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球队专区

德国vs意大利足球-德国vs意大利海报

那里买到二战海报?

德国vs意大利足球-德国vs意大利海报

美国篇

二战期间上《时代》周刊最多的就是这位麦克阿瑟了。

虽然在日本攻占菲律宾前夕,麦克阿瑟以“试试鱼雷快艇能否通过日本人的水雷封锁”的借口离开了他的部队,留下可怜的温莱特做了日本人的俘虏。不过他日后以独创的蛙跳战术逐个收复了被日本人占领的太平洋诸岛,直到最后攻占日本本土,害的巴顿失去了再打一场仗的机会。

虽然后来在朝鲜被打了给灰头土脸,似乎有些晚节不保,不过老麦最后确以一篇《老兵不死》的演说落了个满堂彩。而且他一贯摆酷的作派和字斟句酌的用词都吸引了媒体不少笔墨。

紧随麦克阿瑟登上《时代》封面次数最多的是欧洲战场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而且还被评为1944年的风云人物。

曾经担任马歇尔副官的艾森豪威尔日后也成为继马歇尔之后美国历史上第二位五星上将。

他的功绩在诺曼第登陆和随后的欧洲战场的战役中达到了颠峰。

他的老领导马歇尔对他的评价是:“艾森豪威尔和他手下的人冷静而自信,以非凡的效率完成了无比巨大和复杂的任务。”

另一位在《时代》封面人物上和艾森豪威尔比肩的是“血胆将军”巴顿。作为潘兴手下的爱将,巴顿组建了美军第一只装甲部队,堪称美军的“装甲兵之父”。巴顿带兵的成就和他的坏脾气一样出名。他被媒体宠爱不仅是因为他的赫赫战功,更是由于他时不时的惹是生非和语出惊人。而他和蒙哥马利之间的暗中较量也为媒体津津乐道。他带领第三集团军在欧洲战场驰骋时的名言是:“以尽快的速度,向一切可以推进的地方前进!”

被称为“大兵将军”的布莱德雷荣登《时代》封面两次。这位曾担任过西点军校和本宁堡执教的美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五星上将具备敏锐的军事观察力和潜在的军事天赋,一直深受马歇尔的赏识和器重,他升为准将甚至比他在西点军校时的同学艾森豪威尔还要早,他也是同一届西点毕业生中第一个当师长的(82师)。在北非战场他虽然担任巴顿的副手(第2军副军长),但等到诺曼第登陆时,他却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巴顿的上司。他对朝鲜战争的那句著名的评论“我们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一直脍炙人口。有人这样评论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艾森豪威尔是战争的组织指挥者;巴顿是战场上的英勇斗士;而布莱德雷则是美军的思想机器。

另一位二上《时代》周刊封面的美军将领是海军上将尼米兹。珍珠港事件后,尼米兹临危授命担任了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他指挥的轰炸东京和突袭马绍尔群岛大大振奋了美国人的信心。之后的珊瑚海和中途岛海战更是让他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1945年9月2日尼米兹代表美国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成为对他最好的褒奖。

还有一位二上《时代》封面的美国海军上将哈尔西,曾任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和第3舰队司令。因作风勇猛而获绰号“蛮牛”,因为人随和又而被称为“水兵的海军上将”。躲过珍珠港一劫的哈里西在突袭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和威克岛的战斗中为美军赢得了参战后的最早的一系列胜利。而杜立特的率领的16架B-25从他的大黄蜂号航母起飞空袭东京成功也使哈里西名声大振。但珊瑚海战役和中途岛战役,哈尔西却因病缺席。不过他指挥的瓜岛、所罗门群岛等一系列岛屿战的胜利是他为自己赢得了上将的军衔。也是死在他的手里。日本投降仪式就是诠鞯钠旖ⅰ懊芩绽锖拧闭搅薪⑸暇傩械摹9?镂鞯拿?允恰吧彼廊毡纠校∩彼栏?嗟娜毡纠校 ?

还有一位二上《时代》周刊封面的是美国战略空军司令卡尔.斯帕兹(Carl Spaatz)中将。1943 末,美国战略航空军在欧洲成立,卡尔.斯帕兹中将任司令。斯帕兹负责组织了对德国和日本的大规模战略轰炸。

荣获1943年《时代》风云人物的马歇尔,美军历史上第一为五星上将。马歇尔虽然从未担任过重要的战场指挥官,但他在二战期间任总参谋长,是罗斯福总统作为最高决策者所依傍的实际总指挥,无论是欧洲战场,还是太平洋战场,他的总部署获得了极大的军事声誉。

马歇尔堪称美军的伯乐,除了他同辈的麦克阿瑟、史迪威少数几位以外,他担任美军参谋长后提升了许多军官,其中包括日后驰名于世的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巴顿、克拉克等都在战争中无愧重任。

马歇尔和中国也很有缘分,早年曾在天津的任美军第15步兵旅旅长,二战胜利后又被任命为美国特使来华进行和平调停。

发明了著名的“李梅火攻”战术的美国第21轰炸机部队司令李梅少将。他在担任第8航空队第3轰炸机师师长时,曾指挥部队在对德国战略轰炸中建立过显赫的战功。他是昼间精确轰炸战术的积极支持和倡议者,并在对德国空袭中将此理论付诸实战取得骄人的战绩。以李梅火攻为代表的美军战略轰炸,直接动摇了日本维持战争的根本基础。

第101空降师首任师长威廉.C.李准将

美第6 集团军司令克鲁格中将。艾森豪威尔曾在其手下任职,并被提升为准将。他指挥的第6集团军是麦克阿瑟指挥的太平洋岛屿战中的主力。

美国第7集团军司令帕奇(Alexander Patch)

