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仁欧冠失利拉姆-拜仁总比分6-2拉齐奥晋级欧冠八强
曾有人问世界最佳边后卫是谁?最佳答案是:要先取决拉姆踢哪边
在他那表面瘦弱的身体中,始终孕育无尽无穷的力量;在他那看似朴实的技术中,始终闪现无与伦比的智慧;在他那平淡无奇的性格中,始终有着绝不屈服的意志;在他那不善言辞的角色中,始终不变苍天可见的忠诚……曾有人问,有没有能防住罗本的后卫呢?有,但是那个人却在他的身后;还有人问,绿茵场上的最佳边后卫是谁?最佳答案是:这要先取决于拉姆踢哪边。
成长之路:来自慕尼黑的追风少年
1983年11月,拉姆出生于德国慕尼黑的一个足球家庭,自幼在当地小球会盖恩开启足球之路。11岁时,已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的拉姆收到多支球会的邀请,而他最终选择了心仪的拜仁慕尼黑:“拜仁很机智,他们让我在奥林匹克球场63000名观众面前当球童。这是他们扔下的鱼饵,然后我就上钩了。”多年后,拉姆始终未曾忘记那段美丽邂逅。
其实,身高仅有170cm的拉姆在年少时便已显现出在身体条件方面的差距与制约。不过,他从没有任何抱怨与委屈,反而坚持用强于常人的刻苦训练来弥补身体上的不足,由此练就了不屈的精神和娴熟的技术。前拜仁青训主管格兰德(现拜仁一线队助教)曾回忆:“他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好的球员,17年来没有比他更优秀的球员了。”预备队教练老胡梅尔斯则称赞道:“如果拉姆不能在德甲站稳脚跟,那么没有人能。”
2002年11月13日,在作为队长带领拜仁U19队夺得德国青年联赛冠军后,拉姆迎来了职业生涯最重要的时刻——在该季拜仁欧冠小组赛末轮迎战朗斯的比赛中,由于球队已遭淘汰,最后时刻换下福伊尔纳拉姆在希斯菲尔德教练麾下完成了拜仁处子秀。“现在上场的是拜仁最年轻球员,他刚迎来19岁生日,他是一名后卫、一名优秀球员、一位前途无量的小将,他叫菲利普-拉姆。”场边解说员在有限时间内极力介绍这位后起之秀,因为拉姆在3分钟后便结束了首次出场。
“那场比赛并不重要,那天慕尼黑甚至有点冷,但是对我而言却是美梦成真的一天。”然而在完成首秀后,拉姆却在竞争激烈的拜仁难获机会。于是,恩师格兰德建议他通过外租锻炼来证明自己。说来或许不信,拉姆在最初寻求外租的日子里居然四处碰壁,很多球会看到他那平凡无奇的小身板后纷纷打了退堂鼓,直至在斯图加特大掀青春风暴的马加特在2003年夏天发现了这块璞玉。
这是拉姆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旅程。在斯图加特一众青年才俊中,当马加特询问拉姆是否曾担任过左边后卫时,或许是太渴望出场机会,拉姆不得不撒了一个小谎。不过正是这个美丽的谎言,让极具球商的拉姆在从未接触过的左后卫位置上一发而不可收。他迅速征服了球迷、征服了球场,也征服了时任德国队主教练沃勒尔,进而在踢了31场德甲比赛后便以主力身份踏上了欧洲杯赛场。
虽然2002年成功晋级世界杯决赛,但是此时的德国战车已经进入青黄不接的阵痛期。2004年欧洲杯,小组出局的德国队再度经历黑暗时刻,但是横空出世的拉姆却让全世界自此记住了自己的名字。他在左边后卫位置上能攻善守、充满智慧,与施魏因斯泰格组成的左路无疑让德国足球看到了希望。首次国际大赛便遭遇小组折戟的经历确实是痛苦的,不过在老大哥的鼓励中拉姆已经感到:回家之路已然宽广。
