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赛事赛况

邓肯总决赛锤地板-邓肯的比赛视频

邓肯“出道即巅峰”体现在哪些地方?

邓肯总决赛锤地板-邓肯的比赛视频

进入联盟,毫无适应期的发挥,打爆罗德曼,打爆麦克戴斯,1997年进入联盟,1999年便捧起奥布莱恩,并且拿走比尔 拉塞尔杯(当时还不叫这个名字,不过无妨了)。进入联盟,江湖地位如同过山车般上升,并且连年居高不下;进入联盟4年便走入名人堂的奥尼尔正处巅峰期,石佛连续拿走两座常规赛MVP,实力不用多言,早就达到历史级别;99,03,05连续夺冠,三座总决赛MVP熠熠生辉,从新秀赛季便不曾间断的一阵和防一阵已经将石佛推入历史的最前沿 ——在这样的背景下,邓肯淡然的看着身边的队友,球场,以及纸醉金迷的一切,从不动容,也从不轻易表达自己的内心。2007年夺冠,邓肯用厚实的手掌抚摸着托尼 帕克的头,像大哥一样的将总决赛MVP交给法国人,邓肯不曾因为交出自己的绝对权威有过任何一丝的抱怨和不解;2008-2012年,马刺数度折戟沉沙,邓肯调整心态,状态,用最严酷的方式对待自己,辟谷,减肥,来到高位,保护膝盖,渐至鬓角微白,眼神疲惫,但却孜孜不倦的追逐着篮球,追逐胜利,无怨无悔。

属于硬汉的柔情!盘点NBA最感人的十大瞬间都是啥?

NBA是个典型的商业联盟,但球员们毕竟是人,是人就会有情感,NBA历史上因此也有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经典时刻,或是球员们的退役,或是历经艰辛后的终于夺冠,或是球员们之间的兄弟感情,都曾令球迷们潸然泪下,那么NBA历史上像这样动人的时刻有哪些呢?

十:科比麦迪惺惺相惜

科比和麦迪作为当年四大分卫中的成员,职业生涯里自然是有过无数次的赛场对位。要知道巅峰时期的麦迪完全不输于科比,科比在后来也透露道自己职业生涯最难对付的对手就是麦迪,二人无论是在场上还是在场下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在屡次受伤后,麦迪的职业生涯逐渐开始走向下坡路,2009-2010赛季,身处活塞队的麦迪在主场迎来了和科比的又一次对决。在一次突破中,麦迪重重摔倒在地,起身后仍然一瘸一拐,但当时没有任何一名队友过来扶起麦迪。当麦迪走向罚球线时,科比突然走过来在他耳边似乎说了什么,只见二人脸上都浮现出了笑容,这一幕让人不禁暗暗心酸。

九:邓肯退役,波波维奇流泪

从邓肯进入联盟的那一个开始,他就和波波维奇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邓肯19年的马刺生涯中,他和波波维奇的关系早已经超越了教练和球员之间的关系,二人早已成为了亲密无间的伙伴。如果没有彼此,他们都无法取得如今的成就。

邓肯是个极其低调的人,这也反映在了他的退役上,他并未像科比等人一样提前公布自己的退役时间,而是在2016年的休赛期突然宣布自己的推移消息。在当时邓肯的退役发布会上,波波维奇就已经几度哽咽。在后来邓肯球衣的退役仪式上,波波维奇甚至一度在致辞中含着眼泪讲话,这也是波波维奇第一次在大众面前流泪。

八:追随了加内特12年的球迷

2003年在森林狼队主场进行的一场比赛中,一位名叫约翰的球迷在暂停期间直接在场边跳起了舞,跳到兴奋时直接脱掉了自己的上衣。从这位球迷身上印着的"KG"可以看出,他是加内特的忠实粉丝。不过让人遗憾的是,这位球迷的舞还没跳完,他就被保安请出了场外。

2015年,已经辗转了凯尔特人队和篮网队的加内特得以重返森林狼队。在加内特回归的第一场比赛中,已经不再年轻的约翰再次出现在了场边热舞。这一次,他身上印着的字样变成了"欢迎回家,KG",而他也没有被场边请出场外,在球场上的加内特也抬手向约翰表示了自己的谢意。

七:罗斯50分

在2011-2012季后赛的意外受伤后,罗斯逐渐陨落,在之后的几次接连受伤后,罗斯已经从MVP级别的球员一度变成球队的轮换球员。在2017-2018赛季来到森林狼队之前,曾经最年轻的MVP已经辗转了多达3支球队。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罗斯将再也无法闪光的时候,2018年森林狼对阵爵士队的一场比赛中,出任首发罗斯突然大爆发,全场31投19中,疯狂砍下了职业生涯最高的50分。在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罗斯再也无法忍住自己的情绪,直接在世界面前哭红了眼睛。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这么多年来自己经历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六:韦德给膝盖浇香槟

众所周知,韦德在进入联盟之前膝盖就已经摘除了半月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膝盖的伤势也越来越成为困扰他的一个难题。2012-2013赛季的韦德已经不再是曾经叱咤联盟的闪电侠了,他饱受伤病的膝盖让他已经无法像曾经那样依靠速度来统治球场了。

2013年总决赛开打之前,热火队的斯波教练他曾向韦德提出减少他的出场时间以此来对其进行保护的建议,但这即刻被韦德否决了,他选择用吸取积液的方式来提高膝盖的承受能力。在该年热火队最终夺冠后,韦德在队友疯狂庆祝时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一旁,拿香槟浇在膝盖上,像在和老友道谢一般。

五:詹韦组合最后一次空接连线

詹姆斯和韦德组成的"詹韦组合"堪称是NBA历史上默契程度最高的二人组,在二人共事的几年里,他们几乎每场比赛都能在赛场上上演默契程度十足的连线配合,从此也衍生出"詹韦连线"这个在NBA里的专有名词。