时任美国空军第9军指挥官的范登堡准将,日后担任美国空军参谋长。今天位于加州的美军范登堡空军基地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倒霉的温莱特中将,麦克阿瑟离开菲律宾后,任命他接任美军驻菲律宾的指挥官,并且嘱咐他不得投降。然而温莱特指挥的美菲联军根本不是日本人的对手。1942年4月9日,巴丹半岛75000名美菲联军向日军投降,其中美军12000名。这是美军建军以来最不幸的日子,也是美国200多年里遭遇最大的一次军事失败!温莱特后来被关押在位于吉林的战俘营里,直到1945年8月被苏军解放。9月2日温莱特在密苏里号上见证了日本的投降仪式。也许是作为安抚,麦克阿瑟把他在投降书上签字的那支笔送给了温莱特作为纪念。

指挥瓜岛和冲绳战役的美海军上将特纳,朝鲜战争中任美远东舰队司令,负责指挥仁川登陆。后曾任美国中情局局长。

海军五星上将威廉.李海(William.D.Leahy),曾担任美国海军参谋长和美国武装部队司令(即总统)的参谋长,同时主持参谋长联席会议,参与制定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计划。战后美国有一级巡洋舰以他的名字命名。

负责陆军新兵训练的McNair将军

第8集团军司令罗伯特.艾克尔伯格。第8集团军于1944年6月10日在太平洋组建,是麦克阿瑟手下的主力,参加的主要战役有南菲战役、莱特湾战役和吕宋战役等。日本战败后第8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成为美国驻日占领军。但艾克尔伯格日后确没有和麦克阿瑟搞好关系,以至于失去了出任陆军副参谋长的机会。

在冲绳战役中阵亡的美第10集团军司令巴克纳中将,他是美国在二战中阵亡的军衔最高的指挥官。他是被日本炮弹炸碎的岩石碎片击中胸部阵亡的。

第一联合空降军司令布里尔顿将军(Lewis Brereton),第一联合空降军包括美国第17、82、101空降师(这三个美军空降师组成第18军团),波兰第1伞兵旅(parachute brigade),英军第1、6空降师和第52 低地师。二战期间第一联合空降军参加的最著名的战役当属市场-花园行动了。

指挥第5两栖军的霍兰.史密斯中将。第5两栖军由海军陆战队第三、四、五师组成,参加了著名的硫黄岛战役

被称为美国现代空军之父的亨利?;阿诺德将军是美国空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历任美陆军副参谋长、陆军航空队司令,在美国空军的组建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在太平洋战场展开对日本本土的进攻性战略轰炸,阿诺德将军于1944年组建美陆军航空队第20航空队,自任司令,20航空队的B-29超级堡垒远程战略轰炸机将战火直接烧到日本本土去,而且历史还证明它的组建对美国建立一支独立的空军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向日本投掷的命令是他负责下达的。

美军陆军航空队的美空军George Kenney少将,他曾参与了太平洋战役,后任美军远东航空军司令。

欧洲盟军占领区最高长官克雷将军(Lucius Clay),二战期间负责美国的供应,他曾在柏林封锁期间指挥了著名的“空中走廊”计划。

美第5集团军司令克拉克中将,克拉克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斗中负过伤。战争结束后,一直在本宁堡步校和陆军参谋部任职。艾森豪威尔出任盟国欧洲战区司令后,克拉克作为他的助手,从伦敦到北非,参与了各种军事谋划和战役实施。克拉克出任第5集团军司令时47岁,是同级指挥官中最年轻者之一。他指挥的第5集团军在意大利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加了萨勒诺湾登陆和卡西诺战役,也是第一支开进罗马的美国部队。

这位相必大家都很熟悉,美国四星上将史迪威。史迪威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汉语,1935年7月,以上校衔出任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任内曾实地考察并同情中国的抗日战争。1939年8月离任回国,后被任命为第3军军长。1942年1月,晋升中将,出任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并根据中美协议兼任中国战区最高司令的参谋长,指挥盟军抗击日军入侵缅甸;帮助改编、装备、训练中国军队;监督援华租借物资的使用;保证滇缅公路畅通。1943年兼任东南亚盟军最高副总司令,在缅北反攻战役中指挥盟军与侵缅日军作战,1944年8月攻克缅北重镇密。后因与发生矛盾,于1944年奉调回国。同年晋升为陆军上将。

史迪威被排挤走后,魏德迈(Wedemeyer)在接替了他担任中国战区的美国司令。不过他和他的前任一样对和国民党都没有多少好感。

美陆应部长萨摩维尔中将,史迪威离开中国后,杜鲁门曾一度将其列为中国战区司令的后备人选。

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1941年 8月,美国说什么按租借法案援助中国 100架P-40B歼击机。这批飞机由陈纳德接收,组建美国志愿航空队,帮助中国进行抗日战争,被称为“飞虎队”。仅 1941~1942年,即击毁日军飞机 286架,粉碎了日本空军不 可战胜的神话。 1942年,飞虎队撤销,改编为美国第 10航空队中国战区空军特遣队,陈纳德恢复军籍,任队长。1943年,特遣队再改编,成为美国陆军第 14航空队,陈纳德任司令,晋少将,直到战争结束。1946年,他在中国组织了“民用航空公司”。

第9集团军司令辛普森中将

负责美国海军妇女预备队McAfee上校,她也是第一位荣获杰出服务勋章的美国女性。

卫生、教育和福利部长Olveta Culp Hobby

一战时候的铁锤将军”潘兴。

虽然他没有参加二战,但作为美国人的英雄,他还是登上了《时代》的封面为美国人打气

美国大兵的形象“Willie”

