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球队专区

火箭队VS雷霆队-火箭队vs雷霆G4

火箭队季后赛赢雷霆队没有

火箭队VS雷霆队-火箭队vs雷霆G4

2017年,火箭队季后赛赢了雷霆队。火箭经过5场比赛,以大4比1淘汰雷霆,晋级西部半决赛。

北京时间2017年4月17日,2016-17赛季NBA进入季后赛的争夺,休斯顿火箭坐镇主场迎来与俄克拉荷马城雷霆的系列赛首战。全场打完,火箭118-87轻取雷霆,迎来开门红。

北京时间2017年4月20日,2016-17赛季NBA进入季后赛的争夺,休斯顿火箭坐镇主场迎来与俄克拉荷马雷霆的系列赛第2战。全场打完,火箭115-111再胜雷霆,系列赛总2-0领先。

北京时间2017年4月22日,2016-17赛季NBA季后赛继续进行,休斯顿火箭客场与俄克拉荷马雷霆展开首轮第三战的争夺。全场打完,雷霆115-113险胜火箭,将总扳成1-2。

北京时间2017年4月24日,NBA季后赛首轮继续进行。在俄克拉荷马城,火箭队末节发力,客场以113-109战胜雷霆队。这样,火箭队总3-1领先拿到赛点。

北京时间2017年4月26日,2016-17赛季NBA继续季后赛首轮的争夺,休斯顿火箭坐镇主场迎战俄克拉荷马雷霆。全场打完,火箭105-99再胜雷霆,以4-1的总晋级西部半决赛。

火箭赢雷霆真的只是因为贝弗利爆发吗

火箭队与雷霆队结束了首场的较量,火箭队以118-87笑到了最后。从观感上来看,这是一场堪称“温水煮青蛙”式的比赛,火箭队上半场的表现极为挣扎,但半场结束时他们还是领先了雷霆队5分。到了下半场比赛,火箭队不知不觉就拉开了,最终大取胜。

这是一场颇为怪异的比赛,主力球员慢热而角色球员却很快进入了状态,贝弗利和罗伯森都有不错的发挥。上半场比赛,火箭队打得如同雷霆队一般,而雷霆队则打得如同火箭队一般。为什么这么说呢?

众所周知雷霆队是联盟中篮板球保护最好的球队,尤其是进攻篮板球数据高居联盟第一。而火箭队最为擅长的则是三分球的投射,他们是联盟中三分球出手数和命中数都最多的球队。

在今天比赛的上半场,雷霆队只抓到4个进攻篮板球,而火箭队则抓到了9个进攻篮板球,这为他们赢得了大量的二次进攻机会。但雷霆队在三分球方面发威,上半场三分球16投6中,仅罗伯森一人就3中3,而火箭队则只有16投3中。

火箭队之所以能够抢下如此多的进攻篮板球,一方面是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卡位和站位上做的十分出色。相信德安东尼教练赛前一定强调了进攻篮板球是这场比赛的取胜关键,他们必须遏制雷霆队的在篮板球上的优势。从以下的这张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贝弗利出手三分之后,火箭队两人都卡住了篮板位,已经做好了拼抢篮板球的准备。

而雷霆队之所以能够命中如此多的三分球,一方面依靠的是罗伯森的超强手感,另一方面是因为火箭队的防守策略。火箭队就是让罗伯森在外线出手,由于罗伯森本赛季的三分球命中率只有24.5%,火箭队取了放投的策略。

在防守的阵形上,火箭队果断的选择收缩篮下,摆明了宁可让罗伯森投死自己,也不让其他人在内线得分,对位罗伯森的哈登可以随时游走协防队友,干扰对方的突破。罗伯森三分球6投4中砍下生涯季后赛新高的18分,但很无奈,当他在场时雷霆队输了多达24分。

实际上雷霆队这场比赛的防守也很有针对性,他们深知火箭队三分球的威力巨大。本赛季火箭队场均出手40.3个三分球,能够命中其中的14.4次,他们平均每场比赛能够通过三分球得到43.2分,这三项数据都是联盟第一。

于是,多诺万教练本场也取了极致的防守策略,防线阔得奇大无比,迫使火箭队往内线进攻。而且,雷霆队严格取一防一,坚决不夹击,不给哈登打突分的机会。

这一招看似能够掐断哈登与队友之间的联系,但哈登却恰恰利用雷霆队防守策略的漏洞,屡次突破直接上篮得手。简而言之,雷霆队逼哈登单打,结果哈登一打一个准。全场比赛,哈登送出9次助攻,较之于前几次与雷霆队交手时有所下降。但哈登却飙出了37分的高分。

从投篮统计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哈登的进球大量是来自于篮下的突破,这是雷霆队防线拉得过大造成的,导致内线没有人能及时补位。

反观威少,由于火箭队内线堆满了人,以至于他始终无法在内线轻松得分。整场比赛,威少在外线11次出手只命中3次,这很正常,威少从来不是一个出色的外线三分手。

但在篮下,威少的7次出手只有2次命中,另外他所擅长的侧翼单打也几乎失去踪影。这也是为什么,威少最终只得到22分,命中率仅有26.1%。

火箭队上半场之所以没有拉开,是因为他们在投篮方面并没有找到足够的手感。而罗伯森的几次三分球则更像是一块雷霆队内线进攻疲软的遮羞布,甚至于他们最擅长的篮板球也失去了威力。到了比赛的下半场,火箭队找到三分手感(火箭队下半场命中7记三分,达到他们的平均水准),雷霆队的噩梦随之降临。

雷霆队还有很多值得去提升的地方,一方面在攻防的策略上需要调整,另一方面,队里头能够拉开空间的三分手麦克德莫特和小萨博尼斯应该进入轮换阵容中,他们能够给予雷霆队重要的外线火力支持。赢者不变,火箭队只需要调整自己的手感即可。

这场比赛也是常规赛威少英雄打法种出的恶果。

窝火只进9个三分,扎扎、俺的神、芦苇都失常的情况下,还能30分大胜。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雷霆一开始做的很好,坚决不包夹哈登(虽然给了很多简单突破,但并不致命),下半场雷霆急了,想反超,开始有了包夹和换防,雷霆球员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防了,结果防守端的溃败导致崩盘,窝火球迷不要太狂了,雷霆调整能力还是很强的,攒rp ?

