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赛事赛况

比利时vs埃及谁赢了一场-比利时vs埃及谁赢了

比利时能在非洲取得那么一大块殖民地

比利时vs埃及谁赢了一场-比利时vs埃及谁赢了

这和当时比利时的强大有关。

在1885年,欧洲各国举行了柏林西非会议。德国政府在会议当中同意把刚果交予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以作为其私人领地,并将之称为刚果自由州。而到了1908年,刚果正式被割让予比利时,并改称为比属刚果。而刚果最富庶的地方──卡坦加省也被比利时几家公司共同开发了。此外,比利时也暂时从英属埃及手中夺得一些土地。

而前德国殖民地的卢安达乌隆地在1916年被比属刚果所占领,并於1924年成为比利时的托管地,最后才归于联合国保护之下。

埃及艳后算不算昏君?古埃及为什么会亡在她手里?

不算,智慧与美貌并存。

本来就要走向灭亡的国家不会因为某人而改变。

贤明的君主也只能减缓其灭亡的速度而已。

考古学家近日却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找到了“埃及艳后”当年亲笔签署的政令和她曾经居住的古城这些文物足以证明,这位古埃及女王远非只靠美貌和情欲,而是靠智慧治国安邦的。

(一) 发现“埃及艳后”亲笔签名的政令纯属偶然。如果不是荷兰历史学家彼得·万·明尼心细如发的话,也许谁也不会发现,德国柏林博物馆一具古埃及木乃伊身上居然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这是柏林博物馆内一具普通不过的埃及木乃伊,所以在被收藏入馆的100多年间。从来没有引起考古学家或者研究人员的注意。

当比利时草纸考西学家简·比根获得特别的批准对柏林馆藏木乃伊进行全面研究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木乃伊的布片里夹着一张古老发黄的草纸。明尼的心狂跳了起来,凭他的第一感觉,这绝对是古埃及某个时代的文件。当他小心翼翼地从木乃伊身上一点点剔出那片16开大小的草纸的时候,他的心跳再次加快———草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古埃及文字。

如获至宝的比根把这张宝贝纸片“请”进了特别鉴定室。只需借助普通放大镜,比根就识别出这是一份古埃及某个王朝的正式公文,上面还有收件日期。非常遗憾的是,比根研究到此就急不可待地把其成果发表在10月的考古权威月刊上,武断地认定其为埃及某个农民与“×先生”之间的普通合同。

(二) 当荷兰历史学家万·明尼看到这篇研究论文后,立即察觉到可疑之处:光从发表的来看,这份文件绝非私人间的合同,而是地地道道的古埃及政府文件。明尼当即向出版社要来了放大的文件照片,当他把这张照片输入电脑时,明尼“在30秒钟内”就断定这是埃及王宫的文件。 古埃及历史学家立即将文件抬头的年份换算了出来———公元前33年2月23日。公元前33年,这不正是“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统治下的托勒密王朝吗考古学家们失声惊叫了起来。 更让人吃惊的发现还在后头。文件的内容显然是手写的,而且从笔力来看,似乎出于一名男性官员之手。文件的具体内容,是埃及国王答应给罗马帝国大将军卡尼迪斯以优惠的商品进出口关税———允许他每年免税向埃及出口1万袋小麦,进口5000安普耳的上好埃及美酒。

这份文件的末尾有一个娟秀的单词,显然跟文件内容的字体完全不一样,而且明显是女性的笔迹。 当那个单词在40倍的专业放大镜下纤毫毕现的时候,明尼失声惊叫了起来:genestho不就是古埃及国王签署法令时的希腊用语同意的意思吗?埃及国王、公元前33年、罗马帝国大将军,加上女性签定———这不就是“埃及艳后”的亲笔签名吗?

埃及艳后究竟什么人

有人说,克莉奥佩特拉是“尼罗河畔的妖妇”,是“尼罗河的花蛇”;有人说,克莉奥佩特拉是世界上所有诗人的,是世界上所有狂欢者的女主人;罗马人对她痛恨不已,因为她差一点让罗马变成埃及的一个行省;埃及人称颂她是勇士,因为她为弱小的埃及赢得了22年的和平……

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生平

克丽奥佩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公元前69—前30),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位女王。她才貌出众,聪颖机智,擅长手腕,心怀叵测,一生富有戏剧性。特别是卷入罗马共和末期的政治漩涡,同恺撒、安东尼关系密切,并伴以种种传闻逸事,使她成为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著名人物。克丽奥佩特拉是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托勒密王朝册封的君主之一。她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奥莱特,指定他的长子托勒密十三世和她共同执政(依照当时的法律,克丽奥佩特拉必须嫁给自己的弟弟,即托勒密十三世),统治埃及。公元前51年,克丽奥佩特拉登上王位。克丽奥佩特拉在古埃及无疑是一位焦点人物,在后人的记述里,这位埃及绝世佳人凭借其倾国倾城的姿色,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而且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君王纷纷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卖命。但丁、莎士比亚等都将这位传奇女人描述为“旷世的性感妖妇”;而萧伯纳也称她为“一个任性而不专情的女性”。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是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和克丽奥佩特拉五世(即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姐姐)的女儿,生于公元前69年,从小在骄奢*靡的宫廷中长大。公元前51年其父去世,留下遗嘱指定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和她的异母兄弟托勒密十三世(公元前63~前47年)为继承人,共同执政。但他们两人因派系斗争和争夺权力而失和。克列奥帕特拉七世于公元前48年被逐出亚历山大里亚后,在埃及与叙利亚边界一带聚集军队,准备攻入埃及。

此时,适逢恺撒追击庞培来到埃及,对埃及的王位之争进行调停。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得此消息,乘船于夜间潜入亚历山大里亚,以毛毯裹身,由人抬到恺撒房门前。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突然出现于恺撒面前,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勇气和美貌深深打动了恺撒。她很快就成了他的。而托勒密十三世却在对恺撒的亚历山大里亚战争中遭到了失败,溺死于尼罗河。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依恃恺撒,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成了埃及实际的统治者。而在名义上则按照埃及的传统,与另一异母兄弟托勒密十四世(约公元前59~前44年)结婚,共同统治埃及。为了取悦于恺撒,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百般逢迎,盛宴款持,陪伴他乘坐游船溯尼罗河而上,观赏风光。不久,恺撒因战事去小亚细亚,后转回罗马。其时,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为恺撒生下一子,取名托勒密·恺撒或恺撒里昂。