苏联篇

斯大林在二战期间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次数和一样多,但他却两次成为时代风云人物(1940/1942),比猿首多一次。斯大林大家也太熟悉了,我这儿就不多费笔墨了。

二战期间荣登《时代》封面最多的苏联将帅不是劳苦功高的朱可夫,而是老牌的第一骑兵军三元帅之一的铁木辛哥,另二个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苏德战争开始时三个老元帅又担任方向总指挥。铁木辛哥担任西方向总指挥,但由于斯摩棱斯克失守使斯大林大为震怒,要撤了他,亏得朱可夫为他求情才作罢。但不久之后还是被改任西南方向总指挥,正赶上基辅会战,但铁木辛哥指挥部队稳住了战线。1941年冬,铁木辛哥指挥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在罗斯托夫反击战中重创克莱斯特坦克集群,这是红军第一次大的胜利。但好景不长,1942年春,在哈尔科夫战役中却导致红军3个集团军被合围,西南方面军差点全军覆没,之后节节败退。斯大林从此再也不象以前那样信任铁木辛哥了。铁木辛哥被贬到西北方面军任司令员。虽然在那儿表现不错,但再也没有得到重用。但最终铁木辛哥还是获得了苏联最高军功勋章--胜利勋章。

和许多其他的苏联元帅一样,朱可夫也是白俄军队出身,而且在一战中获乔治十字勋章2 枚。1918年参加了著名的红军第一骑兵军,从排长干起直到军长。值得一提的是朱可夫还曾担任过短暂的驻华军事顾问。1939年指挥苏军第 1集团军,在蒙古诺门坎地区狠狠教训了一顿小日本。苏德战争期间,朱可夫历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和代表,战时 最高副统帅、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方面军司令、方面总司令等职。朱可夫在苏德战争时期,活跃在各个重要的战场上,出色地组 织和指挥了许多有声有色的重大战役。就象一个消防队员,哪里情况紧张,战事危急,那 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在战略防御阶段,朱可夫指挥了莫斯科会战,同兄弟 方面军一道将德军击退 100~250千米。在战争转折关头,成功地协调了参加斯大林格勒会战、突破封锁列宁格勒的作战、库尔斯克会战 和第聂伯河会战的各方面军的计划和行动,扭转了苏德战场的战局, 夺回了战略主动权。1943年 1月,因功绩卓著晋升为苏联元帅。在战 略反攻阶段,又直接组织和协调实施了白俄罗斯战役、维斯瓦河一奥 得河战役和柏林战役,直到最后捣毁法西斯巢穴柏林,代表苏军最高 统帅部接受德军投降。他不但为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作出了重大贡 献,而且其卓越的指挥艺术也为苏联军事学术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朱可夫曾 4次荣 膺苏联英雄称号,获得列宁勋章 6枚

布琼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作战勇敢获4枚乔治十字勋章和4枚奖章。1917年夏被选为驻明斯克高加索骑兵师第5连士兵委员会主席、团士兵委员会主席和师士兵委员会副主席。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布琼尼加入红军,组建了著名的“第一骑兵集团军”,并任司令。第一骑兵军在与“白军”的国内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布琼尼也显示出了杰出才干。看过**《第一骑兵军》的人一定对影片中布琼尼身披双肩高高翘起的斗蓬,骑着战马,挥舞军刀率队向敌人阵地充分的镜头记忆犹新。国内战争结束后,布琼尼曾担任红军总司令助理(主管骑兵)、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工农红军骑兵监、莫斯科司令等职。卫国战争时期,布琼尼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历任大本营预备队集团军集群司令、西南方向总司令、预备队方面军 司令、北高加索方向总司令、北高加索方面军司令。1943年1月被任命为苏军骑兵司令和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最高军事委员会委员。战后布琼尼兼任苏联农业部副部长,主管养马业。布琼尼获列宁勋章8枚,红旗勋章6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1枚。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也是从白俄军队干起的。苏德战争爆发时任苏军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由于工作出色,斯大林任命他为代理总参谋长,并负责拟定莫斯科战役反攻计划。在他的谋划下,苏军在莫斯科实施了自开战以来的首次大规模反攻,迫使德军败退,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鉴于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的贡献,华西列夫斯基于1942年4月被晋升为上将,并被任命为苏军总参谋长。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告急,斯大林派他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前往斯大林格勒协助朱可夫指挥战事。两位将领拟定的计划获得斯大林的批准。华西列夫斯基出任南部战线斯大林格勒地域作战的总指挥官,指挥三个方面军围歼了斯大林格勒地域的30万德军。斯大林格勒会战后,华西列夫斯基荣获“苏沃洛夫一级勋章”,这是首次向高级将领颁发象征统率级别的奖章。不久他被授予元帅军衔。随后华西列夫斯基有参与指挥了库尔斯克会战和进攻德国本土的战役。1944年4月华西列夫斯基被授予“苏联英雄”的称号,并获得二枚“胜利勋章”。在整个苏德战争中,只有斯大林和朱可夫元帅同样获得两枚“胜利勋章”。欧洲战场胜利后,华西列夫斯基出任远东苏军总司令,指挥远东三个方面军向日本关东军发起强大攻击并迫使其投降。时年50岁的华西列夫斯基又一次被授予“苏联英雄”的称号。

