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赛事赛况

办的最好的奥运会

2012伦敦奥运开幕式和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哪个办得最好

办的最好的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的规模超出任何想象,它简洁、超常、令人惊叹,古香古色、气势宏大。开幕演出所展示的浓郁中国文化深深打动了外国电视媒体人,节目的精巧设计赢得了赞叹。 这是一场“构思精巧、表演得完美无瑕、令人印象深刻”的奥运开幕式,滑过“鸟巢”中9万多名观众眼帘的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绚烂多彩的图案、众多的象征意义和人们脸上绽放的幸福笑容,北京奥组委努力向全球观众展示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开幕式从色彩、灯光、舞蹈到大型表演都体现了“和”的主题,尤其是大型集体表演更让人获得了非凡的视觉冲击,开幕式场面非常精彩,完美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中国的风结合在一起,展示在全世界观众面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界诉说着自己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国人向世界诉说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的方式具有不同寻常的、丰富的想象力。

开幕式演出中浓重的中国符号被越南解说员一一辨认出,解说员将孔子、四明、书法、丝绸之路等历史文化娓娓道来。解说员还特别提到,由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共同演绎的本届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打动人心,展示了和谐的精神。而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有以下特点:

1.有震撼点、有亮点、有英国式的幽默,还有相当大胆的创新。

2.节目没开始前,一本37页的开幕式指南发给现场记者。大家一看就傻了,里面讲了一堆的英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典故和人名,不是英国通,根本看不明白。这读起来如天书的明喻和暗喻,对于不了解英国文化和历史的中国大众来说,看起来不一头雾水才怪!

3.场内,没有硕大的LED屏幕,见不到制作优良的大道具,没有精美的服装和高科技灯光,和北京没法比,但这一切都与艺术无关。

4.震撼点有几处:首先是场上的音响效果绝对不比北京的差,震得大家心房乱颤。再一个是巨大的五环,从空中和地面交融,金色瀑布漫天泻下,很有创意。还有就是那几根铁青色的巨大烟囱,以及《哈里·波特》系列里的那个黑衣妖魔。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大场景,但却有几处英国式的幽默,令人意想不到。

5. 屏幕上,特工007突然出现,一个老女人转身,居然是英国女王!身后还有两只可爱的小狗!时空交错中,007驾驶着直升机,在“伦敦碗”上空,把尊贵的女王像麻袋般扔了下来。就在人们惊叹女王高超的跳伞技能时,伊丽莎白女王在现场庄严地出现。这个“包袱”引来现场观众的掌声。

6.让动物进场参与表演,此乃一大创举;把**镜头和表演场面大量对接,以往罕见;让7个人同时最后点火,近年来没见过;在场地中央、运动员中间点燃主火炬,没有先例;火炬点燃后还要挪窝,转移到何处不清楚,更是奥运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诡异之举。

7.总的来说,伦敦奥运开幕式轻松而随意,看的人和演的人都很放松,都不累。既没有宏大叙事,也没有整齐划一;既没有东方的团体操表演,也少有巴塞罗那和希腊的象征和神秘。轻松中,省钱中,英国人让世界追忆了一段英国历史和革命性创举,给世人带来一个快乐的夜晚。硬要打分,个人认为不如北京,不如悉尼,也比不上雅典,与1992年的巴塞罗那和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相差无几。

如何将北京办成最成功的奥运会

一届盛会的成功与否,主要看着几个方面:

首先是硬件方面,比如比赛设施、交通状况、运动员的衣食住行、保安情况、志愿者的服务情况等等,这些都是一届盛会成功的基础,没有这些做保证,省会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比如慕尼黑奥运会,虽然各方面都挺好,但以色列运动员的被杀却破坏了整个盛会的气氛,这样,即使本届奥运会的成绩再好,赛风再好,也不会是一届成功的奥运会。

其次,就是软件方面,也就是指赛风赛纪、有无等丑闻,还有就是现场观众的表现,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硬件成功,但如果等丑闻是非不断,也不能成为一届成功的盛会。

