤、战车赛跑、等。 古代奥运会自公元前776年第1届至公元前394年共举办了293届, 都是在古希腊奥林匹亚运动场举行。比赛场建在阿尔菲斯河谷北面的小丘旁。小丘经过修整成为看台,最初可容纳2万观众, 后扩大到4.5万人, 并设有160个贵宾席。比赛场长212米, 宽32米, 跑道长192.25米, 表面未经特殊处理, 起跑处铺大理石。赛场西南部有练习场, 用石柱廊围起 ,形成一院落。一侧建会议厅、更衣室和浴室等。这里还有一个770米×320米跑马场, 供和马车比赛用。 古代奥运会处罚规则 古代奥运会的比赛规则十分严厉,违者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这表现了他们的荣辱感。古希腊人认为,奥运会是神圣的,光明正大地取胜才是最光荣的。反之,则是对神圣事业的亵渎。 古代奥运会对弄虚作者深恶痛绝。第90届古代奥运会上,一个名叫利哈斯的选手获得了冠军,他自称是斯巴达人,但经核实,他是另一个城邦的人,于是被取了名次。古代奥运会对于行贿受贿者更是严惩不贷,不仅要剥夺冠军的称号,还要罚重金以警世人,罚金则用于雕刻宙斯像。第98届古代奥运会上, 一拳击运动员因买通另外3名敌手取胜,结果4人皆被罚重金。古代奥运会的组织者用这4人的罚金雕刻了4尊宙斯像,其中一尊还刻上以下警句:奥林匹克的胜利不是可用金钱买来的,而需依靠飞快的两脚和健壮的体魄。
关于奥运会,你了解多少?
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更多的信息.以下是奥运的故事.
关于古奥运会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佩洛普斯娶亲的故事。古希腊伊利斯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挑选一个文武双全的驸马,提出应选者必须和自己比赛战车。比赛中,先后有13个青年丧生于国王的长矛之下,而第14个青年正是宙斯的孙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爱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国王的挑战,终于以智取胜。为了庆贺这一胜利,佩洛普斯与公主在奥林匹亚的宙斯庙前举行盛大的婚礼,会上安排了战车、角斗等项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奥运会,佩洛普斯成了古奥运会传说中的创始人。
奥运会的起源,实际上与古希腊的社会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9-8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建立了200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无统一君主,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各城邦都积极训练士兵。斯巴达城邦儿童从7岁起就由国家抚养,并从事体育、军事训练,过着军事生活。战争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强壮身体,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体育运动的开展,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连续不断的战事使人民感到厌恶,普遍渴望能有一个赖以休养生息的和平环境。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
奥运会资料
奥林匹克奥林匹克运动会 (Olympic Games) 来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村。公元前884年,希腊的伊利斯城邦和斯巴达城邦发生了一场为争夺奥林匹亚的战争。当时,频繁的战争使广大平民百姓厌弃诉诸武力,渴望和平的生活。遂后经协调,双方订立了神圣条约,规定奥林匹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并将其作为和平的圣地和竞技的场所。在古希腊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战争与和平这一对矛盾,就由体育竞技活动暂时将其统一了起来。当时,统治者倡导体育竞技,是因他们可从浩大的竞技队伍中挑选身体健壮的士兵。平民百姓乐于参加体育竞技活动,不仅是因为通过它可以锻炼出健美的体魄,得到和精神享受,而且可以过上一段和平生活。
按照竞技会的规定,赛会前后一段时间(初为一个月,后延长为三个月),整个希腊境内要实行“神圣休战”。“休战”期间,任何人都不得动用军队、挑起战事,违者将受到惩处。在竞赛活动中,人们通过交往,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团结和友谊,这自然有利于缓和各城邦间的关系。故此,团结和友谊,便成了古奥运会的支柱。此外,古希腊在婚丧、收获时期,常常举行庆典活动,祭奠万神之首宙斯。在庆典活动中,要举行诗歌朗诵、歌舞表演以及体育竞技,这也是古奥运会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运动会最初出现时,并不是统一组织的,而是分散在科林斯、雅典、奥林匹亚等几个地方进行,其中以奥林匹亚地方举行的运动会规模最大。到了公元前八世纪,其它地区的运动会已相继自行解体,并开始集中在奥林匹亚举行,这就是古希腊运动会以奥林匹亚得名的原因。