罗科索夫斯基一战时参加俄军龙骑兵,获得三枚乔治十字勋章。后加入红军,1929年作为独立骑兵旅旅长曾参加苏军同张学良部队在东北的冲突,并获他的第三枚红旗勋章。大清洗中由于是波兰出生,被诬陷为波兰间谍,投进监狱。后来由于铁木辛哥说情,加上苏芬战争爆发前线急需将领,斯大林将其释放。苏德战争爆发后,罗科索夫斯基率领第16集团军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1942年9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中他担任顿河方面军司令,率部包围了保卢斯的的第16集团军并最后迫使其投降。1943年2月,罗科索夫斯基调任中央方面军司令,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挫败了德军的反扑。战争后期,罗科索夫斯基任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向华沙挺进。但是正当苏军兵临华沙城下,波兰地下抵抗组织举行起义之时,斯大林却下令让苏军停止行动的,对德军镇压起义坐视不管。作为波兰后裔的罗科索夫斯基因此倍受外界指责。1945年6月24日,是罗科索夫斯基一生中最为光辉的日子,这一天,他在莫斯科红场主持了胜利阅兵式,率领红军接受了斯大林的检阅。在这次阅兵式上,红军战士将在战场上缴获的数百面德军军旗掷到了列宁墓前,重演了历史上将缴获的拿破仑军旗掷到亚历山大一世沙皇脚下的光辉一幕,阅兵仪式达到了高潮。罗科索夫斯基生前曾两次荣获 “苏联英雄”称号,并获苏联“胜利”最高军功勋章。战后罗科索夫斯基曾任波兰国防部长和部长会议主席。

沙波什尼科夫被称为“苏联红军的大脑”,这是因为他不仅是元帅、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位成果卓著的教授。他写的《军队大脑》一书阐述总参谋部的作用,堪称经典。斯大林曾经说:如果没有沙波什尼科夫在我的周围,我真不知道这仗该怎么打。在国内战争中,沙波什尼科夫参与了歼灭邓尼金的作战计划,并获得红旗勋章。30年代初他曾任伏龙芝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在后来的20世纪30年代的“大清洗”中,他曾被投入监狱并差一点被枪毙,直到1940年才被释放并被授予元帅。苏德战争爆发前他担任副国防人民委员和苏军总参谋长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初期苏军一连串的战事失利,1943年斯大林把他调任总参军事学院院长。他总共获列宁勋章3枚,红旗勋章2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1枚,红星勋章2枚。战后苏联的一级大型反潜舰以他的名字命名

空军主帅诺维科夫元帅在卫国战争年代是苏军的空军司令,也是战争年代的杰出统帅之一。他是被授予空军主帅的第一人,他在使用航空兵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有许多创新,对苏联空军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多次重大战役中,作为最高统帅部的代表,成功地协调了数个方面军的航空兵的战斗行动。然而1946年因斯大林之子瓦西里的升迁问题开罪于斯大林,被捕入狱,判处6年徒刑,空军主帅军衔和各种奖励均被剥夺。1952年他得以恢复自由。斯大林逝世后,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取消了对他的判决,恢复党籍、名誉、元帅军衔和各种奖励。虽然他后来短暂地出任远程航空兵司令、空军副总司令,但监狱中的生活已彻底地摧垮了他的身体。而不得不于1956年退役。

[被誉为“炮兵战神”的沃罗诺夫炮兵主帅是苏联炮兵战术和理论的创立者。1939年夏,沃罗诺夫参加哈拉哈河战役,计划和指挥集团军级集群规模的炮兵行动给予日军沉重打击。1943年一1950年任苏联武装力量炮兵司令。在研究炮兵进攻和反坦克作战的理论和实践,在创建大规模的炮兵兵团(炮兵师和军),在发展作为战役机动的基本手段——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炮兵等方面,建立了巨大功勋。卫国战争时期,曾多次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驻方面军的代表,直接参加了各个方面军的各次战役的计划、准备和领导工作,并共同领导了消灭被包围在斯大林格勒城下的德军集团。战后,沃罗诺夫对炮兵的发展也做出很大贡献。获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4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3枚,红星勋章1枚。

出身红军中国团的戈利科夫元帅。国内战争时期,戈利科夫先后在“红鹰”农民志愿兵共产主义步兵第l团等部队参加作战。战争爆发前任副总参谋长兼情报总部部长。卫国战争初期,率领苏联军事代表团去英国和美国进行关于向苏联提供军用物资的谈判。回国后参加了莫斯科、布良斯克、沃罗涅日、斯大林格勒等战役1943年4月任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主管干部工作)。1943年5月起任总干部部长。战后任独立机械化集团军司令、装甲兵学院院长、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总监组总监等职。先后获列宁勋章4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4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1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l枚,红星勋章2枚,三级“在苏联武装力量中为祖国服务”勋章1枚。

英国篇

相比美苏德三国,英国方面上榜的人物就少多了。上榜最多的是蒙哥马利元帅。二战爆发时,蒙哥马利率第3师横渡海峡,出征西欧大陆,但很快被德军从敦克尔克赶回了英国。1942年蒙哥马利被任命为驻中东军第8集团军司令,他的对手是“沙漠之狐”隆美尔。吸取了前任的教训,他以逸待劳,使用一次大战阵地战办法对付隆美尔,迫使隆美尔与他进行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这是缺俨垢?穆∶蓝?娜砝摺?942年10月,蒙哥马利在阿拉曼战役重创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彻底扭转了盟军在非洲战场的态势。蒙哥马利也因功被提升为上将。非洲之战结束后,蒙哥马利与巴顿一同在西西里岛登陆,进军意大利,并上演了一场攻城略地的竞赛。接着又指挥了沙纳姆战役和阿登战役。1944年蒙哥马利被室晋升为元帅。战后蒙哥马利升任英军总参谋长,积极推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对蒙哥马利争议最大的是他在欧洲战场指挥和策划的那些不成功的战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市场-花园行动了。