2019年是韦德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年,该年詹韦同时入选了全明星阵容并成为了队友。在比赛中,韦德在一次快攻中与詹姆斯完成了二人职业生涯里最后一次与对方空接连线。在此前二人热火生涯的连线里,韦德在传完球后从来没有回头看过詹姆斯扣篮的样子,而这一次,韦德却选择了回头,这一幕实在令所有二人的球迷都忍不住潸然泪下。

四:艾弗森亲吻76人主场地板

"费城之子"艾弗森在职业生涯前期效力于76人队的期间,他带领球队成为了东部常年的强队,还在2001年季后赛里带领球队杀入了总决赛。虽然没能带领76人队最终夺冠,但艾弗森把自己职业生涯最好的时光全部奉献给了这座城市,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经典瞬间。

2006-2007赛季,艾弗森被76人队交易至了掘金队,随后的他又辗转了活塞和灰熊队。2009年,职业生涯最后一年的艾弗森重新回到了76人队,在回归的第一场比赛的赛前,他就下跪亲吻了76人主场的地板,像一个流浪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家,这一幕让不少人都为之动容。

三:詹姆斯夺冠痛哭

2016年的总决赛里,詹姆斯带领的骑士队面对的是刚刚取得NBA历史最佳常规赛战绩的勇士队。虽然詹姆斯非常需要得到这个冠军来证明自己,要不然他的回归将会沦为笑柄,但是勇士队的强大让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詹姆斯能夺冠。果不其然,在总决赛的前四场比赛后,勇士队就以3:1领先了骑士队。

在NBA历史中还没有任何一支球队能在总决赛里1:3落后的情况下完成翻盘,因此詹姆斯和骑士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在此后的三场比赛里,随着詹姆斯和欧文的大爆发,骑士队连续取胜夺得了总冠军。在第七场比赛终场哨声响起的一刻,詹姆斯再也无法忍住心中的情绪,抱着队友痛哭,尽情地释放自己近几年来的委屈和心酸。

二:科比职业生涯谢幕战

科比是NBA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球员之一,在科比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赛季中,由于宣布了退役,所以无论科比到了哪里,他都能受到球迷们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里,科比带领的湖人队在主场对阵爵士,全场比赛出战42分钟,50投22中疯狂砍下60分。其中第四节科比砍下23分,并在最后时刻通过两记罚球帮助球队取得胜利,一切都仿佛清晰如昨。赛后当科比说出那句"Mamba Out"时,几乎所有的球迷都感到无比动容。

一:乔丹全明星谢幕

NBA历史第一人乔丹职业生涯里一共经历了3次退役,在拿到第二个三连冠后,乔丹宣布了退役。但2001年,乔丹又突然复出并加盟了奇才队,在奇才队经历了还算圆满的两个赛季后,乔丹于2002-2003赛季再次宣布退役。

于是,该赛季的全明星赛中,NBA官方为乔丹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退役演出,还专门请了著名歌手为乔丹演唱《hero》来送别乔丹。在唱完之后,乔丹早已泪流满面,而乔丹也表示他将就此把火炬传给新的一代,全场掌声一直经久不息,是NBA历史上最为感人的退役仪式之一。

nba历史上有多少像詹姆斯这样35岁左右还基本没太大下滑的球员?

35岁关于球员就是进入了职业生活末期,特别是伤病的影响,让一些超级巨星也迫不得已,35岁根本是很多巨星的一道坎,35岁艾弗森曾经在NBA找不到时机,35岁的麦迪在CBA渡过一个赛季后退役,35岁的奥尼尔遭遇严重伤病尔后状态大幅下滑,科比也在35岁阅历着职业生活的分水岭……

目前来看能在35岁还能坚持者高出场、高数据、高影响的球员除了老詹之外,我以为只要贾巴尔、乔丹、马龙、斯托克顿、纳什和保罗这六位。

天勾贾巴尔

在35岁坚持者巅峰状态首先的要素就是一副能接受连年高强队竞赛的身体,这方面贾巴尔在行,这个在联盟里效能20年的球员,是NBA历史得分第一人,胜过张伯伦和乔丹,独一的缘由就是他稳定且抗造,81-82赛季35岁的贾巴尔仍然坚持着场均23.9分的高分,并且还能抢下8.7个篮板,率领洛杉矶湖人拿下总冠军,他本人也入选了那年的全明星赛。

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

1998年乔丹35岁,他在《最后一舞》中表示这年他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好,那他本人的话来说就是:“1997-98赛季我的技术处于最佳程度,不只用身体打球,还学会了用强大的肉体去打球”,他拿下了常规赛MVP,入选了最佳一阵,第10次取得联盟得分王,巨大的迈克尔·乔丹仍然不可阻挠。

1998年却是乔丹六个总冠军里最困难的一年,由于在他身边皮蓬33了,罗德曼37岁,哈珀34了,他的状态都在下滑,独一乔丹仍然坚持着最佳状态。他苦苦支撑着公牛杀到总决赛,并用一记绝杀完成了后三连冠的封神之作。阻止乔丹退役的不是他的年岁而是他的心气,完成第二个三连冠,把本人在NBA的最后一个镜头留给一个绝杀,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归隐,就让江湖留着他的传说辞别吧。

以至于2001年39岁的乔丹复出他仍然是那个得分如十拿九稳的篮球之神。三个赛季没有系统锻炼,复出的第一个赛季场均22.9分,助攻数以至比巅峰时期更多,他改动了一些打法,关于乔丹而言得分还是助攻就是他想怎样而已,最后一个赛季场均20分,40岁的年岁就算那些标榜职业生活漫长的超级巨星,贾巴尔、诺维斯基都不曾做到过。