第1届古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公元前776年举行的。每隔1417天(即4年)举行一次。开头几届只有短跑(192.27米)一项比赛,后来逐渐增加了长跑、跳远、标枪、铁饼、角力、、赛车、五项全能(赛跑、跳远、铁饼、标枪、角力)等。当然,比赛的方法是有别于今天的。例如跳远比赛时,运动员的双手要握哑铃,并有人用笛子伴奏。又如拳击,运动员手戴皮套,套外有钉刺,这比现代的拳击比赛更为残酷。参加比赛者起初仅限于成年男子,公元前632年第37届开始有少年参加。据统计,古奥运会先后曾举行过24个项目的比赛,其中成年人18项,少年6项。由于项目逐渐增多,运动会期限也由原先的一天增加到三天,后来又延长至五天。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大都(不是全部,如武装赛跑等就身着衣服)赤身露体,一丝不挂,全身涂以橄榄油,故此,赤身运动曾风靡一时,并成为古奥运会的一个特色。运动会上有庄严、隆重的发奖仪式,优胜者可获得一顶象征荣誉的橄榄冠外,还要在运动场的墙壁上刻下每个获胜者的名字。此外,对三次获得冠军的运动员,还要在宙斯庙旁为他们塑像,以示表彰和纪念。
运动会的参加者仅限希腊的自由人,奴隶、外国人、妇女无权参与。对妇女要求尤为苛刻。希腊人认为,运动会是一种庆典活动,妇女出席,有渎于神明。加之运动会是赤身比赛,妇女参观,多有不便。古奥运会明文规定:凡妇女私自参观运动会或参与圣典者,处极刑。但在公元前396年第96届奥运会上,一个名叫卡莉帕捷莉娅的寡妇,女扮男装,以教练员的身份带着自己的儿子皮西多吕斯参加了拳击比赛,但终被发现,依律被判处。后因其父兄及这次参加比赛的儿子都获得了冠军,才得到了特别赦免。这是古奥运会平民妇女因偷着观看比赛得以生还的唯一例外。古奥运会虽规定妇女不得染指,但奴隶主贵族阶级中的女性比平民妇女的命运却要好得多。公元前680年,第25届奥运会马车赛列为比赛项目后作出规定:获胜者不是选手本人,而是马匹和车辆的主人;女奴隶主、女贵族或达官贵人的妻女,可雇人参加比赛,并可成为奥运会桂冠的间接获得者。更有甚者,斯巴达极盛时期,斯巴达王阿西格劳斯的妹妹库尼斯卡,依仗兄长的权势,蔑视古奥运会规章,直接参加了马车比赛,成为古奥运会第一个真正的女冠军。以后,希腊妇女又以祭奠宙斯之妻赫拉为由,举办了女子运动会。但运动会始于何时,规模怎样,举办了几届,均无可考。不过,女子运动会在古奥运会时期确实存在过,并先后在奥林匹亚、雅典、希俄斯、德洛斯等地举行过。比赛在奥运会后举行,会期为一天,都是有所记载的。比赛的项目,史料记述不一,提到的有赛跑、、掷标枪等。但截至目前发掘出的文物来看,比赛只有跑步一项,并且身着衣裙。
古希腊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起至公元394年止,共举行287届。人们按起源、发展和衰落把它大致分成三个时斯。一、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38年。这期间是运动会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公元前490年,希腊兴建了许多奥运会设施,使奥运会处于极盛时期。二、公元前338年至公元前146年,马其顿征服希腊后,保留了奥运会。马其顿王菲利普还亲自参加了马车比赛。随后的亚历山大大帝仍积极支持,为奥运会增添设施,并视奥运会是古希腊的最高体育活动形式。三、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奥运会趋于衰落。公元二世纪后,基督教统治了包括希腊在内的整个欧洲,它反对体育运动,奥运会也随之名存实亡。公元394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下令废止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436年,狄奥多西二世烧毁了奥林匹亚的大部分建筑物。公元522年、551年,接连发生了两次强烈地震,使奥林匹亚遭到彻底破坏,成了一片废墟。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古希腊奥运会自公元394年被禁止、沉睡了一千多年之后,于18世纪,特别是19世纪末期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4世纪至18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新兴的资产阶级对古希腊文化体育思想的高度赞美,引起了人们对古奥运会的向往。
18世纪初,英、法、德等国的一些学者、专家,相继去奥林匹亚访问勘察,并发掘了不少和古奥运会有关的珍贵文物和史料,从而引起了人们对古奥运会更加浓厚的兴趣。
19世纪末,欧洲各国的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体育交往也随之增多,出现了第一批国际体育组织。1881年成立了国际体操联合会,1892年又相继成立了国际滑冰联合会和国际划船联合会。1887年,德国人在柏林展出了从奥林匹亚发掘到的大量文物,反响很大。德国统治者威廉有意利用群众的这种狂热情绪,把自己装扮成奥运会的发起人,妄图达到称霸欧洲的目的。欧洲人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并认为恢复奥运会是谋求和平的一种良好的手段,但是又不能让野心勃勃的威廉来充当现代奥运会的发起人。法国人皮埃尔·德·顾拜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发起恢复奥运会的。
顾拜旦,1863年元旦出生于巴黎的一个贵族家庭。上中学时他就对古希腊的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这对他后来将毕生精力贡献给奥林匹克运动有很大影响。1883年,顾拜旦第一次提出举办类似古奥运会的比赛,但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把过去只限于希腊人参加的运动会扩大到世界范围去。1892年,他遍访欧洲诸国,宣传奥林匹克理想。同年11月25日,他在巴黎发表了题为《复兴奥林匹克》的著名演说。1893年,为了恢复奥运会,他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国际体育会议。1894年1月,他又致函各国体育俱乐部,协商恢复奥运会的有关事宜。