和蒙哥马利相比,邱吉尔只上了一次《时代》封面。对于邱吉尔也就不多说了。2002年10月,温斯顿·邱吉尔被英国人民选为“最伟大的英国人”,排在他身后的英国伟人,依次为莎士比亚、牛顿、达尔文等。邱吉尔可谓名门之后的祖先马尔巴罗公爵是英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统帅,他的父亲伦道夫勋爵是上世纪末英国的杰出政治家,曾任索尔兹伯里内阁的财政大臣。1953年,他以《二战回忆录》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邱吉尔以杰出的演讲口才而著称,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时刻,发表了许多富于技巧而且打动人心的亚历山大元帅。毕业于桑赫斯特皇家陆军学院。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34年后任步兵旅旅长、第1步兵师师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赴法参战。1940年12月,任英格兰南部司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于1942年3月赴缅甸参加对日作战,指挥驻缅英军由仰光撤至印度。同年8月任驻中东英军总司令,为英国第8集团军取得阿莱曼战役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1943年2月,任地中海战区盟军副总司令兼第18集团军群司令,指挥盟军在北非的军事行动,取得突尼斯战役的胜利。1943年7月任意大利盟军总司令,参与指挥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和进军意大利本土。1944年6月晋升为元帅。12月任地中海战区盟军最高司令。1945年5月2日,亚历山大元帅代表盟军接受驻意德军投降。1946年任驻加拿大总督。1952年任英国国防大臣,受封伯爵。1954年10月退役。1969年6月去世。著有《亚历山大回忆录》。

安德鲁·坎宁汉元帅,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在马塔潘角海战中重创意大利舰队。盟军发起北非战役时,任海军远征军总司令。在欧洲战役是被任命为盟军海军总司令,曾参与指挥了意大利战役中的“雪崩”计划。

皇家空军元帅内维尔。内维尔出生于印度,一战期间加入皇家空军,1931-34指挥在中东地区的皇家空军。1937-40间担任皇家空军司令。1941-47年间担任驻新西兰总督。他担任空军司令期间大力发展英国空军力量,为日后的不列颠空战打下了坚实的

Menɡbɑdun 蒙巴顿,L. Mountbatten, Louis, 1900.6.25~1979.8.28 英国海军元帅。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外孙。生于英 格兰。1913年入英国海军军官候补学校。1916年起在战列巡洋舰和潜艇上服役。1921~1922年两次作为威尔士亲王副官随访印度等国。1947年受封伯爵,任印度总督,提出“蒙巴顿方案”,实现印、巴分治。1948~1954年先后任地中海舰队第1巡洋舰队司令、海军部第四次官、北约地中海舰队总司令。1979年在爱尔兰因所乘游艇被炸身亡。

英国空军元帅亚瑟.泰德勋爵,泰德1929年加入皇家空军,曾任英国空军部训练部部长和皇家空军驻新加坡的指挥官。1939年提升为副元帅后任皇家空军驻中东地区的指挥官,参与了北非战场于隆美尔的战斗。1940年出任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的副手,是诺曼第登陆战役的主要策划者之一。在空军的战术使用策略上,他于美战略空军司令斯帕兹将军之间有矛盾。1945年他出访莫斯科,于斯大林讨论欧洲战后的分治问题。战后泰德任皇家空军司令。

德国篇

德国方面上镜率最高的当然非“猿首”莫属,竟然上了5次封面,包括1938年被评为《时代》风云人物,比盟军方面最多的麦克阿瑟还多一次。当然包括一次宣布他死讯的封面。猿首大家都太熟悉不过了,这里就不多费笔墨了。一个问题本人一直很感兴趣:如果当初维也纳美术学院录取了那个年轻的一心想投身美术的奥地利青年,日后的人类历史又会是怎样的

仅次于猿首的是他的左帮右臂海因里希·希姆莱。这位养鸡场场主出身的纳粹党徒一生追随,很得的信任。29岁时,参与建立党卫队并充任党卫队首脑;34岁时,任德国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的头子;36岁时,总揽法西斯特务组织,权力一度仅次于。他一手推行的种族灭绝成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他如此执迷于所谓优秀人种论,以至于在欧洲各国建立所谓的“生育农场”,专门批量生产纯种的“雅利安婴儿”。1945年德国战败后落入英军手中,最后咬碎了镶在?/div>

请把德国1954年足球国家队名单给我 谢谢

1954年瑞士世界杯(第五届)

宣传海报:

本届冠军:联邦德国

决赛对阵:联邦德国 3:2 匈牙利

A组

比赛时间 比赛场地 比赛双方 进球队员和进球时间

1954年06月16日 Charmilles 巴西5:0墨西哥 巴西:巴塔萨24分,迪迪29分,平加34、42分,儒尼尼奥90分cnworldcup.com

1954年06月16日 La Pontaise 南斯拉夫1:0法国 南斯拉夫:米卢蒂诺维奇14分cnworldcup.com

1954年06月19日 Charmilles 法国3:2墨西哥 法国:维岑特19分,卡德纳斯46分o,科帕88分cnworldcup.com

墨西哥:拉马德里德54分,巴尔卡萨85分cnworldcup.com

1954年06月19日 La Pontaise 巴西1:1南斯拉夫 巴西:迪迪69分cnworldcup.com

南斯拉夫:泽贝克49分cnworldcup.com

B组

比赛时间 比赛场地 比赛双方 进球队员和进球时间

1954年06月17日 Wankdorf-Stadion 联邦德国1:1土耳其 联邦德国:舒佛12分,科洛德51,沃特80分,莫洛克84分cnworldcup.com