公元前45年,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和托勒密十四世一起应邀前往罗马,备受殊荣,住在第伯树对岸的恺撒私人宅邸。恺撒实践誓言,在罗马建造了一座祭祀其尤利乌斯族系祖先的维纳斯的神庙,还把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黄金塑像竖立在女神之旁。眼看她就要成为罗马世界的第一夫人,不料恺撒于公元前44年3月15日被刺身亡。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美梦顷刻化为泡影,黯然离开了罗马。

克丽奥佩特拉七世返回埃及后,毒死托勒密十四世,立她和恺撒所生之子为托勒密十五世,共同统治埃及。其子被宣布为阿蒙神之子。

恺撒死后,安东尼称雄于罗马。他在腓力比战役中最后击败共和派领袖布鲁图斯和喀西约的军队后,按照与屋大维的协议巡视东方行省,筹措资金。公元前41年他到达西利西亚的塔尔苏斯,遗使埃及,召见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对罗马政局和头面人物颇为了解,认为这又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于是巧作安排加以利用。据说,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乘坐一艘紫帆银桨的镀金大船,从埃及出发,先到西利西亚,再经后德诺斯河抵达塔尔索斯。这艘船上挂着用名贵的推罗染料染成的紫帆,船尾楼用金片包镶,在航行中与碧波辉映,闪发光彩。女王打扮成爱神阿佛洛狄忒的模样,安卧在串着金线,薄如蝉翼的纱帐之内。美丽的童子宛如朱必特一般侍立两旁,各执香扇轻轻摇动。装扮成海中仙子的女仆,手持银桨,在鼓乐声中有节奏地划动。居民们见此情景,疑是爱神阿佛洛狄忒乘着金龙来此与酒神(安东尼)寻欢作乐。人们奔走相告,观者如潮。安东尼被邀至船上赴宴,看到克丽奥佩特拉七世迷人的风姿,优雅的谈吐,神魂颠倒,不知所措。他非但把责问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在共和派反对“三头”战争中的暖昧态度的问题抛到九霄云外,而且当即一一答允她所提出的要求,甚至答允她埃及王位的继承人和竞争者、当时避难于以弗所的异母妹妹雅西斯。不出数日,这个武夫完全成了她的俘虏,跟随地一起到埃及去了。他们在埃及一起度过了公元前41~前40年的冬天。

公元前40年夏,安东尼回到意大利。此时,安东尼和屋大维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他娶了屋大维的姐姐奥克塔维娅为妻,以罗马传统的联姻方式巩固政治上的联盟。到公元前37年安东尼和屋大维的矛盾加深,安东尼回到东方,准备远征帕提亚。他以征途艰辛,不宜安置于军营为理由,把奥克塔维娅遣送回罗马。而当安东尼到达安条克,即邀请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会面,并且,违反罗马的传统习惯同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结婚。

安东尼和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结合,并非全由情欲所驱使,而是具有政治目的。安东尼企图稳定罗马的东方行备,准备远征帕提亚,以及同屋大维进行斗争,亟需得到埃及在财政上的支援。而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正当埃及托勒密王国发生深刻的社会危机之时,她施展种种手腕,包括运用迷惑安东尼的方式,以图在罗马的强权之下,维护和发展托勒密王国,加强和扩大自己的统治权力。为了满足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野心,安东尼把埃及、科埃雷-叙利亚和塞浦斯路,赠给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支持安东尼远征帕提亚,结果未能获胜。公元前34年,安东尼出征亚美尼亚得胜后,不是在罗马而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按照埃及的礼仪来举行凯旋式,两人同登黄金做成的王座,克丽奥佩特拉称为“诸王之女王”,其子托勒密十五世称为“诸王之王”。安东尼在东方的所作所为,特别是他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关系,始而受到罗马人的非议,继之激起了他们的恼怒。他们斥责安东尼将罗马的征服地赠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及其子女,准备迁都亚历山大里亚另建新王朝。在罗马,人们对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恨之入骨,认为她是除了汉尼拔以外构成对罗马最大威胁的女王。这就使安东尼威信扫地,丧失了国内的有力支持。这一点被屋大维利用,也是造成安东尼在与屋大维斗争中失败的原因之一。

公元前32年安东尼和屋大维的矛盾趋于尖锐,完全决裂了。安东尼应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之求,正式修书遗弃其妻奥克塔维娅。屋大维也发誓为其姐所受的侮辱报仇。他不顾冒犯罗马的传统习俗从维斯塔贞女手中取得安东尼放置于神庙中的遗嘱,公布于众。安东尼的遗嘱记述了他对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及其子女的领土分配,还指令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将其遗体安葬在亚历山大里亚。遗嘱一公布,舆论哗然,群情激愤。据此,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特里布斯大会”以侵占罗马人民财产为由,对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宣战,并剥夺了安东尼的执政官职务以及其他一切权力。

公元前31年,安东尼和屋大维大军会战于阿克提乌姆海角[亚克兴海战]。正值战斗方酣,安东尼舰队受挫之时,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乘坐之船突然撤离战场,驶回埃及,原因至今众说纷纭。安东尼随即追赶而去,抛下战斗部队任其遭受歼灭。公元前30年,屋大维进攻埃及,包围亚历山大里亚。安东尼看到大势已去,伏剑自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近,早就研究各种自杀的方法。她躲进了墓堡,但为屋大维所智擒。当屋大维去看望自己的俘虏时,她还施展手腕,千方百计哄骗和迷惑屋大维,然而未能奏效。屋大维生擒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目的,是要把她带回罗马,在举行凯旋式时示众。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得知后,陷于绝望,万念俱灰,忠诚的侍女们把一条叫做“阿普斯” 的毒蛇装在无花果的篮子里送到她面前,她抓起小蛇放到自己的丰乳上,结束了神奇、浪漫的一生。据传说,尽管她被严加看管,她还是设法得到一个农民送来的一篮无花果,内藏有一种名叫“阿斯普”的小毒蛇,她让毒蛇咬伤手臂昏迷而死。屋大维满足了她临死之前的要求,把她和安东尼埋葬在一起。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和恺撒所生的儿子恺撒里昂以及她和安东尼所生的长子亚历山大,均被屋大维下令处死。

随着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之死,长达300年的埃及托勒密王朝也告结束,埃及并入罗马,成为元首的私产。

最新发现

据《青年参考》报道:在历史上诸多赫赫有名的女性当中,“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无疑是一位焦点人物。这位埃及绝世佳人凭借其美丽,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而且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帝王纷纷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卖命。虽说野史、传说和文学作品总能见到这位“埃及艳后”神秘的影子,但有关她本人的文物资料却是少之又少。