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运动员的成绩。一届成功的盛会,绝对离不开精彩的比赛,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成绩好坏,也是决定成功与否的一大因素。成绩突出,可以让盛会增色不少。比如墨西哥奥运会,成绩的大爆发令我们至今还记忆犹新,在那届奥运会上,有很多世界纪录被打破,而且还将原纪录提高了不少。这三项指标都做得很好,那么这届盛会可以说就大获成功,也将永驻史册,让人们怀念。

北京奥运会既然想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为目标,那么,这三项指标就缺一不可。硬件方面,场地我们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就看交通和安保,还有志愿者的服务,这三项再上一个台阶的话,那么成功就有了基础。现在关键是软件方面,这时最难把握的,因为几乎每个东道主都想在自己的家门口取得重大突破,让家乡的父老乡亲高兴。这种愿望是好的,但千万别走弯路,比如通过裁判,比如服用等等,这样,你即使赢得了金牌也得不到尊重,可以说是因小失大。因此,赛风赛纪一定要严格把关,决不能让开幕式的誓言变成了空口号。从全运会的经验来看,北京奥运会要做到这点还任重道远!至于运动员的成绩,相信有了硬件和软件做保证,出成绩并不困难。

当年投资34亿建造的“鸟巢”,现在还有在用吗?变成什么样了?

一定要拨乱反正!特意翻了一下评论,真是没有想到,居然会有那么多评论集中在鸟巢是耗资巨大、摆设玩意、形象工程云云。虽然非此专业,但基于对鸟巢这个我最爱的北京地标的热爱,还是要抛开感情因素,以事实为依据,以数据为准绳认真回答一次。

先说结论,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 但鸟巢不一样,她以及一路之隔的水立方,无论知名度、经营利用还是溢出效应,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可以说走出了一条别具中国特色的场馆运营之路。知名度想必不用多说,全中国最知名的 体育 场,这不仅因为是奥运会主场馆的因素,更是因为她漂亮啊,360度无死角的漂亮。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也不重要。为回击这些评论,我决定从受批评最多的场馆利用角度着重谈一谈。

“鸟巢”投资大不大?最初建设估算是34亿元,后来因为安全等因素,减了10个亿。所以 整个建设成本不超过25亿。 而这个25亿很多吗?伦敦办奥运会节俭吧?主场馆伦敦碗从2007年开始建造,耗资约为7.85亿美元,算下来是鸟巢的接近一倍。明年的东京奥运会主场馆呢?据说光批准的工程造价费用就为13.5亿英镑(一说12亿美元),又是伦敦的近一倍。所以,中国真没有打肿脸充胖子,算是节俭办会了。

那么鸟巢建成之后亏本了吗?当然是不亏,首先,根据学术论文的披露,场馆运营费用确实不少,一年下来估计得有两亿左右。这里面包括不到1亿的折旧费用,8000万左右的运营费用,还有6000万左右的利息(这个现在是否还清不得而知), 所以每年收入起码得超过2.2个亿才能盈利。

那么鸟巢盈利了吗?通过见诸官方的访文章或者学术文章, 应该说每年收益2亿元应该是十拿九稳的 。赚不了多少钱,但也没怎么赔钱。不过说实话,这个收入让我也有点失望,国内几个大型展览馆光展会租金就远超这个数。这说明开发利用的确实不够,可以做的更好。不过这不是今天要讨论的重点,重点是鸟巢的建设到底对不对得起纳税人!