同年6月18—24日,他再次在巴黎召开了国际体育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有12个成员国组成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并选出了希腊诗人泽·维凯拉斯为委员会,顾拜旦为秘书长。会议还做出决定,将于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是一个具有法律地位和永久继承权的法人团体,不以营利为目的。总部现设于瑞士洛桑。它的主要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以提高人类尊严;以友谊、团结、公平竞争的精神,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青年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加强了解,增进友谊,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美好和平的世界。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它是顾拜旦的密友狄东提出的,1913年得到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
奥林匹克的会旗为白色,中间印有五个相互套连的圆环,即我们所说的奥林匹克环。五个环的颜色自左至右依次排列为蓝、黄、黑、绿、红(也可用单色绘制)。会旗的图案是根据顾拜旦1913年的构思设计的,1914年7月,在巴黎举行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0周年的国际奥委会会议上,首次悬挂了按照顾拜旦的构思设计的会旗。在1920年举行的第7届奥运会会场上正式悬挂了印有五环图案的会旗。当时圆环的五种颜色被解释为象征五大洲:欧洲——天蓝色,亚洲——**,非洲——黑色,澳洲——草绿色,美洲——红色。后来,正式的解释是它们代表着参加国际奥委有国家国旗的颜色。19年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评论》(第四十期)强调,五个环的含义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奥林匹克的会歌是一曲优美而庄严的古典管弦乐曲。由希腊人斯皮罗斯·萨马拉斯作曲、科斯蒂斯·帕拉马斯作词。1896年在雅典第1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曾葑嗔苏馐桌智?5?撕蟮陌略嘶嵘暇?怯啥?拦?范ɑ岣瑁?钡剑保梗担改甓?┕?拾挛?岬冢担荡位嵋樯喜耪?骄龆ń?馐赘枨?魑?略嘶岬挠谰没岣琛?
会歌的歌词内容是:
“古代不朽之神,美丽伟大而正直的圣洁之父,祈求降临尘世以彰显自己,让受人瞩目的英雄在这大地穹苍中,作为你荣耀的见证。
请照亮跑道、角力与投掷项目,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把常青树编成的花冠颁赠给优胜者,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
溪谷、山岳、海洋与你相映生辉,有如一块色彩斑斓的岩石建成这巨大的神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赶到这里,膜拜你,啊,永远不朽的古代之神。”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冬季和夏季之分。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每4年一次,如因故不能举行,届数仍照算。自1896年在雅典举行第1届起,到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止,共22届。但因两次世界大战,在1916年(第6届)、1940年(第12届)和1944年(第13届)中断了三次,实际上只举行了19次。
奥林匹克运动会由一个国家的城市而不是由这个国家承办。一个国家可以有几个城市同时提出承办申请,如无特殊情况,国际奥委会最迟须在6年前选定。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期包括开幕式在内不得超过16天。比赛项目应至少包括下列项目中的15项:田径、划船、篮球、拳击、皮划艇、自行车、击剑、足球、体操、举重、手球、曲棍球、帆船、柔道、摔跤、游泳(包括跳水、水球)、现代五项、马术、射击、射箭、排球。自12年第20届奥运会起,最近3届都举行了上述全部21个项目的比赛,且单项数每届都有所增加。12年为195项,16年为198项,
1980年为203项,年达到220项。奥运会各项比赛的优胜者只获得精神上的奖励:前三名各获奖章一枚。第一名为银质镀金奖章。含金量至少为6克,第二名为银质奖章,第三名为铜质奖章。前三名均发给奖状。第四、五、六名不发奖章,只授予奖状。奥委会强调,比赛只是运动员和队之间的竞技,不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因此不正式公布团体名次。
1896年第1届奥运会,希腊人仍沿袭其祖先旧制,拒女子于运动会门外。
1900年第2届奥运会时,女子首次获得参加奥运会的权利,虽仅11人,但为女子进入世界体坛开创了先例。目前女子体育正方兴未艾,奥运会中的女子项目不断增加,参加的女选手也越来越多。1900年时,女子参加人数不及男子的百分之一,现在奥运会上男女运动员人数比例,已接近5比1。项目方面,1900年女子只参加了网球,高尔夫球两项;年奥运会,女子单项数达61个,占全部项目的百分之二十八。
1981年国际奥委会巴登巴登会议,破天荒增选了两名女委员,他们是芬兰的皮·哈格曼和委内瑞拉的弗·丰塞卡,从而打破了国际奥委会自1894年成立后,80多年清一子担任委员的局面。
1908年和1920年夏季奥运会时,曾将花样滑冰、冰球列为比赛项目。
1924年在法国夏蒙尼举行的国际体育周上进行了冰雪项目比赛。1925年,国际奥委会布拉格会议通过了定期举办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定,并追认夏蒙尼的冰雪比赛为第1届冬季奥运会(有关冬奥会的简介见另一记录)。
