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比赛记录-瑞士公开赛混双决赛
张洁雯的运动生涯
1997年,张洁雯在香港参加了自己的首个国际比赛,亚洲青年锦标赛,擅长的双打比赛中和谢杏芳搭档拿到冠军,并在随后的单打比赛中力克中国香港的凌宛婷再添一金 。
1998年,张洁雯再次和谢杏芳合作,夺得澳大利亚世锦赛女双的冠军。
1999年,参加新加坡公开赛获得女双冠军,成为苏迪曼杯冠军队主力成员。
2000年开始,张洁雯开始与魏轶力搭档,在全国双打冠军赛中获的女双冠军;尤伯杯冠军队主力队员,同年夺得日本公开赛女双冠军 。
2001年,在世锦赛中获女双亚军;代表广州队参加获第九届全运会获得女双冠军;同年获得国际羽毛球超级大奖赛女双亚军,大奖赛总决赛女双冠军 。
2002年,在巡回赛中获得新加坡、马来西亚公开赛女双冠军;全英、韩国、日本公开赛女双第三名,法国、全英公开赛女双亚军;同年在亚运会中和陈其遒搭档获混双第三。
2002年的釜山亚运会后,面对韩国选手为中国羽毛球女双的压力,为了夺回原有的优势,中国队对几员主力进行了重新配置,原与他人合作的张洁雯、杨维成为固定搭档;同年搭档杨维在亚洲锦标赛击败了世锦赛冠军高凌、黄穗,夺得金牌 。
2003年,在新加坡、印尼和马来西亚三站国际羽毛球公开赛上,中国女双选手张洁雯搭档杨维夺得两金一银。她俩在这三站比赛中净赚1308分,国际排名也从世锦赛后的第九位跃升至第三位 ;在世锦赛上,张洁雯和杨维力克中国队的老冤家罗景民、李敬元,重新夺回中国队在羽毛球女双运动上的优势 。在巡回赛中,张洁雯和杨维夺得瑞士公开赛女双冠军,瑞士、新加坡、马来西亚、丹麦公开赛女双冠军,全英、印尼、德国、中国香港、中国公开赛女双亚军。同年,张洁雯和杨维羽毛球女双世界排名第一 。
2004年8月,在雅典奥运会上,张洁雯和杨维在女双半决赛再一次将罗景民、李敬元淘汰,中国女双成功会师决赛。随后的决赛, 张洁雯和杨维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反败为胜,以2-1战胜了队友世锦赛冠军高凌、黄穗,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金牌 。同年在羽毛球巡回赛中夺得韩国,马来西亚、中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公开赛女双冠军;韩国、中国香港公开赛冠军,瑞士、全英公开赛亚军 ;同年成为尤伯杯冠军成员。同年,张洁雯和杨维羽毛球女双世界排名继续保持第一 。
2005年,张洁雯和杨维一举夺得世界锦标赛冠军和世界杯冠军;在巡回赛中夺得日本站、马来西亚站,中国站,香港公开赛女双冠军 ;在全运会中代表广州队获得女团、女双、混双亚军。
2006年,世界排名第一的张洁雯继续搭档杨维获得德国、新加坡、韩国、香港、中国公开赛女双冠军 ;并获得全英赛、印尼公开赛、世界杯、亚运会亚军;同年成为尤伯杯冠军成员;在多哈亚运会中获得女团冠军、女双亚军 。
2006年,由于羽毛球队内部调整,让原本搭配好的女双面临混乱。在2007年全英公开赛夺得亚军后,奥运冠军张洁雯与杨维就被“试验性”拆伙,张洁雯与高崚重新组合 。
2007年由于国际羽联工作上的失误,张洁雯和杨维再一次重新组合,参加世锦赛,并一举夺得世锦赛、日本超级赛、德国公开赛和丹麦超级赛的冠军,世界排名重回第一 。
2008年,张洁雯搭档杨维获得马来西亚公开赛、瑞士公开赛、泰国公开赛以及亚锦赛冠军,并成为第22届尤伯杯团体赛冠军主力成员 ;北京奥运会后,张洁雯短暂退出羽坛 。
2009年复出参加参加了今年马来西亚公开赛、韩国公开赛、亚洲锦标赛 ;在泰国羽毛球黄金大奖赛决赛中张洁雯搭档杨维在22-24先丢一局后,以21-17和21-15连扳两局,逆转夺取女双桂冠 。7月26日,在泰国羽毛球黄金大奖中搭档张洁雯2比1击败老对手高崚、魏轶力,夺得女双冠军,也是杨维、张洁雯2009年获得的首个公开赛冠军 ;10月,全运会羽毛球比赛张洁雯搭档杨维1比2不敌赵婷婷和冯晨组合,止步四强 。全运会之后,张洁雯宣布正式退役 。
介绍一下韩国选手李龙大。这个人单打厉害还是双打厉害?