然而,考古学家近日却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找到了“埃及艳后”当年亲笔签署的政令和她曾经居住的古城这些文物足以证明,这位古埃及女王远非只靠美貌和情欲,而是靠智慧治国安邦的。

(一) 发现“埃及艳后”亲笔签名的政令纯属偶然。如果不是荷兰历史学家彼得·万·明尼心细如发的话,也许谁也不会发现,德国柏林博物馆一具古埃及木乃伊身上居然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这是柏林博物馆内一具普通不过的埃及木乃伊,所以在被收藏入馆的100多年间。从来没有引起考古学家或者研究人员的注意。

当比利时草纸考西学家简·比根获得特别的批准对柏林馆藏木乃伊进行全面研究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木乃伊的布片里夹着一张古老发黄的草纸。明尼的心狂跳了起来,凭他的第一感觉,这绝对是古埃及某个时代的文件。当他小心翼翼地从木乃伊身上一点点剔出那片16开大小的草纸的时候,他的心跳再次加快———草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古埃及文字。

如获至宝的比根把这张宝贝纸片“请”进了特别鉴定室。只需借助普通放大镜,比根就识别出这是一份古埃及某个王朝的正式公文,上面还有收件日期。非常遗憾的是,比根研究到此就急不可待地把其成果发表在10月的考古权威月刊上,武断地认定其为埃及某个农民与“×先生”之间的普通合同。

(二) 当荷兰历史学家万·明尼看到这篇研究论文后,立即察觉到可疑之处:光从发表的来看,这份文件绝非私人间的合同,而是地地道道的古埃及政府文件。明尼当即向出版社要来了放大的文件照片,当他把这张照片输入电脑时,明尼“在30秒钟内”就断定这是埃及王宫的文件。 古埃及历史学家立即将文件抬头的年份换算了出来———公元前33年2月23日。公元前33年,这不正是“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统治下的托勒密王朝吗考古学家们失声惊叫了起来。 更让人吃惊的发现还在后头。文件的内容显然是手写的,而且从笔力来看,似乎出于一名男性官员之手。文件的具体内容,是埃及国王答应给罗马帝国大将军卡尼迪斯以优惠的商品进出口关税———允许他每年免税向埃及出口1万袋小麦,进口5000安普耳的上好埃及美酒。

这份文件的末尾有一个娟秀的单词,显然跟文件内容的字体完全不一样,而且明显是女性的笔迹。 当那个单词在40倍的专业放大镜下纤毫毕现的时候,明尼失声惊叫了起来:genestho不就是古埃及国王签署法令时的希腊用语同意的意思吗?埃及国王、公元前33年、罗马帝国大将军,加上女性签定———这不就是“埃及艳后”的亲笔签名吗?

(三) 有关“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的任何遗迹和新说法,总是能引起世人关注的。这也难怪,这位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皇,她那传奇般的绝世美貌,她与恺撒、安东尼等英雄人物的情缘,曾经激发过历代诗人、作家、画家和艺术家们的丰富想象力,如但丁的《地狱》、莎士比亚的《恺撒大帝》等,都曾将其描述为一个“旷世的肉感妖妇”;而萧伯纳也称她为“一个任性而不专情的女性”。不过,却也有史书记载说,她的美“并不出众,也不惊人”。也有考古学家打趣道:“如果她的鼻子不那么高的话,恐怕世界史便会因此改写了。”

在好莱坞巨片《埃及艳后》中,克丽奥佩特拉更是被描绘成凭着色相诱使恺撒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助其击溃亲生胞弟而出掌王位;恺撒遇刺后,她又吸引安东尼为其效力。可是天不从人愿,安东尼的作为激起了罗马市民的愤怒,在与罗马人交战中彻底败北之后,克丽奥佩特拉眼见大势已去,不得已以毒蛇噬胸自杀,时年仅38岁。

(四) 正因为“埃及艳后”有如此传奇的色彩,所以任何有关她的历史文物的发现都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特别是在考古学界。发现“埃及艳后”亲笔签署的政令的消息传出后,世界考古学界为之振奋。对荷兰历史学家明尼的学术水平深感佩服的大英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们深信,明尼发现的手稿绝对是克丽奥佩特拉亲笔签署的,因为明尼的研究从来没有错过。大英博物馆希腊与罗马古董馆副馆长苏珊·沃尔克十分肯定地说:“这肯定是克丽奥佩特拉亲笔签名,因为文件的内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3年,正是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统治时期这是埃及艳后留下的唯一笔迹。”沃尔克进一步分析认为,这份手写文件不仅仅是一份政府公文,更是“埃及艳后”政治手腕的具体体现。

(五) 根据古希腊著名的传记作家兼散文家普卢塔克在其名著《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中记录的史实,“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在恺撒死后,急欲求得安东尼的庇护,但却碰了一个软钉子。于是,克丽奥佩特拉马上把主攻方向转向安东尼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卡尼迪斯,以贿赂的手段最后买通了这位影响力非凡的罗马大将。卡尼迪斯后来说服了安东尼,让他同意庇护克丽奥佩特拉,而安东尼也从此陷入埃及艳后的温柔陷阱中不可自拔”。

虽说普卢塔克把一切说得有声有色,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从来没有发现可能证明这些史实的确凿证据。而这次发现的克丽奥佩特拉的亲笔签名文件,却是“埃及艳后”收买罗马帝国大将的铁证。 不过,两年之后,也就是在公元前31年,卡尼迪斯加入了讨伐“埃及艳后”和安东尼的行列,这位罗马帝国陆上兵团的总司令与奥古斯都指挥的海上力量联手,打败了“埃及艳后”和她的情人安东尼。

另一位埃及远古史学家阿兰鲍曼表示:“这份文献的发现,说明‘埃及艳后’决非只凭美色来保家卫国,捍卫自己王位的。她运用的技巧跟我们现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两样。这才是‘埃及艳后’美丽与智慧的真正体现。”

实际上,在克丽奥佩特拉统治时代,古埃及仍保持着极度繁荣。今年初当美国考古学家戈迪奥和他的埃及同事潜入亚历山大港外海海底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一条又一条的街区、一座又一座的雕像,那就是“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最后一个情人迈克·安东尼共筑的爱巢———亚历山大城。使这座极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家古城获得重生的,是海洋探险家弗兰克·戈迪奥和他的考古探险队,他们的惊人发现,都证明了古埃及历史上那段仍然繁荣的历史,当然也证明了“埃及艳后”不仅是位美丽的女王,而且还是有着出众才干的女王。