土耳其:舒特3分cnworldcup.com

1954年06月17日 Hardturm 匈牙利9:0韩国 匈牙利:普斯卡斯11、89分,兰托斯16分,科西斯24、31、49分,卡斯伯59分,帕罗塔斯76、83分cnworldcup.com

1954年06月20日 St. Jakob 匈牙利8:3联邦德国 匈牙利:科西斯4、21、69、79分,普斯卡斯17,海德古迪52、56分,托斯75分cnworldcup.com

联邦德国:帕佛28分,拉恩76分,赫曼84分cnworldcup.com

1954年06月20日 Charmilles 土耳其7:0韩国 土耳其:舒特18、30分,勒夫特18分,博赫曼38、64、70分,艾奥76分cnworldcup.com

1954年06月23日 Hardturm 联邦德国4:1土耳其 联邦德国:舒佛12分,科洛德51,沃特80分,莫洛克84分cnworldcup.com

土耳其:舒特3分cnworldcup.com

C组

比赛时间 比赛场地 比赛双方 进球队员和进球时间

1954年06月16日 Wankdorf-Stadion 乌拉圭2:0捷克 乌拉圭:米古斯70分,斯克法里诺84分cnworldcup.com

1954年06月16日 Hardturm 奥地利1:0苏格兰 奥地利:波波斯特32分cnworldcup.com

1954年06月19日 St. Jakob 乌拉圭7:0苏格兰 乌拉圭:博格斯17、48、58分,米古斯31、82分,阿巴德55、84分cnworldcup.com

1954年06月19日 Hardturm 奥地利5:0捷克 奥地利:斯托贾巴尔3、65分,波波斯特4、21、24分cnworldcup.com

D组

比赛时间 比赛场地 比赛双方 进球队员和进球时间

1954年06月17日 St. Jakob 英格兰4:4比利时 英格兰:博阿迪斯25、62分,洛夫特豪斯37,92分cnworldcup.com

比利时:阿诺尔6、72分,科珀斯76分,迪金森93ocnworldcup.com

1954年06月17日 La Pontaise 瑞士2:1意大利 瑞士:巴拉曼18,休吉79分cnworldcup.com

意大利:博尼佩蒂44分cnworldcup.com

1954年06月20日 Comunale Di Cornaredo 意大利4:1比利时 意大利:帕多费尼41分,加利49分,福里格纳尼58,洛伦斯73分cnworldcup.com

比利时:阿诺尔81分cnworldcup.com

1954年06月20日 Wankdorf-Stadion 英格兰2:0瑞士 英格兰:穆恩43分,维尔绍69分cnworldcup.com

1954年06月23日 St. Jakob 瑞士4:1意大利

四分之一决赛

比赛时间 比赛场地 比赛双方 进球队员和进球时间

1954年06月26日 St. Jakob 乌拉圭4:2英格兰 乌拉圭:博格斯5分,瓦雷拉44分,斯克法蒂诺47分,阿姆博斯78分cnworldcup.com

英格兰:罗夫斯霍斯16分,芬内利67分cnworldcup.com

1954年06月26日 La Pontaise 奥地利7:5瑞士 奥地利:瓦格25、28、52分,科内26、34分,奥维克32分,波波斯特77分cnworldcup.com

瑞士:巴拉曼16、41分,休吉17、23、60分cnworldcup.com

1954年06月27日 Wankdorf-Stadion 匈牙利4:2巴西 匈牙利:海德古迪4分,科西斯7、88分,兰托斯53分cnworldcup.com

巴西:桑托斯18分,约金霍65分cnworldcup.com

1954年06月27日 Charmilles 联邦德国2:0南斯拉夫 联邦德国:霍瓦特10og,拉恩86分cnworldcup.com

半决赛

比赛时间 比赛场地 比赛双方 进球队员和进球时间

1954年06月30日 St. Jakob 联邦德国6:1奥地利 联邦德国:斯卡佛31分,莫洛克47分,沃特56、61、85、89分cnworldcup.com

奥地利:波波斯特52分cnworldcup.com

1954年06月30日 La Pontaise 匈牙利4:2乌拉圭 匈牙利:科兹波12分,海德古迪47分,科西斯109、117分cnworldcup.com

乌拉圭:霍伯格76、87分cnworldcup.com

三四名决赛

比赛时间 比赛场地 比赛双方 进球队员和进球时间

1954年07月03日 Hardturm 奥地利3:1乌拉圭 奥地利:斯托贾巴尔16分,克鲁斯59分og,奥维克79分cnworldcup.com

乌拉圭:霍伯格21分cnworldcup.com

决赛

比赛时间 比赛场地 比赛双方 进球队员和进球时间

1954年07月04日 Wankdorf-Stadion 联邦德国3:2匈牙利 联邦德国:莫洛克11分,拉恩18、84分cnworldcup.com

匈牙利:普斯卡斯6分,克兹伯9分

欧洲各国人是怎样相互调侃其他国家的

法国人——部分西班牙人(尤其是加泰罗尼亚人)不喜欢法国人,他们觉得法国人太傲慢。一个来自巴塞罗纳的女人告诉我:“拜托!谁喜欢法国人啊?没人!”瑞士人也不喜欢法国人,他们鄙视法国当局和法国人的懒惰。至于英国人嘛,他们对法国人的感觉最为复杂,一半讨厌法国人,另一半则喜欢法国人。那些讨厌法国人的英国人倾向于喜欢美国人,反之亦然。在英国人的眼里,法国人臭、没礼貌(他们从不排队);而且纳粹进军的时候,法国人并没有奋起反抗,所以英国人认为法国人很懦弱。法国人同时也不喜欢英国人;法国人看不起比利时人,觉得他们很**;从我的经验来看,法国人对西班牙人和德国人也没有好印象。