第一是门票收入,这个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先谈谈个人观感。国外的 体育 场馆,我曾经去过悉尼和希腊的奥运会主办地真是门前冷落车马稀,而鸟巢和旁边的水立方只要是节日,那可是人如过江之鲫,特别是 旅游 团黄帽子、红帽子一排一排的可谓一景。说鸟巢是北京二环外最著名的地标,估计没有人会怀疑。北京 旅游 团到鸟巢即使不买票,打个卡总是少不了的。光这个知名度,建这么一个场馆就值了!更何况这个场馆还能挣钱!2018年,北京奥运举办十周年之际, 历史 参观人次超3500万!就算只有2000万人是买全价票(50元)的,那也收了10亿的费,占了总造价的接近一半。应该说,受益于中国的巨国效应,鸟巢创下了国外任何大型 体育 馆所没能实现的奇迹——仅仅是 旅游 门票,就可以轻松应付运营费用。

第二是各类大型活动收入。到2018年,鸟巢举办各类赛、演活动290余场,而一天的场租200万是底线,四五百万也不算多,那算算场租收入要多少钱?从空置率的角度来看,十年来,平均10天就有一场大型活动(很多活动少则数天,多则几十天),你说算不算闲置?这些活动一方面是自主举办的大型活动。举个栗子,根据官方数据,2009年开始的鸟巢欢乐冰雪季至今已举办八届,接待游客160多万人次,项目实现自主盈利,成为北京市冬季具有代表性的 体育 文化品牌,对于推动冰雪项目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我就带孩子去玩过一次,虽然价格死贵死贵,待了一天花了近千块钱,可是那居然成了我和孩子共同拥有的一次美好回忆。2012年推出视听盛宴《鸟巢吸引》,已成功举办了6个演出季,上演145场,吸引观众70万人次(这个没听过,想必也是死贵)。另一方面则是各种大型客场活动。北京奥运会后,世界田径锦标赛、意大利超级杯、南美超级德比杯、滚石三十周年等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都在鸟巢举办。至于各种大小明星以在鸟巢举办商演成为是否人生成功的标杆,虽然由于观众席太多,往往成了“票房毒药”。据说五月天演唱会,就收入3000多万,滚石则高达4000多万。前两天更是举办了亚洲文化嘉年华,据说是鸟巢建成以来最大的舞台!

第三就是商业场地出租、特许开发等等。据估计,这个收入估计也占了20%左右。不过平心而论,鸟巢的商业开发还是有待加强。那么大的场地周围就没什么像样的、文化 体育 类的商业展览或者运营购物项目。我去的伯纳乌球场转过一圈,那个主题的tour真是超赞。而每个包厢还都有商业冠名赞助。建议鸟巢好好学学。

综上所述,鸟巢绝对没有让纳税人吃亏,再过几年把折旧、什么的都还清,应该说巨额的盈利绝对没有问题。建议网上多些理性的观点。

那么再多说点,对于北京而言,鸟巢更是带来巨大的溢出效应,且不说已经成为 08年奥运会的巨大遗产,更是来 北京必打卡的地标性建筑。最为重要的是,以鸟巢为起点的奥林匹克公园带动了从北四环到北五环乃至整个北部北京的 环境大提升、商业展、房产大繁荣 。从奥林匹克公园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北京北部居民节日必去的休闲健身场所,这一片绿肺是北部居民的生活必需品!(身为南城群众,我只能羡慕嫉妒恨。)至于房产方面就毋庸多言了,奥林匹克公园周边房价甚至赶超中心城区,为我等小民可望不可及。虽然住不起,但至少遍及北京的奥运会场馆(例如五棵松 体育 中心,北工大羽毛球馆等等)可以让为我等小民可以较低的价格甚至免费地享受到北京市为百姓提供的高质量公共产品。鸟巢以及水立方等北京奥运场馆钱花的值!!!

鸟巢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建,起初造价估算38亿;后来在博鳌的投资审查会上曾确定“鸟巢”投资估算35亿;后期高层研讨目标控制在31亿左右。实际造价与估算造价并不匹配,实际造价因为种种原因比估算造价低大概7-8亿。

鸟巢是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当初为举办奥运会投入建设的资金在千亿级,但实际给中国民间带来的收益保守估计仅两百亿,单单从经济效益方面讲,实际上亏损巨大。如今奥运会举办地成为各国刻意躲避的话题,毕竟是亏本的事情。

现在的大众多看到有关鸟巢的新闻多半是某某某的演唱会在鸟巢举办,亦或是某某某在鸟巢举办活动。鸟巢的风光不再也从一方面说明奥运会其实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风光!