印象中安德森今天居然一个三分都没出手,我了个天。。。。。(后来查了下数据,出手4次,0中)?

看好火箭投手群集体爆发 不过也担心雷霆内线爆炸 ?

nba火箭vs雷霆(西部强强对话)

在NBA西部,两支强队火箭和雷霆的对决一直备受瞩目。两队都拥有众多实力球员和优秀的教练,他们的比赛总是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和惊险的瞬间。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火箭和雷霆之间的对决,了解他们的战术和技巧,以及如何在比赛中取得胜利。

球员介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两队的主要球员。火箭队的核心球员是詹姆斯·哈登,他是一名出色的得分手和组织者。他的技术和速度都非常出色,常常能够在比赛中创造出机会。此外,火箭队还有克里斯·保罗和埃里克·戈登等实力球员,他们的表现也非常出色。

雷霆队则拥有拉塞尔·威斯布鲁克和保罗·乔治等强大的球员。威斯布鲁克是一名速度极快的控球后卫,他的突破和得分能力非常出色。乔治则是一名全能型球员,他的防守和进攻都非常稳健。

战术分析

在比赛中,两队的战术都非常出色。火箭队通常用快攻和外线投篮的方式来攻击对手,他们的球员速度快、技术好,可以快速地将球传到前场,并在外线投篮得分。此外,火箭队还会利用哈登的突破和保罗的组织能力来打破对手的防守。

雷霆队则更加注重内线进攻和防守。威斯布鲁克的速度和突破能力可以让他轻松地进入内线,并制造出机会。乔治则是一名出色的防守球员,他可以通过紧密盯防对手来减少对方的得分机会。

比赛策略

在比赛中,两队的策略也非常重要。火箭队通常会利用哈登和保罗的组织能力来打破对手的防守,同时也会利用外线投篮来得分。他们还会通过快攻来制造出机会。对于防守方面,火箭队通常会用紧密盯防和双人夹击的策略,以减少对手的得分机会。

雷霆队则更加注重内线进攻和防守。他们会利用威斯布鲁克的速度和突破能力来制造出机会,并通过乔治的防守来减少对手的得分机会。对于防守方面,雷霆队通常会用紧密盯防和区域防守的策略,以减少对手的得分机会。

今天NBA比赛火箭队 VS雷霆队的比赛赛况!

火箭主场对阵雷霆,火箭延续新赛季来整体化亮点,比赛中以5人得分上双的表现一路领跑,最终105-94奏凯,将战绩提升到4胜2负。 火箭全场78投42中,命中率达到53.8%;全队助攻达到26次。兰德里砍下21分9篮板,阿里扎21分6助攻5篮板,斯科拉19分10篮板3助攻,巴丁格16分,布鲁克斯11分6助攻,洛瑞4分8助攻4封盖3篮板。韦斯特布鲁克为雷霆拿下33分,杜兰特27分9篮板。 火箭顺利入戏 杜兰特首节飙分 火箭沿用海耶斯、斯科拉、巴蒂尔、阿里扎和布鲁克斯的先发阵容。开场火箭率先入戏,斯科拉连入两球,阿里扎也射入远投后取得7-1开局。雷霆在杜兰特中远投带动下给出9-2反扑,此后双方形成拉锯。 快节奏激战中雷霆一度17-14领先;巴丁格登场后给出亮点,其短时间内拿下6分,与首节得到12分的杜兰特形成火力对峙,兰德里也连有入球,火箭完成12-4攻势后,首节结束26-21超出。 洛瑞导演跑攻 巴丁格频频闪 光 次节前段双方继续快节奏对峙,雷霆追至31-32。此后火箭打出精彩时段,在洛瑞跑攻组织下,巴丁格命中远投,并与兰德里相继表演灌篮,至海耶斯空切上篮后,火箭完成11-2攻势,43-33建立两位数优势。 次节后段巴丁格又有三分表现,单节再砍8分。不过雷霆在半场最后半分钟内由韦斯特布鲁克连入两球,追分至45-50。 小布、斯科拉连秀个人冲击 布鲁克斯在第三节抢先发力,个人送出7-2攻势,火箭57-47重建两位数优势。此节中段雷霆涨分效率虽有提升,但又被斯科拉个人的6-0冲击波打压。阿里扎利用抢断机会灌篮砍分,更迫使雷霆暂停调整。 至巴蒂尔命中远投,火箭将拉开至73-57。杜兰特与韦斯特布鲁克三节均砍20分,起到确保雷霆涨分的作用,不过三节结束火箭仍80-69领先。 打三分对峙 火箭力保胜局 末节前段火箭效率走低,3分半钟内6投仅1中;雷霆形成追分,至杜兰特上篮打三分后,追至81-88。火箭重新发力,阿里扎与洛瑞连续获得打三分机会,确保火箭重建两位数优势。 进入收官阶段,雷霆又三度将分差缩小到8分,但布鲁克斯与兰德里的得分稳定了火箭胜势,随着阿里扎命中远投,最终火箭105-94奏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