1988年9月11日出生的李龙大现在才22岁,身高180cm.就是这位帅气的小伙子却是韩国羽毛球届乃至世界羽球届公认的双打天才。而且他丰富的运动经历足够令同龄的中国选 李龙大手汗颜。这位毕业于和顺实业高中,有着“朴柱奉第二”美誉的天才少年注定是中国现在乃至未来的主要对手。 学生时代:五冠王到高中生冠军 李龙大从小学二年级(1996年)开始接触羽毛球,到现在已经拥有超过10年的球龄。小学5年级时在全国比赛中,李龙大获得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成为五冠王。自此被韩国“球探”记录在案,只是当时年龄尚小只能作罢。李龙大首次披上国家队战袍是和顺中学初三时候的事情。 李龙大首次在成年公开赛上夺冠是2006年一月份的德国公开赛,那时他只有17岁零4个月。也因此成为继朴柱奉之后韩国第二位“高中生冠军”。随后的世界青年羽毛球赛上,李龙大分获男双混双和团体三项冠军杯。成为名副其实的双打天才。 编辑本段主要成绩 最高世界排名:男双:1; 混双:1。 </b> 2011年 2011年世界羽联黄金大奖赛瑞士公开赛混双4强(与河贞恩) 2011年世界羽联黄金大奖赛瑞士公开赛男双亚军 2011年世界羽联黄金大奖赛德国公开赛男双冠军 2011年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韩国公开赛男双冠军 2010年 2010年至世界羽毛球联盟选手委员会运动员委员 2010年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男双亚军 2010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双冠军(三连冠) 2010年广州亚运会男双季军 2010年广州亚运会团体赛亚军(与郑在成在男双中击败中国队风云组合) 2010年世界羽联系列赛瑞士超级赛混双冠军 李龙大2010年全英羽毛球超级赛混双四强 2010年韩国羽毛球超级赛男双冠军 2010年台湾公开赛大奖赛gold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双打金牌 2009年 2009年马来西亚年终排位赛男双冠军 2009年世界羽联超级赛总决赛男双冠军 2009年中国羽毛球超级赛男双冠军 2009年中国羽毛球超级赛混双冠军 2009年中国香港超级赛男双冠军 2009年羽毛球世界锦标赛男双亚军 2009年羽毛球世界锦标赛混双四强 2009年印尼超级赛男双冠军 2009年印尼超级赛混双亚军 2009年苏迪曼杯混合团体赛亚军 2009年亚洲羽毛球锦标赛混双冠军 2009年德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双冠军 2009年韩国羽毛球超级赛混双冠军、男双亚军 李龙大2009年大马羽毛球超级赛男双冠军、混双亚军 2009世界超级系列赛羽毛球男子双打淘汰赛第1位 2009和顺korea挑战赛国际羽毛球锦标赛混合双打冠军 2009和顺korea挑战赛国际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双打冠军 2009年瑞士羽毛球超级赛混双屈居亚军 2009第55届大韩体育会体田径部门优秀奖 2009年第14届可口可乐体育对象宇首善获奖 2008年 2008年中国公开赛混双冠军 2008年中国公开赛男双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冠军(与李孝贞) 2008年亚洲锦标赛男双冠军 2008年瑞士公开赛男双冠军 2008年全英赛男双冠军 2008年德国公开赛男双亚军 2008年德国公开赛混双冠军 郑在成/李龙大(右)2008年韩国公开赛混双冠军 2008年大马公开赛混双亚军 2008年德国公开赛男双亚军 2007年 2007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双亚军 2007年德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双亚军 2007年德国羽毛球公开赛混双四强 2007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混双打进前八 2007年瑞士羽毛球公开赛混双冠军 2007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双打进前八 2007年马来西亚羽毛球公开赛男双四强 2007年韩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双冠军 2006年 2006年德国公开赛男双冠军 2006年台北公开赛男双亚军 2006年亚洲青年锦标赛混合团体赛冠军成员,男双,混双冠军 2006年泰国公开赛男双,混双冠军 2005年 2005年亚青赛男双、混双冠军