邮差卡尔·马龙

40岁还能做到场均20+,乔丹之外还有马龙。帮主的巅峰期不断按着邮差打,马龙好不容易冲出西部结果还是被他欺负,1998年他作为背景板之一见证了史上最巨大的总决赛决赛,那年他同样35岁。那年的马龙仍然是一位场均27+10的超级内线,年岁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点痕迹,还是拿到球就往禁区里凿的硬汉打法。

他和斯托克顿从犹他双煞到犹他二老,不变的是他们的尖锐和坚韧,98-99赛季那个缩水的赛季,那个乔丹不在的第一个赛季,36岁的马龙凭仗着场均23.8分9.4篮板4.1助攻,投篮命中率49.3%,率领球队获得联盟并列第一的数据中选常规赛MVP,至此他也成为了联盟里年岁最大的MVP,那年他还是联盟最佳阵容和最佳防卫阵容的双一阵球员。他的状态持续性很长,强壮的身体给了他发明历史的先决条件,直到到了湖人41岁的马龙才第一次真正感遭到伤病。

约翰·斯托克顿

在马龙和乔丹缠斗的1998年他的伙伴36岁的斯托克顿却遇到了伤病常规赛仅出场了64场,此前他曾经连续7个赛季坚持着常规赛82场全勤的记载,毫无疑问斯托克顿和马龙是NBA最经典的伙伴之一,除了由于他们的数据和默契,还有这两人不可思议的身体条件和忠实度,斯托克顿到41岁打完最后一个赛季仍然坚持着常规赛82次全勤。我都觉得可能爵士有全勤考核,要不然斯托克顿为何进入末期本该养身季后赛发力竟然还能一场不落?

他是联盟历史上助攻和抢断榜第一位,而且这两项数据都十分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人能超越他,毕竟没几人能同时抱着吃高效率和高出场,35岁那年斯托克顿仍然有着场均14.4+10.5的稳定发挥,入选最佳防卫阵容和全明星首发。

风之子纳什

纳什的巅峰期是从30岁分开小牛去太阳开端的,在这里他成为了两届常规赛MVP,率领太阳打出了本人的体系,也让小斯、马里昂、巴博萨等打出了职业生活的高光,2009-2010赛季纳什35岁了,那个赛季他代表球队出场81场,场均拿到16.5分、11助攻和3.3篮板,带领球队获得了西部第三的成果,无论数据还是战绩都不会比第一次博得MVP那个赛季差,这年他入选了全明星,并且中选助攻王。

他凭着50.7%的投篮命中率,43.9%的三分命中率,93.8%的罚球命中率职业生活第四次进入了180俱乐部,将太阳带到了西部决赛,虽最终却不敌湖人。但能够说35岁的纳什仍然是当年全联盟排名前三的控卫。

克里斯·保罗

保罗来到联盟就是一位技术和打法都十分成熟的球员,作为中心后卫他能让队友进步,能让球队提升,拳王钱德勒、大卫·韦斯特都是由于由他传球才干博得本人的第一份大合同,他是黄蜂时期的蜂王,是快船时期空接之城的引擎,直到2018年和火箭达成一份4年1.6亿美圆的续约合同,很多人说他太贵了,由于这笔签约也直接封死了火箭的补强希望,他在火箭摸到了西决地板,而且18-19赛季他的数据下滑严重,很多人觉得保罗就到这里了,拿着这份最后的大合同职业生活大滑坡然后黯然退役吧。

4000万、58、炮拳正告、西决地板是当时他永远也绕不开的话题,直到在35岁是来到雷霆,当时的雷霆送走了三少最后一位据守着威斯布鲁克,而换来是下滑严重的保罗,但他却用实践行动通知世人,火箭不行和他无关,当年的雷霆除了保罗没有任何明星,一群三流球员和新秀组成的阵容,摆明了就是来争状元的,结果他凭仗着场均17.7分,6.8篮板生生将雷霆带到了西部第五,本人时隔4年再次进入全明星赛,入选了最佳阵容二阵,35岁的保罗在那个赛季的MVP投票中排名第五。

2020-2021赛季保罗以至将太阳带进了总决赛,作为老将他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又一次入选全明星,助攻数据创下三个赛季以来的新高,大有越老越妖的趋向,这次他以至摸到了总决赛的地板,这个夏天太阳为他开出了4年1.2亿美圆的天价合同,而合同完毕他将40岁。

35岁绝对是NBA球星的一道坎,能跨过的球员的确不多,詹姆斯一如既往稳定,贾巴尔打球已入化境,乔丹神明之躯的天赋惊人,马龙以至能再创辉煌,斯托克顿坚毅执着,纳什仍然长发飘扬,保罗越老越妖,在35岁时有人慨叹岁月无情,而这几人却书写着职业生活新的精彩续章。

有谁知道关于伊莎多拉·邓肯的一些生平事件

伊莎多拉·邓肯

安安 编著

在20世纪初的欧美舞台上,一个身披薄如蝉翼的舞衣、赤脚跳舞的舞蹈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她的舞蹈是革命性的,与一直统治着西方舞坛的芭蕾舞大相径庭,充满了新鲜的创意。

与此同时,她的私生活充满了迷幻色彩。她以其异想天开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向传统的道德观念发出了挑战。她像换衣服一样变换情人,全凭一时的心血来潮和随时随地的心理感觉。为此,有人称她为“高级”。

做为一个舞蹈家,她获得了成功。她成为美国现代舞蹈的奠基人,并以自己创办的舞蹈学校,传播推广了她的舞蹈思想和舞蹈动作,影响了世界舞蹈的发展进程。

做为一个女人,她是不幸的。她放纵自己的情欲,在男人世界中恣意游戏,但同时也被这种放纵所累。由于她的不端作法,令她倾心的男人一个个离她而去。每到这时,她便陷入迷茫的苦恼和痛楚。而给她最大的打击,是她与三位情人所生的孩子,—一因事故死去。

