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赛程预告

格鲁吉亚vs哈萨克-格鲁吉亚vs哈萨克斯坦

前苏联分裂成多少个国家?

格鲁吉亚vs哈萨克-格鲁吉亚vs哈萨克斯坦

一共解体成了15个国家

分别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 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立陶宛、拉托维亚,爱沙尼亚

跨东欧和东北亚:俄罗斯

东欧三国: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

北高加索三国: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

波罗地海三国:立陶宛,拉托维亚,爱沙尼亚

谁知道苏联时期民族迁移那事?

斯大林执政后,进行了多次民族迁移决定,具体如下:

1 根据1936年4月28日苏联人民委员会第776—120号决议,从乌克兰迁移35820名“不可靠的”波兰人到哈萨克。

2 根据1937年7月17日联共(布)中央和人民委员会第103/1127—267号决议,把毗连伊朗、阿富汗、土耳其的苏联边境地带的各族居民迁往内地,例如1325名库尔德人被迁往吉尔吉斯和哈萨克。

3 30年代上半期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苏联远东地区边界受到威胁。根据1937年8月21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第1428—326号决议,从远东(主要是滨海边疆区)迁移全部朝鲜人171781名到哈萨克等地,以防被日本人“利用”。

4 根据1938年10月8日苏联人民委员会第1084—269号决议,从阿塞拜疆边境地区迁移6000名伊朗人到哈萨克。

5 1939年斯大林出兵波兰,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部地区强行并入苏联。在建立苏维埃过程中,从那里迁移10%的居民,即1173180人到东部,其中波兰人389382名(1944年的数字),其余为德意志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等。

6 1940年波罗的海三国和比萨拉比亚并入苏联后,从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摩尔达维亚分别迁移工厂主、地主、资产阶级成员的家属3600人、6850人、9115人、27000人到国家东部地区。

7 根据1941年6月14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命令,从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摩尔达维亚、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部分别迁移犯有罪等罪行的人3668名、12682名、9236名、22648名、9595名、27887名,至9月完成,接收地区是西伯利亚、哈萨克、科米自治共和国。

8 1939年初苏联有德意志人1427222名,主要分布在俄罗斯(700231人)和乌克兰(392458人)。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后,苏联的德意志人被看作是法西斯德国的内应。根据1941年8月12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第2060—935号联合决议和8月28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团第21—160号命令,将伏尔加河地区的德意志人迁移到西伯利亚、哈萨克和中亚各共和国。至10月28日从伏尔加河德意志自治共和国迁出446480人,该自治共和国被撤销。1941~1942年总共迁移德意志人1209430名。迁移行动一直持续到40年代末。

9 根据1941年8月26日、1942年3月9日列宁格勒战线军事委员会第196号和第00713号决议,从列宁格勒市和列宁格勒州迁移全部芬兰人,1942年4月完成,共迁走9000余人去西伯利亚。他们起初被当作“行政迁移者”,1944年末成为特种移民。

10 根据1943年10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团第115—136号决议和10月14日苏联人民委员会第1118—342号决议,以通敌为由迁移整个卡拉查伊民族,撤销卡拉查伊-切尔克斯自治州,总共迁移69267人去哈萨克和吉尔吉斯。

11 根据1943年12月2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团命令和12月28日苏联人民委员会第1432—425号决议,以通敌为由迁移整个卡尔梅克民族,撤销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结果有93139名卡尔梅克人被迁往西伯利亚。

12 根据1944年1月31日苏联国防委员会第5073号决议和2月21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第00193号命令,以通敌为由迁移整个车臣民族和印古什民族。共迁移车臣人393229名、印古什人91250名到哈萨克和吉尔吉斯。根据1944年3月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团第116—102号命令,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被撤销。

13 根据1944年3月5日苏联国防委员会第5309号决议,以“背叛行为”和“土匪活动”为由迁移整个巴尔卡尔民族。共迁移37107名巴尔卡尔人去哈萨克和吉尔吉斯。根据4月7日最高苏维埃团的命令,将卡巴尔达-巴尔卡尔自治共和国更名为卡巴尔达自治共和国。

14 根据1944年3月31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命令,迁移从事反苏活动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联盟和乌克兰起义军成员100300人到国家东部地区。

15 根据1944年4月2日和5月11日苏联国防委员会第5859号和5943号决议,将全部克里米亚鞑靼人迁往乌兹别克,罪名是“背叛行为”,共迁移180014人。1945年6月30日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被撤销。

16 根据1944年6月2日苏联国防委员会第5984号决议,因通敌和反苏行为从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迁移保加利亚人、希腊人、亚美尼亚人12422名、15040名、9621名到东部地区,同时迁移德意志人、意大利人、罗马尼亚人等共1000多名。

17 根据1944年6月24日苏联国防委员会第6100号决议,从克里米亚往乌兹别克迁移外籍希腊人3531名,从罗斯托夫州和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迁移无国籍希腊人8300名,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共迁移16375名希腊人到国家东部地区。

