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励勤vs民间球王-王励勤单打冠军
盘点国乒10大直板男选手,谁才是王者-
都说现在直板选手没落了,这话没错,但是只能说是人落后了(包括许昕等现役选手),而不是直板技术落后了。恰恰相反的是,直板现在不但不是落后技术,反而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打法,没有之一!
为什么没人选直板了呢?从根源上讲国家培养一个横板比直板容易,再说五六岁的孩子怎么知道练什么,一切教练说了算。
其实直拍这个握法是日本人发明的,叫“日式直拍”,早在1902年日本人坪井玄道、下田次郎,从英国带著桌球运动到日本。大约在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中国人自古就使用筷子,自然也习惯直板握法,只是我们发明了“中国式直拍”,具体分为5种:大钳握法、中钳握法、小钳握法、食指勾柄握法和削球握法。
建国以来,国乒直板选手名将辈出,每个时代都出了直板的世界冠军,今天就来盘点10位直板名将,来看看他们的技术特点和成就。
01 容国团: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这位上古大神职业生涯仅有短暂的五六年,1959年获得世乒赛男单冠军,这是我国 体育 界第一个世界冠军!
容国团生于香港,从小喜欢打乒乓球,1958年入选广东省队,并立下誓言“三年夺取世界冠军”,谁料第二年就实现了,堪称奇迹。
他是传统的单面正胶,并发明了直板快攻打法。当他刚进入世界乒坛时,欧洲选手们压根看不起这种打法,认为一点也不先进,更不如横板全面。
但容国团狠狠教训了他们。比赛中,他充分发挥了平时苦练的绝技,球路广、变化多、发球精,攻、抽、杀、削、吊、拉、搓、推、挡诸技皆精,战术灵活多变,独具特色,他还创造了发转与不转球、搓转与不转球的新技术。
在取得了个人成就的2年后,他又率队参加第26届世乒赛男团比赛,并克服了队友失利的困难,一举逆转此前五连冠的日本队,艰难夺冠,荣获国家特等功!
很遗憾,“海外经历”让他在中受尽了磨难,并于31岁时上吊自杀,口袋里留着遗言——“我爱我的名誉胜过生命”。
在技术方法上,容国团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左推右攻打法,为后世许许多多的直板选手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国人受惠颇深,同时,他打下了中国乒乓球队“快准狠变转”的根基,种下了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基因,可歌可泣。
02 庄则栋:蝉联三届世乒赛男单冠军
庄老是跟容国团一个时代的人,在容国团之后他的时代彻底开启了,可以说是当时的“球王”。
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大神,他就是李富荣。两人连续三次在世乒赛决赛相遇,只是三次都是庄则栋夺冠,这种奇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马龙虽然在半个世纪后也荣膺复刻杯,但是他的对手分别是方博、樊振东、法尔克(瑞典)。
当容国团发出“三年内夺得世界冠军”时,庄则栋、李富荣刚好都在场,他俩相视一笑,还以为容国团在吹牛。后来容国团不但个人获得了世界冠军,还带着两位小弟也获得了世界冠军,顺便还带领女队获得了世界冠军。
一下子三个“第一”,极大地刺激了庄则栋、李富荣,一对“南北双雄”开始了自己的世乒赛之旅,只是一个三连冠,一个三连亚而已。
职业生涯中,庄老共参加了4届世乒赛,获得了8枚金牌,李富荣参加了5届,获得了4枚金牌。两人同为“小球转动大球”的见证者,功不可没。说庄则栋,不能不说李富荣,两人可以放在一起讲。
个人打法上,庄则栋是直拍中近台两面打法,这种打法进攻凶狠, 特点是“快”, 被人们称为“小老虎”。自庄老后,国乒选手这种打法就少了,在江嘉良和陈龙灿之后,几乎退出了 历史 舞台,之后才是刘国梁的反手横打体系的横空出世。
这种打法,后来还影响了韩国的刘南奎、金泽洙、玄静和,包括后来的柳承敏,只是这几位真正的杀手锏是侧身抢攻。
据说庄则栋的手腕结构与常人不同,在手指不拿开的情况下,光靠手腕就可以将反手直接扣倒在桌子上。这是常人做不到的,没有这样的手腕,是学不来庄则栋的反手攻球的,所以说,选择直拍两面攻打法是有身体条件的。
同样的道理,王皓之后,至今鲜有直拍横打的佼佼者,因为王皓手腕横向打开的角度之大,远远超越其他选手。
03 张燮林:长胶祖师,乒坛教练第一
张老与前文中的庄则栋、李富荣,加上徐寅生、周兰荪并称为“国乒五虎将”。只是张燮林的运动员生涯成绩不如他的几位兄弟,但是也先后取得了世乒赛男团冠军、男双冠军、混双冠军(与林慧卿,新中国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
张老真正大放异彩的是教练生涯,自1972年到1995年的二十多年里,他一直在国乒女队任主教练,取得了10次团体冠军、9次女单冠军、8次女双冠军、9次混双冠军和3次奥运会女单冠军!