陈其遒的辉煌战绩
1993年 入选广东省羽毛球队,1997年入选国家羽毛球队。是我国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
1998年 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双第三,荷兰公开赛混双亚军;1999年 瑞典公开赛混双第三,泰国公开赛男双冠军;
2000年 全国锦标赛男双冠军,荷兰公开赛混双冠军;
2001年 中国公开赛男双亚军,新加坡公开赛男双八强;
2001年 获苏迪曼杯混合团体冠军。
2002年 亚运会、亚锦赛男双八强,亚运会混双四强,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双冠军,中国公开赛混双亚军,新加坡公开赛混双四强;
2003年 中国公开赛混双亚军,日本、瑞士公开赛男双亚军、混双四强,全英公开赛男双八强、混双亚军,泰国公开赛混双冠军;
2004年 中国公开赛混双亚军;
2004年 汤姆斯杯冠军。
北京时间2005年11月13日,在2005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决赛间歇,中国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副主任、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为宣布退役的龚睿那和陈其遒颁发成就奖。 气球”是队友送给陈其遒的昵称。外表看似沉默寡言的他,没想到聊起来竟一扫羞涩,滔滔不绝:“了解我的人都知道,其实我很健谈。”我们的话题从今年5月广州汤杯开始。在那次比赛中,中国男双表现不稳定,总教练李永波临阵重组男双。陈其遒临危受命,与张尉配对打了两场比赛。
首场战胜了韩国选手河泰权/李东秀,为中国队进入半决赛立下了功劳;第二场在与马来西亚钟腾福/李万华的对决中,先赢后输,丢掉关键的一分,使中国队在自家门口被挡在了汤杯决赛的门外。回想起这场比赛,陈其遒感慨颇深:“当我们2比0领先时,我的脑海里竟是一片空白,没有了思维没有了技术,更没有乘胜追击的气势,保守不敢拼,心理承受能力差,结果如落花流水似的败下阵来。这对我是个很深刻的教训。” 陈其遒开始接触羽毛球是在11岁。由于广东梅州是著名的足球之乡,他曾跟着“起哄”,到体校踢了几天的足球。结果遭到父母的极力反对,认为他瘦弱的身体不适合直接对抗性的运动。刚好该市恢复羽毛球队,他就成为了第一批小队员。三年之后只有3人到省队集训,而陈其遒就是其中之一。94年他成为省队正式队员,主项单打;96年入选中国青年队;同年底在有60多名全国最优秀小选手参加的选拔赛上,名列第三;97年底调入国家二队。由于后备力量充足,中国羽毛球队很早就引进了竞争机制。若想从二队升上一队,也就是从住居的地下室搬上5楼,必须经过队内的升降级比赛。98年10月,陈其遒通过了这个比赛,实现了自己成为国家队一线队员的愿望。男双是中国羽毛球队最薄弱的环节。陈其遒到国家队后,教练根据他只有1.72米身高的条件,让其改练双打。他先后与程瑞、余锦豪、刘永三人合作,获得过98年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双第三;99年泰国公开赛冠军、世界锦标赛第五名;2000年全国锦标赛冠军以及2001年中国公开赛亚军等等。记忆中最漂亮的一场比赛就是99年世界赛。陈其遒与余锦豪击败1号种子印尼选手,给正处于低迷中的中国男双带来一缕春风;随着他俩获得第五、张军/张尉摘得铜牌,让人看到了中国男双的希望。然而,中国男双在进步的同时,世界其他羽球强国的水平也在提高。这使得中国队的进步变得微不足道,成绩也一直徘徊不前:“ 我觉得徘徊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实力上的,而是我们本身的自信心不足。”为了尽快提高自信心,眼下陈其遒正与搭档张尉一起加深磨合:“近期目标是明年3月苏迪曼杯和5月世界锦标赛;远期目标是2004年在汤杯突破中男双拿分;而在雅典奥运会上,男双要争夺冠军。”看到我瞪大了眼睛,陈其遒笑着说:“这不是信口开河,而是队里确立的奋斗目标。很多人都认为不可思议。但作为承担任务的人来说,就要有这种信念,尽全力实现目标。我特别喜欢羽毛球,参加了苏迪曼杯赛,尽管获得了金牌,但我只是替补。如果能亲手夺得世界冠军,我愿意为此付出一切努力!”