专家质疑木乃伊是埃及艳后还是男人

美国东部时间8月31日(北京时间9月1日)消息,埃及古文物学会秘书长扎哈-哈瓦斯(Zahi Hawass)8月30日表示,一名英国籍埃及古文物学家此前称,她发现了古代埃及艳后奈弗尔提蒂的木乃伊,但实际上,这个木乃伊更像是一个男人。

奈弗尔提蒂是古代埃及法老王阿肯那顿的妻子。长期以来,她一直被认为是古代埃及最美丽最有权力的女人。今年六月,来自英格兰约克大学的一位木乃伊专家杰恩-弗莱彻(Jo ann Fletcher)表示,她的研究小组很有可能在卢克斯特的古代埃及法老王坟墓里出土了奈弗尔提蒂的木乃伊。《探索》频道在六月份的电视节目中也公布了这一发现。但是,埃及古文物学会最高会议秘书长哈瓦斯对这一发现表示了怀疑,并表示这个木乃伊的性别分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哈瓦斯在开罗称:“我确信,这个木乃伊不是一个女人。”约克大学探险队负责人丹-布拉斯威尔(Don Brothwell)在提交给埃及古文物学会最高会议的一份报告中也谈到:“在这个木乃伊的性别方面的确有一些模糊不清的情况。”但是,这份报告的结论称,这个木乃伊是一个女性,原因是她没有男性。

哈瓦斯称,在耳朵上打孔的现象在男女木乃伊中都存在,但是在埃及艳后奈弗尔提蒂所生活的年代,在耳朵上打孔的木乃伊更多的是男性。他表示:“所有的王后都是在她们的假发上佩戴耳环,并不是扎在耳朵上。”哈瓦斯已经在这个领域工作了35年。他补充说,在这个所谓的奈弗尔提蒂的木乃伊旁边发现的一个男性木乃伊的耳朵也被扎了孔。并且,奈弗尔提蒂生过六个孩子,所以她的臀部应该很宽大,但是这个木乃伊的臀部却非常窄小。

美洲大学的的埃及古物学教授萨利马-伊卡姆(Salima Ikram)在开罗表示,对约克大学探险队带回的木乃伊进行X射线透视,就可以确认这个木乃伊是否生育过。伊卡姆在一次电话采访中说:“根本没有证据显示,这个木乃伊就是奈弗尔提蒂。通过对这个木乃伊进行X射线透视,就可以很明显地分辨出,她是否生育过,这是说明她是否就是奈弗尔提蒂的一个最明确的标记。”哈瓦斯称,奈弗尔提蒂至少活到35岁,但是布拉斯威尔的探险队报告称,这个木乃伊的年龄在18岁到30岁之间。

埃及旅游去哪好?

开罗(Cairo),埃及首都,横跨尼罗河,气魄雄伟,风貌壮观,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她由开罗省、吉萨省和盖勒尤卜省组成,通称大开罗。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开罗是一座极富吸引力的文明古都,城里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并存,在城西有大量建于20世纪初的欧洲风格的建筑,城东则以古老的阿拉伯建筑为主。在开罗,随处可见的建筑物是宣礼塔。在阿拉伯语中,宣礼塔称之为“弥沾恩”,指宣礼员站着呼唤人们祈祷的地方。

亚历山大城(Alexandria)是埃及的最大海港和全国第二大城市,历史名城,地中海沿岸的避暑胜地,位于尼罗河三角洲西部,临地中海,位于埃及最北端。该城建于公元前332年,因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埃及而得名,是古代和中世纪名城,曾是地中海沿海政治、经济、文化和东西方贸易中心,有诸多名胜古迹。亚历山大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埃及的“夏都”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地中海新娘”及“埃及新娘”。东港港口至凯撒宫区间的海滨大道上,带有欧洲建筑风格的街景让人兴致勃勃,沿途建筑群间清真寺高耸的尖塔和球状屋顶也饶有风味。

阿斯旺(Aswan)是埃及南部的重要城市,是埃及街道最清洁、最漂亮的城市。位于首都开罗以南900公里的尼罗河东岸,是埃及南方的大门——埃及与非洲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的重镇。也是通往苏丹的门户。它位于东南部尼罗河“第一瀑布”下的东岸,距开罗900千米。历史上阿斯旺曾是非洲贸易的货物集散地,因为尼罗河的运输到此就为岩石所打断,所有货物要由走水路改为走陆路。市内保留大量寺庙和陵墓,如著名的菲莱神庙、阿布辛贝勒神庙等。冬季游览阿斯旺较适宜。铁路、公路通开罗、亚历山大等城市,设国际机场。

就是九龙潭位于云南丽东县城西南老君山北侧的主峰脚下,距县城80千米,属老君山林区16林班。在老君山主脊线北东侧海拔3800米以上的山地坳里,有湖泊、沼泽数十个,沿溪流成串分布,被称为“九十九龙潭”。在到九十九龙潭的途中,你会看到九块奇美的巨石,它们形态各异、厚凝神秘,当地的人们把它们称为“九子石”。九十九龙潭三潭互依,所以它又被称为“三眼潭”。海拔4247米,有近百个清澈如镜的大大小小的水塘, 连缀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格的景区,故称九十九龙潭。潭水来自春天的融雪和夏季的降雨,清澈冰冷,水质优良。湖水溢出后,汇成小溪,形成瀑布。

吉萨(Giza),埃及城市,在尼罗河下游左岸,同开罗隔河相望,有大桥连接。人口150.9万(1983)。谷物集散地。有纺织、制鞋、食品、烟草、化学等工业。文教事业发达,有**制片厂、阿拉伯语言科学院、工艺美术学院等。游览胜地,南郊8公里的利比亚沙漠中有著名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大理石陵庙等古迹。吉森德国西部城市。在莱茵河右支流兰河畔,南距法兰克福53公里。人口7.2万(1984)。1197年首见于史籍,1248年建市。交通枢纽。黑森州中部地区经济、商业中心。工业以冶金、机械制造、纺织、皮革、烟草、橡胶、酿酒为主。

红海沿岸

概述

非洲东北部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狭长海域。面积约450,000平方公里(174,000平方哩)。红海由埃及苏伊士向东南延伸到曼德海峡,长约2100公里。曼德海峡连接亚丁湾,然后通往阿拉伯海。

红海最宽处为306公里(190哩)。西岸的埃及、苏丹、衣索比亚和东岸的沙特阿拉伯、也门隔海相对。在北端,红海分成两部分︰西北部为水浅的苏伊士湾,东北部为亚喀巴湾,水深达1,676公尺(5,500呎)。

