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赛程预告

08奥运会击缶人员-08奥运会击缶人员是谁

奥运会开幕式击缶场面描写

08奥运会击缶人员-08奥运会击缶人员是谁

缶是中国古老的打击乐器,早在夏商时代就有了击缶而歌、击缶迎宾的故事。北京奥运会开幕,以“击缶而歌”作为开篇之语,让人震撼。

中国是礼乐之邦,乐与礼是结合的,击缶迎宾,是一种礼仪。它的起源,可以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诗经》与《周易》,那时候,鼓盆歌则是以为主,古代亦称之为“鼓缶、击缶”。以“击缶”的形式揭开开幕式序幕,不仅表达了深层的文化底蕴,而且场面盛大,撼人心扉。

对于“击缶而歌”的创意,张艺谋称做为奥运会的开篇,倒计时这一段落十分重要。“我们研究了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最后时刻的倒计时,以及世界上各种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型活动倒计时的表现形式,发现大同小异,表达方式十分雷同,几乎都是短片加欢呼的方式。因此我们对自己的这届奥运会开幕式前最后的倒计时进行了精心的构思。把原来安排在节目后面的‘击缶而歌’调到了最前面。”

!“鸟巢”内,最先放了烟花和鞭炮,屏幕上,出现了一幅画的制作过程,又呈现了古代的用来观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日晷,日晷上的日影转了两圈后马上一下子把光聚集在了2008名击缶者身上,他们一击缶,缶就亮,他们排成方阵击出了奥运会一分钟的倒记时,让观众惊叹,正式开幕后,他们受拿荧光棒边击鼓边一起齐唱“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们击鼓的每一个动作都一模一样,,一丝不苟。这让我想起我们以前每天训练太极拳时,要求肯定没有他们那样高,可练完后感觉骨头都快四分五裂了,可这些击缶的演员不顾严寒酷暑每天训练,而且2008人的动作必须一致,该付出多少啊!2008名演员、2008尊缶,标志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寓意了东西南北、天上地下的时空观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更表达了欢迎朋友的愉悦心情。更为特别的是,随着演员击缶吟诵,巨大的光影数字出现,开始倒数开幕式。这一细节绝对是天才的创意,闪亮的银光,乐手击缶拼出震撼倒计时50、40、30、20、10……倒计时十秒开始时,中文大写与阿拉伯数字同时打出,将现场观众的情绪带到空前的高潮,在全场观众的齐声倒数中,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开幕

著名作曲家徐沛东还表示,在“击缶而歌”的表演过程中,每一个演员的表演非常苍劲、非常中国化,不是我们想象的一招一式,这种创新既有古老的元素又有现代人的精神,所以从音乐的角度上我觉得是很好的创新。把这个古老的乐器通过这种方式,通过现代文明的诠释,高科技的手段,达到了这种效果,这就是高人之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由演员击缶而歌有哪几句

很高兴能看到有人关注这个问题,我就是当时击缶而歌的演员,我们喊得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句话当时也只是重复说来着,只是当时导演要求必须说四川话,因为四川话最接近古语,所以有很多东北,北方的演员就说的不算清楚,我是当时的1129号。整个训练半年时间,在北京大兴区,鸟巢内大型排练七次,2008名演员在大兴区训练地排练的连我都不记得多少次了,由副总导演张继刚主抓这个节目。

2008奥运会的各类问题(追加100分)

1.开场时的击缶表演多么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在《历史的足迹》一幕中,象征奥运历史足迹的29个“巨人脚印”,用焰火接力的造形,沿着古老北京的中轴路,一步步走向鸟巢

2.陈燮霞,女子48公斤级举重,08年8月9日上午11时45分

3.羽毛球女双四分之一杨维\张洁雯VS日本女双组合前田美顺/末纲聪子

4.女子自由泳200米,刘子歌打破世界纪录

5.排 名 国家/地区 金 牌 银 牌 铜 牌 总 数

1 中国 51 21 28 100

2 美国 36 38 36 110

3 俄罗斯 23 21 28 72

4 英国 19 13 15 47

5 德国 16 10 15 41

各位,谁有关于奥运会开幕式缶震的介绍?