此外,他的弟子们也是如雷贯耳,先后有张立、曹燕华、焦志敏、邓亚萍等国乒4代一姐,为此他被国际乒联授予了 “国际最高教练员荣誉奖”,这是世界乒坛教练员里最高大奖!
在个人打法上,张燮林是长胶的祖师爷,擅长长胶削球打法,被人们称为“魔术师”,经典动作是“海底捞月”。
其实张老不是练成的长胶绝技,而是误打误撞。有一天,他常用的胶皮没有了,就去库房换新的,此时一张红双喜的6号胶皮布满了灰尘,但是却吸引了他。
这张没人要的6号胶皮,颗粒极长,足有1.5厘米,他试着贴在自己的拍子上,简单训练了一阵时间后,他就在全国大赛上场了。这一上场不要紧,张老连克容国团、王传耀、庄则栋等名将,震动了整个乒坛。
这张怪异的长胶皮,后来打得日本人找不着北,犹如打到了杨柳枝或棉花团上,任你多大的力道,都会被张老轻易地接住。
当然,后来这种胶皮被禁止了,不过长胶技术却影响了很多人,像长胶女王倪夏莲、邓亚萍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张老功不可没!
04 郭跃华:被老瓦崇拜的国乒直板名将
提起郭跃华这个名字,他可是当年叱咤乒乓的顶尖高手。当年的瓦尔德内尔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您最佩服的乒乓球运动员是谁?”老瓦非常干脆地说到:“郭跃华!”
郭跃华职业生涯共获得8个世界冠军((世界杯单打2个、世乒赛男单2个、团体3个、混双与倪夏莲1个),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统领者。如果当时有奥运会,他很可能是第一个大满贯的获得者。
郭跃华的打法特点是正胶改反胶,结合自己快攻优势和日本弧圈球技术,加上他独树一帜的高抛发球和灵活的跑动能力,一时间他在世界乒坛里鲜有敌手。
这种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既有中国近台快攻之长,又兼有欧洲弧圈中远台相持之妙,独特的“连珠炮”技术让他如鱼得水,发球变幻莫测,令人生畏,反手的大力推挡也足以让对方胆颤心惊。
05 江嘉良:直板快攻的一代天骄
“美男子”江嘉良是直板快攻的代表人物,也是与郭跃华后期的乒坛“霸主”。比赛中他步伐好,天生手感清晰,柔和,突击下旋技术无人能出其右。
作为直板正胶打法,虽然他的拉球一直受到质疑,但他的正手连续攻却绝对是直板快攻选手的典范,而反手推挡能力也是后辈直板快攻中所没有的,同时江嘉良还是第一个采用直板横打的人。
江嘉良因击败过老瓦而名垂天下,这位80年代集颜值、实力、成就于一身的乒乓王子,共获得6个世界冠军(世乒赛蝉联男单2个,世界杯男单1个,世乒赛团体3个)。
他是典型的左推右攻,步伐好,手感清晰,前三板细腻,台内突击技术无人出其右,正手实力浑厚相持能力强,可以拉出正胶弧圈,综合实力独步天下,有“球王”美誉。
06 阎森:号称“直板的盖亭”“巨人杀手”
提起阎森,球迷们都会想到王励勤,其实阎森的直板技术也是独树一帜的。他的打法凶狠,正手出手速度极快,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直板的盖亭”,不过阎森的发球技术是盖亭所没有的。
