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划艇没有水奥运会
什么叫皮划艇静水
皮划艇静水简介
[编辑本段]
皮划艇项目分为皮划艇静水和皮划艇激流回旋两个分项,前者是在平静的水道里进行的比赛。奥运会的比赛距离有500米和1000米两种。
皮划艇静水比赛是运动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一段标志清楚而无障碍的航道。
皮划艇激流回旋比赛中运动员力求用最短的时间正确无误地通过一段设有水门的湍急河道。 国际皮划艇联合会(ICF)成立于1924年,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一员,它是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在全球范围内管理皮划艇运动的团体,目前注册的有五大洲的138个会员国。
皮划艇项目发展史
[编辑本段]
1924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8届奥运会期间,加拿大和美国的运动员在塞纳河上进行了划艇表演赛。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上,皮划艇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共进行了9个项目的比赛,分别是男子1000米单人皮艇、双人皮艇、单人划艇、双人划艇,10000米单人皮艇、双人皮艇、双人划艇,以及可拆卸的10000米单人皮艇和双人皮艇。 拆卸式皮艇用木架和防水帆布制作,携带比较方便,是由德国人发明的。由于速度不如木质艇,所以只在第11届奥运会上露了一次面就销声匿迹了。
第14届奥运会,增加了1000米男子单人划艇和女子500米单人皮艇。1960年在罗马举行的第17届奥运会,取消所有1000米距离的比赛,增加了男子4×500米皮艇接力和女子500米双人皮艇比赛。1964年又把接力比赛改为男子1000米四人皮艇。到16年又增加了男子500米单人、双人皮艇和划艇项目的比赛。年洛杉矶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500米四人皮艇项目。至此,奥运会皮划艇静水比赛共设12个比赛项目。
皮划艇激流回旋在12年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上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12年以后到1988年的奥运会都没有列入该项目,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激流回旋比赛重返奥运赛场。
北京奥运会皮划艇静水竞赛规则
[编辑本段]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皮划艇静水项目比赛将按照赛时有效的《国际皮划艇联合会静水竞赛规则》和《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执行。
技术会议
国际划联将于首场比赛开始前一天,即2008年8月17日召开技术会议,最后确认运动员报名。
皮划艇项目起源、沿革
[编辑本段]
皮划艇项目分为皮划艇静水和皮划艇激流回旋两个分项,前者是在平静的水道里进行的比赛。奥运会的比赛距离有500米和1000米两种。
皮划艇静水比赛是运动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一段标志清楚而无障碍的航道。
皮划艇激流回旋比赛中运动员力求用最短的时间正确无误地通过一段设有水门的湍急河道。 国际皮划艇联合会(ICF)成立于1924年,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一员,它是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在全球范围内管理皮划艇运动的团体,目前注册的有五大洲的138个会员国。
皮划艇的起源、沿革