2008年8月8日晚,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在“鸟巢”造型的国家体育场中央,随着一声声强劲有力的击打,2008尊中国古代打击乐器缶发出动人心魄的声音,缶上白色灯光依次闪亮,组合出倒计时数字。 在雷鸣般的击缶声中,全场观众随着数字的变换一起大声呼喊:“10、9、8、7、6、5、4、3、2、1”在一片欢呼声中,迎来了开幕式正式开始的时刻:20时整。 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吟诵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对世界各地奥运健儿和嘉宾的热烈欢迎。 从缶的发展演化来看,奥运会开幕式上运用的“缶”与“缶”的原貌有着一定的差别。不过从现场效果来看,集合了声光电高科技的缶阵,效果是很出彩的。尤其是以缶面灯光打出数字倒计时,有些神来之笔的味道。 开幕式上气势恢宏的2008人的缶(fǒu)阵,听声音很像是在敲鼓,而这种乐器的形制,则源于18年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铜鉴缶。中国古代“八音分类法”,按材质将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类。作为中国古代土乐器的缶,其音绝不会与作为革乐器的鼓雷同,而其形制也与上述铜鉴缶完全不同。“鉴缶”不是缶,古乐文献中亦未见有“缶阵”的记载。 作为古乐器的缶,究竟是什么模样呢?近年的考古发现已经给出了答案。在2004年无锡鸿山的越国贵族墓发掘中,考古人员在大墓甬道壁龛中发现了由五百多件组合乐器组成的陪葬坑,其中有三件盆状的青瓷乐器。经功能分类和专家认定,这便是秦王渑池会上被迫一击的“缶”。中的古乐器青瓷缶口径40厘米,通高24.2厘米,内外施青**釉,口沿和上腹部饰细蟠虺纹,两兽首状宽耳,另两侧有一对称的蜥蜴匍匐在口沿,蜥蜴的两前肢攀在沿上,口衔缶沿,造型夸张生动。 “缶阵”中那2008件乐器的原型——曾侯乙铜鉴缶,实为组合器,是由青铜鉴和青铜缶套合而成。外套为鉴,缶在其中,缶的外壁和鉴的内壁之间有很大的空间,具有冰镇、加温酒浆的双重功能,有专家将其称为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古"冰箱"(当然也应是“暖箱”)。这种特制的青铜酒器,无论从形制到材质,都与陶土乐器缶风马牛不相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击缶是什么意思: 缶就是瓦罐瓦盆,在先古时期本来并不是乐器,后来成为一种最低级的乐器。中国古乐器有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土就是陶类乐器,有埙、陶笛、陶鼓等,缶甚至都不能正式入其类,可见地位之低。 长期以来,“击缶”或者说“鼓盆”,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个主要涵义:一是下层人民最下等的,二是葬礼场合表示悲伤的礼节。 从第一个意思说,据《墨子·三辩》中记载:“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殓冬藏,息于瓴缶之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击缶”“鼓盆”只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到汉代,桓宽《盐铁论·散不足》载:“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淮南子·精神训》载:“今夫穷鄙之社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自以为乐矣”。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击缶这种形式逐渐式微,大概只有叫花子要饭时的特殊表演形式——敲钵,还能略见当年下层社会人民击缶之遗韵了。 从第二个意思说,《周易·离》九三爻辞载:“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耄之嗟,凶。”意思是说,在太阳西沉时的光辉下,不叩击瓦器而歌唱,那么垂暮老人会嗟叹的,这是一个凶兆。这反映了当时一个民间习俗:对即将去世的老人,人们要鼓缶唱歌,以安抚老人,祝愿将死者顺风顺路。战国时期的庄子妻死,鼓盆而歌,则进一步将鼓盆走向丧礼。这个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北齐颜子推在《颜氏家训勉学》中说:“荀奉倩丧妻,神伤而卒,非鼓缶之情也。”宋代岳珂在《宝真斋法书赞》载:“闻有鼓盆之戚,不易派遣。”在元、明、清的文学作品中,“鼓盆歌”、“鼓盆悲”、“鼓盆之戚”之说,更为常见。这一习俗流传至今,即今天许多农村的丧葬仪式中,那个孝子出殡时的摔瓦盆。 由于缶这个乐器具有上述两个特点,因此它在中国历史中扮演了很多政治角色,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也因此而流传至今,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战国时的“渑池会”: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秦王怒,不许。於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於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这个故事的政治要害,是秦王强迫赵王为其弹瑟,并命史官记录下来以辱赵王,蔺相如遂以血溅五步逼秦王击缶,相应地使秦王的身份更降一级,以回击赵王鼓瑟之辱。

麻烦纳,谢谢!

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

欢迎仪式

首先,2008名演员、2008尊缶,标志着2008北京奥运会,寓意了东西南北、天上地下的时空观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孔子脍炙人口的名句,演员击缶吟诵,表达了欢迎朋友的愉悦心情。 最后10秒,“缶阵”的击打节奏激烈,雷声轰鸣。缶面上连续闪出巨大的 9、8、7、6、5、4、3、2、1等字样,与节奏相配。

29个巨大的脚印,沿着北京的中轴线,从永定门、前门、天安门、故宫、鼓楼一步步走向奥运会主会场,象征着第29届奥运会一步步走进中国、走进北京。脚印由火焰组成,代表着中国古代四明之一--火药。火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它大大推进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由焰火组成的脚印穿过天安门广场,一路向北,朝主会场走来。巨大的脚印化作漫天繁星飘落,聚拢成闪闪发光的梦幻五环。天上飘下来仙女,她们的名字叫“飞天”。

空中的“飞天”从地上拾环而起,簇拥着五环漂浮在夜空中,既美丽又充满神奇。蓝、黄、黑、绿、红五色圆环代表了参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大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每一个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家都能在自己的国旗上找到至少一种六种(加上白的底色)的颜色。