韩国名将金泽洙和中国选手交手无数,除了怕王涛以外,最头疼的就是阎森。他曾经亲口说在中国的直板选手中,对他威胁最大的不是马琳而是阎森。
阎森在单打上虽然算不上是那种具有绝对夺冠实力的选手,但却是一个“人见人怕”的选手,任何人碰到他也不敢大意,曾经栽在他手上的顶尖高手不在少数,属于那种“自己拿不了冠军也要拉下几个人来垫背”的选手。
职业生涯中,他搭档王励勤拿下了1届奥运会男双冠军、两届世乒赛男双冠军、总决赛男双冠军,可谓互相成就了彼此。
07 刘国梁:承前继后的一代直板宗师
老刘除了大放异彩的教练生涯外,还是国乒男子第一位大满贯获得者。这位不懂球的胖子,在直板技术的改革中作出过巨大贡献,让千千万万的乒乓球爱好者都受益匪浅。
如果刘国梁说自己的前三板技术第二,那没人敢说第一!老刘以发球强攻为战术核心,技术精湛、变化多、旋转强,抢攻凶狠,这一招学会了,业余选手也可与专业选手一战。
此外,老刘的反手推挡与直拍横打相结合,为后来者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反手体系。当然,作为雏形,他的反手自然与王皓不同,更多的只是过渡或者是偶尔当奇招为之,不能长久地反手相持。
尽管如此,这也让他在大球时代占尽了风头,进入小球时代后,这些招式统统失灵而迅速地退役了。
08 马琳:传统直板技术的集大成者
二王一马里,数马琳的成就最高,毕竟是奥运会冠军获得者,生涯共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远超以上诸位前辈。
马琳是被公认为世界上直板打得最好的运动员,是传统直板技术的最强选手。这种直板反胶打法,手感好、步伐快、算计周密,前三板技术出神入化,加上侧身一板的爆冲,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马琳的反手以推挡为主,但并不是说他不会直板横打(反之,王皓的反手推挡也很厉害),只是质量不够高而已。
尽管如此,马琳仍然是中国传统直拍打法的超一流人才,他完美地融入了旋转、弧圈、直拍反打,解决了过往直拍单面正胶或反胶的致命技术问题,集快、准、巧、狠、转、冲于一身。
马琳也承认练直板需要天赋,并坦言说,“和培养横板选手相比,对于各级队伍来说,培养一个直板选手可能要花费的东西就太多了,而且风险比较大。所以,能把直板打好的运动员,肯定是需要一些天赋的,而且要比打横板的运动员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才有可能打出来。”
09 王皓:直板横打第一人
作为马琳同时代的王皓,直板技术与师兄却大相径庭,他是反手最好的直板选手。
记得皓哥刚出道的时候,有一次在比赛中战胜了正值当打之年的萨姆索诺夫后。王皓接下来的对手找到老萨,试图探探底细。
萨姆索诺夫说了三个字:反手好!接下来的故事不难想象,我甚至可以脑补出那位选手初遇王皓时的情景:知道你反手好,也做了准备,但怎么可能这么好……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王皓之前,如果一个不用推挡的直板选手说他想拿到世界冠军,是会被人耻笑的!
王皓的职业生涯十年里,12次打进了三大赛的决赛,绝对的“守区之王”,这一成就包括马龙、张继科都没有做到!