交通及地理位置

红海上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游轮红海,沿岸有公交车、大巴客车、出租车等,交通很方便。它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形状狭长,从西北到东南长1900公里以上,最大宽度306公里,面积45万平方公里。

红海北端分叉成两个小海湾,西为苏伊士湾,并通过贯穿苏伊士地峡的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东为亚喀巴湾。南部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印度洋相连。是连接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是一条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具有战略价值。

红海的气候

红海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蒸发量大,降水稀少,终年高温。红海的气候是由两个季风季节组成,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季风是由陆地和海洋的温差造成。

红海是世上最热和盐度最高的海洋之一,夏天平均表面温度为北边26℃,南边30℃,总平均温度为22℃,红海和周边地区的降雨量很低,每年只有0.03m,一般以雷暴,沙尘暴的形式下雨,低降雨和欠缺淡水注入造成每年205cm的净蒸发和高盐度。

游玩及最佳购物时间

1.到红海观光游览,潜水、垂钓、海上观光等亲水活动是一定要参加的。红海沿岸浪柔沙软,波澜不惊,是开展水上休闲运动的绝佳场所,赫尔格达、沙姆沙伊赫等海滨城市都有许多优良的海滨浴场和海上游乐场所。此外,红海拥有众多美丽的珊瑚、五颜六色的鱼类及各种珍奇的海洋生物,海底资源丰富,海水清澈,能见度高,是世界上最适宜开展潜水运动的场所之一。

2.到赫尔格达、沙姆沙伊赫等红海沿岸城市旅游的最佳时节是每年的10月~次年5月,此时是最适合到红海潜水的时节,天气凉爽,海水能见度高,水温适宜潜水,其他时间风浪较大且水较冷,潜水时需要穿更厚一些的潜水服。

购物介绍

赫尔格达是红海观光客聚集的主要区域,市中心有几条主要的购物大街,有传统市集,也有高档的精品店,喜欢购物的游客可以痛快的“挥霍”一番,一般来讲,纸莎草手工艺品、古画、珠宝、 木器、咖啡壶、香料、雕刻品等,都是值得购买的纪念品。

美食介绍

1.红海沿岸地区的饮食风格带有浓郁的北非特色和阿拉伯风情,以烧、烤、煮、拌为主,多用盐、胡椒、辣椒、咖喱粉、孜然、柠檬汁和茄酱调味,口感偏重。这里最流行的菜是海鲜鱼肴、烤山羊肉、奶酪等清真菜,主食有烤饼、面包,甜品有库纳法、盖塔伊夫等,也吃大米,但这里的大米与国内差别很大,许多国人都吃不惯。

2.进餐时要注意尊重当地的伊斯兰教习俗,吃饭时不与人谈话,喝热汤及饮料时不要发出声响,食物入口后不可复出,忌讳用左手触摸餐具和食品,禁食猪肉等忌物,不要吃没有熟透的菜。

红海沙姆沙伊赫

沙姆沙伊赫位于西奈半岛(Sinai)南端,濒临红海亚喀巴湾。历史上曾长期无人居住,1967年至1982年曾被以色列占领,1982年根据戴维营协议归还埃及。

沙姆沙伊赫依山傍海,苏伊士湾和亚喀巴湾两条黄金海岸在此交汇,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有细软的沙滩、温热的海水和常年充足的日照。最引人入胜的美景是那几乎没有污染的红海珊瑚礁海域。红海具备珊瑚生长的最佳环境,这里有200多种珊瑚礁和活珊瑚,多种海洋动植物在珊瑚礁上栖息,海底奇观光怪陆离。

每年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观光游览。此地还开辟了潜水探险、帆板冲浪、海滩越野等很多旅游项目。沙姆沙伊赫建有国际机场、许多饭店和旅游村,每年都接待着近200万世界各国的旅游者。

票价

横跨红海的赫嘎达与西奈半岛的沙姆沙伊赫之间每天有快班船(International Fast Ferry)来往,也可乘游船游览红海风光,单程1.5小时,单程票价250埃镑,往返票价450埃镑,埃及当地人票价减半,3—12岁儿童票价减半,3岁以下儿童免费。

红海沿岸:西奈山

西奈山又叫摩西山(Mount Moses),位于西奈半岛中部,海拔2285米,是基督教的圣山,基督教的信徒们虔诚地称其为“神峰”(The Holy Peak)。

据圣经记载,上帝的十二使徒之一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民逃出埃及,过红海,到西奈,在西奈山上,上帝亲授摩西“十诫”,即上帝子民必须遵守的十条戒律,包括不、不**、不偷窃、不贪图他人财产等。西奈山上建有纪念摩西接受上帝戒命的神庙(Chapel),神庙始建于公元532年,后多次毁坏,又多次重建,现存的庙宇建于1934年,但石料仍是公元532年初建时的石料。山脚下座落着世界上最著名的修道院——圣凯瑟琳修道院(St.Catherine Monastery),这座距今1400年的修道院,尽管远离尘世,仍香火鼎盛,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信徒和游客到这里来朝圣、游览。

到西奈山朝圣有一种开始于6世纪时的形式:凌晨时分从Dahab出发,1.5小时后到达山脚下的圣凯瑟琳修道院,开始攀登圣山,攀登西奈山的路程随山坡蜿蜒而上,修建于19世纪的山路共8公里长,有3750级台阶。登上山顶后再朝拜神庙、观赏日出。由于山顶海拔高,气温很低,出发前一定要带足衣物,也可以花20美元租一头骆驼上山。

看点:

红海潜水

漫步在红海海底,周围布满五光十色的珊瑚,银光闪闪的鱼群穿梭不停,还有神秘的沉船残骸……红海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海水资源,是世界上著名的潜水天堂。赫尔格达(Hurghada)、沙姆沙伊赫(Sharm el Sheikh)和萨法加(Safaga)等地都有许多适合潜水的地方及潜水机构,当地的宾馆基本都提供潜水接送服务,可以选择在岸边潜水游览,也可以选择乘船出海到深海中潜水。

费用:

因为当地的潜水游客有80%来自欧洲,所以大部分潜水中心的价格都以欧元为单位,也接受美元和埃镑,所以潜水前兑换一些欧元是比较方便的。

浮潜/深潜:

红海潜水分浮潜和深潜两种,前者是穿上救生衣,戴上潜水面罩和换气管,漂在水面上游览;后者则出海到深海处下潜,需要全副武装,穿上潜水衣,戴上氧气瓶,在教练的指导下,潜到水下,还可参观海底沉船等,深潜有1~10天的游程,基本每天下海2或3次。另外,根据时间还分日潜和夜潜,收费是不同的。