8名持旗手水平持旗,隆重展示国旗。1名儿童唱响《歌唱祖国》。56个身着民族服装的儿童簇拥着国旗走来,代表中国56个民族。

升旗手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224名民族合唱队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民族国歌合唱队是由来自56个民族的演员组成。

文艺演出开始

大屏幕上出现一个短片

序幕的短片,表现了一幅中国画卷从纸张制作、文房四宝到落墨着色、装裱成轴的全部过程,预示着文艺表演的整体美学品格。造纸是中国古代四明之一,文房四宝是中国对笔、墨、纸、砚的统称,装裱成轴是中国保护和美化书画、碑帖的一门特殊技艺。

“画卷”表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1.一幅真正的中国画卷打开了。它告诉人们,今晚的演出将从一幅中国画卷开始。

2. 画卷中央,铺放着一张白纸。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明之一。

3.画纸四周的绫子上,流淌着中国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图案,有岩画、陶器和青铜器....

4.这是一张1000多年前的古琴,名为“太古遗音”。

5.演员们独特的身体语言,蕴涵了中国水墨画的意趣和韵味。今晚的演出,是以中国水墨画的黑白基调开始的。

6. 演员在纸上画了朵朵祥云,画了山川、河流、太阳。祥云神奇地消散,只留下山水和太阳。

7.地面上,是中国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

孔子3千弟子入场

1.这是孔子的“三千弟子”。演员们吟诵着《论语》中的名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弟子们手持竹简。这是用竹片穿成的书,竹片上刻着文字。

3.这是活字印刷的表演。“活字印刷”是中国古代的四明之一。

4.“活字印刷”的表演,既像古代的活字字盘,又像现代的电脑键盘。

5.这是一个中国古代的“和”字。

6.又是一个中国古代的“和”字。

7.这是一个现代的“和”字。三个“和”字,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和为贵”。

8.以线条的形式表现长城,简洁而鲜活。

9.朵朵桃花,浪漫、写意,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

10.这8位演员,整整训练了10个多月,每一个人的动态程序都不一样,全凭熟记和苦练才能完成。

戏曲的台子起

这是中国传统的京剧打击乐表演,激扬的鼓声、音乐和手舞红旗的演员,将人们的思绪拉向了遥远的过去。中国地域广阔,戏曲历史悠久,方言众多,因此,中国戏曲也衍生出了数百个品种,而京剧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种。

礼乐部分

1.演员们举起这张纸前行。地面上是“丝绸之路”的地图以及沿途的文化标志。

2. 现在演的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的商队就经常带着贵重的丝绸由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进入欧洲大陆。“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3.现在表演的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情境。

4. 600多年前,明朝的郑和7次率领27000人的船队远航,从中国的泉州出发,到达西亚、东非地区,开创了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5.这名演员手举古老的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明之一。

五幅中国长卷画,配以演员的古典舞,再现了古代中国礼乐之邦的盛世气象。演员演唱昆曲。

昆曲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已选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面上,中国最有名的五幅长卷《游春图》、《清明上河图》、《大驾卤簿图》、《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乾隆八旬万寿图卷》一一呈现,它们分别来自唐、宋、元、明、清五大朝代,在古典舞的陪衬下,再现了古代中国礼仪之邦的盛世气象。

梦想篇

天籁般的钢琴声响起,有如在沉睡的夜空中投入了一颗繁星,这是由年轻的钢琴家郎朗和一名五岁的小女孩共同演奏的精章。他们用浪漫的旋律,迎来了崭新的时代。

1.钢琴家和孩奏出浪漫的旋律,迎来了崭新的时代。这是中国的青年钢琴家郎朗。和郎朗

一起弹琴的这个小女孩只有5岁,她从4岁开始学琴。

2. 古老的画卷在无垠的星光中延展,寓意今天的道路更加美丽宽广。

3.现代部分的表演,从黑白跳跃到彩色,风格绚丽。

4. 1000名演员搭建了一个“鸟巢”,空中飞来一只可爱的风筝。

太极拳表演

太极的表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1.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拳路。它的特点是“动静结合、刚柔相济”。

2. 多媒体形式的表演,生动地表现了中国功夫古老的哲学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名句的诗意表达。

4.太极八卦图象征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衍生了世间万物

的变化。

5. 20 08名太极演员排成圆阵。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圆为大,为圆满。现在这个阵式叫“天圆地方”。

6. 古代人画的日月山川图,被孩子们染成了绿色,表达了环保的理念。

这也是中国太极的核心观念:“天人合一”。

小地球升起

巨大的多环球在从舞台中缓缓升起,在夜空中呈现出绚丽的色彩。演员们走在上面,似乎脱离了地心引力,令人充满无限遐想。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由刘欢和英国著名歌手莎拉·布莱曼演唱的主题歌《我和你》响起,几千名志愿者、几千张孩子的笑脸进入会场,这是北京奥组委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向全球征集而来的。与此同时,2008张焰火笑脸出现在夜空中,这一刻,“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的主题再次呈现在每一个人面前。

文艺表演结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