也许有人说刘国梁非常的钟爱他,其实能年年打进决赛的人,你当主教练你也会选他上场。
王皓彻底练成了直板横打,这得益于他的父亲,还有刘国梁等人的教诲,这是对传统直拍打法的革命性颠覆,为直拍选手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弧圏结合快攻打法,正手杀伤力大,中远台对拉相持能力强,反手彻底摒弃推挡,使用反面进行搓、挡、拧、拉、撕、弹、冲,形成了完整强大的反手攻防体系,实现了直拍横拍化。
在王皓之后,无数的运动员、民间选手都以学会直板横打为荣,可惜至今无人能达到他的高度,连接近他的机会都没有,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这种打法算是“半个横板”,直接影响了他的徒弟小胖。如今看小胖就是拧拉开道,几乎是“半个直板”,难度颇大、威胁巨大,比王皓不逞多让。
10 许昕:最不像传统直板的搅局者
现役直板球手也不是说没有,但只有大蟒是直板“最后的荣光”了。
说实话,除了握法、发球、摆短,大蟒的身上很难找到直板选手的影子了,他更像是一位“三分之二”的横板选手。
天生的手感、极强的制造弧圈能力、出色的控台能力、广阔的跑位让他成了很多十佳球的创造者,也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美誉。
可是,二十多个世界冠军头衔里,只有一枚世界杯男单金牌,从这个层面来看,大蟒是悲情的。他没有刘国梁的发球,没有马琳的侧身爆冲,更没有王皓的反打,更多依赖的中远台缠斗和造弧圈能力。
也许,没有直板技术就是许昕最大的技术特色吧。
结语
其实外协选手里有很多直板高手,且并不输于国乒,比如刘南奎(奥运冠军)、柳承敏(奥运冠军)、金泽洙(亚运会冠军)、蒋澎龙(鬼之推挡)。
女选手就更多了,早期国乒大多数都是直板走天下,林慧卿、曹燕华、倪夏莲、杨影、李静、李楠、张蔷等人。外协里最强的应该是玄静和,其他的就是柳絮飞、高军、李娇、单晓娜等人。
这里总结一下历代国乒直板名将的特点——
容国团:最早的直板世界冠军获得者。
庄则栋:三次蝉联世乒赛男单冠军获得者。
张燮林:直板长胶的祖师爷。
郭跃华:传统直拍反胶单面拉王者。
江嘉良:中式传统直板正胶打法最杰出者。
阎森:直板双打大师。
刘国梁:新式直板正胶的开创者。
马琳:传统中式直板技术的集大成者。
王皓:直板横打第一人,直板反手最强者。
许昕:最不像直板的直板大师。
如果一位直板运动员集合了刘国梁的发球、马琳的正手、王皓的反手、许昕的缠斗等技术,相信会再出一位大满贯的。毕竟,十位大满贯里,只有一位是直板选手,即使邓亚萍是横板握法的直板实质选手。
谁是球王cctv
北京时间7月14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体育频道并机直播“谁是球王”中国乒乓球民间争霸赛总决赛,七位民间高手分享了“中国球王”的至高荣誉。男女成年组球王在分别和世界冠军王励勤、刘诗雯的趣味挑战赛中,成功“战胜”对手,实现梦想。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表示:“‘谁是球王’是接地气、反映全民健身、反映群众路线这种实践活动的一次展示。”他还透露,“谁是球王”明年还会继续办下去。
“球王”场上场下皆圆梦 王励勤刘诗雯挑战“球王”惜败
每一个“球王”圆梦总决赛,都意味着一个普通人拼搏奋斗的故事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而梦想的实现绝非以胜负为唯一标准。
华东赛区决赛败给上海选手金照仁的浙江老年组球王高明就因为“谁是球王”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想。高明一直希望创办“浙江乒乓球元老俱乐部”,这个心愿他在“谁是球王”的节目现场讲出来之后仅仅13天,他的梦想就得到了实现。
高明还因为“谁是球王”得到了更高的荣誉。在代表中国前往曼谷参加世界元老赛时,泰国副总理还亲自接见了这位“来自中国民间的英雄”。
实现了梦想的“球王”们随后迎来的更大的惊喜,世界冠军王励勤和刘诗雯登台向新科男女球王李海翔和吕维发起了挑战。比赛在世界冠军以0:7落后的情况下开局。率先登场的吕维毫不畏惧,以11比9将刘诗雯“挑于马下”。随后,李海翔也在观众们山呼海啸的助威声中以11比8“战胜”了王励勤。两位球王也得以实现了各自最大的梦想。
刘国梁、孔令辉等六大教头现场坐镇指导弟子