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游客最好出示相关的证明,如果是初学者,则要接受相应的培训方可下海,有无潜水证明书所能选择的潜水项目和收费都是不同的。游客还可选择参加这里的潜水培训班,课程有2~10天不等,可以得到相应的培训证书,同时参加Open Water(开放水域)或Advanced Open Water(高级开放水域)的潜水活动。

海底摄影:

在海底拍摄用的相机、摄影机都是非常专业的,当地的潜水公司都提供摄影服务,收费一般在30~50欧元。

特别提示:

红海潜水的装备十分齐全、复杂,包括保暖型潜水服、面具、蛙鞋、呼吸管和气瓶等,还有调整浮力用的配重铅块,这些在浮力巨大的红海中显得微不足道的装备在陆地上却十分沉重,所以在下海或上岸前要作好准备;另外,红海海底有大量珍稀的珊瑚和海洋动植物,一定不要动手去碰,一是珊瑚上有看不见的刺,触摸后手会感觉麻痒,二是当地有法律保护,携带、破坏海底动植物是要罚款的。

著名潜水场所:

暗礁(Careless Reef)

地点:距吉夫顿岛(Giftun island)以北5公里

特色:能见度20米,平均潜水深度20米,最深40米;潜水时可观赏到美丽的海鳗。

到达方式:在赫尔格达和沙姆沙伊赫都有前往的班船。

吉夫顿潜水区(Giftun Seghir)

地点:位于赫尔格达北岸与吉夫顿岛南岸之间

特色:这是一处由众多礁石围成的潜水区,是当地最著名的潜水游览区。

到达方式:在赫尔格达和沙姆沙伊赫都有前往的班船。

推荐潜水中心:

潜水中心(Dive Point)

地址:P.O. Box 219,Hurghada

电话:0020-65-3442019

费用参考:日间岸潜25欧元(有导游)、夜间岸潜25欧元(最少4人)、1日出海潜水50欧元(2次)、3日出海潜水(6次)140欧元,潜水装备租借(包括面具、蛙鞋、呼吸管、浮力调整器、潜水服、气瓶等)18欧元/次、23欧元/天。

潜水世界(Diving World)

地址:赫尔格达、沙姆沙伊赫和萨法加都有分店

电话:赫尔格达(0020-65-443582)、沙姆沙伊赫(0020-69-547556)、萨法加(0020-65-443582)

费用参考:出海观光20欧元(不潜水)、1日出海潜水50欧元(2次)、3日出海潜水(6次)135欧元;无证明书1日出海潜水75欧元(2次)。

其他:

Aqua Center(赫尔格达) 电话:0020-65-443781

Easy Diver Diving Center(赫尔格达) 电话:0020-65-548816

Emperor Divers(沙姆沙伊赫) 电话:0020-62-601734

圣凯瑟琳修道院

圣凯瑟琳修道院位于东西方交通要道上的西奈半岛摩西山麓,即西奈山(Mount Moses)脚下,是4~6世纪时到西奈避难修道的修士们为纪念为信仰献身的姑娘凯瑟琳而修建的。西奈半岛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公元6世纪后,西奈几经战火,但圣凯瑟琳修道院却完好无损。无论是在阿拉伯人入侵、十字军东征,还是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拿破仑侵略,乃至当年以色列占领时期,修道院都没有受到破坏,成为当地最富盛名的修道院之一。

修道院的规模很大,从外表看就像一座古城堡。修道院的主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石灰岩建筑,教堂入口的木门取材于黎巴嫩雪松,门上有动物、鲜花和树叶的浮雕,是一位拜占庭艺术家的杰作。门楣上的希腊语铭文写道:“这是通向上帝之门,正义将由此进入。”除了主教堂外,修道院内还保存了不少珍贵文物,如2000幅圣画藏品,包括希腊文、阿拉伯文、土耳其文、波斯文、拉丁文、亚美尼亚文、科普特文等12种文字的近3000份手稿,其中还有世所罕见的最古老的《圣经》译本———公元5世纪古叙利亚文的《摩西五经》、古代哈里发和苏丹向修道院颁发的诏书、法令等。

值得一提的是,修道院内还有一座特殊的建筑——公元1106年,埃及法蒂玛王朝的统治者欧麦尔别出心裁地派人在修道院内修建了一座欧麦尔清真寺,但清真寺今天已不再被使用,它已成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和睦相处的象征,被赋予一种新的特殊价值。

沙姆沙伊赫有班车直达西奈山。

门票及开放时间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9:00~12:00,周五、六与教会节日不开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是世界第三大运河,全长167公里,是一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的通道,于1869年挖毕贯通,它的通航使得以往的长途航行大大缩短,拉近了埃及与欧洲的距离。

苏伊士运河长期被列强控制,直到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将其收归国有;1967年埃以战争导致运河关闭;1975年萨达特总统又重新开放了运河。现在,苏伊士运河每天平均开放15小时,有90艘船只通过,承担全世界14%的贸易量,这是埃及**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

当今的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在埃及本国经济发展上也具有极大的价值。据统计,每年约有1.8万艘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只通过运河。中东地区出口到西欧的石油,70%经由苏伊士运河运送,每年经苏伊士运河运输的货物占世界海运贸易的14%,在世界上适于海运的人工运河中,其使用国家之众,过往船只之多,货运量之大,苏伊士运河名列前茅。苏伊士运河是埃及经济的“生命线”和“摇钱树”。过往船只通行费,多年来一直与侨汇、旅游、石油一道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四大支柱。现在运河每天为埃及**收进200万美元的外汇。船过运河按吨位缴纳通行费,还要交付引水费和航标等费用。1993年运河收入达19亿美元,1994年收入超过20亿美元。

1981年10月1日起,苏伊士运河正式启用电子控制系统,从而标志着运河管理进入了现代新时期,它不仅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还使运河的通过能力增加近一倍。现在每天通过运河船只可达100艘以上。

为了适应国际航运日益发展的需要和赚取更多的外汇,苏伊士运河第二期扩建计划的第一阶段工程已于1994年开工,这期工程把运河的河面由265米拓宽到415米,吃水深度增深到23.8米,使25万吨级油轮得以顺利通过。这一工程得耗资10亿美元,费用的75%由埃及承担,25%由日本、比利时承担。可以预料,运河第二期扩建工程完成后,将会对国际航运和埃及民族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便于运河两岸的交通以及向西奈半岛供水,埃及**于1980年建成了长5912米的艾哈迈德·哈姆迪隧道,它是连接亚非两洲的一条重要纽带。隧道底部敷设了输水管道,每天把3.4万立方米的尼罗河水输往干旱缺水的西奈半岛,灌溉1.4万公顷土地,隧道内公路宽7.5米,每小时可通过2000辆汽车。

昨天的额世界杯比赛最后结果是什么啊?

