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达尔2021战绩-纳达尔VS帕尔雷
费德勒纳达尔小遇挑战晋级,普利斯科娃大热倒灶
昨天,法网进行了男女单下半区的第三轮比赛。男单方面费纳小遇挑战晋级,费德勒面对年轻的小将鲁德,在前两盘6-3 6-1轻松拿下之后,第三盘被对手纠缠至抢七。在抢七中,费德勒挽救了一个盘点也浪费了四个赛点,但最终顺利拿下比赛。
纳达尔也是在6-1 6-3轻松拿下两盘后出线状况,他在第三盘受困体能状态低迷,被戈芬的正手撕破防线并以4-6丢掉一盘。不过决胜盘纳达尔重新找回状态,并以6-3拿下第四盘的胜利,总比分3-1晋级。
锦织圭则经受了更大的考验,他被杰雷拖入了长盘才艰难以8-6胜出。锦织圭似乎特别有大满贯五盘缘,今年澳网他五轮比赛打了三个五盘大战。下一轮他将面对帕尔雷,法国人在2-1领先时收获了布斯塔的退赛大礼。
阿根廷人梅耶尔和伦德罗则分别称为费德勒和纳达尔第四轮的对手。此外西西帕斯VS克拉依诺维奇,瓦林卡VS迪米特洛夫两场比赛未能完赛被推迟到今天进行。西西帕斯先下两盘之后,第三盘赶在天黑之前从落后追到了5-5平。而瓦林卡则凭借更稳定的发挥连下两个抢七。
此外在男单补赛中,虽然普伊一上来就从第四盘的1-3开始发力,连得五局将比赛拖入决胜盘。但是他却错失了之后率先破发的优势,被克里赞长盘拿下。
女单方面昨天则全部完赛,被克里斯特尔斯“点名”夺冠的普利斯科娃,这一轮立即投桃报李感谢“提拔”之恩,以两个3-6不敌马尔蒂奇力保“克妈魔咒”的有效性。斯维托丽娜也以同样比分不敌穆古鲁扎。面对穆古鲁扎全场的积极主动、战术明确,斯维托丽娜多数时间都在疲于应付,情绪和思路都不太稳定,继续在大满贯突破乏力。
斯蒂芬斯和塞瓦斯托娃都遭遇三盘苦战,力克颇有实力的赫尔科格和梅尔滕斯晋级第四轮。卡内皮继上轮翻盘张帅之后,又一次送蛋逆转显示了自己大满贯杀手的本色。孔塔、维基奇、万卓索娃也都强势晋级十六强。
此外在女双比赛中,段莹莹/郑赛赛以6-3 6-2横扫9号种子格罗恩菲尔德/舒尔斯晋级第三轮。
温网纳达尔2-3惨遭淘汰是真的吗?
7月10号,温网的超级星期一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男女各八场16强战进行得紧张激烈。纳达尔2-3惨遭淘汰,费德勒直落三盘进8强。
7月10号,比赛穆勒前两盘各抓住一次破发机会以6-3 6-4连下两盘将纳达尔逼入绝境。虽然此后纳达尔也以同样比分搬回两盘,但决胜盘中穆勒的发球局再也没有失手过,相反纳达尔却频频陷入险境。
4-5落后时纳达尔遭遇15-40首度遭遇赛点,但他突然费德勒附体连续四个发球得分躲过一劫。但被附体的除了费德勒的发球绝技还附带了漏点绝学,此后纳达尔在6-6和9-9后穆勒的两个发球局里拿到过5个破发点均被挥霍。尤其是最后一个破发点,穆勒的二发由于被司线误报out而改判为一发,结果被穆勒兑现成了发球直得后顺势保发。当然这5分当中纳达尔出人意料的手软才是错失胜机的关键。随后纳达尔又在9-10落后时挽救两个赛点,但在13-14时纳达尔再也拖不动自己沉重的步法惨遭破发,比分最终定格在13-15。
费德勒面对状态不佳的“低配版自己”打得格外游刃有余。6-2 6-4轻松打下两盘时,迪米特洛夫甚至没有拿到过破发点。第三盘再度破发3-2领先后,费德勒还大玩接发球放短。虽然因为过于放松被迪米追平至4-4,但他随后立即反破并拿下发球胜赛局,似乎一切尽在掌握。而穆雷跟帕尔雷则玩起了破发点大战,穆雷和对手分别拿到过16个和11个破发点,不过穆雷凭借5:3的破发次数以7-6 6-4 6-4赢得比赛。小德的比赛因为纳达尔这场打得太晚而被迫推迟至今天。
其他几场比赛中,伯蒂奇、拉奥尼奇、奎雷伊都历经五盘大战分别战胜蒂姆、兹维列夫与安德森,而西里奇则以三个6-2战胜阿古特成为了晋级最为轻松的人。
先行进行的女单比赛中,头号种子科贝尔和穆古拉扎上演前温网亚军对决。在失误频频以4-6丢掉首盘后,穆古拉扎却依然坚持积极的进攻逐渐手感回暖。她在后两盘频频上网压缩科贝尔的防守时间,底线稳定又不失凶狠,最终以两个6-4逆转。虽然此役过后科贝尔已经确定交出了烫手的世界第一,但其实她昨天的场上的状态的回勇表现却值得欣喜。或许放下了世界第一的包袱再出发,科贝尔又会领略新的网球境界吧~而在这场比赛前后,拉德万斯卡被克星库兹涅佐娃6-2 6-4横扫,沃兹尼亚奇被重炮范德维格7-6 6-4轰晕。“波兰三姐妹”上一轮携手晋级,这一轮集体回家。
阿扎伦卡面对2号种子哈勒普,没有了此前比赛中的后发制人,取而代之的是高开低走。开场气势如虹率先破发的她,却越来越无法控制正拍失误逐渐被哈勒普拖入抢七并以7-3拿下首盘。第二盘阿扎伦卡一泻千里连丢5局,尽管随后的危局中阿扎伦卡依然展现了大满贯冠军的气质面对破发点敢打敢拼扳回两局,但哈勒普昨天极富侵略性的打法帮助她以6-2最终锁定胜局。如果能再胜一场,哈勒普将成为新科世界第一;如果下一轮不敌孔塔,普利斯科娃将在家里的沙发上边观看比赛,边躺着成为WTA的NO.1。
其他几场比赛中,大威轻取康纽接替小威继续捍卫家族的草地荣耀;孔塔苦战三盘淘汰加西亚让英国人在男女赛场上都依然有盼头;莱巴里科娃三盘淘汰马尔蒂奇终于为自己多年的草地优秀履历求得了一个来自温网“明媒正娶”的名分;奥斯塔彭科虽然第二盘错失第一个发球胜赛局,但依然抢七淘汰斯维托丽娜延续自己的青春奇迹!