鸟巢当初建造的价值不是34亿,可能很多人都记错了。当初拟定的价值是34亿,没错的,但是建了一半之后因为开支过大,又把预算腰斩了一部分,重新预算之后的建造预算变成了20多亿。

奥运会之后,这个鸟巢跟水立方的情况怎么样?具体我们不知道,但是后来听说是以每年10亿的价格出租了。那是几年前听说的情况吧,现在怎么样?又不知道了。

其实这些场馆建出来时巨亏的,听说所有的场馆和举办这个奥运会花费的钱是两千多亿,但是奥运会带来的民间收益就只有两百多个亿。所以为什么现在国际奥委会找不到举办国,因为现在所有国家都意识到其实奥运会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风光。

2008年,对于中国来讲是非常特别的一年,这一年中,中国有灾难,但是也有喜事,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在北京鸟巢 体育 馆正式开始,这对于中国来讲是具有非常不一般的意义的,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可以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同时也能够证明,中国已经有了这样的地位,以及这样的能力去承办奥运会,同时也证明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

而当时为了举办奥运会,北京特地建立了鸟巢,水立方等建筑,供奥运会举办所使用,鸟巢 体育 馆就是奥运会的主 体育 场,同时也是我们如今的国家 体育 场,之所以会建造猪鸟巢的外形,是因为这里孕育着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尽管钢筋结构直接暴露在外面,却是形成了不一样的外观特色。

?

当时这个 体育 馆被建造出来时,对外公开的信息中表示,主体结构设计可以使用100年,并且也具有抗震设防烈度8度,可以说,这是一个会长久存在的建筑,三年时,鸟巢方案被选拔出来开始投入建造,当时,而当时为了建造出这个鸟巢,国家至少投入了34亿人民币。

?

在北京奥运会的时候,这个 体育 馆也向大家展示了不一样的风,不过大家也有了这样的一个疑问,花了34亿人民币建了一个 体育 馆来举办奥运会,那么,奥运会结束之后,这个 体育 馆又该怎么办呢?事实上,如果关注过新闻的人,就会知道其实鸟巢 体育 馆一直都没有被荒废。

?

一方面来讲,鸟巢 体育 馆可以作为 旅游 景点对外公开,另外一方面,很多音乐人也会在这里举办演唱会,并且他们也以能够在鸟巢举办演唱会为骄傲,所以 体育 馆可不会就这么废了。

2008年中国举办了目前被国际奥组委认为是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水平最高,办得最好的一家奥运会。

不是吹牛的说2008年奥运会之后,其他国家再要办奥运会的话,那就不得不说是逊色太多了,不管你是后来的巴西奥运会还是伦敦奥运会,我们不好去评价了,只是大家心里面都有干脆眼睛里都有把尺子,孰好孰劣一目了然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国家确实是发展了各个方面进步了,无论从经济 社会 文化等各方面的实力,真的是有目共睹的。

奥运会结束以后,整个奥运会的主场馆所在地鸟巢,就成为这次奥运会的一代遗产,其独特的设计结构,令人震撼的外观,感觉真的是高大上,外表看起来像一个鸟巢蜂窝藏的结果,其施工难度,那绝对非同凡响,一方的国家,这个图纸拿过去绝对难以实现,或者实现不了,能够实现鸟巢这一图纸的,就算我过了10年之后之际,世界上也没有10个国家能够原样copy出来的,当然啦,请中国的施工都有过去,问题就变成小case了。

不过目前来说应该是有专门的专业公司在运作,在平常没有人在里面举办大型活动的时候,是作为北京的一个 旅游 窗口老百姓大概是50元左右的门票就可以进场观察。

如果汪峰也好,成龙也罢,想在里面搞一场大型的演唱会,那就要交棚租费了,估计最少也得几百万吧,据说以前也有的歌星想在里面搞一场演唱会,由于自身名气不足,整个鸟巢里面只有几百人在里面看,真的是浪费了这么巨大的空间啊。