她,就是伟大的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

第一章 天骄少女

●五岁的小伊莎多拉便开办了自己的“舞蹈学校”。

●十一岁,她开始了自己的初恋,且激情持续了两年。

●为了生存,伊莎多拉不得不满足经理的低级要求,跳“刺激性”的舞蹈。她历经

苦难。

●在芝加哥,伊莎多拉陷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的情网。他吻了她,并向她求婚。

但她不解风情。

●伊莎多拉和经理的关系破裂了,因为她不想当艺妓。

1877年5月26日,伊莎多拉·邓肯在美国的旧金山降临人世。

按照伊莎多拉自己的说法,她的性格在娘胎里就已经定了,她在娘胎里便开始跳舞。

母亲怀她的时候,痛苦得经常说:“这个孩子一定很不正常,”而且预料会生下一个怪

物。

伊莎多拉一生下来,似乎就开始手舞足蹈。母亲此时不由得大叫:“我没说错吧,

这孩子是个疯子。”后来,伊莎多拉成了全家和朋友们的笑料:他们给她穿上衣服,放

在桌子上,然后演奏音乐曲子,于是她便随着舞起来。

伊莎多拉还在襁褓之中时,父亲和母亲便离了婚。孩子们都由母亲抚养。她的母亲

很穷,家里雇不起佣人,也请不起家庭教师。由于缴不起房租,他们经常被房东赶走,

一次甚至连续搬了15次家。

五岁时,伊莎多拉就到公立学校读书了,因为在外工作的母亲必须给这个好动的孩

子找个安置的地方。

伊莎多拉大约六岁时,有一天,母亲回家发现她召集了六七个街坊上的孩子——他

们小得还不会走路——让他们坐在她面前的地板上,教他们挥动手臂。母亲问她在干吗,

她说这是自己办的舞蹈学校。邓肯夫人觉得很有趣,就坐在钢琴前面为她弹奏乐曲。后

来,这个“学校”继续办了下去,而且大受欢迎,邻居的小姑娘都来了。他们的父母给

伊莎多拉一点儿钱,让她教她们。伊莎多拉成了世界上年龄最小的“舞蹈教师”。

伊莎多拉十岁的时候,来学跳舞的小姑娘越来越多了。她对母亲说自己已经会挣钱

了,这比上学重要得多,上学只会浪费时间。她把头发梳拢,盘在头顶上,自称十六岁。

就年龄来说,她的个子很高,谁听了都会相信。她的姐姐伊丽莎白是由姥姥抚养大的,

后来也和他们住在一起,参加了教这些班的舞蹈。需要她们的人越来越多,旧金山许多

有钱人家都请她去教舞蹈了。

伊莎多拉从来没见过父亲。有一次她问姨妈,她是不是有过父亲。姨妈回答说:

“你父亲是个恶魔,毁了你母亲的一生。”从此以后,她总是把他想象成图画书中有角

有尾巴的恶魔。在学校里,当别的孩子谈到他们父亲的时候,她则一声不吭。

伊莎多拉七岁时,全家住在三楼的两间四壁空空的房间里。有一天,她听见前门铃

声响,到前厅开了门。来人是一个头戴礼帽的绅士。他说:

“请问,邓肯太太家在哪儿住?”

“我就是邓肯太太的小女儿,”伊莎多拉回答。

“这就是我的翘鼻子公主吗?”那位陌生绅士说。

他突然把伊莎多拉抱在怀里,泪流满面,不断地吻她。伊莎多拉非常惊讶,问他是

谁,他流着泪回答:“我就是你爸爸。”

伊莎多拉一听,高兴极了,连忙跑进去告诉全家。

“来了个人,他说他是我爸爸,”伊莎多拉说。

她的母亲一下子站了起来。她脸色苍白,神情激动,走进隔壁房间,随手锁上了门。

她的哥哥一个钻到床下,另一个躲到碗柜后面,姐姐则突然歇斯底里大发作。

“叫他走开,叫他走开,”他们叫喊道。

伊莎多拉非常诧异,但她走到前厅,很有礼貌地对他说:“家里人不大舒服,今天

不见客。”

她的父亲听了,拉着她的手,要她跟他一起去散散步。

下楼来到街上,走在他旁边,伊莎多拉茫然不解地想:这个漂亮的绅士是我的父亲,

可他不像我一直想象的那样,既没有长角,也没有长尾巴呀。

父亲把她带到一家冷饮店,让她把冰激凌和点心吃了个够。伊莎多拉十分兴奋地回

到家里,可是发现全家人情绪却非常沮丧。

“他真漂亮,明天还要来,给我多多的冰激凌。”她告诉他们说。

但是全家人拒绝见他。不久以后,她的父亲回到洛杉矾他的另一个家去了。

以后,伊莎多拉有几年再没见到父亲,一直到他又一次突然出现。这一次,她的母

亲大发慈悲见了他。他送给他们一所漂亮的房子,里面有大舞蹈室、网球场、仓房,还

有一座磨坊。

邓肯夫人是一名音乐教师,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是在音乐和诗歌熏陶之中度过的。每

天晚上,母亲坐在钢琴旁,一弹就是几个钟头。孩子们的奥古斯塔姨妈也很有才气。她

常来他们家做客,并且常常参加一些私人的业余演出活动。她长得很漂亮,一双黑眼睛,

一头乌亮的头发。她嗓子很甜,要不是她父亲把和戏剧相关的一切都看成属于魔鬼的东

西,她一定会成为一个前途无量的歌唱家。

“我宁愿看见我女儿死,也不愿看见她在舞台上演出。”她的父亲当时这么讲。

搬进父亲给他们的那所大房子以后,首先是伊莎多拉的哥哥奥古斯丁的“剧院”在

库房里开张了。他把客厅里的皮毛垫子割了一块作胡子,扮演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的