今天决赛,刘国梁、孔令辉、施之皓、王涛、郭跃华、许绍发六大教头,悉数到场,现场指导“弟子”。
“今天的比赛,相信这些业余选手能够体会到职业球员面临大赛时的心情。他们一定会很紧张,我听说还有赛前睡不着的,这都很正常。经过这次,他们才能明白什么是‘笑对输赢’。”东北赛区总教头孔令辉赛前点评道。而相应的,他也准备在比赛中重点调节麾下弟子的心理状态。
比赛中,孔令辉果然表现出了世界名帅的风采。在他的指点下,东北球王张学友决胜局顶住了“黄老邪”黄建疆的反扑,夺得总决赛第一个组别的“球王”桂冠。
“今天的经历对业余选手来说会是一生难忘的经历,即使是国家队的球员,能够上央视一套的节目都非常难得。”孔令辉赛后深有感慨地说。“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能够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乒乓球运动,能够让乒乓球像NBA、超级碗一样,成为全民盛宴。”
比赛当中,全心全意执教的六大名帅展现出了别样的魅力,现场不时传来“孔令辉我爱你”,“刘国梁我爱你”的呐喊声,这也令身经百战的“梁+辉”露出了不好意思的微笑,给紧张的赛场增加了一点欢乐的气氛。
央视全力打造草根梦想舞台
“‘谁是球王’能在一套和五套并机直播,首先是超乎我个人的想象的。”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坦言,“主要的一点是,‘谁是球王’是接地气、反映全民健身、反映群众路线这种实践活动的一次展示。”
在过去的近四个月时间里,“谁是球王”走遍全国大江南北,通过中央电视台这个平台为全国人民所了解。越来越多的乒乓球爱好者通过观看“谁是球王”找到了实现梦想的路径。而乒乓球广泛的群众基础、广大乒乓球爱好者的热情,也令央视对打造一个业余体育领域的梦想舞台的信心越来越强,最终促成了一套和五套并机直播“谁是球王”这一全民盛事。
“放在一套和五套并机直播,我们就是要弘扬全民健身的理念。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此次一套、五套并机的主要立足点。基于此,我们也对总决赛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不仅有六大教头,还有六位草根歌手助阵,最终产生六大球王。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跟世界冠军的对垒。这些都能体现这个活动的草根性和它的普遍的参与度。”江和平介绍说。的确如央视预想,无数草根体育爱好者的梦想,都在周日的晚上绽放得格外绚烂。
金志文、张赫宣等草根歌手为球王加油 为梦想献声
来到为草根圆梦的“谁是球王”这个舞台,金志文、张赫宣、许艺娜、西单女孩、呼斯楞和刘大成等歌手格外激动。这些来自民间的歌手曾经和“球王”们一样,努力追逐梦想,相似的经历令他们彼此之间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看到这些草根选手我非常亲切,因为我觉得我和他们是一类人,都是依靠自身努力取得了进步,取得了成绩,这样的经历非常鼓舞人心。”总决赛现场一曲《兄弟》引爆全场的金志文感慨地说,“无论是音乐还是体育,都非常需要这样一个有梦想,能够让人们看到希望的舞台。希望经过这样的舞台,每个人的激情和希望都能够被点燃,每个人的梦想都能够成真。”
而第二次登上“谁是球王”舞台的张赫宣则有另外一份个人的心愿,“我希望我的东北老乡张学友老人能获胜。”张赫宣赛前特地通过记者送出祝愿,他也用一曲《伙伴》表达了和选手们的兄弟情义。
高明:“谁是球王”让自己圆梦
时间7月14日,电视台综合频道和体育频道并机直播“谁是球王”中国乒乓球民间争霸赛总决赛,七位民间高手分享了“中国球王”的至高荣誉。男女成年组球王在分别和世界冠军王励勤、刘诗雯的趣味挑战赛中,成功“战胜”对手,实现梦想。电视台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表示:“‘谁是球王’是接地气、反映全民健身、反映众路线这种实践活动的一次展示。”他还透露,“谁是球王”明年还会继续办下去。 “球王”场上场下皆圆梦 王励勤刘诗雯挑战“球王”惜败 每一个“球王”圆梦总决赛,都意味着一个普通人拼搏奋斗的故事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而梦想的实现绝非以胜负为唯一标准。 