费德勒为什么那么厉害
罗杰·费德勒,瑞士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1998年转为职业),以全面稳定的技术、华丽积极的球风、绅士优雅的形象而著称。众多评论家、现役与退役的选手认为费德勒为史上最伟大球员之一。费德勒不仅在网球领域取得成功,亦在慈善和商业领域活跃。
费德勒拥有ATP史上最长连续单打世界第一周数的纪录(237周,2004–2008年间),在大满贯男子单打斩获20次冠军,10次亚军 ,四次获得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最佳男运动员,截至2015年11月23日世界排名第三。
2017年11月16日,罗杰·费德勒在36岁的“高龄”第14次打入ATP年终总决赛半决赛,费德勒再次刷新了男子网坛世界纪录。 12月29日,获评2017年度国家体育记者大会(AIPS)最佳男运动员。
一篇属于费德勒的赞歌
又是一年澳网,回到费德勒复出神话的起点,众多业内大咖——贝克尔(费德勒竞争对手的前教练)、克雷特加(费德勒交手纪录2-3落后的对手)、莫拉托格鲁(小威的教练)和麦克唐纳德(费德勒在迪拜的陪练)等人,从专业角度全面解读费德勒保持青春的秘诀,台前幕后的故事,满满的干货。
从2016年那段长达六个月的休赛期说起。膝伤痊愈后,费德勒从迪拜开始新赛季的备战,当时他邀请到了麦克唐纳德等青年才俊一起合练,没错,就是本届澳网与迪米特洛夫缠斗五盘的那个美国大男孩。
在一次训练中,费德勒削出贴网而过后反弹到自己场地的回球,实属神仙之举,来自加州大学的麦克唐纳德直呼难以置信,“他的手像是具有魔力。”看到偶像的表演,他深陷吃惊状态。
费德勒与麦克唐纳德(右三)
显然,费德勒难以置信的手感并没有离他远去,结束与麦克唐纳德、埃斯科贝多和普伊的训练后,费德勒便奔赴澳洲。职业生涯第一次从如此严重的伤病中走出,费德勒稍显意外的赢得了澳网冠军,随后他又在全英俱乐部以一盘不失的表现登顶,成为公开赛年代最为年长(35岁)的温网冠军。
费德勒如何做到在复出的第一站大满贯赛事中就大放异彩?他改变了什么细节来延缓状态的下滑,从而实现网球史上最令人激动地复出?他的长寿秘诀究竟是什么?
一、研发新武器
2015赛季,费德勒将自己的攻势网球提升到了新的境界,这一改变被认为是他重返巅峰的关键。当年8月份,捱过了一段长途飞行抵达辛辛那提后,瑞士人的状态略显挣扎,但他还是按计划和帕尔雷进行了适应性训练。
训练期间,瑞士人通过踏进场内的接发来打乱惯有的训练节奏,然后迅速跟进到网前。旅途疲劳或许是一个因素,他想要在尽快结束回合,于是略显邪恶的SABR——偷袭上网战术由此诞生了。“这很有趣,当罗杰第一次取乐时我感到惊讶,当时我们还在多拍练习,他突然就使用了SABR。训练中这一策略的成效慢慢显露出来,所以他决定将其运用到比赛中。”关于SABR的诞生过程,帕尔雷回忆道。
受小队长卢瑟的鼓舞,费德勒决定在巡回赛使用这一奇招,最终他在辛辛那提决赛击败德约科维奇。事实上,SABR听上去简单,实则极具风险。在对手高达90英里的发球下偷袭上网并不像传统的接发那样简单,其难度远大于切削回球或在底线位置的接发。但一旦实施了这样的战术,也可以成功打破诸如德约科维奇等球员的平衡,这样的压迫会给隔网相对的球员带来压力,逼迫他们做出难度更大的回球。
毫无意外,SABR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就包括时任德约科维奇教练的贝克尔,德国人称此种做法“有失尊重”。但当贝克尔褪去了德约教练的身份后,谈到费德勒的这一创举他也满是赞誉,“罗杰的SABR战术有点让人吃惊,因为三年前他在训练时就使用过了,他能这么做是因为他有着颇具天赋的细腻手感,很多人也想这么做,但受困于自己的技术局限。罗杰有天赋和技术作为支撑,所以对他而言天空才是极限。”
值得玩味的是,费德勒将过去自己排斥的东西转化为了优势。“切球上网”的攻势打法,通过伴有强烈下旋的回发球为自己创造上网机会,向对手施压。职业生涯早期,费德勒在对阵这类球员时处处受限,比如亨曼、安西奇。而现在,他变成了给对手疯狂施压的一方。
新战术的使用效果相当明显,SABR被证实是一个有效的武器,尤其是12个月前费德勒以震惊世界的方式赢下澳网。“这个战术只是他在球场上取乐的一种方式。”前世界第二克雷特加如是说,西班牙人在与费德勒的交手中占据3胜2负的领先。“他对待网球的态度有别于常人,有时候他会很放松的发明出一些其他人没见过的东西。”小威的教练莫拉托格鲁评价说,“SABR表明了罗杰来到网前的意愿,他可以打出100%的攻势网球,这很有趣,也很壮观。”
简言之,费德勒不仅重塑了自己,利用其他球员的优势演变成自己的武器,而且不断突破着这项运动的界限。
二、不可思议的心态转变
费德勒始终都具备一种能力——他愿意适应新的改变。“年轻时他常常砸球拍,失去对比赛的专注,就像个毛头小子。”克雷特加这样评价费德勒职业生涯早期的表现,“他过去会闹出很多笑话......但如今在精神世界他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提升,他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平和,学会了控制情绪。”
当然,伤愈归来的费德勒也需要全新的动力。具体来说,费德勒继续坚持的动力发生了变化,这一次,他觉得有必要给两对双胞胎留下观看父亲比赛的回忆,并且,要以胜利者的姿态。