如同每位离开故土的游子,拜仁始终是拉姆内心深处的归宿。2005年夏天,拉姆不顾斯图加特的挽留、不顾当时身处的病榻,毅然选择回到拜仁怀抱,并在十字韧带伤势恢复后于12月完成了回归首秀。对此,拉姆深怀感情地说:“我回来了!租借的日子里,我一直努力证明自己可以回到这里(拜仁),如今我做到了,我不想再走了。”那个曾经的少年终于在拜仁的 历史 中登场,而这个故事则由此跨越了15年,凝聚了500余场比赛……
经典时刻:神话般夏天,精彩的世界杯首球
来到2006年神话般的夏天,拉姆首度在世界杯赛场展现自己的才华。在揭幕战德国对决哥斯达黎加的比赛第7分钟,从后场闪电般奔袭而至的拉姆接球后迅速摆脱防守球员,一记摧枯拉朽的经典远射完成了该届世界杯首粒进球。遗憾的是,这届世界杯最终属于地中海一样的蓝色意大利,但是拉姆依然凭借出色表现入选国际足联公布的23人最佳阵容。
自此,拉姆在国家队开始承担更高责任。来到2008年欧洲杯决赛,德国战车再度杀入最终决赛,可惜拉姆的防守失误让西班牙前锋托雷斯完成了唯一进球,而这似乎也成为拉姆在诸多球迷心中的污点。殊不知,当时的拉姆是带伤拼搏直至中场休息,而当比赛来到下半场,留在休息室内的拉姆回想起球队的丢球及不佳氛围,独自一人默默痛哭至比赛结束。
眼泪,往往意味着一个男人的成长。2010年世界杯前,巴拉克的伤退让拉姆接过了国家队的队长袖标。在这支才华横溢的年轻球队中,拉姆迅速用他的人格魅力和辛勤付出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并成为新一代德国战车令人信服的领航者。“我努力发挥我的影响力,和每个人讨论技战术,帮助年轻球员尽快融入,处理其他的一切,并对此投入了所有精力。”于是在青年风暴中,拉姆带领德国队开始进入最好的时光。
这是德国足球开始觉醒的时刻,只是时年的拜仁就像此前的德国足球,依然处于低潮期:不仅在欧战处处碰壁,还曾一度无缘欧冠赛场。2009年,深感忧虑的拉姆在接受《南德意志报》采访时公开表达了对俱乐部的痛心:“如果要衡量拜仁和曼联、巴萨这样球队的差距,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自己的足球哲学和理念。各豪门都有传统战术系统,但是拜仁却不是如此。”
拉姆的发言无疑让拜仁高层震惊,并开出了俱乐部史上最高罚单。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若不是对拜仁深深的爱,拉姆怎会公开表达自己的心声?“我在慕尼黑成长,拜仁就是我的一切,所以我才开口这样说。我希望我们是一支在欧洲舞台有所作为的球队。”最终,拉姆的行为收到了美好结果:拜仁高层开始审视自己,并拉近了与拉姆的距离,一场矛盾却成为了拜仁转折的生机。
拉姆在自传中回忆:“董事会要求我去解释自己的言论,我当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脑子一片空白。此时,赫内斯说收到了一瓶上好白兰地,于是我们开始聊起白兰地,他还说以后要找机会喝一杯。‘不过处罚决定已做出’,赫内斯和蔼地说。”后来的故事充满温馨,拉姆承认错误,而当巴萨曼联趁机求购时,他直接替俱乐部表达了拒绝。“当时的确有球队对我感兴趣,但拜仁是我的家,我确信我们将走上正轨,我只愿和拜仁一起夺得欧冠而不是其他球队。”
就是这样,凭借对拜仁的挚爱与忠诚,拉姆逐渐成长为拜仁领袖,并接过了队长袖标,而拜仁也自此开启复苏之路……时至今日,当回顾拉姆在职业生涯巅峰期却选择功成身退,或许所有球迷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缘由:他不忍心让拜仁球迷看到自己的凋零,他只是渴望把职业生涯最好的时光全部留给拜仁。
荣誉巅峰:亲手举起欧冠奖杯和世界杯!