小说《瑞普·凡·温克尔》中的瑞普·凡·温克尔。

他演得非常逼真,小伊莎多拉坐在饼干箱上看戏,感动得直流泪。

这个小小的剧院越办越好,在邻里中受到热烈的赞誉,因此,后来他们就想到海滨

会巡回演出。伊莎多拉跳舞,奥古斯丁朗读诗歌,然后合演一出喜剧,伊丽莎白和雷蒙

德也扮演了角色。尽管伊莎多拉当时才十二岁,其余的孩子也不过十几岁,他们遍及圣

克拉拉、圣罗莎、圣巴巴拉等海滨地区的巡回演出却非常成功。

伊莎多拉童年时的主导精神,是对当时所生活的社会的狭隘束缚,对强加于生活的

种种限制不断反抗,以及对东方日益向往。在她的想象中,东方一定是比较宽广的。当

时她常常在家人和亲友面前侃侃而谈,而且总是这样结束她的演说:“我们一定要离开

这个地方,在这里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

在全家人中,小伊莎多拉是最有勇气的。当家里一点吃的也没有了,她就自告奋勇

到肉铺去。耍点小花招,诱使肉铺老板赊给一点羊肉片。派到面包师那儿去的也是她,

去左说右说,央求面包师继续让她家赊购。出门办这类事,小伊莎多拉总是得到真正的

冒险乐趣,特别是成功的时候(而她总是成功)。高高兴兴地回家,跳着舞,手里拿着

战利品,心里的欢欣就跟抢掠得手的强盗一样。这是很好的一种教育,因为从哄骗凶恶

的肉铺老板中,她学得了一种本领,后来能够对付凶恶的经理人。

一次,邓肯夫人因为商店不肯收购她编织的一些东西哭了。伊莎多拉便从她手里接

过篮子,把她织的帽子戴在头上,织好的手套戴在手上,挨家挨户兜售叫卖。东西不仅

全部卖掉了,她带回家里的钱还比商店给的多上一倍。

有些家长说,他们工作是为了给孩子们留下很多的钱。不知他们是否意识到,这样

做正好是把这些孩子生活中的冒险精神一笔勾销了。因为给子女们留下的钱越多,孩子

们就越软弱无能。给子女最好的遗产就是放手让他自奔前程,完全依靠他自己两条腿走

自己的路。这是伊莎多拉·邓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的经验。

一到晚上,邓肯夫人给孩子们弹琴,小伊莎多拉就即兴表演舞蹈。

有一位可爱的老太太是她家的朋友,常去她们家消磨晚上的时间。她从前在奥地利

的维也纳住过,她说伊莎多拉使她想起了意大利著名芭蕾舞演员范妮·艾斯勒,常常给

她们讲述艾斯勒大获成功的故事。她总是说:“伊莎多拉将成为范妮·艾斯勒第二。”

她的话激励了小伊莎多拉的雄心壮志。

老太太让邓肯夫人把伊莎多拉送到了旧金山一个著名的芭蕾舞教师那里去学习。

但是,伊莎多拉并不喜欢这位教师的课。当他让她用脚尖站立起来的时候,她问这

是为什么,他回答说:“因为这样美。”伊莎多拉说那很丑,不自然。上完三课以后,

她就不去了,而且永远也没有再回去。

在小伊莎多拉看来,那个芭蕾舞教师称之为舞蹈的那些僵硬而陈腐的体操动作,只

是扰乱了她的理想。她追求的是一种与此不同的舞蹈。她说不清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

然而她探索着,走向一个看不见的世界,一旦找到钥匙,她就能够进入这个世界。

离开学校以后,伊莎多拉依然喜欢读书。他们一家当时住在奥克兰,那里有一所公

共图书馆。尽管离家很远,她还是跑着步,或是跳着舞,跳跳蹦蹦到那里去。

图书管理员名叫艾娜。她鼓励小伊莎多拉看书,当她向她借好书的时候,她总是显

得很高兴,美丽的眼睛充满着热情。艾娜曾经和伊莎多拉的父亲热恋过,她显然是他终

生钟情的对象,大概是这根看不见的命运之线把伊莎多拉引向她的。

那时伊莎多拉读了狄更斯、萨克雷、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还读了无数小说,有好

有坏——贪婪地什么都读。往往坐在白天搜集来的蜡烛头的亮光下通宵读书,直到黎明。

那时伊莎多拉还坚持记日记,并为它发明了一种秘密文字,因为这时候她有了一个巨大

的秘密:陷入了情网。

除了儿童班以外,伊丽莎白和伊莎多拉还收了一些年纪较大的学生。伊丽莎白教他

们跳交际舞,如华尔兹、玛祖卡、波尔卡等等。

这批学生中有两个青年,一个是医生、另一个是药剂师。药剂师长得英俊潇洒,名

字也挺漂亮——弗农。

伊莎多拉当时才十一岁,由于云鬓高耸,衣衫垂地,所以看起来要大一些。她狂热

地爱上了他。但她不知道弗农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在那样的年纪,她实在不好意思

去吐露自己的爱情。

他们一起去参加各种舞会,他几乎每个舞都和她一起跳。舞会以后,伊莎多拉迟迟

不能入睡,直到凌晨还在写日记,叙述自己极度狂喜的心情:“我在他的怀抱中飘飘荡

荡。”

