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亚锦赛中国vs伊朗回放-中国亚锦赛vs伊朗
男篮亚锦赛中国决赛负伊朗 失利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都有过错,全队低迷,不积极.
暴露的问题很多,首先是教练反应太慢,第一节就被打蒙了,却迟迟不暂停,不变阵,看的人着急,战术太乱.郭帅大赛经验不足,临场反应力太慢.最后的时间里,大势已去,还应该锻炼一下新人.
其次,易心理素质很不过关,遇强则弱,今天遇到个NBA三流中锋,他居然不敢上篮,畏首畏尾的飘在外线.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他在NBA赛场上数据如此剧烈波动的原因,不能很好的调整心态,比赛总是一顺顺到底,一背背到家。
从前国家队的比赛里,孙大圣总能起到奇兵的作用,如今在NBA坐了半年,反而能力锐减。
后卫们的基本功不扎实,如今的中国后卫已经不具备老男篮的后卫技术,基本功差着那,小球我们始终打不成,这是很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快攻的时候总是加不快节奏。
刘炜上一场造成的伤病导致他的进攻和防守受到限制。
姚明的存在,导致国家队过于的依赖,其实姚明退一是迟早的事,谁都能想到,只是国家队对这一事实总是回避,不推不动。所以昨天的结果也是好事,丢了那么大的人,国家队一定有所动作。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战术执行力太差,全场没有战术可言,基本都是犹豫半晌后自己单干,又没有手感,自然是输呀.
总之,亚锦赛冠军是浮云,真正的目标是世锦赛,希望国家队能够早日从姚明无敌的错误中觉醒,再创辉煌,得到永生 !!!
亚锦赛中国男篮输球的原因是什么?
溃败,彻底的溃败,中国男篮在亚锦赛决赛中遭遇了滑铁卢,大比分惨败给伊朗,无缘亚锦赛登顶。在这场比赛中,男篮的进攻全面瘫痪,单节10分,半场25分,全场52分的得分都是开赛以来的新低。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队的后卫线被对手彻底打爆,王仕鹏零分的尴尬,三名控卫两次助攻的无奈,如此的男篮后卫线怎能给内线足够的支持,这也是男篮溃败的根源所在。
中国男篮惨败伊朗原因何在
2009年武汉亚锦赛的中国队的失利可以说是各方面的完败,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内外线的完全失败,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外线球员不给力,三分球不准确,这样就可以让伊朗队的球员收缩到内线来防守,这样外线球员就没有了突破到内线的空间,面对对方的收缩防守,外线投篮不进求,突破时在对方的收缩防守下失误不断,不断被对方抢断打反击,拿下篮板球之后快速推进的大反击,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外线球员面对这样的防守,由于年级太小,经验不足,发挥越来越紧张,水平越来越差,输球自然不意外啦。
二:内线球员在对方的收缩防守之下,即便是易建联个人能力再强,我一个人反不住,那我就两个人夹击,两个人不行就三个人,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易建联个人能力再强也没有了发挥的空间,内线球员在内线持球单打时很少可以获得一打一的机会,至少都要面对两个人的包夹防守,易建联甚至是要面对三个人的夹击防守,这样的情况下内线球员的进攻成功率自然高不了。这样对方的防守越缩越小,内线球员面对对方的夹击防守只好把球分给外线的球员来攻击,可是外线球员的三分球和中远投的不给力,就导致对方的收缩防守越来越小,同时成功防守之后,拿下篮板球,就可以持球快速反击,轻松得分,回来之后防守的激情越来越高,越来越积极的收缩到内线来防守,这样就导致外线球员突破到内线时的失误越来越多,进攻越来越急躁,同时内线球员也只能面对对方的所到内线的包夹防守,进攻的成功率不高,几乎就剩下易建联在内线面对对方在哈达迪为首的内线球员的夹击防守,这样的强攻不但体力消耗巨大,而且进攻成功率也不高,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进攻打不进球,防守的积极性也不高,不败才怪。
三:球员的斗志,拼搏精神不足,球员在面对对方的防守,进攻不利的情况下,不愿意防守,进攻不中之后也不快速的退放,这样就导致对方获得很多轻松的反击得分,导致中国队的球员打球越来越急躁,进攻打不进球,不断失误被对方断球大反击,拿下篮板发动奎苏反击,这样的反击轻松得分,导致双方的分差快速拉开,再这样的情况下,进攻外线球员投篮不进,内线只靠易建联的强攻,而对方内外开花,不断大中国对的反击,中国队的大比分输球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啦。
我感觉主要就是以上三点啦,期待中国对可以早日走出困境,重回巅峰。
男篮亚锦赛中国男篮应该如何应对伊朗?
卫冕冠军伊朗是中国男篮本次亚锦赛夺冠历程上的最大“拦路虎”。无论从实力,抑或是心理上,伊朗在对阵中国都占据优势。
这支中国男篮大部分球员也许对伊朗有心理阴影。毕竟伊朗已经在亚锦赛对中国保持三连胜(2007年,伊朗以77:68击败中国二队,首次击败中国;2009年天津亚锦赛决赛,伊朗以70:52击败中国夺冠;2013年,伊朗又以70:51完胜中国)。
哈 达迪、巴赫拉米和卡姆拉尼组成的“黄金三叉戟”依然是这支伊朗队的最强发动机,其中已经30岁的哈达迪最终能发挥几成功力,将决定伊朗能走多远。要知道, 哈达迪在CBA效力两个赛季,也与中国男篮交锋了近10年,但各阶段的中国男篮都未能找到抑制这位亚洲顶级中锋的好办法。
除了“黄金三叉戟”,伊朗的“新势力”也不容忽视,24岁的贾姆西迪挤掉了被76人选中的卡兹米,21岁的马沙希耶则被视为卡姆拉尼的接班人。
伊朗最可怕的还是近10年规范的篮球发展路线,统一的技战术思路和让人赞叹的团队篮球。在政府和财团的支持下,伊朗篮球的青训发展有条不紊,各级别联赛源源 不断地涌现人才。国家队从贝西洛维奇,再到如今的前德国队主帅鲍曼,都秉承着整体篮球的理念。从八国赛的两负国奥,再到琼斯杯的轻松夺冠,伊朗的竞技状态 正慢慢调整到大赛阶段。
中国男篮要想击败伊朗,唯有放低姿态力拼对手,效仿国奥利用年轻队员轮番冲击对手,同时也寄望自傲的伊朗人自乱阵脚,2011亚锦赛他们就曾爆冷被约旦淘汰,去年亚运会决赛他们也曾让人看不懂地输给韩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