来到2011-12赛季,已经转为右后卫的拉姆首度以队长身份带领拜仁征战。然而赛季尚未开始,前队长卡恩却提出质疑:“这个队长太内敛了,拜仁目前群龙无首。”对此,拉姆一笑而过,而主帅海因克斯则明确:“在我看来,队长没必要总在场上大声咆哮。拉姆在场上是比较内敛,但他说的话却很有分量。性格决定他与卡恩或埃芬博格不同,但是他的能量、他的毅力对球队的影响更为重大。”
海因克斯是正确的!看上去,那是注定不属于拜仁的一个赛季,在国内赛场连续被多特痛击后,拜仁又在安联球场倒在了欧冠决赛。不过,正是这场刻骨铭心的失败,为世界足坛留下了一个伟大瞬间——当德罗巴完成制胜点球后,在场的拜仁球员纷纷瘫倒在地,唯独拉姆依然坚定地屹立在球场上,始终未向命运屈服。因为他知道,他是拜仁的队长,他绝不能倒下……
是的,拜仁没有倒下,因为他们的队长没有倒下。
进入2012-13赛季,痛定思痛的拜仁再度起航。欧冠小组赛面对不利开局(客场意外负于鲍里索夫),回到主场的拜仁随即6-1血洗里尔,而拉姆更是完成了助攻“帽子戏法”。自此,拜仁在多线战场开启摧枯拉朽的表现,直至拉姆一次又一次举起冠军奖杯。“拜仁从来不会一蹶不振,而是将悲伤转化成了动力,这就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我们始终未曾忘记在慕尼黑失利的情景,最终在伦敦让一切都转变为了美景。”
仅仅一年时间,从“三亚王”到“三冠王”,拜仁告别耻辱走向了辉煌。或许,正是在队长拉姆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拜仁的精神——这是失败苦痛后燃起的昂扬斗志,这是不屈意志下唤醒的坚韧不拔,这是追求成功中激发的舍我其谁,这更是拜仁球迷为之自豪的伟大所在,更是“MIA SAN MIA”响彻云霄的 历史 永恒。
对于拉姆而言,拜仁的成功只是一个脚步,他的力量还存在于另一个舞台。2013年,拜仁进入瓜迪奥拉时代。在瓜帅的设计中,这位“世界上最聪明的球员”在后腰位置开始展现更为成熟的角色。2014年巴西世界杯,再度带队出征的拉姆无论初期在后腰位置,还是后期在边卫位置均拿出了世界级表现,而上天没有再次忽略崛起的德意志战车,让大力神杯时隔24年后再度回到了德国人的怀抱。
两年间,作为队长的拉姆,先后举起了世界足坛最为重要的两座奖杯——那个矮小的身影,最终作为队长站上了世界之巅!前拜仁主帅瓜迪奥拉称赞:“在拜仁三个赛季,我从没看到拉姆踢过一场糟糕比赛。”拜仁名宿绍尔更是评价:“在拉姆的职业生涯中70%的表现一流,剩下的30%更是世界级。在德国足坛,他完全可以与贝肯鲍尔、盖德-穆勒、马特乌斯这些伟大球星齐名。”
1座世界杯、1座冠军杯、1座欧超杯、1座世俱杯,还有8次德甲、6次德国杯以及3次德超杯的殊荣,这就是拉姆职业生涯迄今取得的傲人成就。更令人敬佩的是,作为德国与拜仁的双料队长,他向我们展示了德国足球不只是力量与铁血,坚韧与不屈才是日耳曼足球的精髓;而他低调却聪慧,内敛却坚强的形象,以一种榜样力量引领球队前进,向全世界诠释了拜仁和德国足球的真正精髓。
球场楷模:拉姆几乎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
不能否认,与拜仁前任队长“老虎”埃芬博格、“狮王”卡恩等硬汉相比,拉姆看上去显得格外渺小,而国内拜仁球迷更是在“松鼠”的绰号之外称他们的队长为“队短”。但是,拉姆的身影欺骗了所有人,这个看似矮小的身体中其实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他不仅包含着德国人固有的严谨与认真,并且磨砺出更高的守责与担当。
回顾南非世界杯后,关于拉姆与巴拉克的队长之争一度甚嚣尘上,最终无论是主教练勒夫,还是领队比埃尔霍夫都站在了拉姆一边。勒夫曾回忆:“作为队长,拉姆为国家队付出了一切,他总是第一个参加训练最后一个离开。对我来说,他已不仅仅是核心球员……”最终的事实证明,这是勒夫和比埃尔霍夫的正确选择。
不仅如此,拉姆在升任拜仁队长时同样受到质疑,但他总用坚定姿态以展现领袖才华。“我有着自己的领导风格,那就是每天都要全力以赴。每次训练、每场比赛都要做到如此,从而带动全队力量。”于是我们看到,看似渺小实则巨大的拉姆总是以身作则展现示范,坚决捍卫每位主帅尊严,无论是老将还是新秀均能打成一片。不仅如此,他还会到球队青训营分享成长经验,会在队友住院时亲自到场送上祝福。
虽然渺小但是努力,虽然内敛但是坚定,虽然低调但是担当……不难理解,这位身高仅170cm的球员是如何凭借自身努力成长为顶级后卫,这位充满智慧的球员是如何在对抗激烈的赛场总是无法逾越,这位从未屈服的球员是如何在队友纷纷倒地时依然屹立于球场之上。诚如拉姆在2012年失败赛季后所发出的心声:“这些伤痛、这些泪水,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拉姆不仅是优秀球员,更是绝对的球场楷模。”这是前德国足协主席尼尔斯巴赫给予拉姆的最高评价。其实,这并非恭维之词,对于每位真正了解拉姆的人来说,这正是最佳定位——他对完美近乎苛刻的追求,对自己毫无松懈的要求,对责任尽心尽力的承担,早已超出常人境界。董事会主席鲁梅尼格评价,“拉姆是格外认真的人,他几乎把每件事情都做到了完美。”