弗农在一家药房里工作,小伊莎多拉常常为了经过他面前,不惜走上好几里路。有

时候还鼓足勇气走进店里跟他打个招呼。她甚至找到了他租住的那所房子,经常在晚上

从家里跑出来,去看他窗口的灯光。

这种激情一直延续了两年,伊莎多拉受尽了相思之苦。

最终,弗农宣布和奥克兰上流社会的一位姑娘结婚,伊莎多拉只得在日记里写下自

己的失望和痛苦。在他举行婚礼的那一天,看着弗农和一个蒙着白纱、貌不出众的姑娘

一起走向圣坛,伊莎多拉仿佛落入了无底深渊。此后,两人的联系断了。

多年后,伊莎多拉在旧金山演出。一天,一位白发苍苍,但看起来很年轻、漂亮的

男子走进她的化妆室。她一下子认出了他,是弗农。伊莎多拉想,过了这么些年,总可

以把年轻时候的热情告诉他,他可能会感到有趣。然而,他却异常害怕,马上就和她谈

到他的妻子,他对妻子的眷恋之情始终不衰。

这就是伊莎多拉的初恋。她爱得发狂。而从那以后,伊莎多拉从没有停止过疯狂的

恋爱。

受所读书籍影响,伊莎多拉打算离开旧金山到国外去旅行,想随同某个大剧团出去。

于是,有一天她去拜访一家巡回剧团的经理,请求允许给他表演一下舞蹈。

试演是在一个又大又黑、空荡荡的舞台上进行的。邓肯夫人为女儿伴奏。跳完以后,

经理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转过身来对邓肯夫人说:

“这种玩意儿不适合在剧场演出,它更适合于教堂。您还是把小姑娘领回家去吧。”

伊莎多拉大失所望,但她并不死心,又开始想别的主意出国。她邀集了全家人来商

量,侃侃而谈,说了一个多钟头,向他们讲清楚了为什么在旧金山再也不能待下去的种

种理由。邓肯夫人有点困惑不解,但她乐意跟伊莎多拉到任何地方去。于是她们两人决

定先期出发去芝加哥。伊莎多拉的姐姐和两个哥哥留在旧金山,等有朝一日伊莎多拉给

全家挣得财富后再来接他们。

她们到达芝加哥时,正是大热的6月。她们随身只带了一只小提箱和伊莎多拉祖母的

一些老式首饰,外加二十五美元。伊莎多拉盼望能立刻得到聘用,这样一切事情便会十

分顺利和简单。但事实并非如此。伊莎多拉拜访了一位又一位经理,给他们表演舞蹈,

但他们都像最初的那位一样,说:“好倒很好,只是不适宜舞台演出。”

过了几星期,她们的钱渐渐花光了,典押首饰也没有弄到多少钱。后来,不可避免

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们付不出房租,行李全被扣留;再后来,她们被拒于门外,身无

分文,只得踯躅街头。

伊莎多拉的外衣衣领上有一个小小的上等真丝花边,在炎炎烈日下,她东奔西走,

转了一整天想卖掉它,总算在傍晚的时候把它脱了手,卖了十美元,足够再租一间房子

了。至于剩下的钱,伊莎多拉想了个办法,买一箱西红柿。以后接连一个星期,她们就

吃这些西红柿度日。吃不着面包,也没有盐吃,可怜的邓肯夫人衰弱得连坐都坐不起来

了。每天一早伊莎多拉就出门,想尽办法去见经理。最后她只好决定,只要有工作,干

什么都行。于是她便去找一家职业介绍所。

“你会干什么?”介绍所的人问她。

“什么都会。”伊莎多拉回答。

“哼,依我看,你什么也不会!”

绝望之中,有一天伊莎多拉去找共济会教堂屋顶花园的经理。他嘴里叼着一根很粗

的雪茄,帽子压住一只眼睛,傲慢地看完了她的舞。

“嗯,你长得不错,”他说,“风度也挺优美。如果你肯改变一下,不跳这些,跳

点有刺激性的玩意儿,那么我可以雇用你。”

想到家里饿得发晕的妈妈,伊莎多拉便问他:“你所说的‘刺激性’是指什么?”

“嗯,”他说,“不是你跳的这些。得穿短裙,加点花边,还得甩大腿。你可以先

跳点希腊舞蹈,然后再转动花边裙子,甩开大腿,那就引人注目了。”

但是她上哪儿去找带花边的裙子呢?伊莎多拉知道,开口借支或预支是没有好处的。

她只说了一句明天我带刺激性的东西再来,就走了出来。

那天正是芝加哥通常特别热的天气。她徘徊在大街上,又饿又累,差点晕倒。她忽

然看见旁边有一家百货公司的一个分店,便走了进去,要求见经理。

她被引进办公室,一位年轻人坐在写字台后面,瞧上去很和气。于是她向他解释,

明天上午她需要有一件带花边的裙子,如果他能赊给她,她一定订了合同就付款。

这位年轻人应允了她的请求。若干年以后,伊莎多拉又遇到了他,这时他已经成了

百万富翁。

伊莎多拉买了做裙子的白色和红色布料,还有荷叶花边。挟着这一大包衣料回到家,

她的母亲已经气息奄奄了。

但邓肯夫人坚持从床上坐起来,为女儿赶制服装。她干了整整一夜,直到黎明才缝

完最后一个褶子。

伊莎多拉带着这套服装再去拜访那个经理,乐队已经做好了试演的准备。

“你用什么音乐?”他问。

伊莎多拉事先没有考虑到这一点,随口说了一句:“《华盛顿邮车》吧!”这是一

首当时很流行的歌曲。

音乐奏了起来,伊莎多拉尽最大努力给经理跳了一段“刺激性”的舞蹈,边跳边编。

经理简直高兴极了,从嘴里取出雪茄,说道:“跳得不赖!你明天晚上就可以上台,

我要替你宣布一个特别节目。”