羽毛球运动员张军个人资料
张军(Zhang Jun)
性别:男
籍贯:江苏苏州
生日:1977.11.26
身高:1.75米
体重:75公斤
项目:羽毛球
辉煌战绩
张军1986年进入苏州市体校,1991年进入江苏省体工队,1996年进入国家二队,后进入国家一队。张军的技术特点是后场攻击力强,劈杀力量过人,不足之处是战术上缺乏灵活性。他与高凌配对为中国夺得了奥运会历史上第1枚混双金牌,在当今国际羽坛混双项目排名稳居前二。
1997年中国公开赛男双亚军(与杨明)
1998年瑞士公开赛男双冠军(与张尉),亚锦赛男双亚军(与张尉),亚运会男团亚军主力成员(与张尉);
1999年第6届苏迪曼杯冠军主力成员(与张尉);
2000年悉尼奥运会混双金牌(与高凌),马来西亚、日本公开赛混双四强,泰国公开赛混双冠军;
2001年国际羽毛球超级大奖赛男双冠军(与张尉),世界羽毛球大奖赛总决赛男双第3(与张尉)、混双第3(与高凌),世锦赛混双冠军(与高凌),中国、日本公开赛混双四强,全英公开赛混双冠军,韩国公开赛混双亚军;
2002年全英赛混双第3名(与高凌),中国、印尼、新加坡、全英公开赛男双八强,日本公开赛男双四强,中国公开赛混双冠军,亚锦赛混双冠军,亚运会混双八强,印尼公开赛混双四强;
2003年日本、全英公开赛混双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混双冠军。
2005年全英公开赛混双冠军,苏迪曼杯团体冠军主力成员,新加坡公开赛混双冠军。
2006年全英公开赛混双冠军。
2007年退役之后进入中国羽毛球队担任女双教练
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的竞赛规程
2013年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竞赛规程 2013年9月28日至2014年6月5日在各参赛俱乐部主场进行。
各参赛俱乐部必须在其所依托运动队所属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区域内选择两个地级市或同级别的市辖区注册为主场所在地。八一羽毛球队组件的俱乐部可在境内任一省、直辖市或自治区的区域内选定两个地级城市或同级别的市辖区注册为主场。 沈阳机床羽毛球俱乐部
上海兹韦克羽毛球俱乐部
江苏中建地产羽毛球俱乐部
浙江银江羽毛球俱乐部
湖北武汉美联地产羽毛球俱乐部
湖南省广东商会羽毛球俱乐部
广东欧派羽毛球俱乐部
青岛羽毛球俱乐部
厦门特房羽毛球俱乐部
广州粤羽羽毛球俱乐部
东莞世纪城羽毛球俱乐部
八一东凌集团羽毛球俱乐部 比赛进行五场制混合团体赛:
单打:
每轮需进行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的比赛。
2、双打:
每轮轮转选定两个比赛项目。
3、三对三:
每次团体赛进行一场混合三对三的比赛,要求双方各有2名男队员和1名女队员。
4、每轮比赛五个单项具体比赛项目和比赛顺序参见本规程七、比赛办法 。
(二)每次团体赛前,两支俱乐部进行一场业余男子双打单项比赛。比赛成绩将单独计算,专设奖励。(赛前半小时开始,中央台录制,比赛视频在CNTV或腾讯羽超官网上播出。) (一)参加2013年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以下简称“羽超联赛”)的俱乐部,必须按照《关于2013年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俱乐部注册的通知》中的相关规定,于2013年6月28日前进行俱乐部参赛注册(包含非交流运动员注册和交流运动员提名);于7月16日进行运动员交流;于2013年8月18日前进行俱乐部教练员和运动员注册及报名
每个俱乐部注册男女专业运动员至少各8名,业余男运动员至少3名。
业余运动员指18岁-50岁,从未在乒羽中心和中国羽协注册过专业运动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每队报领队1名,教练2至4名,队医1至2名,男、女专业运动员至少各5名,业余男运动员至少2名。以上运动员须在2013年羽超联赛注册方可报名参赛。