在追求完美和涅槃的过程中,拉姆令人敬佩的不仅是他的球技,还有他的人品。在15年职业生涯中,拉姆没有吃到一张红牌。这对后卫球员而言,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伟大成就。同时,拉姆还积极投身各项 社会 公益活动以展现 社会 责任。早在2007年,他就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并亲力亲为的参与各项工作。“我始终提醒自己,菲利普,你必须做些什么。你有义务,也有能力去努力帮助那些迫切需要帮助的人。”
多年来,拉姆基金会为德国和非洲地区残疾儿童和青年提供了巨大帮助,连前德国总统赫尔佐格也一度参与其中,这让拉姆在2014年被授予了巴伐利亚州奖章。在拉姆公布退役的消息时,国际红十字会甚至在社交媒体公开感谢拉姆多年来所做出的积极贡献。“无论是球场内还是球场外,拉姆都是一位完美的足球运动员,他将会作为德国 历史 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而被人们永远铭记。”这是施魏因斯泰格对自己好友的至高评价。
结语:急流勇退,成就传奇!
2014年世界杯后,拉姆出乎意料的宣布退出国家队;3年后,他又在合同尚未到期时宣布退役。对此,拉姆解释:“多年来,我总是检讨和质问自己:训练的表现怎样?自己的感觉如何?我是否可以拿出最佳表现,并在训练场上成为年轻球员的榜样?作为队长,时刻保持高水准的表现是重要的事情。我心里非常明确,当我无法再维系时绝对不能在此强留。此时的我意识到,自己很难在本季结束后做到这一点了。”
于是,拉姆选择在33岁时急流勇退,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巅峰时刻画上了圆满句点。这,就是拉姆的伟大传奇:他充满了对球队的绝对忠诚,充满了对职责的无限付出,充满了对困境的绝不屈服,充满了对荣耀的无限渴望,充满了对人品的无限崇尚,充满了对自己的完美追求。
最终,在2017年5月20日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他露出一个更为明媚的笑容,接过画像和花束,再度举起德甲奖盘,在好友阿隆索的相拥下留下经典瞬间,随即向我们挥一挥手,然后以球员身份最后一次走下安联球场的球员通道——就如15年前首次代表拜仁一线队亮相的那个璀璨新星!
You arrived as a defender. You leave as a legend!
打脸黑子,为什么瓜迪奥拉挑曼城胜过挑曼联
带着连续三年止步欧冠半决赛、被一些人认为是“失败”的成绩,瓜迪奥拉今夏离开了拜仁,接过了曼城的教鞭。在一些质疑者看来,巴萨和拜仁的成绩似乎仍然不足以让瓜帅“证明自己”。如果非要“证明自己”,那么曼城确实是最适合这位西班牙教头的新东家了。
英超最合适:老对手+竞争激烈
德甲连冠被扣上“拴狗冠”帽子
在拜仁夺得联赛三连冠,却让瓜帅遭到了“拴狗冠”的质疑,比如亚亚-图雷的经纪人塞卢克就表示“我爷爷带拜仁也能获得德甲冠军”。且不论上赛季图赫尔的多特蒙德对拜仁有多大的冲击和压力(多特上赛季积分换算到38轮的话是87分),也不说就连被奉为神帅的三冠教头海因克斯也丢掉过德甲——很多质疑者其实是看不到这点的——就凭拜仁接连打出的大比分和“挖掘机”的说法,“拴狗冠”这顶帽子就莫名其妙地给瓜帅扣上了。而即便在巴萨4年夺得3个联赛冠军,也会有除了皇马之外都是“虐菜”的说法。
英超竞争够激烈了
如今瓜迪奥拉来到了英超,而英超联赛一直是以强度高和竞争激烈著称的,“英超无弱旅”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观点。如果能在英超诸强的激烈绞杀中问鼎乃至建立王朝,无疑会让一位教头得到非常高的评价。更何况英超名帅云集,穆里尼奥、温格、克洛普和孔蒂都是欧洲大名鼎鼎的教头。在名帅厮杀中胜出,自然也是很有说服力的。这些名帅对手中,最值得关注的当然就是老对手穆里尼奥。在西甲交锋期间,瓜迪奥拉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但却被认为有“更熟悉西甲”的因素。如今来到英超,穆帅肯定是更熟悉这里的,瓜帅则是初来乍到的新人。如果在这里依然能够压倒穆帅,征服出了名地难适应的英超和难伺候的英国媒体,瓜帅的声望无疑又会提高不少。
曼城最合适:没有显赫历史,无关风格
为什么曼城最合适?