“我认为对他而言孩子是一大动力源泉。尤其是八岁大的两个女儿,他们会对罗杰的比赛形成有意识的回忆。”费德勒的传记作家克里斯·鲍尔斯说道。
这并不是瑞士人职业生涯第一次做出改变,早在2001年的汉堡巡回赛,年轻的费德勒在输球后用球拍狠狠的砸了裁判座椅,也正是这个瞬间,他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收敛起脾气。这份悔改也让他尝到了甜头,随后的两项大满贯赛事都打进了八强,此前他可从未有过这般突破。除此之外,启蒙教练皮特·卡特的意外离世也给他带来更为深刻的思考。
“控制情绪是一件很难的事,特别是对年轻球员来说。”知名运动心理学家罗伯特·福佐尼解释说。在他看来,这份改变是费德勒保持常青的关键,“对球员而言,从失控的情绪中挣脱出来并非易事,经历了这个过程并能在今后更从容的处理,这份历练就会显得更有意义。”
在经历了六个月的休整后,他的自我激励方式变得更加引人注目。“我把这归结于他对网球的爱。”贝克尔补充道,“六个月后的回归显示了罗杰对这项运动有多喜爱。其实他已经没什么再回来的理由了,几乎把每项赛事都赢了好几遍,所以本质上说,他必须非常热爱这项运动,才能通过各种考验和磨难,来到现在的位置。”
“每个人都看到了他的天赋,因为这显而易见,但罗杰是一位不可思议的斗士。”莫拉托格鲁对瑞士人评价道,“他比任何球员都更相信自己,而且不会轻言放弃,他总能在大型赛事提升状态。”
“我们不会再对罗杰·费德勒取得的成就感到惊讶。他在温布尔顿击败桑普拉斯时,我当时正解说呢,人人都惊叹‘这家伙具备一切能力’,但同时也在质疑他能否维持高光状态?他会免于伤病的困扰么?他能继续对胜利充满渴望么?十五年后,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yes’!”贝克尔笑着说。
“像我这样的网球运动员很难解释他有多伟大。我认为不会再有另一个费德勒,他是独一无二的,同时我也认为他的纪录不会被打破。我只是怀着敬畏之心,对他取得的成功感到难以置信,即便是现在,即便是在36岁。”
3.从枯燥中找寻乐趣
在费德勒的传奇生涯中,主教练几度更迭,但有一人始终身居幕后——皮埃尔·帕格尼尼,近二十年来由他负责着费德勒的饮食、体能训练和赛程安排。
“当罗杰还是青少年时,帕格尼尼就已经意识到,如果想让弟子保持健康,一味去健身房是毫无意义的。”传记作者鲍尔斯回忆说:“让体能训练变得丰富有趣,是他一以贯之的理念,由此罗杰也始终对训练课抱有热情,不仅能锻炼身体,也能激发他的很多想法。”
当托米奇等球员一再吐露出对训练的憎恨时,这种模式的重要性就显露出来了。作为费德勒的前教练,安纳孔向欧体解释说:“帕格尼尼是一个难以置信的人,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教练。他们一起走过了近二十年,罗杰对他无比信任。为了让训练妙趣横生,皮埃尔创造了一系列独门秘籍,新鲜、生动又充满活力,和罗杰的打球风格完美匹配。对罗杰来说,这么多年过去了,重要的是对此他有多么享受。”
长久以来,不少球员都吐槽过巡回赛的枯燥乏味,甚至连对网球的热爱和渴望都消失殆尽,阿加西是最著名的例子。但费德勒恰恰相反,特别是在缺席了赛场长达半年后,他对网球甚至是训练的爱都有增无减。还记得2016年冬歇期他通过推特进行的直播么?独特的训练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作为一名前十项全能选手,从费德勒14岁来到瑞士青少年网球中心开始,帕格尼尼就开始与他合作了,但这么多年来却很少随费德勒在全球周转,尽管如此,他的影响依旧不可小觑。早年间,他作为体能教练全权把控费德勒的饮食和赛程,为他制定了良好的训练体系,帮助他迅速融入职业网坛。而更重要的是,当36岁的费德勒为2017赛季的复出筹谋划策时,他依旧扮演了最关键的角色。
为什么费德勒在阅尽无数风光后,对网球的爱从未褪色?帕格尼尼的开创性思维和训练方式功不可没。
四、弥补致命短板
在费德勒的网球体系中,反手始终是“阿克琉斯之踵”,多年来都是对手攻击的对象。但时间来到去年澳网决赛,纳达尔也意识到了对手反拍的变化,“罗杰付出了不可思议的努力,我相信现在他的反手状态极佳。”纳达尔赛后说道,“在我看来,他的接发环节改善最为明显。”纳达尔并非最先提出这种看法的人,但却是最具分量的一位。不仅因为这来自于他的亲身体验,而且在此之前他可是交手纪录23-11遥遥领先。
纳达尔第一次击败费德勒要追溯到2004年了,那时他才18岁,而随后的交手也印证了他是瑞士人十足的克星。他从马洛卡的土场上练就的正手斜线球,是巡回赛中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之一,面对费德勒时,乐此不疲的瞄准其反手位,收分轻而易举。同理还有他那旋转强烈的发球,特别是在二区时,弹跳高度甚至高过了肩膀,于单反球员而言简直就是噩梦。
克雷特加回忆道,2001年法网1/4决赛面对费德勒时,他也祭出了这一策略。“赛后我和父亲谈起了这场比赛,他说‘这孩子打得很好,但在场上总是犯错,特别是反拍击打高弹跳来球时。’然后我就说,‘确实如此,这也是我唯一能占到优势的环节了。”
克雷特加和费德勒
多年来,费德勒始终在寻求改善反手的方法。当面对高弹跳来球时,力量的拿捏和对球路的控制都变得愈发艰难。巅峰时,他之所以能斩获那么多大满贯,主要凸显了其技术的全面性。但在面对纳达尔时,反手的漏洞越来越明显,西班牙人也借此在两人的伟大交战中一路保持领先。
四年前,费德勒终于痛定思痛,着手修复这个漏洞,而第一步看起来格外简单......