皮艇起源于北美洲格陵兰岛上爱斯基摩人用动物皮包在木架子上制作的兽皮船。1865年苏格兰的麦克格雷戈(John MacGregor)仿兽皮船制作了一条长4米、宽75厘米、重30千克的“诺布?诺依”号皮艇,驾艇穿越了瑞典、芬兰、德国、英国。19世纪90年代在欧洲得到广泛开展。
皮划艇运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为了不断提高艇速,艇形不断地改进。19世纪末德国工程师赫曼根据自己的经验,将皮艇制造成鱼形,大大提高了艇速。此后,英国造艇专家弗龙德发现船体越长阻力越小,速度也越快,因此造船者纷纷加长船体。
1923年,丹麦、瑞典、奥地利等国组成了一个工作委员会,规定艇的长度为5.2米,宽度为51厘米。
1956年又出现凹形船体。到1960年,横向的凹形轮廓线达到顶点。1964年,国际划联又制定了“无凹面”的规则,使艇设计标准化。但是人们又设计出菱形皮划艇,12年出现玻璃钢艇。近年来,又出现蜂窝结构的碳素纤维艇。
现代静水皮艇是有舵的,比赛时,运动员坐在艇内,面向前方,手持两头带桨叶的桨在艇的两侧轮流划动,依靠脚操纵舵控制航向。
1924年1月,由丹麦、瑞典、法国和奥地利发起,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成立了“国际皮划艇协会”,缩写为I.R.K,拟订代表大会的章程和第一个皮划艇竞赛规则。随着皮划艇运动的广泛开展,各国相继成立皮划艇俱乐部。
国际皮划艇联合会成立初期,只规定皮艇静水项目的比赛,随着项目的普及和发展,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在皮划艇静水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激流回旋运动是运动员在规定的水流湍急赛道中通过水门并到达终点,以速度快,罚分少者为胜。
皮划艇静水项目场地设施
[编辑本段]
在奥运会比赛中,皮划艇静水比赛通常与赛艇比赛合用一个水上赛道,为满足赛艇比赛的需求,赛道必须满足以下最小测量范围的要求:
长1400米(直线距离),宽120米,最小深度2米;航道旁边至少有一边直的河岸离第一条航道的最大距离为50米。
河岸是缓和的防浪斜坡,由大石块或其它特殊材料建成网状,以便波浪翻滚不至溢出河堤。 水面设置一条专用通道,让参赛者进入比赛区或训练区。皮划艇静水奥运会比赛距离为1000米和500米。比赛用9条航道,每条航道宽9米;在布置比赛航道时必须根据规则规定的“A1-bano”系统布置。在奥运会上必须使用自动起航器和电子计时系统。
比赛场地的重要设施之一是终点塔。这是比赛的核心区域,一般为4或5层的小楼,作为终点计时系统操作室、终点计时裁判室、仲裁室、竞赛委员会、终点录像室、广播室和媒体摄像室等使用。一般情况下,贵宾区紧邻终点塔,便于观看运动员通过终点线的精彩表现。
另一个重要设施是艇库。艇库一般靠近上下水码头,与运动员活动区和其它比赛设施临近。比赛艇一般存放在架子上,艇库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在举办比赛时也可把船停放在室外。
皮划艇静水项目比赛规则
[编辑本段]
皮划艇静水和激流回旋竞赛规则是由国际皮划艇联合会制定的,适用于国际划联承认的国际比赛。
静水比赛规则
出 发
应通过抽签方式决定参赛艇参加预赛的道次,依次排列。运动员应按时,以便作好起航的准备工作。
起航应不受任何缺席者的影响。取齐员负责协调各艇在起点的位置,应使参赛艇的船头处于起航线上。发令员在认为可以发令时喊“10秒内将出发”,之后在10秒内的适当时机发令,发令口令为”Go”或鸣发令枪。
比赛途中规定
比赛进行时,禁止非参赛的船艇进入整个或部分航道,甚至浮标外区域。在1000米以内的比赛中,参赛运动员必须在从起点至终点的本航道内划行。运动员应尽可能地保持在其航道的中心线上划行,两名运动员之间距离不得小于5米。
在比赛过程中,由于本身原因而翻船的舟艇,允许运动员不依靠他人帮助重新上船继续比赛,但不得越出本航道,并应在下一组比赛开始前划到终点才有效。
通过终点规定
艇首到达终点线的时间为到达时间,艇中的运动员必须全部通过本航道的终点线才算有效。此时,终点裁判长应用音响设备发出到达信号。
比赛舟艇通过终点线,艇上应有航道牌,如因故航道牌失落,运动员应向终点裁判长说明情况并报告航道号码,等待航道裁判员的决定。
