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对英格兰世界杯-足球冰岛VS英国
只有33万人口的冰岛,为什么欧洲杯能挺进8强
冰岛地理位置接近北极圈,受到极地气候的影响,在户外,冰岛每年只有4个月左右时间才能踢球,其他时间因为天寒地冻、不长草皮,想踢球都没法踢。正因为这些不利因素,冰岛队很长一段时间的世界排名都在100名开外,在上个世纪,冰岛和列支敦士登、法罗群岛一样,是公认的鱼腩球队。 但是冰岛人热爱足球,他们为了足球做出了很多努力。本世纪初,冰岛足球人发起了一项“冰岛足球计划”。几家大型企业和冰岛足协,开始大规模兴建室内足球场。有了球场后,冰岛人对足球的热爱就无可阻挡。如今冰岛有80家左右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有健全的联赛!
这是什么概念?区区32万人口,不过相当于中国的一些县城而已。如果中国的某一家县城,可以有80支足球俱乐部,可以有正规的足球联赛,可以组成一支击败主流豪门的球队……那可能吗?绝对不可能!但冰岛人就做到了!他们的联赛非常正规,以至于前英格兰国门詹姆斯,都从英超转会去冰岛联赛踢球!本届欧洲杯预选赛上,冰岛队双杀顶级豪门荷兰队,历史性的杀入欧洲杯正赛。欧洲主流媒体赞美道: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比1996年冰岛的那场足球赛还要美妙。
如今,冰岛足球已经发展起来。如今这个32万人口的弹丸小国,已经有近千名获得欧足联执照的专业教练,已经有超过100名职业球员在欧洲主流联赛效力!而且冰岛的普通民众也对于足球无比热爱,每场冰岛队的比赛,这个国家有4.4%的人口都在电视前看球,也就是说,算上初生的婴儿,不分男女不分老幼,每25个冰岛人里,都有一个人在看足球!
冰岛国家男子足球队的著名战役
1977年6月11日 冰岛 1 - 0 北爱尔兰
1980年9月24日 土尔其 1 - 3 冰岛
1987年9月9日 冰岛 2 - 1 挪威
1991年7月17日 冰岛 5 - 1 日本
1991年9月25日 冰岛 2 - 0 西班牙
1998年8月19日 冰岛 4 - 1 拉脱维亚
1998年9月5日 冰岛 1 - 1 法国
1998年10月14日 冰岛 1 - 0 俄罗斯
2001年9月1日 冰岛 3 - 1 捷克
2004年8月18日 冰岛 2 - 0 意大利
2005年8月17日 冰岛 4 - 1 南非
2006年9月2日 北爱尔兰 0 - 3 冰岛
2014年10月14日 冰岛 2- 0 荷兰
2015年9月4日 荷兰0-1冰岛
冰岛国足是怎么变成足球圈独角兽的
2016年欧洲杯预选赛上双杀荷兰、击败土耳其和捷克,决赛圈逼平葡萄牙,然后送走了英格兰军团……不用多说,大家已经知道我们在讲的是今年欧洲杯上最大的黑马:冰岛。
冰岛人口只有32万,其实也就是相当于回龙观,而且因为天气原因,一年也踢不了几次球,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能组成一只铁血战队,一而再再而三的战胜传统豪强,这实在不能仅仅用运气来解释——虽然他们的主帅哈德格里姆松还是个牙医,他们的门将哈尔多松还是个导演……
当然,冰岛其实并不是一支传统足球强队。虽然都身高马大,但是你想想就知道,从一个三线县城规模的人口里搞出个足球队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儿。所以,在历史上,他们国足的战绩和中国队一样,一向不值得夸耀,就是在四年前,他们的世界排名也还是第133位,更不用提曾23次在各种大型杯赛中惨遭淘汰的命运……
从世界杯的表现看,冰岛队和我们中国队差不多,我们至少还进过一次决赛圈呢
但奇迹出现在最近的4年——在短短4年时间里,他们的排名火箭式蹿升了100位,最高时竟然爬到了第23位的位置(中国队的最好排名是……),这真是太励志了有没有?