五:更换武器
没错,第一步就是换拍。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但放弃一把助你斩获了17座大满贯的武器可绝非易事。顶尖球员们多年来早已和球拍融为一体——构造、握力、触感......即便是极其微小的改变,他们也能轻易感知。
“我曾试图劝过桑普拉斯更换大拍面,但却从未成功,因为他实在用的太习惯了。”安纳孔补充说,“但罗杰呢,首先他知道换拍的优缺点,其次他也敢于尝试,问题的关键在于选取一个合适的换拍时机。”
2013年刚换拍时,他正深受背伤的困扰,“即便他付出了很多努力,还是很难适应,因为伤病实在是太严重了。”安纳孔解释说,“他知道即便是过了最初的适应期,仍需要选取合适的时机,不断进行调整。到2017年我们都看到了,他适应的有多好。”
2014赛季,费德勒正式邀请埃德伯格加入团队,瑞典人是最出色的发球上网型球员之一,他的到来为费德勒的打法注入了更多侵略性。从那时起,费德勒的反拍开始着力打造成进攻武器——用来赢得分数,而不是延长回合。他通过增加上网频率来压迫对手,这不是一场革命,而是一段循序渐进的演变,以期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基础。
也正是那段时间,费德勒确立了化繁为简的理念,通过压缩回合来取得胜利。但他最终在2015年年末与埃德伯格分手,取而代之的是好友柳比西奇。乍一看这似乎是个古怪的选择,让仅收获过一座大师赛冠军的球员来辅佐史上最佳?但仔细思索其中原因,不难发现,三方面优势让克罗地亚人足以胜任这个职位:他在生涯早期曾3次击败过费德勒,因此对其软肋了然于心;他的单反攻势十足;他也曾是一名战术大师。
柳比西奇从不接受专访,费德勒也很少谈及两人的关系,虽然从当事人口中得到的信息甚少,不过至少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费德勒的反拍有了长足的进步。所以去年的澳网决赛,即便决胜盘1-3落后,他依旧抓住每个机会用反手进攻,加快节奏压缩纳达尔的反应时间,令其无法将回球撕开角度。
显然,半年的休赛期他并没有闲着,尽管很多人认为他不可能再重回巅峰,退役的传言甚嚣尘上,但费德勒按部就班的实施着复出计划,正如纳达尔所言,在接发和反手训练投入了巨大精力。“看看他在澳网的比赛吧,反手越用越频繁、站位永远压着底线。在迪拜他就是这么训练的。”麦克唐纳德补充说。
从墨尔本的那场五盘大战之后,费德勒已经取得了对纳达尔的四连胜,反手是当之无愧的头号功臣。
六、常青的首要秘诀
能保持高水准的竞技水平,并取得长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一个广为认可的简单回答就是——保持健康。职业生涯的持续性是区分高手和普通球员的重要标准,而费德勒更是管理身体状况和赛程安排的大师。
除了反复折磨的背伤,费德勒的整个职业生涯都保持着健康。这是幸运?或许吧,但从1998年转为职业球员开始,他的成功远不能归功于幸运。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一项长期制胜的法宝,这也是他无限风光的职业生涯背后的最大秘诀。
“他之所以成为网坛常青树,一部分是由于他的养生方法,另一部分是因为他的打法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度压力。”鲍尔斯评论道,“我认为他的单反打法是保持健康的因素之一,这样可以给身体减小压力;还有开放式的正手握拍,这也是使他的身体压力比纳达尔、德约科维奇和穆雷小的多的原因。其他球员在击球时后背经常会出现轻微的扭曲,这也就不难解释很多球员都会受到严重背伤和臀伤的困扰。”
简言之,他的打法不仅赏心悦目,这么多年来也助其维持了身体健康。“过去,球员们的想法都是‘如果停下了几个月,恐怕我再也回不来了’,所以他们很少修整,伤病也愈发严重。”莫拉托格鲁说,“但是罗杰可不这么想,‘我还要打很多年,但我不再年轻了,身体的承受力也远不如20岁出头那会儿了,那我就少打点比赛吧,专攻大满贯等大型赛事就好。’他向我们证明了,如果你合理安排自己的赛程,休息六个月也没什么大不了。”
“过去,很多人打到30岁就退役了,因此你必须规划不同的赛程安排来延长职业生涯,但很多人却一直疯狂参赛,直到身体透支。”去年年终总决赛时,费德勒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能打到36岁,他已经超越了很多巨星,比约博格、贝克尔和桑普拉斯分别在26岁、31岁和32岁时就已退役。上赛季,他选择从冗长的赛程中脱身,退出了整个红土赛季,集中备战温网,而他也顺利的以不失一盘的表现拿下第十九座大满贯冠军。和费德勒一样,去年斩获两座大满贯冠军的纳达尔也是从16赛季末的一段休养中强势回归。同理还有风光无限的威廉姆斯姐妹,精简赛程是她们的秘诀。这逐渐形成了一种潮流,费德勒再一次走在了前面。