目前,世界范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除了有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以外,为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还设置了伤残人奥运会,专门为智力较弱的人举办的特殊奥运会,以及由国际象棋联合会主办的世界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锦标赛,由世界桥牌联合会主办的奥林匹克桥牌锦标赛和由一个名叫“世界”的国际性组织发起的奥林匹克补充赛,它所设的比赛项目都是正式奥运会上没有的,如钓鱼、溜旱冰等。
田径一直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核心,不论是在古代奥运会中还是在现代奥运会中,田径永远是引人瞩目的项目。
运动会 (Olympic Games) 来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村。公元前884年,希腊的伊利斯城邦和斯巴达城邦发生了一场为争夺奥林匹亚的战争。当时,频繁的战争使广大平民百姓厌弃诉诸武力,渴望和平的生活。遂后经协调,双方订立了神圣条约,规定奥林匹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并将其作为和平的圣地和竞技的场所。在古希腊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战争与和平这一对矛盾,就由体育竞技活动暂时将其统一了起来。当时,统治者倡导体育竞技,是因他们可从浩大的竞技队伍中挑选身体健壮的士兵。平民百姓乐于参加体育竞技活动,不仅是因为通过它可以锻炼出健美的体魄,得到和精神享受,而且可以过上一段和平生活。
按照竞技会的规定,赛会前后一段时间(初为一个月,后延长为三个月),整个希腊境内要实行“神圣休战”。“休战”期间,任何人都不得动用军队、挑起战事,违者将受到惩处。在竞赛活动中,人们通过交往,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团结和友谊,这自然有利于缓和各城邦间的关系。故此,团结和友谊,便成了古奥运会的支柱。此外,古希腊在婚丧、收获时期,常常举行庆典活动,祭奠万神之首宙斯。在庆典活动中,要举行诗歌朗诵、歌舞表演以及体育竞技,这也是古奥运会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运动会最初出现时,并不是统一组织的,而是分散在科林斯、雅典、奥林匹亚等几个地方进行,其中以奥林匹亚地方举行的运动会规模最大。到了公元前八世纪,其它地区的运动会已相继自行解体,并开始集中在奥林匹亚举行,这就是古希腊运动会以奥林匹亚得名的原因。
第1届古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公元前776年举行的。每隔1417天(即4年)举行一次。开头几届只有短跑(192.27米)一项比赛,后来逐渐增加了长跑、跳远、标枪、铁饼、角力、、赛车、五项全能(赛跑、跳远、铁饼、标枪、角力)等。当然,比赛的方法是有别于今天的。例如跳远比赛时,运动员的双手要握哑铃,并有人用笛子伴奏。又如拳击,运动员手戴皮套,套外有钉刺,这比现代的拳击比赛更为残酷。参加比赛者起初仅限于成年男子,公元前632年第37届开始有少年参加。据统计,古奥运会先后曾举行过24个项目的比赛,其中成年人18项,少年6项。由于项目逐渐增多,运动会期限也由原先的一天增加到三天,后来又延长至五天。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大都(不是全部,如武装赛跑等就身着衣服)赤身露体,一丝不挂,全身涂以橄榄油,故此,赤身运动曾风靡一时,并成为古奥运会的一个特色。运动会上有庄严、隆重的发奖仪式,优胜者可获得一顶象征荣誉的橄榄冠外,还要在运动场的墙壁上刻下每个获胜者的名字。此外,对三次获得冠军的运动员,还要在宙斯庙旁为他们塑像,以示表彰和纪念。
运动会的参加者仅限希腊的自由人,奴隶、外国人、妇女无权参与。对妇女要求尤为苛刻。希腊人认为,运动会是一种庆典活动,妇女出席,有渎于神明。加之运动会是赤身比赛,妇女参观,多有不便。古奥运会明文规定:凡妇女私自参观运动会或参与圣典者,处极刑。但在公元前396年第96届奥运会上,一个名叫卡莉帕捷莉娅的寡妇,女扮男装,以教练员的身份带着自己的儿子皮西多吕斯参加了拳击比赛,但终被发现,依律被判处。后因其父兄及这次参加比赛的儿子都获得了冠军,才得到了特别赦免。这是古奥运会平民妇女因偷着观看比赛得以生还的唯一例外。古奥运会虽规定妇女不得染指,但奴隶主贵族阶级中的女性比平民妇女的命运却要好得多。公元前680年,第25届奥运会马车赛列为比赛项目后作出规定:获胜者不是选手本人,而是马匹和车辆的主人;女奴隶主、女贵族或达官贵人的妻女,可雇人参加比赛,并可成为奥运会桂冠的间接获得者。更有甚者,斯巴达极盛时期,斯巴达王阿西格劳斯的妹妹库尼斯卡,依仗兄长的权势,蔑视古奥运会规章,直接参加了马车比赛,成为古奥运会第一个真正的女冠军。以后,希腊妇女又以祭奠宙斯之妻赫拉为由,举办了女子运动会。但运动会始于何时,规模怎样,举办了几届,均无可考。不过,女子运动会在古奥运会时期确实存在过,并先后在奥林匹亚、雅典、希俄斯、德洛斯等地举行过。比赛在奥运会后举行,会期为一天,都是有所记载的。比赛的项目,史料记述不一,提到的有赛跑、、掷标枪等。但截至目前发掘出的文物来看,比赛只有跑步一项,并且身着衣裙。