羽超联赛开赛后,如报名参赛运动员因故不能比赛,可由所属俱乐部在其已注册运动员中补报并经中国羽协批准方可参赛。但补报工作必须在补报运动员首次参赛轮次之前一周(或两轮)进行。报名参赛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具有中国羽协颁发的中羽联赛注册证。 (一)混合团体赛竞赛方法
本赛季羽超联赛分为常规赛和季后赛两个阶段。常规赛阶段进行红、蓝两个分区主客场双循环赛;季后赛进行主客场淘汰赛及附加赛决出1-8名。
1. 常规赛
(1)采用“1”固定的逆时针轮转法,分红、蓝两区先后进行两个单循环赛排出组内名次。必要时,赛事组委会有权根据需要调整相关队伍的比赛顺序。
(2)2012年羽超联赛冠亚军分别进入红区和蓝区,其余俱乐部按2012年羽超联赛和羽甲联赛的名次从高到低每两队为一批次,抽签入区。
如具有有效联赛名次的俱乐部未注册参赛,依次由2012年羽甲联赛下一名次的俱乐部递补进区。
(3)各区内俱乐部队根据2012年羽超联赛和羽甲联赛的名次从高到低依次进入相应分区第一循环和第二循环的组内号位,如具有有效联赛名次的俱乐部未注册参赛,依次由2012年羽甲联赛下一名次的俱乐部递补进位。
(4)每两个队之间2012年俱乐部联赛名次高的队有权选择两队间比赛的主客场顺序。一个俱乐部队在一个单循环内最多选择3个主场。
(5)常规赛的名次计算:
①两个赛区分别根据两个循环全部比赛的胜次进行排名。
②如果两个队胜次相同,则该两队之间胜两次的队排名靠前。如该两队各胜一次,则计算该两队之间比赛的净胜场数,净胜场数高的队排名在前;如净胜场数仍相同,则依次计算该两队之间比赛的净胜局数、净胜分数,直至在某一计算层级的净胜数分出高低;如仍不能分出高低,则以抽签决定该两队排名先后。
③如果三个(含)以上队胜次相同,则依次计算这些队两次循环赛全部比赛的净胜场数、净胜局数、净胜分数,直至在某一计算层级的净胜数分出高低;如仍不能分出高低,则以抽签决定这些队排名。其中不论在净胜场、净胜局、净胜分哪个计算层级上出现两个队相同的情况,则按以上②的步骤排出先后。
2.季后赛及名次计算
(1)常规赛各区排名前2名的俱乐部队进行交叉淘汰赛及附加赛决出1-4名;
半决赛进行三场两胜制比赛,第一场比赛先在常规赛排名低的俱乐部队主场进行,第二场在另一队的主场进行,如有第三场比赛,在单循环排名高的队的主场进行。
半决赛的负者在常规赛排名高(如相同则在成绩较好)的一样主场进行一场比赛决出3、4名;
决赛进行三场两胜制比赛最终决出冠亚军。第一场比赛先在常规赛排名低的俱乐部队主场进行,第二场在另一队的主场进行,如有第三场比赛,在单循环排名高的队的主场或组委会指定的第三方城市进行。
(2)常规赛各区排名第3的两支俱乐部队进行一场比赛决出5、6名,成绩较好的俱乐部(*)有优先选择或放弃主场的权利。
(3)常规赛各区排名第4的两支俱乐部队进行一场比赛决出7、8名,成绩较好的俱乐部(*)有优先选择或放弃主场的权利。
(4)常规赛各区排名第5的两支俱乐部队进行一场比赛决出9、10名,成绩较好的俱乐部(*)有优先选择或放弃主场的权利。
* 成绩较好的俱乐部指两支俱乐部根据常规赛双循环的胜次、净胜场、净胜局、净胜分依次进行比较,直到分出高低;仍不能分出高低则根据俱乐部成绩最佳的1名业余运动员积分进行比较;如仍相同则抽签决定主场选择优先权。
(二)混合团体赛比赛规则
1、计分方法
(1)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每局11分、每球得分的比赛方法。
(2)在一局比赛中,当双方比分至10平时,领先得2分的一方胜该局。
(3)在一局比赛中,当双方比分至14平时,比分先到15分的一方胜该局。
2、间歇:
(1)每局比赛不允许有间歇。
(2)每局之间允许有不超过120秒的间歇。
(3)有电视转播的比赛,裁判长可在该场比赛前决定更改上述(2)规定的间歇时间。
3、交换场区:
以下情况,运动员应交换场区:
第一局结束
第二局结束(如有第三局)
在第三局比赛中,一方先得6分时。
4、三对三比赛规则:
除上述规则外,三对三比赛还应遵守以下规则:
(1)发球
1)每队只能指定2名选手,依照羽毛球双打发球规则参与发球和接发球。