他给了伊莎多拉周薪五十美元,并且预付了她一个星期的钱。

伊莎多拉用了一个艺名在屋顶花园登台表演,获得很大成功。但她心里腻味透了。

到了周末,经理提出要续约,甚至进行一次巡回演出。

伊莎多拉拒绝了。虽然幸免饿死,但这种违背自己的理想,只是取悦于观众的事,

伊莎多拉真不想再干了。她这样做,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这一年的夏天是伊莎多拉一生中最为痛苦的时期之一。以后再到芝加哥的时候,每

次看见大街,她就会感觉到饥饿、恶心。

但是,在这次可怕的经历中,邓肯夫人从来没有提出要回家去。

一天,有人给了伊莎多拉一张名片,介绍她去见芝加哥一家大报的女助理编辑安勃。

伊莎多拉去见了她。她个子很高,瘦精精的,约摸五十多岁,红头发。伊莎多拉跟她谈

了关于舞蹈的见解。

安勃非常热情地倾听着,并邀请伊莎多拉和母亲到“波希米亚人”俱乐部去,说在

那里可以见到文学家和艺术家。

当天晚上,她们去了俱乐部。俱乐部只是一幢高大楼房顶部的几间空荡荡的房间,

里面有几张桌椅。尽是些与众不同的人物,是伊莎多拉从未见过的。安勃站在他们当中,

用男人般的嗓子大声喊道:

“豪放的波希米亚人,一起来吧!豪放的波希米亚人,一起来吧!”

她每喊一声,他们就举起啤酒杯,用欢呼和歌唱来回答。

在这欢呼声中,伊莎多拉跳起了那种充满宗教色彩的舞蹈。那些“波希米亚人”有

点迷惑不解,不知如何是好。不过他们还是认为伊莎多拉是一位讨人喜欢的小姑娘,邀

请她每天晚上都去参加。

那些“波希米亚人”是一群奇特的人,其中的诗人、艺术家和演员,什么民族的人

都有。他们只有一点是共同的:全都一文不名。有不少“波希米亚人”,如果不是来俱

乐部吃由安勃供给的三明治和啤酒的话,根本没有东西吃。

那些人中间,有个叫米罗斯基的波兰人。他四十多岁,一头蓬松的红鬈发、红胡子、

蓝眼睛,通常坐在角落里抽着烟斗,面带一丝冷笑,观赏“波希米亚人”的余兴节目。

在所有看伊莎多拉表演的人中间,只有他懂得她的理想和作品。

他也非常穷,不过常邀请伊莎多拉和母亲到小饭馆去用餐,或者带着她们乘电车到

乡下树林里去野餐。他很喜欢野菊花,不管什么时候来看伊莎多拉,总是抱一大堆野菊

花。因此,以后一见金红色的野菊花,伊莎多拉就会联想起米罗斯基的红头发和红胡子……

他是诗人兼画家,非常古怪,曾在芝加哥经商谋生,但根本不会做买卖,在那儿几

乎饿死。

那时伊莎多拉还只是一个小姑娘,还太年轻,对他的不幸或爱情丝毫不解。她当时

对人生的看法也纯粹是抒情的、罗曼蒂克的,还不解风情。很久以后,她才明白自己激

起了米罗斯基的狂热感情。

这个四十多岁的人疯狂而愚蠢地堕入了情网,爱上了这个天真无邪的小姑娘。

邓肯夫人显然缺乏预感,仍允许他们长时间单独在一起。

面对面地单独相处,在林子里长时间地散步,产生了心理效果。最后他忍不住吻了

她,并向她求婚。伊莎多拉当时相信,这是自己一生中一次伟大的恋爱。

夏天快过完了,她们手上的钱也花光了。在芝加哥已经没有什么指望,她们必须迁

居到纽约去。

但怎么去呢?

一天,伊莎多拉在报上看到,著名的奥古斯丁·戴利和他那个由艾达·里恩担任明

星的剧团正在芝加哥。她决定去见这位大人物,因为他享有美国最喜好艺术、最有审美

能力的剧团经理的蜚誉。

接连好几个下午和傍晚,伊莎多拉站在剧场通往后台的门口,一次又一次将她的姓

名通报给戴利,求他接见。但是人们告诉她,他太忙,只能让她见他的助理。伊莎多拉

坚决不肯,说一定要见戴利本人,有十分重要的事情相告。

最后,在一天的薄暮时分,她终于被允许谒见这位大人物。他长得漂亮,但是对于

陌生人总是显出一副挺凶的样子。伊莎多拉被他吓住了,不过终于鼓足勇气,发表了不

同寻常的长篇演说:

“戴利先生,我有一个重要的想法向您讲,在全国恐怕只有您能理解它。我发现了

舞蹈,发现了已经失传两千年的这种艺术。您是卓越的舞台艺术家。但您的舞台上缺少

一样东西,然而正是它曾使得古希腊戏剧那样伟大,那就是舞蹈艺术——悲剧合唱队。

没有它,等于头和躯干失去了运载它们的双腿。现在我把这种舞蹈贡献于您的面前。我

给您带来了足以使我们整个时代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想法。我在什么地方发现它的呢?

是从太平洋,从内华达山脉波涛起伏的松树林。我看见了年轻的美国在洛基山顶峰翩翩

起舞的理想丰姿。我们国家最杰出的诗人是沃尔特·惠特曼。我发现的舞蹈足以同惠特

曼的诗媲美。我实在可以说是惠特曼精神上的女儿。我要为美利坚的儿女创造出一种表

现美利坚精神的新舞蹈,给您的剧院带来它所缺少的那个生命所系的灵魂——舞蹈演员

的灵魂。因为您知道……”

这位大牌经理不耐烦地插话:“得啦,别说了!别说啦!”