华东赛区决赛败给上海选手金照仁的浙江老年组球王高明就因为“谁是球王”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想。高明一直希望创办“浙江乒乓球元老俱乐部”,这个心愿他在“谁是球王”的节目现场讲出来之后仅仅13天,他的梦想就得到了实现。 高明还因为“谁是球王”得到了更高的荣誉。在代表中国前往曼谷参加世界元老赛时,泰国副总理还亲自接见了这位“来自中国民间的英雄”。 实现了梦想的“球王”们随后迎来的更大的惊喜,世界冠军王励勤和刘诗雯登台向新科男女球王李海翔和吕维发起了挑战。比赛在世界冠军以0:7落后的情况下开局。率先登场的吕维毫不畏惧,以11比9将刘诗雯“挑于马下”。随后,李海翔也在观众们山呼海啸的助威声中以11比8“战胜”了王励勤。两位球王也得以实现了各自最大的梦想。 刘国梁、孔令辉等六大教头现场坐镇指导 今天决赛,刘国梁、孔令辉、施之皓、王涛、郭跃华、许绍发六大教头,悉数到场,现场指导“”。 “今天的比赛,相信这些业余选手能够体会到职业球员面临大赛时的心情。他们一定会很紧张,我听说还有赛前睡不着的,这都很正常。经过这次,他们才能明白什么是‘笑对输赢’。”东北赛区总教头孔令辉赛前点评道。而相应的,他也准备在比赛中重点调节麾下的心理状态。 比赛中,孔令辉果然表现出了世界名帅的风采。在他的指点下,东北球王张学友决胜局顶住了“黄老邪”黄建疆的反扑,夺得总决赛第一个组别的“球王”桂冠。 “今天的经历对业余选手来说会是一生难忘的经历,即使是国家队的球员,能够上央视一套的节目都非常难得。”孔令辉赛后深有感慨地说。“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能够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乒乓球运动,能够让乒乓球像NBA、超级碗一样,成为全民盛宴。” 比赛当中,全心全意执教的六大名帅展现出了别样的魅力,现场不时传来“孔令辉我爱你”,“刘国梁我爱你”的呐喊声,这也令身经百战的“梁+辉”露出了不好意思的微笑,给紧张的赛场增加了一点欢乐的气氛。 央视全力打造草根梦想舞台 “‘谁是球王’能在一套和五套并机直播,首先是超乎我个人的想象的。”电视台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坦言,“主要的一点是,‘谁是球王’是接地气、反映全民健身、反映众路线这种实践活动的一次展示。” 在过去的近四个月时间里,“谁是球王”走遍全国大江南北,通过电视台这个平台为全国所了解。越来越多的乒乓球爱好者通过观看“谁是球王”找到了实现梦想的路径。而乒乓球广泛的众基础、广大乒乓球爱好者的热情,也令央视对打造一个业余体育领域的梦想舞台的信心越来越强,最终促成了一套和五套并机直播“谁是球王”这一全民盛事。 “放在一套和五套并机直播,我们就是要弘扬全民健身的理念。要从众中来到众中去,这是此次一套、五套并机的主要立足点。基于此,我们也对总决赛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不仅有六大教头,还有六位草根手助阵,最终产生六大球王。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跟世界冠军的对垒。这些都能体现这个活动的草根性和它的普遍的参与度。”江和平介绍说。的确如央视预想,无数草根体育爱好者的梦想,都在周日的晚上绽放得格外绚烂。 金志文、张赫宣等草根手为球王加油 为梦想献声 来到为草根圆梦的“谁是球王”这个舞台,金志文、张赫宣、许艺娜、西单女孩、呼斯楞和刘大成等手格外激动。这些来自民间的手曾经和“球王”们一样,努力追逐梦想,相似的经历令他们彼此之间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看到这些草根选手我非常亲切,因为我觉得我和他们是一类人,都是依靠自身努力取得了进步,取得了成绩,这样的经历非常鼓舞人心。”总决赛现场一曲《兄弟》引爆全场的金志文感慨地说,“无论是音乐还是体育,都非常需要这样一个有梦想,能够让人们看到希望的舞台。希望经过这样的舞台,每个人的和希望都能够被点燃,每个人的梦想都能够成真。” 而第二次登上“谁是球王”舞台的张赫宣则有另外一份个人的心愿,“我希望我的东北老乡张学友老人能获胜。”张赫宣赛前特地通过记者送出祝愿,他也用一曲《伙伴》表达了和选手们的兄弟情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