意大利人——欧洲其他国家的人对意大利人的评论大部分是正面的,但是主要还是因为意大利的美食。北欧人认为意大利人懒惰、古里古怪,而且可能国家管理不当(主要是因为,自二战以来,意大利政府已更迭50余次)。我的一个荷兰教授解雇了一个意大利人,他是这么说的,“所有的意大利人都只关心意大利面和妈妈。”反过来,意大利人对欧洲其他国家的人也没什么好感。而且在意大利内部,南北分裂非常严重。北方人抱怨南方人的懒惰、不思进取,而南方人则抱怨北方人没文化且不懂得享受生活。

德国人——欧洲其他国家人认为德国人勤奋、严谨、缺乏幽默感。二战是德国最大的污点,欧洲其他国家人也因此无情地戏弄和嘲笑德国人。尽管德国是一个经济强国,但是欧洲其他大部分国家的人都不想学德语,也不想在德国留学(或者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德国留学)。德国的食物也不受待见,只有柏林的一些有活力的地下俱乐部对年轻的欧洲人有一点吸引力。最反感德国要数荷兰人和丹麦人了,因为德国曾频繁侵略这两个国家。当德国人在荷兰问路时,荷兰人通常会告诉他最短的离开荷兰的路线,或者直接说“把我们的自行车还给我们!”,因为二战的时候德国曾经没收过荷兰的自行车。丹麦人不喜欢你把他们的首都名念成“ko-pen-HAH-gen”,因为这是德语发音。你既可以用英式发音(用“HAY”代替“HAH”),也可以用丹麦式发音(在此无法表示)。德国人对他们西边邻国的喜爱远大于其邻国居民对他们的喜爱,但是他们瞧不起东方邻国,尤其是波兰。但是有一点很奇怪,对于曾经强烈抵制他们侵略的捷克人,他们倒是怀有一丝敬意。

斯堪的纳维亚人(北欧人)——他们受到大多数欧洲人的尊重,因为他们的高质量生活标准……还有他们金发碧眼的外表。但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内部,他们对彼此有些固执的看法。挪威人、丹麦人和芬兰人都认为瑞典人愚蠢又严肃。挪威人被认为是有种族歧视的。丹麦人比其他欧洲国家的人更直率,脾气性格也有点古怪。北欧人比较内向,但即使以北欧的标准来看,芬兰人也还是非常内向的。除了讨厌德国的丹麦人和讨厌俄罗斯的芬兰人以外,北欧人对其他欧洲国家的人并不反感。

比利时人——荷兰人和法国人都认为比利时人是**。反过来,比利时人认为荷兰人是一群脾气暴躁的怪B,法国人是一帮傲慢无礼的二B。

荷兰人——如北欧一样,荷兰因其繁荣的经济和良好的社会秩序让南欧人羡慕嫉妒恨。但是,他们自以为是,自以为无所不知的声誉也响彻欧洲,他们的固执和刻板也和他们的德国表亲有得一比。但是他们不喜欢别人把他们和德国人做比较。如果你提醒他们,说他们的国歌里有一句“van Duitse bloed(来自德国人的血)”,那你就遇到如同死寂的沉默。大家不喜欢荷兰人,还因为荷兰人是欧洲最著名的守财奴。因为这一点,无论他们去哪旅行,都不受待见。他们去法国南部露营时,甚至会囤好水,把所有物资准备好。在被众人鄙视的时候,荷兰人也鄙视所有人。是的,他们的自以为是并非空穴来风。

瑞士人——即使是德国人,也认为瑞士人极度的严谨死板。瑞士人与“友好的”和“热情的”这两个词完全没有关系,直白地讲,他们是粗鲁无礼的。要注意的是,讲法语的瑞士人和讲德语的瑞士人是有很大的文化差异的。讲法语的瑞士人就是再版法国人,不过瑞士的食物没有法国那么乏味,对当局的态度也没有法国那么随便;讲德语的瑞士人跟德国人比是青出于蓝,他们比德国人理严肃、死板而古里古怪。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瑞士的好,所以有一点很明朗,外籍人口(大部分来自欧盟国家)占瑞士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要注意的是,瑞士人的德语是变体的德语,如果你只接触过标准的德语,那你会觉得瑞士人的德语非常奇怪。

西班牙人——说实话,对于和来自西班牙的负面评论都很少。没人真正讨厌西班牙人,而且西班牙人基本上也不讨厌任何其他国家的人。(是的,与法国相邻的部分西班牙人不怎么喜欢法国人)具体原因不明。但是,千万别讲一口拉丁美洲口音的西班牙语,不然上帝都不会原谅你的,因为仍然有很多西班牙人非常鄙视拉丁美洲人。西班牙人自认为是白种欧洲人,如果你把他们和拉丁美洲人扯上一丁点儿关系,他们会感觉倍受污辱

希腊人——对其他欧洲国家而言,希腊人只是名义上的欧洲人,但是希腊人坚称自己是欧洲人。自然而然,如果说希腊人不是欧洲人,是对他们的强烈刺激。

波兰人——除了安静以外,波兰和波兰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了。波兰算是一个大国,有四千万人口。在2005年,当以波兰为主的一批东欧国家加入欧盟时,大家曾担心东欧人在欧盟的泛滥。德国人非常不喜欢波兰人,在德国的九个邻国中,波兰是最不受德国人待见的。在德国人眼里,波兰人就是一群偷车贼。确实如此,德国和波兰的关系就像美国和墨西哥的关系一样,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也差不多(收入差距、战争历史、语言障碍等等)。波兰人则把他们的憎恨转移给了他们东边和南边的邻居们,虽然他们不喜欢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和立陶宛人,但他们更讨厌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奇怪的是,他们对德国人并没有特别的情绪,也许是因为他们仍然害怕德国吧——所以你在波兰永远也听不到关于德国人的笑话。

