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赛事赛况

奥运会400米跨栏

男的400米栏架高度多少

奥运会400米跨栏

91.4厘米

男女400米跨栏的标准

女子400米跨栏栏高76.2厘米,栏间距离35米,10个栏架。

男子400米跨栏栏高91.4厘米,栏间距离35米,10个栏架。

比赛时,运动员必须跨越10个栏架,除故意用手推或脚踢倒栏架外,身体其他部位碰倒栏架均不算犯规。

四百米栏是世界田径赛事的一个传统项目,早在1900年,男子四百米栏就成为了奥运会正式项目,该项目也是从英国的传统游戏以及比赛中演变而来,该项目最初的栏架呈现T字型,后来为了保证选手安全改为了L字型,这也是跨栏项目栏架的一项重大革新。男子四百米栏的栏架高0.914米,在整整一圈的跑道上有十个栏架,起点距离第一个栏架为45米,最后一个栏架到终点为40米,栏间距为35米,男选手一般的栏间步数一般为15步。

跨栏跑是一项速度更快,对选手的专业性规定较强的100米跑健身运动,其本质是跑栏。跨栏跑的明显的特点是在快速跑进之中翻过一定数目的阻碍,因而,务必利用对选手的平跑速率和重点技术性开展科学研究,系统软件的练习,才可以做到较高的活动水准。但因为技术性,场所,练习_间等众多要素的危害,在一些院校中无法得到高度重视,进行不足普及化,乃至在体育比赛中取消了此项赛事,进而造成跨栏跑的活动水准提升迟缓。

栏架和竞赛规则的演变曾影响到跨栏跑技术的发展。最初运动员是跨过埋在地上的笨重危险的木栅栏,差不多都是上体直立屈腿跳过“栏架”的。1900年以后出现了可以搬动的“⊥”形栏架,不仅方便了练习和比赛,也有助于过栏技术的革新。

第2届奥运会110米栏冠军美国人A.克伦茨列英用了摆动腿伸展快摆的“攻栏”技术。后来,另一个美国人F.史密森又改进了起跨腿动作。经过多人的努力逐渐形成了“跨栏步”技术。1935年又把栏架改进成容易倒翻的“L”形,这种栏架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跨栏跑规则规定,当3.6~4公斤的力量撞在栏板上就向前倒翻的比赛栏架才算合格。使用可升降高度的栏架时,要在底座上附加调整铁块以保证上述要求。1934年以前的规则规定,全程倒3个栏架时成绩无效。现在跨这种栏撞倒多少栏架,都不算犯规,但有意地推倒或踢倒任何一栏架或腿、脚由栏外越过,都要被取消录取资格。现行规则对改进技术和提高成绩都很有利。

跨栏的高度标准应该是多少

男子11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106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91.4厘米;女子1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84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76.2厘米。比赛时,运动员必须跨越10个栏架,除故意用手推或用脚踢倒栏架外,身体其他部位碰倒栏架不算犯规。

奥运会比赛项目分男子11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1896年列入);女子100米跨栏跑(1932年列入,当时为80米跨栏跑,12年改为10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年列入)。

扩展资料:

跨越障碍物是人类在长期生产以及与自然作斗争中所形成的一种基本的生活技能。作为田径运动的跨栏跑,是由跨越障碍物的基本技能,发展演变而来。

跨栏跑在起源于英国,由牧羊人跨越羊圈栅栏的游戏演变而来。当时人们把它叫作障碍跑,属于男子运动项目。早期的跨栏跑设置的障碍物是一般的栅栏。后来出现了埋在地上的木栏架,以后又改为象锯木柴用的支架。跨越这类障碍物,不但危险,而且还容易发生伤害事故,而且也妨碍了跨栏跑技术的提高。

为此,20世纪初,出现了可移动的“⊥”形栏架,推动了跨栏技术的发展。1935年比赛中又出现了“L”形栏架,栏板只要受4公斤的冲撞力量,就会向前翻倒。“L”形结构较为合理和安全,一直沿用至今。

1837年在英国首次举行了大学生跨栏跑比赛。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跨栏跑是正式比赛项目之一,但是当时跨栏技术不是很完善,不是跨栏,而是前腿弯着绕过栏,因此成绩不高,这届运动会冠军的成绩是 17 秒 6 。

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 , 跨栏技术已有所改进,创造了“跨栏”技术,美国运动员获得了 110 米跨栏冠军,成绩是 15 秒 4 。

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美国运动员用了上体前倾的过栏姿势,并改进了起跨腿的动作(起跨腿蹬地结束后不直接前拉,而是经过体侧向前提拉过栏),以 15 秒的成绩获得了冠军。

1920年 - 1922年加拿大运动员除了用上体前倾帮助起跨腿过栏,避免身体重心上升过高外,还用了单臂前摆帮助上体前倾的跨栏技术,以 14 秒 8 的成绩获得了第七届奥运会的冠军。