伊莎多拉竭力不去理睬他,一个劲儿讲下去:“因为您知道,”她提高了嗓门,继

续讲道:“戏剧是从舞蹈中诞生的,第一个演员就是舞蹈演员。他载歌载舞,悲剧就是

这样诞生的。舞蹈演员原来那种伟大的艺术一天不返回剧院,您的剧院就一天不可能有

真正的表演!”

戴利看到这个瘦小、古怪的孩子竟敢如此放肆地用这种口气教训他,真不知该如何

对待,他只是回答了一句:

“好吧,我在纽约排演的一部哑剧里,有一个小角色。你10月1日可以来参加排练,

如果合适,就雇用你。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伊莎多拉。”她回答。

“伊莎多拉,挺好听的,”他说。“好了,伊莎多拉,10月1日我们在纽约再见吧。”

伊莎多拉喜出望外,急急忙忙跑回家去告诉母亲。

“妈妈,到底有人赏识我了,”她说。“鼎鼎大名的戴利先生雇用我啦。10月1日以

前咱们必须赶到纽约。”

“好的,”邓肯夫人说,“可是,用什么去买火车票呢?”

这确实是个难题。伊莎多拉急中生智,给旧金山的一位朋友发了个电报:

荣获戴利先生之聘,10月1日须抵纽约,火速电汇旅费一百元。

奇迹居然发生了,钱寄来了。同时来的还有她的姐姐伊丽莎白和哥哥奥古斯丁。见

了那份电报,他们都来投奔她。一家人都乘上火车,满怀憧憬、高高兴兴地前往纽约。

伊莎多拉心想,社会怎么说也一定会承认我的!如果她当时能够稍稍想到以后将熬

过多么令人精疲力尽的漫长岁月,才得到这种承认的话,恐怕她就会勇气顿消。

米罗斯基想到即将与伊莎多拉离别,伤心之至。不过,他们发誓永远相爱。伊莎多

拉还向他解释,如果她在纽约发迹,他们结婚就不成问题了。其实,她并非当真对结婚

抱什么信心,只是当时只有这样做才能叫她的母亲心里高兴。

纽约给伊莎多拉的第一个印象,是它比芝加哥更美丽、更艺术化。另一方面,能够

重新来到海滨,伊莎多拉非常高兴。住在内地城市,她总觉得气闷。

他们在一家供应膳食的客栈里住了下来。那里寄宿的旅客光怪陆离,也像“波希米

亚人”一样有个通病:谁若付不起账单,随时都有被撵出店门的危险。

一天早晨,伊莎多拉去戴利剧场后台的大门口报到,又一次被领去见这位大人物。

她想再次向他解释那套主张,但他忙得很,而且满腹心思。

“我们已从巴黎聘请了哑剧明星简·梅。”他说,“如果你能演哑剧,可以给你分

配一个角色。”

虽不情愿,但伊莎多拉除了接受这个角色外,别无他法。于是她把剧本带回家去研

究。整个作品在她看来非常愚蠢,同她的理想志趣很不相称。

第一次排练就令伊莎多拉大失所望。

梅是一位身材矮小的女子,脾气极坏,动辄大发雷霆。伊莎多拉被告诉说,指指对

方,是表示“你”,使劲地按着胸口是“爱”的意思,还有用力捶胸,则是表示“我”

的意思。这一切对她来讲简直滑稽可笑。伊莎多拉没精打彩地做着,做得糟透了。

梅大为不悦,去向戴利告状,说伊莎多拉根本没有才华,不能胜任这个角色。

伊莎多拉听到这番话,马上想到全家都将流落在一个可怕的客栈里,听凭那个铁石

心肠的女店主摆布。她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前一天见到个瘦小的合唱队歌女被扣押了行李,

撵到大街上的情景,同时又想起可怜的母亲在芝加哥遭受的种种苦楚,不由得泪水夺眶

而出,簌簌地沿着两颊滚落下来。

看到她那副凄惨可怜的模样,戴利先生脸色变得温和了。他拍拍伊莎多拉的肩膀,

对梅说:“您看,她哭起来倒还是挺有表情的,她能学会的。”

但是这些排练对伊莎多拉来说简直是活受罪。然而,年轻人适应能力强,她总算进

入了这个角色的情绪。

梅扮演皮埃罗一角。有一场戏,是伊莎多拉向皮埃罗表露爱情。在三段不同的音乐

里,她必须走过去,在皮埃罗面颊上吻三次。在彩排时,她这一段表演得非常卖劲,竟

把嘴上的红唇膏印在梅的白脸蛋上了。这一下,梅立刻火冒三丈,给了伊莎多拉一记耳

光。

然而排练越往下进行,伊莎多拉越钦佩这位哑剧女演员异乎寻常、充满活力的表情。

首演之夜来临。邓肯夫人坐在第一排,看着女儿的表演,简直不堪目睹。即使这样,

她也没有提出要回旧金山。但是伊莎多拉看出母亲大失望了。费了这么大的劲,得到的

结果却是如此可怜!

在这出哑剧排练期间,是没有工资的。他们被撵

总决赛第七场马刺输了 热火夺冠 我感觉第六场里面有猫腻 大家觉得呢?

虽然我也觉得第六站有问题,但是第七场马刺完全有机会逆袭的,最后莱昂纳德莫名其妙的三分,邓肯竟然被巴队防住了,第七场波波维奇完全是赌热火外线没有三分,就算没有潜规则个人感觉热火完全有机会拿冠军,邓肯已经37了,而热火三巨头正式当打之年,莱昂纳德真心不错,格林的三分今天也哑火了,只是他们还是太年轻,而GDP已经老去了,这次马刺没有机会,照现在联盟的趋势,未来的5年内也没有机会了,下赛季只要詹姆斯在,热火还会补强的,打败马刺的不是热火,而是岁月,抢七的确是本赛季无与伦比的比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