捷克人——对西欧人来说,捷克算是东欧一个不错的亮点,但是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布拉格是一座漂亮的城市和旅游胜地吧。捷克人和德国人有点儿像——有些粗鲁、直白和冷酷。波兰人不喜欢捷克人。

奥地利人——综合了德国人和巴尔干人的最好和最差的特质,奥地利人虽然懒散,但是他们的爱国主义和种族主义值得一提。据说奥地利是的出生地,但是从来没有像德国一样为大屠杀道歉过。除德国人以外,大多数西欧国家的人对奥地利是中立态度。德国人认为奥地利人不思进取,不能代表德语国家的良好形象。但出于对哈普斯堡王朝的怀念,东欧国家的人对奥地利是敬仰的态度。

英国人——如果你把英国人称之为欧洲人,大约一半的英国人会生气,那么相信你开始了解英国了。英国就是美国的乖乖狗,与欧洲对抗也是美国要英国这么做的。英国人有礼貌,但是有点儿墙头草(所以被称为Janus Britain两面神),还有点儿势利。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都不错,主要是英国之外的人对他们并不了解。直面欧洲其他国家对英国的负面情绪的,当然首当其冲是英格兰了。毕竟,伦敦就在英格兰嘛。

英格兰还因其居民敲诈游客而臭名昭著,比如阿姆斯特丹和伊比萨,那里的居民噪门大而且酒品差。

反过来,英格兰人对其他所有人也看不顺眼。这就是为什么很难找到一个对欧洲其他国家(或者对美国,或者对其他洲的国家)不持负面想法的英国人了。欧洲到处都住着英国人,而且他们在一个国家住得越久,他们就越讨厌那个国家,但是他们又不愿意回自己的国家。

爱尔兰人——虽然夸大了他们在美国人心里的重要性,但是爱尔兰其实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爱尔兰人礼貌而谦虚。爱尔兰人名义上讨厌英国人,但是我没见哪个爱尔兰人真正讨厌英国人。总体来说,来自和对于爱尔兰人的情绪似乎都是积极正面的。

我个人对葡萄牙人、匈牙利人、罗马尼亚人、保加利亚人和其他国家人的感知和被感知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如果你还有其他内容要添加,请在下面评论。几年前,我在意大利见过一张海报,多少可以总结一些方面:

在天堂……

工程师是德国人

厨师是法国人

警察是英国人

情人是意大利人

一切由瑞士人统领

在地狱……

工程师是法国人

警察是德国人

厨师是英国人

情人是瑞士人

一切由意大利人统领

情狱德国完整版

中文片名:情狱原片名:Enfer,L' 海报 别名:Hell/命运里的美丽伤痕/地狱影片类型:剧情片长:Canada:98min(Toronto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国家/地区:日本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对白语言:法语 丹尼斯因为盗用信用卡而被关押在与世隔离的监狱里,在这里有偷*窥,诱*惑,吸*毒,他摆脱了任何美男的追逐,直到一天他和健美的mike目光接触之后,他的欲底线彻底崩溃。监狱的生活变得似乎“多彩”起来。 那个白人男主角MarcelSchlutt是德国一档同志节目的主持人,但**里的他一改平时逗趣的作风,显得很忧郁。他说:“这是只演过一次情片(我们看到的此**剪辑版本不,只是有少些而已,完全想象不到居然是Cazzo公司拍的),希望以后能继续演,这样便不用费工夫磨练演技。”

新艺术运动在不同国家叫什么?

德国称为青年风格派、比利时称为先锋派运动、奥地利称为奥地利美术协会、法国称为新艺术画廊、西班牙称为新艺术运动

1、德国称为青年风格派:在德国新艺术运动称作“青年风格派”。代表人物:彼得·贝伦斯:透平机车间;恩德尔:慕尼黑剧院。达姆施塔特1901-03现代艺术展。

2、比利时称为先锋派运动:新艺术运动在比利时设计史上被称为先锋派运动设计大量采用曲线,特别是花草枝蔓,纠缠不清地组成复杂的图案。线条形状的运用形成了。超越对自然的直接模仿去发掘生动和抽象的线条,认为这样的线条才是自然的本质。“线条是力量”当成为“新”的装饰的基础。一是注重装饰,受自然植物启发的“鞭绳”线条到处可见,在墙面装饰、门和楼梯中十分突出;二是建筑暴露式钢铁结构和玻璃面。

3、奥地利称为奥地利美术协会: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是由维也纳分离派发起的。这是一个由一群先锋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组成的团体,成立于1897年,最初称为“奥地利美术协会”。因为他们标榜与传统和正统艺术分道扬镳,故自称“分离派”。其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主要代表人物有:建筑家奥托·瓦格纳、约瑟夫·霍夫曼、约瑟夫·奥尔布里希、科罗曼·莫塞和画家居斯塔夫·克里姆特等。

4、法国称为新艺术画廊: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新艺术”本是巴黎一家商店的名称,由出版商萨穆尔·宾于·1895年12月创立,是在仿效威廉·莫里斯设计事务所的基础上开设的,取名“新艺术画廊”。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不久就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个是南锡。其中巴黎的设计范围包括家具、建筑、室内、公共设施装饰、海报及其他平面设计,而后者则集中在家具设计上。

5、西班牙称为新艺术运动:糅合了哥特式风格的特征,并将新艺术运动的有机形态、曲线风格发展到极致,同时又赋予其一种神秘的、传奇的隐喻色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