昨天是7月1日,在当天有两场1/8决赛,分别是2点乌拉圭VS葡萄牙,22点的西班牙VS俄罗斯;在今天(7月2日)的凌晨2点,还有一场1/8的决赛,比赛队伍为克罗地亚VS丹麦

于7月1日凌晨2点打响的乌拉圭VS葡萄牙,他们的比分为2-1,乌拉圭队获胜。

第2分钟,若昂-马里奥左路传中,贝尔纳多-席尔瓦后点头球攻门出了底线。

第5分钟,贝尔纳多-席尔瓦横敲弧顶前,C罗迎球直接远射攻门被穆斯莱拉没收。

第7分钟,卡瓦尼将球斜传转移到左路,苏亚雷斯拿球晃开里卡多-佩雷拉后传中送到禁区,卡瓦尼冲到禁区内接应,后点头球破门,乌拉圭1-0领先。

第11分钟,葡萄牙战术角球开出来,贝尔纳多-席尔瓦边路起球传中,丰特后点头球攻门偏出球门远端。

第12分钟,C罗禁区前沿抽射攻门被托雷拉封堵。

第16分钟,格德斯和威廉-卡瓦略禁区外连续起脚都被封堵。

第22分钟,苏亚雷斯主罚前场任意球,低射攻门被帕特里西奥扑出。

第31分钟,本坦库尔从身后放倒了格德斯,给了葡萄牙一个位置不错的任意球。C罗主罚任意球直接攻门,皮球打在了人墙上,被南德斯倒勾解围出禁区。

第38分钟,里卡多右路传中,格德斯头球攻门,穆斯莱拉将球得到。

第42分钟,南德斯似传似射的一脚将球送向球门,皮球直接出了底线。补时阶段,卡瓦尼球门左侧小角度抽射攻门打在边网上。上半场比赛结束时,乌拉圭暂时1-0领先葡萄牙。

下半场比赛两队易边再战。

第51分钟,贝尔纳多-席尔瓦角球传中被戈丁解围,外围格雷罗拿球稍作调整后射门打高。

第55分钟,贝尔纳多-席尔瓦右路横传,若昂-马里奥后脚跟摆渡被防守球员挡了一下,C罗回敲禁区前沿,阿德里安-席尔瓦铲射攻门被挡出底线;葡萄牙战术角球开出来,格雷罗传中,佩佩头球破门将比分扳平,1-1。

第61分钟,穆斯莱拉后场长传,本坦库尔中路带球推进后分到左侧,接应的卡瓦尼兜射破门,乌拉圭2-1再次领先。

第70分钟,格雷罗传中,穆斯莱拉出击出现脱手,贝尔纳多-席尔瓦断球后起脚攻门打高。

第71分钟,卡瓦尼受伤主动示意换人,C罗将他搀扶到场边。

第72分钟,若昂-马里奥分球,C罗横带调整后起脚抽射攻门被封堵。

第77分钟,格雷罗禁区外远射攻门高出横梁。

第78分钟,威廉直塞,C罗稍作调整后远射攻门被封堵。

第82分钟,戈丁传球到禁区前沿,斯图亚尼头球摆渡被佩佩破坏。

第85分钟,曼努埃尔-费尔南德斯禁区外起脚劲射攻门,被穆斯莱拉没收。

第90分钟,C罗禁区外内切后抽射攻门直接偏出底线。

补时第3分钟,夸雷斯马摔倒被判为假摔,C罗不满裁判判罚领到了一张黄牌,这也就意味着即便葡萄牙能够奇迹扳平并取胜晋级4强的话,C罗也将停赛无法出场。补时最后1分钟,夸雷斯马小角度抽射攻门被扑出底线。最终乌拉圭2-1战胜葡萄牙。

当天22点的西班牙VS俄罗斯,他们的比分是4-5,俄罗斯队获胜。

第12分钟,日尔科夫上抢踹翻纳乔犯规,阿森西奥任意球开到禁区,伊格纳舍维奇远点扑倒拉莫斯,但皮球打中他的后脚跟弹进自家大门,1-0!西班牙取得梦幻开局。

第14分钟,库兹亚耶夫分球,佐布宁禁区前右脚尝试远射将球打高。比分领先的西班牙不断通过倒脚控制节奏,俄罗斯很难从西班牙人脚下断球。

第36分钟,久巴头球摆渡,佐布宁分球,戈洛文禁区边缘闪出空当右脚弧线球打远角,皮球只是稍稍偏出!

第41分钟,萨梅多夫右侧角球开出,久巴头球攻门,皮球打中皮克手臂,主裁判库伊佩尔斯判罚点球并出示黄牌警告,久巴主罚点球命中,1-1!

第45分钟,科斯塔分球,伊斯科带球内切禁区边缘右脚劲射被挡出。随后纳乔直塞右肋空当,科斯塔小角度倒地攻门被阿金费耶夫封出。一分钟后伊斯科传中,科斯塔抢点甩头攻门没有顶上力量,阿金费耶夫将球没收。

第47分钟,阿森西奥插入禁区传中,阿尔巴跟进撞射没能借上力,阿金费耶夫倒地将球扑住。第60分钟,纳乔右路搓传禁区,大卫-席尔瓦头球蹭出底线。

第85分钟,伊涅斯塔弧顶处大力凌空抽射,阿金费耶夫倒地将球扑出,随后阿斯帕斯插上小角度攻门又被阿金费耶夫化解。

第90分钟,伊斯科开出左侧角球,拉莫斯中路甩头攻门将球顶高。第83分钟,库德里亚绍夫前场断球,斯莫洛夫禁区左侧右脚弧线球打远角稍稍偏出。

第100分钟,阿斯帕斯传球,阿森西奥禁区前左脚尝试一脚远射,这球打的比较正,阿金费耶夫将球得到。第105分钟,科克任意球开到禁区,皮克甩头攻门被阿金费耶夫得到。

第109分钟,罗德里戈右路带球杀入禁区闪开伊格纳舍维奇的攻门被阿金费耶夫挡出,卡瓦哈尔门前补射又被后卫封出。

第114分钟,科克任意球旋入禁区,伊格纳舍维奇疑似抱摔放倒皮克,西班牙球员集体向库伊佩尔斯抗议,但经过VAR视频助理裁判提示,库伊佩尔斯并没有做出表示。

于7月2日凌晨2点打响的克罗地亚VS丹麦,他们的比分为4-3,克罗地亚队获胜。

第1分钟,克努德森手榴弹丢到门前,门前约根森,乱中捅射,皮球击中立柱后进入球网,丹麦1-0克罗地亚。

第4分钟,雷比奇摆脱后一记分球,分给禁区内右侧插上的拉基蒂奇,拉基蒂奇分到门前左侧,丹麦球员解围,但是没有踢远,反而踢到了曼朱脚下,曼朱一脚抽射,为克罗地亚扳平比分1-1丹麦。

