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维亚vs秘鲁比赛结果-玻利维亚vs秘鲁
玻利维亚是曾经的沿海国家,为何如今只能望洋兴叹?
玻利维亚位于南美洲的中西部地区,与秘鲁、巴西、巴拉圭、阿根廷和智利五个国家接壤,并被这五个国家紧紧包围,是一个深入南美洲大陆的内陆国家。玻利维亚被认为是世界上矿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尤其是金矿和铜矿储量非常巨大。拥有出海口已经成为玻利维亚几代人最大的梦想,曾经的玻利维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沿海国家,如今出海口被秘鲁和智利两个国家完全封死。
建国初期,三个国家都是沿海国家,然而在利益的面前,三个国家之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在18世纪中期,三国交界处的沙漠地带突然发现了大量的两份银矿和硝石矿。这片不毛之地在立国之初,三个国家都没有重视这里。按当时的边界,秘鲁拥有坦克那、阿迪卡、塔拉帕卡三个区域,玻利维亚则拥有面积最大的阿塔卡马地区,智力则拥有最小的一块硝石矿区。三个国家中智力的实力最强,但实际控制的面积最小,心里一直耿耿于怀。这三个国家当时的关系虽然非常微妙并没有走到战争的边缘,早期的智力打算通过经济手段加大在玻利维亚矿区的投资来获取丰厚的收益,对于两国来说本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因为一次自然灾害给矿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玻利维亚为了快速恢复灾后经济,决定提高当地矿企业的税收,这一行为遭到了投资者、致力企业的强烈反对,于是玻利维亚直接强势没收了智利企业的财产。这样的做法彻底激怒了致力,于是在1879年,智力派兵直接占领了矿区,作为玻利维亚的军事同盟,秘鲁也一起参战对抗之力,这就是著名的南美洲太平洋战争,也被称为鸟粪战争或者消失战争。战争期间致力海陆并进,势如破竹,而玻利维亚和秘鲁联军节节败退,这里占领了所有消食喝两份矿区,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战争让玻利维亚失去了出海口所有的土地,而秘鲁也失去了三块矿产丰富的土地。
玻利维亚一直都没有放弃向智利所要出海口,并闹到了海牙国际法庭。虽然秘鲁并不想与智利交界,但这座或许是为了以后找机会再收复回来质地的提议让玻利维亚和秘鲁两个曾经的联盟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产生了裂痕,在遭到秘鲁反对之后,玻利维亚向治理提出建议,将曾经他们的领土阿塔卡马地区画一个沿海走廊与智力交换。但这一方案遭到了智利的强烈反对,理由是如果这里划出一块走廊,那么北部地区却成为飞地,无法管理控制。此后随着南美。局势的变化,智力再也不承认两国之间有领土问题,玻利维亚也再也无法拥有海岸线,只能望洋兴叹。
世预赛南美洲赛程
世预赛南美洲赛程:玻利维亚VS秘鲁;委内瑞拉VS厄瓜多尔;哥伦比亚VS巴西;阿根廷VS乌拉圭;智利VS巴拉圭。
积分榜上阿根廷4战全胜领跑,乌拉圭、巴西、委内瑞拉同积7分分列2-4位,哥伦比亚未尝败绩,但3场平局使其暂居第5位,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厄瓜多尔赛前被扣3分,所有2胜1平1负仅积4分排名第6位,玻利维亚4战全负积分垫底成为唯一一支1分未得的球队。
由于世界杯扩军,南美区世预赛积分榜前6将直接晋级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而第7名则要参加附加赛去争夺最后的出线机会,18轮比赛虽然仅赛4轮,但各支球队的竞技水平也展现了出来,出线热门球队也在扩大领先优势。
世界杯南美洲区预选赛介绍
世界杯南美洲区预选赛是南美洲足球锦标赛,是南美洲足球协会(CONMEBOL)主办的南美洲足球赛事,作为预选赛为参加世界杯而设立,预选赛总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国际足联排名较低的球队捉对厮杀,以主客场回合定胜负,共有10支球队晋级到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中,10支球队分成两组,每组5队进行主客场双循环比赛,每组前两名晋级到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中,每组前两名直接晋级,两个小组第五名则需要与另外两个小组的第三名进行附加赛,争夺最后两个晋级世界杯的名额。