2)另外1名队员为自由人,不能发球,也不能接发球;
3)赛前交换名单时,各队就应确定发球和接发球的2名运动员。该场比赛中不能更改发球和接发球运动员人选。
4)发球时,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同伴(包括自由人)应在各自的场区内。其站位不限,但不得阻挡对方发球员或接发球员的视线。
(2)每一回合发球被回击后,由发球方的任何一人和接球方的任何一人,交替在各自场区的任何位置击球,如此往返直至死球。
(3)任何选手在比赛过程中都不得长时间离开场地双打线的范围。
5、其他内容参照中国羽协审定的最新《羽毛球竞赛规则》和世界羽联(微博)的最新规定。
(三)业余男双比赛比赛规则和竞赛方法:
1、比赛规则
(1)计分方法:
业余男双比赛采用一局21分,每球得分的比赛方法。
(2)间歇:
比赛中,一方先到11分时,允许有不超过60秒的间歇。
(3)交换场区:
在比赛中,一方先得11分时运动员应交换场区。
(4)其他未提及的内容参照中国羽协审定的最新《羽毛球竞赛规则》和世界羽联的最新规定。
2、名次计算:
(1)业余比赛采用个人积分排名制:
每场比赛获胜一方的两名运动员各积3分,另外一方两名运动员各积1分,没有参加比赛的业余运动员积分为0;
(2)根据10场比赛的总积分排名来计算各俱乐部每名注册业余运动员的最终成绩;
(3)常规赛排名第六的两支队伍按照常规赛10场比赛的成绩计算业余运动员积分,其他10支俱乐部可在本俱乐部参加的全部比赛中挑选10场比赛结果计算本俱乐部各业余运动员的积分。
(4)全部注册业余运动员根据最终的积分进行排名。 (一)每次混合团体赛采用5场3胜制的比赛方法。
常规赛打满5场,季后赛胜3结束。主场承办方有义务准备各种垫场活动。
(二)混合团体赛的出场顺序。
1.每次混合团体赛在一个比赛单元,一块场地连续进行,直至分出胜负。
2.每轮次混合团体赛的出场顺序按下表固定(方案二):
避开超级系列赛等重大赛事的版本,比赛时间为2013年9月28日至2014年6月5日。
比赛阶段 轮次 主场个数 第1场 第2场 第3场 第4场 第5场
常规赛分组第一循环 第一轮
9.28(六) 6 混双 女单 混3对3 男单 男双
第二轮
10.3(四) 6 女双 男单 混3对3 女单 混双
第三轮
10.5(六) 6 男双 女单 混3对3 男单 女双
10月9日-14日东亚运动会羽毛球赛
10月15日-20日丹麦公开赛
10月22日-27法国公开赛
第四轮
11.2(六) 6 混双 男单 混3对3 女单 男双
第五轮
11.7(四) 6 女双 女单 混3对3 男单 混双
11月12-17日中国公开赛,11月19-24日香港公开赛
11月26-12月1日澳门公开赛
常规赛分组第二循环 第一轮
12.7(六) 6 男双 男单 混3对3 女单 女双
12月11日-15日超级系列赛总决赛
第二轮
12.21(六) 6 混双 女单 混3对3 男单 男双
第三轮
12.26(四) 6 女双 男单 混3对3 女单 混双
第四轮
12.28(六) 6 男双 女单 混3对3 男单 女双
2014年1月7日-12日韩国公开赛
1月14日-19日马来西亚公开赛
第五轮
1.25(六) 6 混双 男单 混3对3 女单 男双
1月31日-2月14日(春节-元宵节)
季后赛 半决赛1
及附加赛
2.20(四) 5 女双 女单 混3对3 男单 混双
2月25日-3月2日德国公开赛 3月4日-9日全英公开赛
3月11-16日瑞士公开赛
半决赛2
3.22(六) 2 男双 男单 混3对3 女单 女双
半决赛3
3.27(四) 2 混双 女单 混3对3 男单 男双
4月1日-6日印度公开赛 4月8日-13日新加坡公开赛
4月16-21日和4月22日-27日中国大师赛和亚锦赛
决赛1
及
3、4名决赛
5.1(四) 2 女双 男单 混3对3 女单 混双
决赛2
5.3(六) 1 男双 女单 混3对3 男单 女双
5月18日-25日汤尤杯赛
决赛3
6.5(四) 1 混双 男单 混3对3 女单 男双
(三)每次团体赛,一名运动员最多上两场。单打运动员不能兼任双打或混双,但单打、双打、混双的运动员都可以兼任3对3的比赛。