气象预报
规则规定,在比赛期间,大会组委会要为参赛队提供每天的气象预报,包括每日气温、降水量、湿度、能见度、风况(风速和风向)。
皮划艇静水项目比赛器材
[编辑本段]
根据竞赛规则,参赛运动员有权使用自己的比赛用艇。
皮划艇静水
现代皮艇和划艇的艇身大多为木制船架,用航空胶合板或玻璃钢做艇壳,外形呈流线型,表面光洁,又轻又窄,狭长如梭子一般。艇上除运动员的座舱敞开外,前后所有甲板完全封闭。
静水皮艇
主要附件有脚蹬板、坐板、舵杆、舵绳、舵等。国际规则对皮艇的长度、窄度及最小重量均有限制。
运动员划桨时坐在船舱内,面向前方,两手握一支两头有桨叶的桨在船两侧轮流划水,并用脚拨动舵杆来操纵航向。划桨频率高达130~150桨/分,艇速可达5米/秒以上。
皮艇舵是皮艇上的附属装置。是一个控制皮艇方向的简单装置,包括舵叶、舵轮、舵绳、舵杆等。舵杆在运动员的脚蹬板上,运动员划桨时两脚撑在脚蹬板,需要皮艇转向时,就用脚拨动舵杆,舵杆围绕着一个固定的轴转动。当丁字形的舵杆转动时,牵动舵绳并带动连结在舵绳另一头的舵轮。舵轮是紧紧连结在艇舵上的,实际上舵绳牵动着舵叶转动,从而使皮艇转向。
比赛规则规定:皮艇如果因为装舵而加长了艇体的长度,就要限制舵叶厚度。单人艇和双人艇的舵叶厚度不得超过10毫米,四人艇的艇叶厚度不得超过12毫米。
皮艇桨是运动员划动皮艇前进的工具。皮艇桨是桨杆两头都有桨叶的双叶桨。其主要结构特点是两片桨叶的方向成垂直或接近垂直的交角。根据桨叶偏转的方向不同,分左转桨和右转桨,运动员可根据其握桨习惯而选择左、右桨。由于规则对桨叶的大小和形状没有严格统一的规定,近几十年,皮艇桨的发展变化极为迅速。
各种桨的重量、长度、形状、桨叶及桨叶面积大小,可根据运动员身高、技术风格、力量大小、性别及艇种进行选择。
静水划艇
划艇运动员在艇上单腿成跪势,另一条腿成方步,两手上下握一支单叶桨。有左右桨之分,例如左桨运动员的右手在上握住“丁”字形的手柄,左手在下靠近桨叶处握住桨杆,右腿向前成方步,左膝跪在跪垫上。
划艇没有舵,运动员靠桨来维持平衡和控制方向。由于每划一桨后要提桨出水,然后到前面插桨划水,因此船速不如皮艇均匀,桨频可达70~80桨/分。
制造艇壳的原材料是航空胶合板或玻璃钢。划艇的长度、最少重量均有限制。
规则规定划艇制造时必须使船体纵轴的两侧对称,不能有舵及任何能指导航向的设施。
划艇可以完全敞开,如果有覆盖的甲板,则单人划艇封闭部分从船头量起不能超过150厘米,从船尾量起不能超过75厘米;双人划艇的敞开部分不少于295厘米;四人划艇的敞开部分不少于410厘米。单人划艇和双人艇可以完全敞开,最少敞开长度为280厘米;船的边缘(船舷上缘)可沿整个限定的敞开处延伸,最多在船上延伸5厘米。
舟艇最多可有三个加固条,每个加固条的最大宽度为7厘米。比赛时,船上不可放置各种电子或电动器械,其中包括水泵、测速仪、疲劳测量仪、心率表等。 划艇桨是运动员划动划艇前进的工具。划艇桨是一头有桨叶的铲状桨。单人划艇、双人划艇、四人划艇桨的规格稍有区别。
划艇桨一般用木材或玻璃钢制成,近年来发展为用碳素纤维作材料。碳素纤维结构使桨杆更加坚固、耐用、轻便而易于维修。桨杆的横截面通常成圆形,使桨叶有更好的方向性,有利于用力,也使桨杆有更大的抗弯能力。
划艇桨的桨叶与皮艇不同,桨叶沿中心线成对称状。不对称的桨叶会产生不平衡的表面,从而在动力作用下产生扭转力矩。划艇桨的叶面起着推进、操向和控制船平稳的多种功能。
观赛礼仪
[编辑本段]
皮划艇比赛是一项能够给人很大美感和愉悦享受的运动,它既有激烈的对抗和竞争,也有运动员完美发挥技术时展现的运动之美和韵律之美。所以观众在观看比赛的时候,应当动静结合。
观看比赛的时候,观众能欣赏到运动员矫健的体形,有力的动作,漂亮的舟艇在激流中划过的轨迹。再加上人体所必需的阳光、空气、水三大要素,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皮划艇比赛因为在室外进行,加上水的反光作用,观众一定要注意防晒并进行适当的防暑降温的保护。
由于皮划艇项目的比赛场地都选在室外,观众也只能在水面的两岸为运动员加油助威。在静水比赛项目中,无论是单人项目还是多人项目,比赛的关键在于节奏的掌控。观众最好能找准运动员的比赛节奏,跟着运动员划桨的节奏为他们加油,这样才会真正帮助运动员。
奥运里皮艇,滑艇,赛艇哪种速度快?相同条件下