分析起来瓜帅来英超“证明自己”是最合适的,但关于他执教曼城,有人说这体现了瓜帅总是做“最安全”的选择——比如曼城本来就拥有不错的阵容,又能保证转会市场上的大笔投入。但所谓良禽择木而栖,选择一个条件好、适合自己执教的球队本来就没什么可指摘的,难道真的像图雷经纪人所说,“去萨拉戈萨或者桑德兰证明自己”?那么,为什么曼城就是最合适的选择呢?
马特乌斯没少批评瓜帅
曼城没有那么显赫的历史。瓜帅到来时,曼城只有4次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从来没有连冠,两个英超冠军都拿得跌跌撞撞。欧洲赛场只有46年前的一座优胜者杯冠军,去年才史上头一次进欧冠四强。当瓜迪奥拉拿下曼城多年的功勋哈特时,批评他的是曼奇尼、乔伊-巴顿这些人;而当他在拜仁没有让德国的世界杯功臣格策焕发光芒时,就遭到了不少拜仁名宿的质疑,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欧冠、欧洲杯乃至世界杯冠军得主。在对瓜迪奥拉不那么感冒的德国名宿中,世界杯冠军、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得主马特乌斯就是很突出的一个。两相比较,对瓜迪奥拉的包容程度当然有明显的区别。
海帅三冠王让瓜帅压力陡增
曼城没有那么辉煌的近期战绩。在瓜帅决定接过拜仁教鞭之后的几个月,发生了一件对他在拜仁的舆论环境有着很大影响的事情——海因克斯率队拿到了三冠王。海帅光荣退休之后,继任的瓜迪奥拉接手的就成了三冠王球队,而他们一年前还是三个亚军。如果海帅没有拿到三冠王,那么瓜帅即便在拜仁无缘欧冠,或许也不会受到如此猛烈的质疑。当然历史是没有假设的,瓜帅因为没能拿到欧冠,自然也被赋予“不如海帅”的评价。在瓜帅接手前,拜仁四年三进欧冠决赛,这使得他们在面对瓜迪奥拉时都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你的确是世界名帅,但俱乐部也完全有理由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在曼城,瓜帅显然是更为强势的一方。
卡恩和埃芬博格都批评过瓜氏拜仁缺少德国风格
曼城的改造不会涉及风格之争。瓜帅在巴萨把Tiki-Taka体系推向巅峰,但他在拜仁试图引入传控风格时,却遇到了很大的压力。不同风格的碰撞引发了无休止的讨论,很多德国名宿就认为随着许多西班牙球员的加盟,拜仁正在丢失德国球队赖以生存和在欧洲征战杀伐的法宝,“德式风格不再”的观点也经常见诸报端。然后就引申到了成绩:埃芬博格和卡恩等拜仁功勋球员就认为,瓜帅必须证明用自己的体系打造的拜仁也能在欧洲称雄。又因为没能称雄(尽管有伤病和运气因素,况且拜仁拿欧冠也并非手拿把攥),引来了不少质疑。而在改造曼城时并不涉及风格之间的冲突,蓝月军的传控旋风令球迷和英媒耳目一新。对于曼城这支缺少明确气质的球队来说,如果瓜帅能够带来一种全新的气质,那么毫无疑问能够体现出他的过人之处。
拜仁时期在欧冠不敌巴萨
曼城没有极大的急切成功压力。在一家独大的拜仁,德甲再难打也被很多人一眼就判定为是囊中之物,一到欧冠有点闪失就可能面临铺天盖地的批评。而在曼城,瓜帅并没有任何明确的成绩指标。拿到英超冠军就是很好的成绩,如果欧冠能够年年进入四强自然也很好,但即便没能做到也没太大关系。毕竟瓜帅接手的拜仁是欧洲三巨头之一,目前的曼城则还没有达到与这三支球队抗衡的水准。率领拜仁碰上皇马巴萨,瓜帅面临着不小的压力;而如果带曼城碰上皇马巴萨,即便英媒非常挑剔,但若失利指向瓜迪奥拉的批评应该也不会那么多,他能获得相对比较宽松的舆论环境。