可以说,费德勒去年的赛程安排,给众多老将提了个醒,可以集中精力专攻自己擅长的场地。“这是他比其他人聪明的地方,他知道哪项赛事对自己更重要。”贝克尔说,“我想他的妻子米尔卡在这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将家里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条,让费德勒得以全身心的投入赛场,呈现最完美的状态。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依旧如此成功,我认为这也是关键所在。”
诚然,帕格尼尼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但费德勒常青的职业生涯,主要还是归功于他主观上有别于其他同时代球星的那份深谋远虑,以及对待自己身体的方式。
冲13冠+20冠!纳达尔6-0送蛋霸气2连胜,日本一哥遭淘汰
北京时间10月1日消息,2020法网结束第4个比赛日的争夺。这个比赛日,与女单第二轮小威退赛的意外和美网亚军阿扎伦卡爆冷出局相比,男单第二轮进展比较顺利,2号种子纳达尔、3号种子蒂姆都顺利晋级。其中,卫冕冠军纳达尔状态火爆至极,6-1/6-0/6-3送蛋横扫麦克唐纳德,向着法网13冠和大满贯20冠强势前进。
本次法网,纳达尔与德约科维奇、蒂姆是冠军大热门。纳达尔的目标非常就是夺得法网第13冠军,追平费德勒的大满贯20冠纪录。第一轮,纳达尔6-4/6-4/6-2轻松击败白俄罗斯选手格拉西莫夫赢得开门红。第二轮,更是6-1/6-0/6-3送蛋横扫麦克唐纳德,状态非常火爆。
同在下半区的3号种子、新科美网男单冠军蒂姆,在与美国选手索克比赛中,以6-1/6-3/7-6(6)战胜对手晋级32强。6号种子、新科美网亚军兹维列夫,在与本土选手赫伯特比赛中打得非常艰难,2-6/6-4/7-6(5)/4-6/6-4艰难晋级。
16号种子瓦林卡在与克普费尔比赛中,以6-3/6-2/3-6/6-1击败对手晋级32强。21号种子施瓦茨曼在与吉斯诺蒂的比赛中,以6-1/7-5/6-0横扫对手晋级32强。28号种子鲁德以6-1/1-6/6-3/1-6/6-3击败对手保罗,艰难晋级32强。
另外,科达以6-4/6-4/2-6/6-4击败伊斯内尔晋级。阿尔伯特以3-6/2-6/4-6输给弗里茨无缘第三轮。辛纳以6-2/6-4/6-4击败对手邦齐晋级。青奥会冠军、00年后高手加斯顿发挥出色,他以6-4/7-6/3-6/6-2战胜西岗良仁,职业生涯第一次打进大满贯男单32强,第三轮将挑战16号种子瓦林卡。
23号种子帕尔雷以6(3)-7/6-4/3-6/1-6不敌对手科亚,遗憾出局。去年法网男单8强、日本选手锦织圭尽管打得非常顽强,还是以4-6/6-2/6(7)-7/6-4/2-6输给特拉瓦利亚无缘晋级。
体育圈 费德勒真的是人吗
罗杰·费德勒,瑞士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1998年转为职业),以全面稳定的技术、华丽积极的球风、绅士优雅的形象而著称。众多评论家、现役与退役的选手认为费德勒为史上最伟大球员之一。费德勒不仅在网球领域取得成功,亦在慈善和商业领域活跃。
费德勒拥有ATP史上最长连续单打世界第一周数的纪录(237周,2004–2008年间),在大满贯男子单打斩获20次冠军[1] ,10次亚军[2] ,四次获得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最佳男运动员,截至2015年11月23日世界排名第三。
2017年11月16日,罗杰·费德勒在36岁的“高龄”第14次打入ATP年终总决赛半决赛,费德勒再次刷新了男子网坛世界纪录。[3] 12月29日,获评2017年度国家体育记者大会(AIPS)最佳男运动员。
一篇属于费德勒的赞歌
又是一年澳网,回到费德勒复出神话的起点,众多业内大咖——贝克尔(费德勒竞争对手的前教练)、克雷特加(费德勒交手纪录2-3落后的对手)、莫拉托格鲁(小威的教练)和麦克唐纳德(费德勒在迪拜的陪练)等人,从专业角度全面解读费德勒保持青春的秘诀,台前幕后的故事,满满的干货。
从2016年那段长达六个月的休赛期说起。膝伤痊愈后,费德勒从迪拜开始新赛季的备战,当时他邀请到了麦克唐纳德等青年才俊一起合练,没错,就是本届澳网与迪米特洛夫缠斗五盘的那个美国大男孩。
在一次训练中,费德勒削出贴网而过后反弹到自己场地的回球,实属神仙之举,来自加州大学的麦克唐纳德直呼难以置信,“他的手像是具有魔力。”看到偶像的表演,他深陷吃惊状态。
费德勒与麦克唐纳德(右三)
显然,费德勒难以置信的手感并没有离他远去,结束与麦克唐纳德、埃斯科贝多和普伊的训练后,费德勒便奔赴澳洲。职业生涯第一次从如此严重的伤病中走出,费德勒稍显意外的赢得了澳网冠军,随后他又在全英俱乐部以一盘不失的表现登顶,成为公开赛年代最为年长(35岁)的温网冠军。
费德勒如何做到在复出的第一站大满贯赛事中就大放异彩?他改变了什么细节来延缓状态的下滑,从而实现网球史上最令人激动地复出?他的长寿秘诀究竟是什么?