古希腊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起至公元394年止,共举行287届。人们按起源、发展和衰落把它大致分成三个时斯。一、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38年。这期间是运动会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公元前490年,希腊兴建了许多奥运会设施,使奥运会处于极盛时期。二、公元前338年至公元前146年,马其顿征服希腊后,保留了奥运会。马其顿王菲利普还亲自参加了马车比赛。随后的亚历山大大帝仍积极支持,为奥运会增添设施,并视奥运会是古希腊的最高体育活动形式。三、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奥运会趋于衰落。公元二世纪后,基督教统治了包括希腊在内的整个欧洲,它反对体育运动,奥运会也随之名存实亡。公元394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下令废止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436年,狄奥多西二世烧毁了奥林匹亚的大部分建筑物。公元522年、551年,接连发生了两次强烈地震,使奥林匹亚遭到彻底破坏,成了一片废墟。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古希腊奥运会自公元394年被禁止、沉睡了一千多年之后,于18世纪,特别是19世纪末期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4世纪至18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新兴的资产阶级对古希腊文化体育思想的高度赞美,引起了人们对古奥运会的向往。
18世纪初,英、法、德等国的一些学者、专家,相继去奥林匹亚访问勘察,并发掘了不少和古奥运会有关的珍贵文物和史料,从而引起了人们对古奥运会更加浓厚的兴趣。
19世纪末,欧洲各国的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体育交往也随之增多,出现了第一批国际体育组织。1881年成立了国际体操联合会,1892年又相继成立了国际滑冰联合会和国际划船联合会。1887年,德国人在柏林展出了从奥林匹亚发掘到的大量文物,反响很大。德国统治者威廉有意利用群众的这种狂热情绪,把自己装扮成奥运会的发起人,妄图达到称霸欧洲的目的。欧洲人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并认为恢复奥运会是谋求和平的一种良好的手段,但是又不能让野心勃勃的威廉来充当现代奥运会的发起人。法国人皮埃尔·德·顾拜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发起恢复奥运会的。
顾拜旦,1863年元旦出生于巴黎的一个贵族家庭。上中学时他就对古希腊的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这对他后来将毕生精力贡献给奥林匹克运动有很大影响。1883年,顾拜旦第一次提出举办类似古奥运会的比赛,但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把过去只限于希腊人参加的运动会扩大到世界范围去。1892年,他遍访欧洲诸国,宣传奥林匹克理想。同年11月25日,他在巴黎发表了题为《复兴奥林匹克》的著名演说。1893年,为了恢复奥运会,他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国际体育会议。1894年1月,他又致函各国体育俱乐部,协商恢复奥运会的有关事宜。同年6月18—24日,他再次在巴黎召开了国际体育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有12个成员国组成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并选出了希腊诗人泽·维凯拉斯为委员会,顾拜旦为秘书长。会议还做出决定,将于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是一个具有法律地位和永久继承权的法人团体,不以营利为目的。总部现设于瑞士洛桑。它的主要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以提高人类尊严;以友谊、团结、公平竞争的精神,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青年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加强了解,增进友谊,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美好和平的世界。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它是顾拜旦的密友狄东提出的,1913年得到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
奥林匹克的会旗为白色,中间印有五个相互套连的圆环,即我们所说的奥林匹克环。五个环的颜色自左至右依次排列为蓝、黄、黑、绿、红(也可用单色绘制)。会旗的图案是根据顾拜旦1913年的构思设计的,1914年7月,在巴黎举行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0周年的国际奥委会会议上,首次悬挂了按照顾拜旦的构思设计的会旗。在1920年举行的第7届奥运会会场上正式悬挂了印有五环图案的会旗。当时圆环的五种颜色被解释为象征五大洲:欧洲——天蓝色,亚洲——**,非洲——黑色,澳洲——草绿色,美洲——红色。后来,正式的解释是它们代表着参加国际奥委有国家国旗的颜色。19年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评论》(第四十期)强调,五个环的含义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奥林匹克的会歌是一曲优美而庄严的古典管弦乐曲。由希腊人斯皮罗斯·萨马拉斯作曲、科斯蒂斯·帕拉马斯作词。1896年在雅典第1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曾葑嗔苏馐桌智?5?撕蟮陌略嘶嵘暇?怯啥?拦?范ɑ岣瑁?钡剑保梗担改甓?┕?拾挛?岬冢担荡位嵋樯喜耪?骄龆ń?馐赘枨?魑?略嘶岬挠谰没岣琛?