第11分钟,克罗地亚获得禁区线上的直接任意球机会,佩里西奇主罚,皮球打在对方球员身上出了底线,莫德里奇主罚右侧的角球,未能造成威胁。

第14分钟,莫德里奇杀入禁区内右侧强行传中,被对方后卫封堵出右侧边线,经过一系列的传递,克罗地亚右边路传中,被对方后卫顶出禁区。

第19分钟,佩里西奇在禁区左侧内切后的打门被封堵,随后克罗地亚左边路传中,曼朱基奇在禁区内倒地,他示意对方球员拉衣服犯规,拒绝判罚点球。

第22分钟,佩里西奇在前场左侧的传中,被丹麦后卫解围出禁区。

第23分钟,埃里克森在禁区弧顶附近的远射,打在克罗地亚球员身上出了底线,丹麦获得左侧角球,战术角球发出,未能造成威胁。

第27分钟,布莱斯韦特在禁区内得到埃里克森的直传球后打门,被苏巴西奇封堵,丹麦失去一次得分良机。

第29分钟,拉基蒂奇在禁区前偏左侧的一脚远射被挡出,随后克罗地亚球员禁区左侧底线附近再次射门,被舒梅切尔挡出,随后佩里西奇在禁区内左侧劲射高出横梁。

第31分钟,丹麦获得右侧角球,埃里克森主罚,被克罗地亚球员解围出禁区。

第33分钟,克罗地亚三号后卫斯特里尼奇在带球杀入对方禁区,拉人犯规。

第38分钟,克罗地亚获得左侧任意球机会,莫德里奇主罚,任意球送到禁区中路,洛夫伦的头球攻门偏出右侧立柱。

第42分钟,埃里克森在禁区前偏右侧的一脚传球,飞出横梁。

第44分钟,拉基蒂奇在禁区内左侧的前插,得到队友的传中球后一脚劲射,皮球偏出左侧立柱。

第45分钟,曼朱基奇在中场附近与对方争抢皮球被踢到脚踝,倒地接受治疗。

下半场比赛,双方易边再战。丹麦开场就进行了人员调整,克里斯縢森下,索内上。

第49分钟,克罗地亚右边路传中,中路包抄的曼朱基奇没有得到皮球。

第51分钟,丹麦球员左侧强行传中,苏巴西奇在门前高高跳起,将皮球没收。

第56分钟,波尔森在右边路的传中,被克罗地亚后卫解围,布莱斯韦特插入禁区内后得球一脚劲射,高出横梁。

第59分钟,佩里西奇在禁区左侧的传中,力量较大,直接飞出了右侧底线。

第63分钟,德莱尼在中场带球一路杀到禁区内左侧,一脚倒三角回传,队友的推射出了左侧底线。

第64分钟,佩里西奇为克罗地亚赢得一次左侧角球机会,莫德里奇送到前点,被丹麦后卫解围出禁区。

第66分钟,丹麦换人,科内柳斯下,9号球员N-约根森上。

第71分钟,克罗地亚进行换人,布罗佐维奇下,科瓦契奇上。

第72分钟,波尔森在禁区右侧得球后过人杀入禁区,倒三角传中到中路,约根森得球后转身打门,角度太正,被对方门将没收。

第74分钟,丹麦球员埃里克森在禁区外的远射,偏出左侧立柱。

第77分钟,莫德里奇在禁区外的远射,偏出左侧立柱。

第78分钟,雷比奇在前场右侧拿球后内切,在禁区前附近的一脚远射,角度太正,被对方门将扑在身下。

第80分钟,斯特里尼奇插上助攻,一次冲刺后有些抽筋,比赛暂停,克罗地亚球员也进行了人员调整,斯特里尼奇下,皮瓦里奇上。

第83分钟,科瓦契奇在一次拼抢中倒地,肩部关节有些扭伤,下场接受治疗。

第84分钟,皮瓦里奇在禁区左侧的45度传中,佩里西奇在禁区内左侧前点甩头攻门,皮球高出横梁。

第85分钟,弗尔萨利科在禁区右侧的低平球传中,被丹麦后卫踢出边线。

第86分钟,雷比奇在禁区右侧连续晃动后杀入禁区,一脚传中被解围,皮瓦里奇的爆射打在对方球员身上出了底线。

第90+2分钟,拉基蒂奇在禁区外的远射,皮球偏出左侧立柱。

常规比赛时间结束,两队踢成1-1平。

比赛进入到加时赛。第91分钟,丹麦左边路传中,波尔森在禁区内右侧的头球摆渡到中路,没有造成威胁。

第95分钟,克努森在禁区内左侧得球后底线附近传中,被挡出边线,丹麦获得左侧角球机会,埃里克森主罚,未能造成威胁。

第97分钟,克罗地亚换人,克拉马里奇上,佩里西奇下。

第98分钟,丹麦换人,德莱尼下,克隆德利上。

第104分钟,莫德里奇长传送入禁区,队友插上后传中被舒梅切尔打出底线。

第105分钟,克罗地亚获得左侧角球机会,莫德里奇主罚,角球开前点,被丹麦后卫顶出左侧边线。

加时赛下半场,第106分钟,丹麦换人,西斯托上,布莱斯韦特下。

第108分钟,西斯托在禁区内左侧的转身打门,皮球偏出。

第108分钟,克罗地亚换人调整,曼朱基奇下,巴代利上。

第112分钟,克努森投掷右侧边线球,N-约根森的一脚抽射偏出左侧立柱。

第114分钟,莫德里奇中圈前沿送出的直塞球,雷比奇形成单刀机会,直接面对小舒梅切尔,雷比奇身后追防上来的约根森直接将雷比奇放倒在禁区,主裁判罚点球,莫德里奇主罚点球,打右侧,舒梅切尔将球扑住。

两队120分钟内打成1-1平,克罗地亚与丹麦进入点球大战。最终4-3,克罗地亚获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