一、研发新武器
2015赛季,费德勒将自己的攻势网球提升到了新的境界,这一改变被认为是他重返巅峰的关键。当年8月份,捱过了一段长途飞行抵达辛辛那提后,瑞士人的状态略显挣扎,但他还是按计划和帕尔雷进行了适应性训练。
训练期间,瑞士人通过踏进场内的接发来打乱惯有的训练节奏,然后迅速跟进到网前。旅途疲劳或许是一个因素,他想要在尽快结束回合,于是略显邪恶的SABR——偷袭上网战术由此诞生了。“这很有趣,当罗杰第一次取乐时我感到惊讶,当时我们还在多拍练习,他突然就使用了SABR。训练中这一策略的成效慢慢显露出来,所以他决定将其运用到比赛中。”关于SABR的诞生过程,帕尔雷回忆道。
受小队长卢瑟的鼓舞,费德勒决定在巡回赛使用这一奇招,最终他在辛辛那提决赛击败德约科维奇。事实上,SABR听上去简单,实则极具风险。在对手高达90英里的发球下偷袭上网并不像传统的接发那样简单,其难度远大于切削回球或在底线位置的接发。但一旦实施了这样的战术,也可以成功打破诸如德约科维奇等球员的平衡,这样的压迫会给隔网相对的球员带来压力,逼迫他们做出难度更大的回球。
毫无意外,SABR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就包括时任德约科维奇教练的贝克尔,德国人称此种做法“有失尊重”。但当贝克尔褪去了德约教练的身份后,谈到费德勒的这一创举他也满是赞誉,“罗杰的SABR战术有点让人吃惊,因为三年前他在训练时就使用过了,他能这么做是因为他有着颇具天赋的细腻手感,很多人也想这么做,但受困于自己的技术局限。罗杰有天赋和技术作为支撑,所以对他而言天空才是极限。”
值得玩味的是,费德勒将过去自己排斥的东西转化为了优势。“切球上网”的攻势打法,通过伴有强烈下旋的回发球为自己创造上网机会,向对手施压。职业生涯早期,费德勒在对阵这类球员时处处受限,比如亨曼、安西奇。而现在,他变成了给对手疯狂施压的一方。
新战术的使用效果相当明显,SABR被证实是一个有效的武器,尤其是12个月前费德勒以震惊世界的方式赢下澳网。“这个战术只是他在球场上取乐的一种方式。”前世界第二克雷特加如是说,西班牙人在与费德勒的交手中占据3胜2负的领先。“他对待网球的态度有别于常人,有时候他会很放松的发明出一些其他人没见过的东西。”小威的教练莫拉托格鲁评价说,“SABR表明了罗杰来到网前的意愿,他可以打出100%的攻势网球,这很有趣,也很壮观。”
简言之,费德勒不仅重塑了自己,利用其他球员的优势演变成自己的武器,而且不断突破着这项运动的界限。
二、不可思议的心态转变
费德勒始终都具备一种能力——他愿意适应新的改变。“年轻时他常常砸球拍,失去对比赛的专注,就像个毛头小子。”克雷特加这样评价费德勒职业生涯早期的表现,“他过去会闹出很多笑话......但如今在精神世界他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提升,他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平和,学会了控制情绪。”
当然,伤愈归来的费德勒也需要全新的动力。具体来说,费德勒继续坚持的动力发生了变化,这一次,他觉得有必要给两对双胞胎留下观看父亲比赛的回忆,并且,要以胜利者的姿态。
“我认为对他而言孩子是一大动力源泉。尤其是八岁大的两个女儿,他们会对罗杰的比赛形成有意识的回忆。”费德勒的传记作家克里斯·鲍尔斯说道。
这并不是瑞士人职业生涯第一次做出改变,早在2001年的汉堡巡回赛,年轻的费德勒在输球后用球拍狠狠的砸了裁判座椅,也正是这个瞬间,他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收敛起脾气。这份悔改也让他尝到了甜头,随后的两项大满贯赛事都打进了八强,此前他可从未有过这般突破。除此之外,启蒙教练皮特·卡特的意外离世也给他带来更为深刻的思考。
“控制情绪是一件很难的事,特别是对年轻球员来说。”知名运动心理学家罗伯特·福佐尼解释说。在他看来,这份改变是费德勒保持常青的关键,“对球员而言,从失控的情绪中挣脱出来并非易事,经历了这个过程并能在今后更从容的处理,这份历练就会显得更有意义。”
在经历了六个月的休整后,他的自我激励方式变得更加引人注目。“我把这归结于他对网球的爱。”贝克尔补充道,“六个月后的回归显示了罗杰对这项运动有多喜爱。其实他已经没什么再回来的理由了,几乎把每项赛事都赢了好几遍,所以本质上说,他必须非常热爱这项运动,才能通过各种考验和磨难,来到现在的位置。”