会歌的歌词内容是:
“古代不朽之神,美丽伟大而正直的圣洁之父,祈求降临尘世以彰显自己,让受人瞩目的英雄在这大地穹苍中,作为你荣耀的见证。
请照亮跑道、角力与投掷项目,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把常青树编成的花冠颁赠给优胜者,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
溪谷、山岳、海洋与你相映生辉,有如一块色彩斑斓的岩石建成这巨大的神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赶到这里,膜拜你,啊,永远不朽的古代之神。”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冬季和夏季之分。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每4年一次,如因故不能举行,届数仍照算。自1896年在雅典举行第1届起,到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止,共22届。但因两次世界大战,在1916年(第6届)、1940年(第12届)和1944年(第13届)中断了三次,实际上只举行了19次。
奥林匹克运动会由一个国家的城市而不是由这个国家承办。一个国家可以有几个城市同时提出承办申请,如无特殊情况,国际奥委会最迟须在6年前选定。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期包括开幕式在内不得超过16天。比赛项目应至少包括下列项目中的15项:田径、划船、篮球、拳击、皮划艇、自行车、击剑、足球、体操、举重、手球、曲棍球、帆船、柔道、摔跤、游泳(包括跳水、水球)、现代五项、马术、射击、射箭、排球。自12年第20届奥运会起,最近3届都举行了上述全部21个项目的比赛,且单项数每届都有所增加。12年为195项,16年为198项,
1980年为203项,年达到220项。奥运会各项比赛的优胜者只获得精神上的奖励:前三名各获奖章一枚。第一名为银质镀金奖章。含金量至少为6克,第二名为银质奖章,第三名为铜质奖章。前三名均发给奖状。第四、五、六名不发奖章,只授予奖状。奥委会强调,比赛只是运动员和队之间的竞技,不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因此不正式公布团体名次。
1896年第1届奥运会,希腊人仍沿袭其祖先旧制,拒女子于运动会门外。
1900年第2届奥运会时,女子首次获得参加奥运会的权利,虽仅11人,但为女子进入世界体坛开创了先例。目前女子体育正方兴未艾,奥运会中的女子项目不断增加,参加的女选手也越来越多。1900年时,女子参加人数不及男子的百分之一,现在奥运会上男女运动员人数比例,已接近5比1。项目方面,1900年女子只参加了网球,高尔夫球两项;年奥运会,女子单项数达61个,占全部项目的百分之二十八。
1981年国际奥委会巴登巴登会议,破天荒增选了两名女委员,他们是芬兰的皮·哈格曼和委内瑞拉的弗·丰塞卡,从而打破了国际奥委会自1894年成立后,80多年清一子担任委员的局面。
1908年和1920年夏季奥运会时,曾将花样滑冰、冰球列为比赛项目。
1924年在法国夏蒙尼举行的国际体育周上进行了冰雪项目比赛。1925年,国际奥委会布拉格会议通过了定期举办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定,并追认夏蒙尼的冰雪比赛为第1届冬季奥运会(有关冬奥会的简介见另一记录)。
目前,世界范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除了有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以外,为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还设置了伤残人奥运会,专门为智力较弱的人举办的特殊奥运会,以及由国际象棋联合会主办的世界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锦标赛,由世界桥牌联合会主办的奥林匹克桥牌锦标赛和由一个名叫“世界”的国际性组织发起的奥林匹克补充赛,它所设的比赛项目都是正式奥运会上没有
奥运会的黑人
卡尔·刘易斯
1961年7月1日出生于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刘易斯在他的运动生涯中夺取了8次世界冠军,并获有9项奥运会桂冠。
年8月4日,洛杉矶奥运会,他以9秒99的成绩,在男子百米决赛中获得金牌。在随后的几天中,卡尔同样在这里又夺得了跳远、200米跑和4×100米接力的金牌。
刘易斯在1990年8月以9秒86的成绩再次实现了人类运动极限的又一次突破。
在1992年8月8日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赛中,刘易斯执最后一棒冲过终点。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37秒40。
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刘易斯获得了他的第4枚奥运会跳远金牌,也是他个人的第9枚奥运金牌。这两项都创造了奥运纪录。19年刘易斯退役。
杰西·欧文斯
杰西·欧文斯,美国黑人田径明星,现代奥运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欧文斯1913年9月12日出生在美国南方一位棉农之家,是黑奴后裔。他天生具有运动禀赋,但直到9岁迁居克利夫兰后才有机会从事体育运动。迫于家境清贫,他选择了不需破费购置运动器材的跑跳项目。被誉为“黑色闪电”、“褐色炮弹”。
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上,欧文斯获100米跑(10秒3)、200米跑(20秒7,奥运会纪录)、跳远(8.06米)、4×100米接力跑(39秒8,创世界纪录)4枚金牌,并在这四个项目的预、次、复、决赛中,平、破奥运会纪录12次。在这届奥运会上,欧文斯不仅创造了震惊世界体坛的奇迹,更可贵的是他以惊人的成绩有力地反击了的种族歧视,使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深受鼓舞。他也因此被誉为“本世纪最佳田径运动员”。
吉姆·海因斯
美国运动员。1946年9月10日生。1968年10月14日,他在第19届墨西哥奥运会的男子田径赛100米决赛中首次突破10秒大关,以9秒9获胜,这项成绩电子计时为9秒95,直到1983年才被美国另一名运动员卡尔文·史密斯以9秒93刷新。
14亿人只有1人参加冬奥会:印度只是因为穷吗?