18 根据1944年7月31日苏联国防委员会第6279号决议,从格鲁吉亚毗连土耳其的边境地区迁移梅斯赫特土耳其人、库尔德人、赫姆申人(亚美尼亚人穆斯林)共91095人去乌兹别克、哈萨克和吉尔吉斯,他们被怀疑为“叛徒、土耳其的代理人”。1944年从外高加索总共迁移库尔德人4万名。

19 根据1945~1946年苏联一系列决议,迁移“弗拉索夫分子”(弗拉索夫将军领导的反苏的“俄国解放军”成员,由乌克兰人以及俄罗斯人等组成)到国家东部地区。至1947年中期共迁移118252人,显然有扩大化之嫌。

20 根据1947年9月10日苏联部长会议第3214—1050号决议,从乌克兰西部迁移乌克兰民族主义者联盟成员及其家属74898人到国家东部地区。至50年代初,总共迁移171566人。

21 根据1948年2月21日苏联部长会议第417—160号决议,从波罗的海三国迁移民族主义者、土匪、富农家庭的成员。这次代号为“春天”的行动于1948年5月22日开始,仅从立陶宛就迁移49331人去西伯利亚。根据1949年1月29日苏联部长会议第390—138号决议,再次从波罗的海三国迁移上述人员,分别从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迁移42149人、20173人、31917人。1945~1949年共迁移拉脱维亚人38911名、立陶宛人80189名、爱沙尼亚人19237名。1940~1953年在国家北部和东部地区的特种移民中,来自拉脱维亚的有52541人;来自爱沙尼亚的有32540人;来自立陶宛的有118599人。

22 根据1949年4月6日苏联部长会议第129—467号决议,从摩尔达维亚迁移富农、地主、通敌者及其家属35050人到西伯利亚。

23 根据1949年5月29日苏联部长会议第2214—856号决议,从外高加索和黑海沿岸地区迁移希腊人6121名、梅斯赫特土耳其人49049名、其他民族及达什纳克党(亚美尼亚组织)成员2510人到哈萨克、西伯利亚。根据1951年11月23日苏联部长会议第4893—2113号决议,从上述地区再次迁移余下的同类人员11504人到哈萨克。

24 根据1952年3月25日苏联部长会议第6435号决议,从白俄罗斯迁移富农及其家属4298人到哈萨克。

以上数据参见俄联邦国家档案馆档案,全宗P-9401、P-9479等;〔俄〕H· ·布盖:《贝利亚致斯大林:“遵照您的指示……”》,俄文版,莫斯科,20世纪俄罗斯社会研究者协会,1995年。

上述24次较大规模的行动共迁移约440万人,涉及民族20个以上,其中整个民族被迁移的有11个。当然这不是迁移行动的全部,还有一些小规模的迁移行动没有列入。关于移民的总人数,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上引数字虽出自档案材料,但由于战时条件和迁移行动的紧急性,统计数字的混乱在所难免。苏联学者对移民总数的估计从布盖的320万人到麦德维杰夫的500万人不等,足见在移民数量的统计上出入之大。①

移民在路上一般要颠簸二三十天才能到达中亚或西伯利亚的移居地。移民列车严重超载,缺少食物和水,车厢里阴暗、寒冷(有些车厢本来是专门装运活牲畜用的),又没有医护人员,有时传染病流行,夺去了一些人的生命。究竟有多少人死于途中?官方文件很少涉及,而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录只能反映局部的情况,可以说至今还没有发现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可靠史料。因此研究者们只能作大概的估计,例如有人估计途中病死几十万.

前苏联有那6大国?

苏联1922年底成立的时候有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4个加盟共和国

1924年10月乌兹别克和土库曼成为加盟共和国

1929年12月塔吉克成为加盟共和国

1936年12月,外高加索分为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3个共和国分别加入苏联,哈萨克、吉尔吉斯也成为加盟共和国

1940年3月,卡累利阿—芬兰成为加盟共和国

同年8月摩尔达维亚以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罗的海三国)分别加入苏联

至此苏联有16个加盟共和国

1956年7月,卡累利阿—芬兰降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共和国

苏联15个加盟国的体制一直维持到解体。

前苏联由的15个加盟共和国: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二战苏军里有哪些少数民族 比如哈萨克师 卡尔梅克骑兵师

苏联军队的话主要是格鲁吉亚 乌克兰 以及亚美尼亚为主的以基督教为主的几个民族。

除此之外一些其他的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民族如鞑靼人 车臣人 印古人,以及蒙古人分支的卡尔梅克人参加的很少,而且因为苏联的民族 政策存在问题,很多像车臣 鞑靼等地的人反而加入了德军一方在苏联后方发动起 义,后来被斯大林强行迁往西伯利亚,这些问题今天也没有解决。

还有苏联苏联最精锐的哥萨克骑兵并不是一个民族,指的是一个地区集团,在二战中立下了很大功劳,但是其中有人曾参与反对苏联,后来被解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