其实,他已无需证明自己
21座奖杯
执教7个赛季,瓜迪奥拉已经获得了21座冠军奖杯,其中包括2座欧冠和历史上唯一一次六冠王。在他执教期间的巴萨,堪称历史上最具统治力的球队之一。在巴萨他迅速获得了球员们的信任,以初出茅庐的教头身份打造了一支超级球队,更引领了一股战术潮流;在拜仁他让球队在德甲更具备统治力,并且让三冠王球队保持新鲜感和饥饿感,挖掘了拉姆、阿拉巴等球员的新位置,并且提携了数位新人。
瓜帅已有两座欧冠在手
如今来到曼城,如果瓜帅能给“蓝月亮”带来自己的风格和统治力,赢得英超乃至带领曼城赢得欧冠奖杯的话,这可能会是他执教生涯最大的成功。但即便是他在曼城的三年里没能拿到大耳朵杯,都不应该成为“他还需证明自己”的理由。他的杰出甚至会让人们以近乎荒谬的标准要求他取得成功,并对他的一些失败大肆渲染。没有哪位名帅面临过瓜迪奥拉如今的处境——似乎他只有拿到第三个(第三个!)欧冠,才能“证明自己”。
其实,他已无需证明。而如果非要向质疑者们“证明自己”的话,如今的曼城无疑是最合适的地方了。
今年欧冠谁赢了?就是拜仁和切尔西..
83分钟穆勒 1-0
84分钟托雷斯替补卡卢出场
87分钟穆勒被换下
88分钟切尔西第一个角球德罗巴头球 1-1
93分钟德罗巴禁区内对里贝里犯规 拜仁获得点球
罗本主罚被切赫扑出
里贝里被换下
点球第一轮切尔西玛塔主罚罚丢 拉姆命中
第二轮大卫路易斯命中 戈麦斯命中
第三轮诺伊尔命中 兰帕德命中
第四轮阿什利科尔命中 奥利奇罚丢
第五轮德罗巴命中 施魏因斯泰格罚丢
点球4-3 切尔西夺冠
凭什么输球怪队医
拜仁俱乐部官方宣布接受队医沃尔法特辞职。72岁的沃尔法特自从1977年开始就为拜仁效力,没有哪一名队医的辞职能够像他这样引起过如此大的轰动,他被视为“在世华佗”,看看他的医疗客户名单吧:贝肯鲍尔、乔丹、卡恩、里贝里、博尔特……其中贝肯鲍尔从1970年代起就开始寻求沃尔法特的帮助,而他更是一手缔造了“闪电”博尔特,守护德国国家队20年。难怪接受沃尔法特治疗的科比称自己有信心在短时间内“满血复活”。
昨晚拜仁与霍芬海姆的比赛中,队医的位置已经由原二队队医布劳恩接替了。值得一提的是,沃尔法特(Wohlfahrt)一词在德语中就是“健康之旅”的意思。拜仁38年的“健康之旅”走到尽头,德国各大媒体近日包围了塞贝纳大街和沃尔法特的诊所。这场辞职背后的原因更是让媒体深感兴趣,因为这位世界级名医明确表示,无法忍受球队将输球的责任归到他身上。
伤病潮让他和拜仁闹翻瓜帅鼓掌激化矛盾
和沃尔法特一起辞职的,还有他的儿子和另外两名队医,这基本已经是拜仁的整个一队医疗团队。沃尔法特在个人辞职声明中说,“在欧冠输给波尔图后,队医们被要求对失利负主要责任,这实在莫名其妙。”他还称,“信任的纽带”已经被伤害。本赛季拜仁遭遇了大面积的伤病侵袭,小猪、里贝里、阿拉巴、拉姆、马丁内斯都纷纷倒下,而最近贝纳蒂亚再度受伤,使得主帅瓜迪奥拉几乎无人可用,上周欧冠淘汰赛客场挑战波尔图,拜仁的替补席中坐了两名门将才刚好够7人。
据欧洲媒体报道,瓜迪奥拉和沃尔法特之间早有不睦,尤其是关于瓜帅从巴萨带来的爱徒蒂亚戈的情况,瓜帅和老队医在去年世界杯前还有过争吵。在上轮德甲对勒沃库森的比赛中,当拜仁后卫贝纳蒂亚因伤下场时,瓜迪奥拉转身对着板凳的方向讽刺性地鼓掌,而那正是拜仁队医们坐的位置,这一举动让坐在替补席的沃尔法特的助手愤然离席。而据《报》昨日报道,沃尔法特在辞职前曾和主席鲁梅尼格有过一番对话,对话的主题则是有关众多伤员为何无法迅速复出的问题。沃尔法特在与瓜帅的斗争中没得到供职近40年的俱乐部的支持,这可能也是导致他辞职的原因之一。
德国队连续两届世界杯首战失利,问题出在哪里?