荷兰这样的小国家,都有200多块草地 体育 场,可是人口大国印度,却只有15块。
最近,最热门的话题无疑是冬奥会。
没想到的是,一向爱出风头的印度,却没什么动静。
拥有14亿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1名运动员参赛?
虽然疫情形势依旧严峻,不过本届北京冬奥会,依旧有91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场面还是挺壮观的。
其中,一共有18个国家,只派出1人孤军奋战。
1人参赛的国家,大部分情有可原。
比如,像厄瓜多尔、海地、东帝汶等国家,人口比较少,经济也不发达,能派人参赛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又比如,东帝汶是亚洲最年轻的国家,2002年才独立,全国总人口只有132万人,物资基本都靠外国援助。
然而,拥有14亿人口的印度,也只有一名选手参加冬奥会。
其实,印度在冬奥会上一直都处于边缘地位。
早在1964年,印度运动员就参加了冬奥会。
之后将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印度非但没有拿过一块冬奥奖牌,每届冬奥会参与的人数也始终少得可怜。
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上,印度派出的运动员人数最多,但也只有4人参加,其中有一名是女运动员。
因此,本届北京冬奥会,印度只派出一人参加,也算是正常情况。
或许不少人觉得印度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热带,冬奥会表现一般实属正常。
但实际上,印度在夏季奥运会的成绩也很一般。
翻开印度参加奥运会的 历史 ,虽然参赛人数不断增加,从最初的1人到东京奥运会上的120人,然而奖牌数却少得可怜,总数加起来只有35枚。
特别是年洛杉矶奥运会,印度以往实力强劲的曲棍球队一蹶不振,没有再获得奖牌。印度奥运代表团的战绩也变得更加惨不忍睹。
从年奥运会开始,印度连续三届奥运会都没有获得过奖牌,直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印度才在网球项目上获得了一枚铜牌。
2008年,算是印度的奥运大年,在北京奥运会10米气比赛中,印度射击运动员阿比纳夫·宾德拉获得了金牌,也是印度自参加奥运会以来,获得的 历史 首枚个人项目比赛金牌。
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印度代表团奖牌数提升了一些,获得了一枚金牌,还获得了2枚银牌和4枚铜牌,奖牌数为历届最高。
但这个成绩对于印度来说,实在拿不出手。
而且这些年,虽然表面上看印度得到的奖牌数多了,但名次其实在不断下降。
1980年奥运会还能排在第23位,但2020年奥运会却只能排在第48位。
很难相信,像圣马力诺这样的弹丸小国,人均奥运奖牌数都可以轻松超越印度,着实令人尴尬。
印度奥运奖牌少,主要是因为普通人很难有条件训练,国家也不支持。
**《摔跤吧爸爸》中,女主角的爸爸为了给女儿买一块摔跤垫,向 体育 部门申请一笔资金。
虽然知道女主角有天赋能取得荣誉,可是官员还是拒绝了女主角爸爸的请求。
理由是:国家给 体育 的拨款实在太少,能分到女子摔跤队的钱更是少之又少。
虽然是**,却真实反映了运动员在印度的窘境,如果没有钱,哪怕再有天赋,也很难获得国家培养。
GDP一度位于全球第五的印度,每年军费投入600多亿美元,可是 体育 总投入只有2亿美元,也就是军费投入的零头。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印度代表团仅获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大受打击,于是印度开始大力发展 体育 。
虽然印度将 体育 投入提高到3.8亿美元,但奥运专项上的钱并不多。
根据印度联邦 体育 部的数据,东京奥运周期期间,印度一共给运动员们发放了8.3亿卢比(约为1000万美元)奖金,其中近30%专门用于培养参加奥运会的人才。
也就是说,实际上印度就拿出来300万美元用于培养奥运人才,和其他国家相比,完全是杯水车薪。
作为东道主的日本备战东京奥运会时,为了进入奖牌榜前三名,一共投入了30亿美元培养运动员,是印度的1000倍。
而人数还没孙杨微博粉丝数多的澳大利亚,每年也会拿出2.5亿美元给奥组委,其中有超过1亿美元花在顶尖运动员身上。
根据加拿大《国家邮报》数据统计,加拿大联邦每年会投入2亿加元(约为1.5亿美元),这包括了普通运动员的津贴、冲击奥运奖牌的花费以及下一奥运周期和下一代运动员发展的费用。
具体而言,一个奥运周期里加拿大的直接投入就高达1.3亿加元(约为1亿美元)。
所以说,要是没有国家的支持,运动员想要参加奥运会,其实很难。
那些能参加奥运会的印度选手,要是没有一个富裕的家庭,更难实现梦想。