1936年美国运动员过栏时把摆动腿的膝抬得很高,这对过栏后第一步迅速落地起着很大作用,技术又有了改进,以 14 秒 2 的成绩获得了第十一届奥运会的冠军。

1959年西德运动员创造了 13 秒 2 的世界纪录(人工计时)。直到13年美国运动员才以 13 秒 1 的成绩刷新了纪录。到1980年止的世界纪录是电动计时为13 秒 16 ,人工计时为 13 秒。

70年代以来,由于塑胶跑道的出现,跨栏跑的技术又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跨栏向跑栏过渡,全程跑的速度提高了( 110 米跨栏跑平均速度每秒 8-9 米,女子 100米跨栏为每秒 8 米),“跨栏步”的绝对速度也有一定提高,过栏和栏间跑的速度更加接近。

男子 400 米跨栏跑从第二届奥运会起,列为比赛项目,当时的栏高是 76.2 厘米,这届运动会的冠军是美国运动员,成绩是 57 秒 6 。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将栏高改为 91.1 厘米,冠军的成绩是 58 秒。

到了1956年,美国运动员以 49 秒 2 的成绩突破了 50 秒大关。女子 400 米跨栏跑13年起成为国际比赛项目。

百度百科-跨栏

跨栏的栏杆有多高?

跨栏的栏杆有:110米高栏,栏高1.067米;100米栏栏高84厘米;男子400米栏栏高91.4厘米;女子400米栏栏高76.2厘米。跨栏跑,是途中设有固定数量、固定距离、固定高度栏架的短跑项目,也是田径运动中技术复杂、节奏性比较强、锻炼价值比较高的项目。从事跨栏跑运动,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弹跳力、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跨栏项目:

奥运会比赛项目分男子11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女子10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男子11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106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91.4厘米;女子1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84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76.2厘米。比赛时,运动员必须跨越10个栏架,除故意用手推或用脚踢倒栏架外,身体其他部位碰倒栏架不算犯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跨栏

奥运会项目怎么没有跨栏?

奥运会项目有跨栏,例如男子11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等。

跨栏跑是在一定距离内,跨过规定的高度和数量的栏架、技术性较强的短跑项目,属田径运动中径赛的一种。国际比赛男子为110米高栏,栏高106厘米,栏数10个;女子为100米低栏,栏高84厘米,栏数10个。

跨栏名人刘翔:

刘翔(Liu Xiang),中国田径(110米跨栏)一级运动员,1983年7月13日9点28分出生在上海市普陀区,1998年刘翔开始转向跨栏训练。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以12.91秒的成绩平了保持11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2009年12月11日下午15时20分,在东亚运动会田径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刘翔以13秒66的成绩轻松夺得冠军,成就“三冠王”。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跨栏

400米栏起跑到第一个栏距离

400米栏起跑到第一个栏距离是45米。

400米栏介绍:

400米栏是传统的田径项目和奥运会项目,全长400米,分为男子400米栏和女子400米栏。男子400米栏第一栏距起跑线45米,从最后一个栏至终点是40米,栏间距为35米,栏数10个,栏高91.4厘米。

女子400米栏第一栏距起跑线45米,从最后一个栏至终点是40米,栏间距为35米,栏数10个,栏高76.2厘米。

男子400米栏世界纪录:2021年8月3日,2020东京奥运会决赛,挪威选手瓦霍尔姆创造的45秒94。女子400米栏世界记录:2021年8月4日,2020东京奥运会决赛,美国选手西德尼·麦克劳林创造的51秒46。

夺冠趋势:

2007年9月2的大阪田径世锦赛中,中国选手黄潇潇在女子400米栏的决赛中,以54秒15再次获得第五名。在大家都渴望黄潇潇能突破历史,冲击奖牌的时候,她却遗憾地再次与奖牌无缘。

竞技体育的残酷在于只认结果不讲过程,黄潇潇这些年在女子400米栏上取得成绩已经表明她具备了相当的实力,但最终就是在大赛上难以有出色的发挥。2005年在赫尔辛基世锦赛上,黄潇潇以54秒57获得第五名。

这次比赛她在半决赛中以54秒整的成绩以小组第二身份出线,但有些遗憾的是54秒的成绩在整个半决赛晋级选手里也只能排第五。最终的决赛里,她没能突破自己仅以54秒15再次获得第五名。

澳洲选手劳林森以53秒31的个人赛季最好成绩获得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佩岑基娜以53秒50获得亚军。从中可以看出黄潇潇要想实现个人突破,必须将自己的整体实力提升到54秒以内才行。而在男子110米栏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同时,中国队更加渴望黄潇潇能再进一步,在女子跨栏项目上有重大的突破。

奥运会跨栏比赛中,400米栏的栏架和110米的栏架相比,哪个高?

(400-40-45)/9=35米

女子400米栏高76厘米。栏间距35米

男子400米栏栏高91.4厘米,栏间距35米

男子400米栏世界纪录:1992年8月6日,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凯文·扬创造的46秒78。

女子400米栏世界记录:2003年8月8日,在俄罗斯田径锦标赛上,俄罗斯选手尤利娅·佩琼金娜创造的52秒34。

ps中国现在有个黄潇潇,400米栏很nb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