“每个人都看到了他的天赋,因为这显而易见,但罗杰是一位不可思议的斗士。”莫拉托格鲁对瑞士人评价道,“他比任何球员都更相信自己,而且不会轻言放弃,他总能在大型赛事提升状态。”
“我们不会再对罗杰·费德勒取得的成就感到惊讶。他在温布尔顿击败桑普拉斯时,我当时正解说呢,人人都惊叹‘这家伙具备一切能力’,但同时也在质疑他能否维持高光状态?他会免于伤病的困扰么?他能继续对胜利充满渴望么?十五年后,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yes’!”贝克尔笑着说。
“像我这样的网球运动员很难解释他有多伟大。我认为不会再有另一个费德勒,他是独一无二的,同时我也认为他的纪录不会被打破。我只是怀着敬畏之心,对他取得的成功感到难以置信,即便是现在,即便是在36岁。”
3.从枯燥中找寻乐趣
在费德勒的传奇生涯中,主教练几度更迭,但有一人始终身居幕后——皮埃尔·帕格尼尼,近二十年来由他负责着费德勒的饮食、体能训练和赛程安排。
“当罗杰还是青少年时,帕格尼尼就已经意识到,如果想让弟子保持健康,一味去健身房是毫无意义的。”传记作者鲍尔斯回忆说:“让体能训练变得丰富有趣,是他一以贯之的理念,由此罗杰也始终对训练课抱有热情,不仅能锻炼身体,也能激发他的很多想法。”
当托米奇等球员一再吐露出对训练的憎恨时,这种模式的重要性就显露出来了。作为费德勒的前教练,安纳孔向欧体解释说:“帕格尼尼是一个难以置信的人,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教练。他们一起走过了近二十年,罗杰对他无比信任。为了让训练妙趣横生,皮埃尔创造了一系列独门秘籍,新鲜、生动又充满活力,和罗杰的打球风格完美匹配。对罗杰来说,这么多年过去了,重要的是对此他有多么享受。”
长久以来,不少球员都吐槽过巡回赛的枯燥乏味,甚至连对网球的热爱和渴望都消失殆尽,阿加西是最著名的例子。但费德勒恰恰相反,特别是在缺席了赛场长达半年后,他对网球甚至是训练的爱都有增无减。还记得2016年冬歇期他通过推特进行的直播么?独特的训练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作为一名前十项全能选手,从费德勒14岁来到瑞士青少年网球中心开始,帕格尼尼就开始与他合作了,但这么多年来却很少随费德勒在全球周转,尽管如此,他的影响依旧不可小觑。早年间,他作为体能教练全权把控费德勒的饮食和赛程,为他制定了良好的训练体系,帮助他迅速融入职业网坛。而更重要的是,当36岁的费德勒为2017赛季的复出筹谋划策时,他依旧扮演了最关键的角色。
为什么费德勒在阅尽无数风光后,对网球的爱从未褪色?帕格尼尼的开创性思维和训练方式功不可没。
四、弥补致命短板
在费德勒的网球体系中,反手始终是“阿克琉斯之踵”,多年来都是对手攻击的对象。但时间来到去年澳网决赛,纳达尔也意识到了对手反拍的变化,“罗杰付出了不可思议的努力,我相信现在他的反手状态极佳。”纳达尔赛后说道,“在我看来,他的接发环节改善最为明显。”纳达尔并非最先提出这种看法的人,但却是最具分量的一位。不仅因为这来自于他的亲身体验,而且在此之前他可是交手纪录23-11遥遥领先。
纳达尔第一次击败费德勒要追溯到2004年了,那时他才18岁,而随后的交手也印证了他是瑞士人十足的克星。他从马洛卡的土场上练就的正手斜线球,是巡回赛中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之一,面对费德勒时,乐此不疲的瞄准其反手位,收分轻而易举。同理还有他那旋转强烈的发球,特别是在二区时,弹跳高度甚至高过了肩膀,于单反球员而言简直就是噩梦。
克雷特加回忆道,2001年法网1/4决赛面对费德勒时,他也祭出了这一策略。“赛后我和父亲谈起了这场比赛,他说‘这孩子打得很好,但在场上总是犯错,特别是反拍击打高弹跳来球时。’然后我就说,‘确实如此,这也是我唯一能占到优势的环节了。”
克雷特加和费德勒
多年来,费德勒始终在寻求改善反手的方法。当面对高弹跳来球时,力量的拿捏和对球路的控制都变得愈发艰难。巅峰时,他之所以能斩获那么多大满贯,主要凸显了其技术的全面性。但在面对纳达尔时,反手的漏洞越来越明显,西班牙人也借此在两人的伟大交战中一路保持领先。
四年前,费德勒终于痛定思痛,着手修复这个漏洞,而第一步看起来格外简单......