(四)每次团体赛,一支俱乐部队最多只能在两场比赛中派A级运动员出场。双打或混双出场配对中只有一名A级运动员时,该配对场次按一场计入该队A级运动员出场数。
(五)每次团体赛,一支俱乐部队最多只能在三场比赛中派A级及准A级运动员出场。双打或混双出场配对中只有一名或两名该两级别运动员时,该配对场次按一场计入该队该两级别运动员出场数。
(六)每次混合团体赛,一支俱乐部队最多只能在一场比赛中有非中国羽协运动员上场(业余运动员进行的男双比赛不计在此列)。双打或混双出场配对中只有一名非中国羽协运动员时,该配对场次按一场计入该队非中国羽协运动员出场数。
(七)在各赛区裁判长主持下,双方必须在赛前规定的时间交换出场名单。 (一)每支俱乐部队的成员必须穿着在羽超联赛注册的统一款式和颜色(每队注册明显不同的两种颜色)的服装参加比赛。
(二)为避免雷同,服装注册后组委会公布各主场参赛俱乐部队颜色一览表,各队按此执行。
(三)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穿着和更换服装必须保证与该场比赛该队注册的服装相一致。
(四)临场执教的教练员必须穿着本俱乐部队统一服装。 (一) 2013年羽超联赛每次团体赛的开赛时间是:
1.19:30
2.如遇电视直播需求另行调整
(二)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经过赛事组委会批准后方可调整开赛时间。
(三)中国羽协有权根据需要对开赛时间进行调整。 (一)2013年羽超联赛获得前10名的俱乐部直接获得参加2014年羽超联赛的资格;
(二)2013年羽甲联赛获得第1名和第2名的俱乐部,参加2014年羽超联赛;2013年羽超联赛并列11名的两个俱乐部参加2014年羽甲联赛。
(三)如果因2013年羽甲联赛的队升级而使羽超联赛的一个俱乐部同时有两支队伍获得参加下一赛季羽超联赛的资格,该俱乐部只能保留名次最高的那支队伍参加羽超联赛的资格,其他队伍的参赛资格必须转让,办法另行规定。
(四)如果2013年羽甲联赛获得晋级资格的队放弃2014年羽超联赛,则以2013年羽甲联赛后续名次的队依次递补。 (一)各俱乐部队成绩最好的3名运动员(根据运动员的等级、世界羽联积分排名确定),每场比赛必须到达主客场赛区,参与比赛入场式、现场互动活动或进行比赛。
(二)如这3名运动员未能到场将视情况对俱乐部和运动员予以处罚。 临场裁判人员根据羽毛球竞赛规则确定的职责对比赛事实做出的裁决为最终裁决。各参赛俱乐部队如对本次团体赛比赛过程中裁判人员的判罚结果有异议,可于赛后30分钟内,经由现场比赛监督向组委会提交有领队签字的书面申诉并同时缴纳申诉服务费人民币2000元。组委会接到申诉后,将根据调查结果,在下一轮比赛开赛前公布处理结果;如申诉方胜诉,申诉服务费退回;否则该申诉服务费归入羽超联赛奖励基金,不予退还。
当就某个俱乐部主场赛区司线员工作向中国羽协提交书面申诉的俱乐部队达到三支时,该主场赛区的后续场次司线员由中国羽协选派,有关费用由该主场俱乐部承担。 (一)2013年羽超联赛组委会将对获得混合团体优异成绩的俱乐部进行奖励。
(二)2013年羽超联赛组委会将对积分排名靠前的业余运动员进行奖励,并授予业余运动等级称号。 所有参加羽超联赛的单位和人员,在比赛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主办单位下发的相关规定。主办单位根据有权对在羽超联赛中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具体处罚办法参见《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处罚条例》。 羽超联赛前几个赛季的受关注度不高,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全国转播平台,新赛季这种情况将有所改观。任春晖透露,中国羽协已经与央视进行沟通,计划在羽超联赛20轮的比赛中,每轮直播1场。同时,业余赛也会在赛前半小时开始由中央台录制,比赛视频在中国网络电视台或羽超官网上播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