而这次欧洲杯的战绩更是创造了历史,因为冰岛在之前从来没有进入过欧洲杯决赛圈……
那么,这个人口只有英国200分之一的国家的足球队是怎么变成足球圈的独角兽的?这个问题,我们要从战略和战术两大方面简要分析:
战略层面
1、打造足球生态,创建基础环境
从身体素质上讲,在冰天雪地里生存的冰岛人当然要个头有个头,要力气有力气,但冰冷的环境却也是足球发展的最大障碍——这么冷,没法在户外踢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冰岛人民发挥了积极主动性,创造性想出了给足球场装暖气这样的伟大发明,于是乎,在一年有7个月冬天的冰岛,大家终于可以愉快的踢球玩耍了。
据统计,到了2015年,在这个只有约1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国家,就已经建成了179个标准足球场和128个小型足球场,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球场都是免费向人民开放的,所以在冰岛,连小女孩也都喜欢上了踢足球这种运动。
2、建立人才培养体系 循序渐进发展
为了培养足球人才,冰岛做了两件事。第一是投入资金培养足球教练。2003年以前,全冰岛连一个有欧足联B级执照的教练都没有,但到现在冰岛已经有近600个持有欧足联B级教练证书的教练,有近200个持有A级教练证书的教练。
有了教练,足球人才培养也逐步见到成效。全新的足球一代逐步成型,在2007年的欧洲U17比赛上,一群90后孩子打入了欧洲八强,随后足球上的优势也一步步传递到成年足球比赛上。
3、坚持到底的专注与执行力
小国人口少是弱点,但是也有好处,比如想干一件事儿就能专注的去干,只要确定了目标,他们就会一直坚持到底,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
战术层面
我们从一个业余球迷的角度看冰岛,其实可以说他到目前仍然不是一支超一流的强队,其技术打法也并没有太多的创新,但是他们为何仍然能够接败一流强队?除了战略打下的基础,战术层面的成功也是重要因素。
1、顽强的拼搏精神
创业要有拼搏精神,踢球也是如此。虽然冰岛球员人高马大,但是拼搏精神才是他们最大的特长。这一点就连原来的英国队主帅埃里克森都不得不佩服,他说:“冰岛的拼搏精神是叹为观止的,英格兰球员个人能力在冰岛之上,但冰岛在整体上超越了对手。”
相对而言,英格兰虽然大牌云集,但却始终看不到一种死磕的劲儿,三狮军团往往一上场就成了三猫,所以经常被精神强大的对手淘汰也就毫不奇怪了。
2、发挥优势到极致
冰岛队在技术方面并不具备优势,数据就证明了这一点:冰岛队的控球率仅为34.3%,是所有参赛24支球队中最低的;冰岛队的传球总数和成功短传数分别排在24支队伍里面的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一。
但冰岛队最大的特点是身材高大,对抗出色,因此在比赛之中,他们的核心战略就是要发挥这方面的优势。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门将中后卫的直接长传、边后卫的斜45度起球、队长贡纳尔松的手榴弹战术还是冰岛队擅长的定位球,其核心思维就是利用球员们的身材优势进行高空作业。在很多比赛中,就是高空作业帮助了冰岛队取胜,即便对方早就知道冰岛最擅长这一招数,但由于冰岛把它发挥到了极致,对手也只能望球兴叹。
冰岛的打法被称为复古、传统,不具备惊艳的创新,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种打法最适合冰岛的身体特点,让现有的技术通过自身先天优势得到了淋漓极致发挥——这才是冰岛这种小球队取胜的最大法宝。
3、做好防守,建立强大的护城河
虽然冰岛门将是个导演,但是其表现仍然可圈可点,而且除了他之外,还有几乎所有队员的防守协助:对于冰岛而言,坚韧防守快速反击才是他们的绝活。
对葡萄牙一战就是他们铁桶防守的最佳表现,以至于C罗在比赛后都抱怨冰岛根本就不想进球:“冰岛的每名球员都在球的后方,他们在门前摆起了大巴,当只有一个球队想赢时,比赛会很郁闷……” 。
冰岛硬汉威胁C罗:胆敢进球 那就捏碎你的头
反过来说,英格兰队为什么总是踢不好球呢?
英国的足球普及度之高不言而喻。在英国,‘足球从娃娃抓起’是早已实行的方针,国内更是建立了社区足球俱乐部和校园足球等鼓励全民练习足球:94%的英格兰男人都是足球死忠,英国有35000支社区足球队,英超是世界上最能赚钱、最有商业价值的联赛……无论怎么看英国绝对都是足球大国。但遗憾的是,这并未让英格兰所向披靡。
首要原因当然是没有士气,英格兰国家队之所以老被称为三猫军团,除了成绩总是让英格兰球迷失望之外,更要命是他们似乎总不太有取胜的欲望。比如这次比赛结束后,英国球员被拍到在场边谈笑风生,毫无输球之悲伤感(如下图),结果被英国媒体痛批。
其次是缺乏战略战术。这次英格兰最被批评的就是没有全局观,教练缺乏领导力,场上球员没有核心人物。
当然,最为严重的问题可能是,作为一个足球大国的国家队,英格兰队像一个大公司一样失去了自我改进的动力和能力,每次换帅不过是不痛不痒的走过程,完全没有从根本上改革的欲望,结果就是英国自从2002年至今在国际比赛中就没有进过八强,这十几年不但毫无进步,而且似乎有每况愈下之嫌疑。
图 郁闷的英格兰球迷
根据德国《转会市场》的统计,冰岛全队23人的总身价是4475万欧元,英格兰的总身价是4.77亿欧元,是冰岛的10倍。冰岛身价最高的球员是在英超踢球的西古德森(1300万欧元),而冰岛全队的总身价,还不如英格兰身价最高的斯特林一人(4500万欧元)。但现在可以确信的是,2016年欧洲杯之后,相信这只球队的整体身价估值会迅速提高。
有高估值的球队不一定能赢球,但能赢球的一定会有高估值。
P.S. 最新的消息是,有专家建议我们中国足球队复制冰岛模式,快速走向胜利,大家觉得可行吗?认为行的可以留言,认为不行的请点赞…………
延伸阅读推荐:小球队能打败大球队,那小公司如何打败大公司?
1、大卫B·尤费的著作《柔道战略——小公司战胜大公司的秘密》谈到了小公司取胜的三大柔道法则:移动、平衡、杠杆借力。这三条原则运用到商战中有不同的战略内涵:移动使对手失去平衡并压制他们的最初优势;平衡帮你与对手交战并躲开攻击;杠杆借力能帮你将对手打倒。当三条原则一起发挥效用时,它们会帮你击败任何规模的对手。
2、在《创新者的窘境:大公司面对突破性技术时引发的失败》中,管理大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分析了计算机、汽车、钢铁等行业的创新模式,一针见血地指出,就算经营最好的公司,尽管他们十分注意顾客需求和不断开发新技术,但都可能被破坏性创新所影响而导致失败,而覆灭的种子恰好是在领先企业全盛时埋下的。企业把自己的优点极大化后,没留余地让自己冒险。就是说他们仍然在追求”正确的做事“,而全然未意识到——它做的事可能已不正确了!最后在遇到破坏性技术变革和市场结构变化时,都成为一百分的输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