在举办大型活动的时候,鸟巢的作用那真的是显而易见,在中国目前来说还没有可以替代的这么大的大型厂网吧,如果要想搞一场举世瞩目的大型文化 体育 活动,那么你最好直接签约鸟巢其影响力绝对是世界顶级的。

每个来北京 旅游 的地方,除了过去的故宫天堂,长城天安门现在最需要去的大概就是鸟巢了吧。

34亿建设的鸟巢,基本上多数时间是处于空场的状态中。不过, 体育 场不同于 体育 馆利用率那么高,而且鸟巢现在叫“国家 体育 场”,地位在那里呢?关键时刻用一下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天天用。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后,2022年的冬奥会开幕是也将是这里,所以大家不用担心鸟巢的再利用问题。 鸟巢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已经成为一个北京的著名 旅游 景点,这个景点非常受欢迎,节日外地游客到这里的非常多。想参观需要门票,这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场馆的运营负担。鸟巢在奥运会之后,就由北京市国资公司司进行商业化运营了,除了 旅游 收入,这里也进行一些其他的活动, 体育 比赛不用说了,文艺活动也有很多。明星的演唱会在这里,明星的婚礼也在这里举行过,当年还有《中国好声音》也在鸟巢竞演。题主如果你要去北京出差,可以去鸟巢看看,去看看这座宏伟的建筑吧!到2017年为止,鸟巢已经实现了三年的盈利。鸟巢每年的各项收入加起来据说超过了2亿人民币。

对了,当年鸟巢的审计是带顶棚的。也就是可以关闭顶棚将 体育 场变成 体育 馆,可是考虑到实在太高,顶棚的设计就被取消了。预算32亿,现在看是没用上。如果说北京奥运会给中国人留下了什么遗产?鸟巢,可以算作一个。鸟巢其实也是奥运场馆中为数不多的能够盈利的场馆,其他很多的场馆都处于亏损运营中。

公开资料投资方的信息是这样的——项目总投资为313900万元,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代表出资58%,即投资182062万元,中信联合体出资42%。在中信集团联合体42%的投资中,中信集团所占比例为65%、北京城建集团所占比例为30%、美国金州公司所占比例为5%。而中信集团的投资又分为内资部分和外资部分,其中,内资部分占中信集团投资比例的90%,外资部分仅占10%。

怎么样了!当然是继续用啊!平时是 旅游 景点参观还要门票的,每年还有世锦赛、足球赛、演唱会等等赛事举行。

举办这个奥运会花费的钱是2000亿多,但是奥运会带来的收益就只有200个亿。

直接导致了现在没有国家再想去承办。

奥运的奢华之风,这本身就偏离了奥运精神。

中国还是很穷的。一般平民连病都生不起。大病就是等死,很多乡村小孩读不了书。很多城镇下岗工人还没房住。偏远山区贫困还有几百万人吃了上顿没下顿。

鸟巢和水立方是不会亏本的,每天有数不尽的游客来这里观看,经济效益应该很乐观。只是这个庞然大物将来该怎么办?一旦报废怎么处理?应该是个难题。它不像伟人故居,我们祖祖辈辈都会去瞻仰,而且维护费不多,鸟巢和水立方就不一样了,光维修费就不得了啊,而且人们不会像瞻仰伟人故居那样充满感情,所以,游客会越来越少。

鸟巢,大库叉,这两个建筑把中国人脸都丢尽了,什么玩意,太难看了。这也反映了中国目前缺乏大师,缺乏人才的囧境。西安火车站修了一个宽八十多米的城门,真是出够了洋相。一下子亮出了六百年前的人和现代的人在艺术修养上的差距有多大。你看看西安东门,西门的建筑,多美啊,你再看看火车站的城门,只有长着猪头的人才能搞出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