五:更换武器
没错,第一步就是换拍。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但放弃一把助你斩获了17座大满贯的武器可绝非易事。顶尖球员们多年来早已和球拍融为一体——构造、握力、触感......即便是极其微小的改变,他们也能轻易感知。
“我曾试图劝过桑普拉斯更换大拍面,但却从未成功,因为他实在用的太习惯了。”安纳孔补充说,“但罗杰呢,首先他知道换拍的优缺点,其次他也敢于尝试,问题的关键在于选取一个合适的换拍时机。”
2013年刚换拍时,他正深受背伤的困扰,“即便他付出了很多努力,还是很难适应,因为伤病实在是太严重了。”安纳孔解释说,“他知道即便是过了最初的适应期,仍需要选取合适的时机,不断进行调整。到2017年我们都看到了,他适应的有多好。”
2014赛季,费德勒正式邀请埃德伯格加入团队,瑞典人是最出色的发球上网型球员之一,他的到来为费德勒的打法注入了更多侵略性。从那时起,费德勒的反拍开始着力打造成进攻武器——用来赢得分数,而不是延长回合。他通过增加上网频率来压迫对手,这不是一场革命,而是一段循序渐进的演变,以期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基础。
也正是那段时间,费德勒确立了化繁为简的理念,通过压缩回合来取得胜利。但他最终在2015年年末与埃德伯格分手,取而代之的是好友柳比西奇。乍一看这似乎是个古怪的选择,让仅收获过一座大师赛冠军的球员来辅佐史上最佳?但仔细思索其中原因,不难发现,三方面优势让克罗地亚人足以胜任这个职位:他在生涯早期曾3次击败过费德勒,因此对其软肋了然于心;他的单反攻势十足;他也曾是一名战术大师。
柳比西奇从不接受专访,费德勒也很少谈及两人的关系,虽然从当事人口中得到的信息甚少,不过至少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费德勒的反拍有了长足的进步。所以去年的澳网决赛,即便决胜盘1-3落后,他依旧抓住每个机会用反手进攻,加快节奏压缩纳达尔的反应时间,令其无法将回球撕开角度。
显然,半年的休赛期他并没有闲着,尽管很多人认为他不可能再重回巅峰,退役的传言甚嚣尘上,但费德勒按部就班的实施着复出计划,正如纳达尔所言,在接发和反手训练投入了巨大精力。“看看他在澳网的比赛吧,反手越用越频繁、站位永远压着底线。在迪拜他就是这么训练的。”麦克唐纳德补充说。
从墨尔本的那场五盘大战之后,费德勒已经取得了对纳达尔的四连胜,反手是当之无愧的头号功臣。
六、常青的首要秘诀
能保持高水准的竞技水平,并取得长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一个广为认可的简单回答就是——保持健康。职业生涯的持续性是区分高手和普通球员的重要标准,而费德勒更是管理身体状况和赛程安排的大师。
除了反复折磨的背伤,费德勒的整个职业生涯都保持着健康。这是幸运?或许吧,但从1998年转为职业球员开始,他的成功远不能归功于幸运。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一项长期制胜的法宝,这也是他无限风光的职业生涯背后的最大秘诀。
“他之所以成为网坛常青树,一部分是由于他的养生方法,另一部分是因为他的打法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度压力。”鲍尔斯评论道,“我认为他的单反打法是保持健康的因素之一,这样可以给身体减小压力;还有开放式的正手握拍,这也是使他的身体压力比纳达尔、德约科维奇和穆雷小的多的原因。其他球员在击球时后背经常会出现轻微的扭曲,这也就不难解释很多球员都会受到严重背伤和臀伤的困扰。”
简言之,他的打法不仅赏心悦目,这么多年来也助其维持了身体健康。“过去,球员们的想法都是‘如果停下了几个月,恐怕我再也回不来了’,所以他们很少修整,伤病也愈发严重。”莫拉托格鲁说,“但是罗杰可不这么想,‘我还要打很多年,但我不再年轻了,身体的承受力也远不如20岁出头那会儿了,那我就少打点比赛吧,专攻大满贯等大型赛事就好。’他向我们证明了,如果你合理安排自己的赛程,休息六个月也没什么大不了。”
“过去,很多人打到30岁就退役了,因此你必须规划不同的赛程安排来延长职业生涯,但很多人却一直疯狂参赛,直到身体透支。”去年年终总决赛时,费德勒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能打到36岁,他已经超越了很多巨星,比约博格、贝克尔和桑普拉斯分别在26岁、31岁和32岁时就已退役。上赛季,他选择从冗长的赛程中脱身,退出了整个红土赛季,集中备战温网,而他也顺利的以不失一盘的表现拿下第十九座大满贯冠军。和费德勒一样,去年斩获两座大满贯冠军的纳达尔也是从16赛季末的一段休养中强势回归。同理还有风光无限的威廉姆斯姐妹,精简赛程是她们的秘诀。这逐渐形成了一种潮流,费德勒再一次走在了前面。
可以说,费德勒去年的赛程安排,给众多老将提了个醒,可以集中精力专攻自己擅长的场地。“这是他比其他人聪明的地方,他知道哪项赛事对自己更重要。”贝克尔说,“我想他的妻子米尔卡在这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将家里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条,让费德勒得以全身心的投入赛场,呈现最完美的状态。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依旧如此成功,我认为这也是关键所在。”
诚然,帕格尼尼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但费德勒常青的职业生涯,主要还是归功于他主观上有别于其他同时代球星的那份深谋远虑,以及对待自己身体的方式。
2017年温网男单进16强的是谁
16强:安迪·穆雷、贝努瓦·帕尔雷、格里戈尔·迪米特洛夫、罗杰·费德勒、拉菲尔·纳达尔、吉雷斯·穆勒、米洛斯·拉奥尼奇、亚历山大·兹维列夫、多米尼克·蒂姆、托马斯·伯蒂奇、罗伯托·布蒂斯塔·阿古特、马林·西里奇、山姆·奎里、凯文·安德森、阿德里安·马纳里诺、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8强:安迪·穆雷、罗杰·费德勒、吉雷斯·穆勒、米洛斯·拉奥尼奇、托马斯·伯蒂奇、山姆·奎里、马林·西里奇、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4强:山姆·奎里、罗杰·费德勒、马林·西里奇、托马斯·伯蒂奇
冠军:罗杰·费德勒;亚军:马林·西里奇。
扩展资料:
在温网男单赛场上,夺冠次数最多的球员是瑞士球王罗杰-费德勒。2003年在温网拿到了自己的首座冠军奖杯,此后在温网实现了一波五连冠,直到2008年纳达尔才打破了费德勒对于温网的垄断。
目前费德勒在温网总共赢得了8座冠军奖杯,这项纪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会保持下去,除非他自己来把这个纪录不断提升。
除了保持着温网夺冠刺手最多的纪录之外,费德勒还是温网拿到胜利场次最多的球员,他的职业生涯在温网已经拿到了95场胜利。
这个数据要冠绝群雄,放眼四大满贯历史也只有康纳斯的美网98胜以及费德勒本人的澳网97胜要超过这个95胜。在今年的温网比赛中费德勒有机会冲击自己在温网的第100场胜利。
百度百科-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