奥运会项目的划分分为,赛艇和皮划艇两个大项,其中皮划艇(kayak)分皮艇和划艇两个项目。
皮划艇的种类有:单人皮艇(K1)、双人皮艇(K2)、四人皮艇(K4)、单人划艇(C1)、双人划艇(C2)、四人划艇(C4)、单人旅游艇(T1)、双人旅游艇(T2)。 距离一般为1000米和500米。
皮划艇项目分为静水和激流两个部分。
赛艇与皮划艇有两个最为明显的区别。首先,赛艇的运动员是背对前进方向划桨;其次,赛艇在艇舷上安装有桨架,而皮划艇没有。另外,赛艇运动员是坐在安装有四个轮子的座位上参加比赛的。级别分为男女公开级和女子轻量级,艇型分为单桨艇和双桨艇、有舵手艇和无舵手艇,赛程一般为2000米。
所谓的相同条件就不说了,这个就有点像是相同的条件下比较100米和200米或者400米的速度。
他们的划行方式不同,桨的造型长度也都不一样,比赛距离也不同。
不过光看最快速度的话。
这届奥运会赛艇最快的为男子八人单桨比赛,2000米,德国队以5分48秒75夺冠。速度为5.73米/秒。
大概“相同条件”都为双人单桨
男子双人单桨赛艇新西兰 6:15.65夺冠,速度约为:5.33米/秒
皮划艇静水男子双人划艇1000米,德国组合以3分33秒804夺得金牌,速度为速度为4.67米/秒
男子双人皮艇1000米的比赛,匈牙利组合多比/科克尼匹马以3分09秒646拿下了冠军,速度为5.29米/秒
因为比赛项目众多,以上数据选取统计的数据可能有不合理的地方,单从数据上看,还是赛艇速度快些。
赛艇和皮划艇区别
赛艇和皮划艇区别如下:
赛艇的运动员是背对前进方向划桨;其次,赛艇在艇舷上安装有桨架,而皮划艇没有。
赛艇
赛艇(rowing)是由一名或多名桨手坐在舟艇上,背向舟艇前进的方向,运用其肌肉力量,通过桨和桨架简单杠杆作用进行划水,使舟艇前进的一项水上运动。赛艇比赛多在江河湖泊等大自然水域中进行,舟艇上可以有舵手,也可以无舵手。
赛艇比赛开始时,各艇在起航线后排齐。发令员发令后,各艇以最快的速度划向终点,以艇首到达终点的先后判定比赛胜负。
赛艇运动起源于英国。1775年,英国制订了首部竞赛规则并成立赛艇俱乐部。1829年,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泰晤士河上举行了首次校际赛艇比赛,这被视为现代赛艇运动的起源。1892年,国际赛艇联合会在意大利成立。
1900年,巴黎奥运会将男子赛艇列为比赛项目。1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设立女子赛艇项目,此后,赛艇赛事日益多样化,并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项目历史
赛艇运动起源于英国,17世纪泰晤士河的船工们经常举行划船比赛。
1715年,为庆祝英王加冕,英国首次举行赛艇比赛。
1775年,英国制定赛艇竞赛规则,同年成立了赛艇俱乐部。
1811年,伊顿公学首次举行八人赛艇比赛。
1829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首次举行校际赛艇对抗赛,随后该赛事影响力逐渐扩大,这一传统便一直保留。
1846年,英国人在艇舷上安装了桨架,增加桨的长度,提高划桨效果;1847年又将重叠板的外龙骨艇改装成平滑的内龙骨艇,提高了赛艇速度。
奥运会皮划艇有着哪些特点
皮划艇比赛的特点是给人很大美感和愉悦享受,它既有激烈的对抗和竞争,也有运动员完美发挥技术时展现的运动之美和韵律之美。
皮划艇是一项运动项目,1924年作为表演项目进入奥运会,1936年,皮划艇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2年,皮划艇又增加了急流回旋项目。由于花费太高,该项目也在慕尼黑奥运会之后马上撤出了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恢复了该项目比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保留了该项目,而悉尼奥运会也举行了该项比赛。德国、瑞典和前苏联等欧洲国家在静水比赛中一直占有优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