你好,我认为德国队连续两件世界杯首战失利,这其中也是有很多原因的,如果团体素质不是很好,一个人发挥得不是很好,就会影响到一个团队的比赛。很多情况下一个失误就会影响团体的进度,比赛每一个球员都必须要很有素质,要有相当的实力才能发挥到最佳取得好的成绩,一是国家队高调祝贺克罗斯欧冠三连,而这对当时的拜仁球员们来说是个什么感想不言而喻
二是拜仁球员瓦格纳未能入选国家队,这一点在勒夫宣布了瓦格纳落选的决定后海因克斯在拜仁队内开会,并表示他认为瓦格纳绝对够得上去国家队其实就已经现出端倪了,公允的说在世界杯前的比赛中,瓦格纳的表现其实并不算好,在当时队内原定的三个前锋维尔纳戈麦斯和施廷德尔中他确实是谁也挤不掉,但后来施廷德尔伤退之后勒夫还是没有招跟球队有过长期合练经历的瓦格纳,而是招了此前从来没有进过国家队的彼得森,要知道瓦格纳转会去拜仁的时候就公开表示他转会的原因就是因为在拜仁更容易入选国家队!勒夫的行为无异于公开打脸拜仁系了.
这一点跟前面高调祝贺克罗斯的事情结合起来产生了化学反应,拜仁系心理严重失衡,因此赛前集训时基米希就在训练中跟吕迪格起了冲突,比赛过程中则是一次也不给罗伊斯传球,而好不容易赶上一届大赛的罗伊斯恰恰是球队中少数不想大家闹矛盾只想团结起来好好踢球的人…
好巧不巧,某两人的合照事件又给球队带来了更多的麻烦,队委会里自此完全分裂,而这个组织也最终在世界杯小组出局后被解散了,尽管如此,球队中没有主心骨谁也不服谁的现象并没有消失,罗伊斯直接就拒绝了参加2021欧洲杯,克罗斯则在2021年欧洲杯后决绝的选择了退出国家队,理由其实是一样的:受够了更衣室里不正常的气氛了.弗里克在本届赛前邀请此前在国家队表现不错的赫克托回归也被拒绝,而在过去拒绝国家队的征召对德国球员简直难以想象,只能说经历过2018年的人可能都留下了过深的心理阴影吧…
罗伊斯终究还是想弥补没有一个国家队大赛冠军的遗憾,在勒夫弗里克上任后他努力想再试一试,但伤病又一次拖累了他…
18年的第二个问题是比埃尔霍夫的后勤工作搞的一团糟,在克林斯曼改革后德国队的技术团队和后勤体系一直是表现非常不错的,但到了2018年全部乱了套,从驻地选择(随队记者表示驻地简直像个监狱),到全队的饮食(普遍认为难以下咽),再到行程的安排(首战居然连踩场都错过了),所以我是一直支持比埃尔霍夫跟勒夫一起的,现在我就看他还打算赖多久吧…
至于今年么,球员实力确实不如过去了,选人和踢法又不够务实,虽然确实也有弗里克接手时间太短的原因,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会有很多问题需要他们自己去解决了。
祝你好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