现年32岁的阿里夫·可汗,作为本届冬奥会唯一一位印度运动员,其实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其实上次平昌奥运会,他本来有机会参加的,却因为没钱不得不中途放弃。
从阿里夫小时候起,他的父亲就经营了一家滑雪用品小商店,他因此与滑雪运动结缘,并走上了职业道路。
2008年,18岁的阿里夫正式进入职业滑雪队接受专业的训练,他在14年间,一共参加了127个国际赛事。
为了练习滑雪,阿里夫每年都要额外花费大约6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50万元),去国外训练和比赛。
由于没人赞助,阿里夫参加滑雪比赛的花销基本都是自费,这笔钱让他们全家都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生活非常艰难。
2018年平昌奥运会前,阿里夫为了凑齐足够的资金参加冬奥会资格赛,启动了一项众筹。
但参加四场比赛后,阿里夫没有钱继续参加第五场比赛,最终导致无法晋级去参加平昌冬奥会。
但阿里夫没有放弃,印度当地和一些印度企业对他的训练、旅行和装备提供了赞助,再加上他发起第二次网上众筹所获得的资金,让他可以顺利参加北京冬奥会。
虽然比赛名次不佳,但正如他自己所言,能登上冬奥会舞台,即是梦想成真。
与阿里夫·可汗相比,射击选手阿比纳夫·宾德拉毫无疑问成绩更为优异。
他是印度首位奥运会个人项目金牌的获得者,并一举打破了印度奥运会28年没有金牌的魔咒。
不过,阿比纳夫能成功,和他富裕的家境有很大关系。
由于印度本土训练水平和设备都没法满足训练的基本条件,他从小就被家人送到德国接受专业的射击训练。
为了方便练习,阿比纳夫的父母还为其建了一座私人室击场,帮助他迅速提高成绩。
可以说,无论是阿里夫还是阿比纳夫,他们的经历都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没钱,别想在印度当运动员。
要知道,像高尔夫、马术、橄榄球等高端项目,运动员培养出来要花费天文数字的金钱,而且全身上下一套合格的装备,就差不多要花费一个印度中等收入家庭一年的开支。
即便是足球、篮球、游泳等相对平民化的运动,没有适合的训练场地,也很难进步。
但是,稍微像样点的训练场馆和器材,都需要极大的费用来支持。
可在印度国内,基础运动场的数量却少得可怜。
板球人物卡皮·戴夫曾感叹道:“荷兰这样的小国家,都有200多块草地 体育 场,可是人口大国印度,却只有15块。”
同时,配备好的训练员、队医、营养师、教练等培训必备人员,背后也需要足够的财力来支持,缺少任何一样,都无法让选手出成绩。
由于没有钱,印度很多好的 体育 苗子都被耽误了,印度 体育 也自然而然难有大的发展。
在印度,像谷爱凌这样家庭出身的人可能会成功,但是像全红婵这样家庭出身的人却永无出头之日。
印度 体育 差,还有种族与宗教的原因。
众所周知,印度人的种姓观念一直根深蒂固。
在印度人的观念中,高种姓人生来就是养尊处优,但低种姓却需要长期去做卑微下贱的体力活。
虽然印度的种姓制度早于1947年被废除,但是体力活动交给下层穷人的观念,始终都没有改变。
跑、跳、游泳等 体育 活动在上层阶级眼里虽算不上低贱,却也不高贵,只是供贵族 消遣的 游戏 。
同时,印度很多人因为信奉宗教,讲究禁欲,而运动员消耗体力大,需要经常吃肉。
所以,中上阶层受种姓观念束缚,自然就远离 体育 运动,这种思想也影响了印度整个 社会 的 体育 风气,“下等种姓”的运动员也不敢在 体育 上有更高层次的突破和追求。
而瑜伽这种静态练习,成了印度人更崇尚的 体育 健身方式。
《新印度快报》曾报道称,“在种姓制度下,更看重智力成就,而与体力有关的劳动和活动却被认为是低种姓人才做的事。这种文化熏陶也反映在学校和家长对待 体育 的方式上。”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印度太穷了。
印度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0%,其中多数都居住在缺水少电、交通闭塞的地方。
对于印度来说,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普及扫盲教育才是工作的重点。
没有国家的支持,普通人即便有运动天赋,也首先得以养家糊口为主。
毕竟,比起当一名运动员,填饱肚子才是最现实的选择。
大多数 体育 运动在印度都没什么发展前途,印度出一个奥运会冠军更是无比艰难。
体育 是 社会 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借着英联邦成员的优势,早在1900年,印度就参加了第二届巴黎奥运会。
直到32年后,中国人才有机会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从这方面看,印度比中国起步更早。
然而,122年过去了,印度在冬奥会只有1人参赛,中国不仅成功举办冬奥会,而且已经在本届冬奥会获得了7枚金牌,目前暂居。
国运兴, 体育 才兴。
看看邻国印度,我们更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