南美三国为何为鸟粪打一场战争
作为南美洲较早独立的三个领国,玻利维亚、秘鲁和智利原本相安无事。19世纪40年代,三国人民曾共同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分别走上独立发展道路。但后来围绕着领土与问题,这三国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地处三国交界的阿塔卡马沙漠地区,更成为争夺焦点。那里气候极度干旱,属不毛之地,三国独立之初都没有重视那里。然而到18世纪中期,人们在那里发现了鸟粪、银矿和硝石,这些带来巨额财富,于是三国都开始重视该地区。经过多次交涉与谈判,到1874年时,在阿塔卡马的硝石矿区内,秘鲁控制着塔克纳、阿里卡和塔拉帕卡,玻利维亚占有安托法加斯塔,智利则控制南纬24度线以南剩余的一小片硝石矿区。智利控制的面积最小,一直企图扩大占领范围,而秘鲁则与玻利维亚在共同威胁下走向合作。1873年2月,秘鲁与玻利维亚签订密约,建立军事互助同盟。
1877年5月,一场暴风雨袭击了玻利维亚控制下的港口安托法加斯塔。为了恢复灾后经济,玻利维亚地方当局决定增加税收,然而该城市的主要财富却是由智利与英国合资的安托法加斯塔硝石和铁路公司控制,因此该决议遭到智利的抗议。1879年2月初,玻利维亚总统达萨强行没收了相关硝石企业的财产,于是在英国的唆使下,智利准备诉诸战争解决问题,并想趁机占领整个阿塔卡马地区。2月14日,智利总统平托下令出兵占领安托法加斯塔港,赶走了玻利维亚警卫队。3月14日,玻利维亚向智利宣战。秘鲁也于4月参战。由于这场战争是为了争夺硝石和鸟粪,因此被称“硝石战争”或“鸟粪战争”。
战争爆发后,首先是秘鲁和智利在海上展开较量。初期,智利战略决策失误,秘鲁海军一度占据上风。但随后智利军队步步为营,赢得一系列胜利。1879年11月,在关键的多洛雷斯战役中,智利军队以少胜多,击败秘鲁主力军队,而玻利维亚总统达萨闻讯率军逃回国内。至此,整个塔拉帕卡地区全部被智利控制。
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军队战败的消息传回国内,舆论哗然,政局动荡。秘鲁总统普拉多下台,反对派首领彼得罗拉上台并重组力量抵抗智利。玻利维亚总统达萨被赶下台,坎佩罗成为该国临时军队***。为了保住秘鲁边境的阿里卡和以北的塔克纳,玻、秘两国紧急组织军队抵抗。1880年5月,秘、玻联军惨败,智利攻下塔克纳,玻军被迫退回本土,并从此退出战争。紧接着,智利军队又攻陷了由秘鲁守卫的阿里卡港口。到1880年6月,秘、玻两国丢掉了安托法加斯塔、塔拉帕卡、阿里卡、塔克纳等地,而这些地方正是硝石和鸟粪的主产区。
英、法、美、意等国曾出面调停,但在1880年10月的阿里卡会谈中,交战三国都拒绝妥协,谈判破裂。接着智利军队先后攻占了秘鲁钦查等地和首都利马,并对利马城大肆抢掠和焚烧,毁坏、偷走名贵油画,甚至运走利马图书馆的图书和动物园里的动物。智利占领利马后,先后扶植了两届傀儡。1883年10月,秘鲁与智利正式签订《安孔条约》。根据该条约,秘鲁将塔拉帕卡地区割让给智利,塔克纳和阿里卡由智利占领10年,之后通过全民公投决定其归属(实际上从未进行),秘鲁还要支付1000万比索赔偿。
这场“硝石战争”的爆发,使得南美局势长期处于紧张局面。此后,作为战胜国的智利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硝石,成为唯一的天然硝石出口国和最大的硝石出口国。另一方面,凭借着战争中掠夺的领土,智利的国际地位也大大提升,成为与阿根廷、巴西并立的南美强国。直到1929年1月,在美国的调停下,智利和秘鲁签订条约,秘鲁收复塔克纳省,阿里卡则割让给智利,智利付给秘鲁600万美元作为补偿,1932年,双方正式划定新的边界。
相比之下,智利和玻利维亚之间的争端则迟迟没有解决。1884年4月,玻利维亚与智利签订和约,被迫同意对方暂时占领安托法加斯塔,从而彻底失去了出海口,成为内陆国。自战争结束后的130多年里,玻利维亚从没放弃索要出海口的要求,其与智利的关系也因“出海口问题”难以改善,1962年两国一度断交。为了重获出海口,玻利维亚不断在国际场合向智利施压,但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2013年4月,玻利维亚正式向国际法院起诉智利,要求同后者就解决出海口等问题展开谈判,但智利拒绝由海牙国家法庭处理这一问题,从而引发两国之间的持续对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