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球队专区

侯英超谈恋爱-侯英超到底多少岁

全锦赛和全运会的区别

侯英超谈恋爱-侯英超到底多少岁

全锦赛和全运会的区别有:举办的频率不同、能否跨省组队不同、含金量不同。

1、举办的频率不同:全锦赛一年举办一次,而全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在奥运会之后的一年。

2、能否跨省组队不同:全锦赛可以跨省组队,因此可以在双打赛场上看到很多新颖的搭配。而全运会一般不能跨省组队,仅限于本省内部搭配,少了很多可能性。不过由于全锦赛允许跨省组队的原因,国乒主力在全锦赛的双打搭配往往是国家队制定,用于世界大赛练兵。陈梦王曼昱和马龙许昕的双打组合刚好是奥运会团体的双打组合。

3、含金量不同:由于全锦赛举办频率高,其实每一届全锦赛不一定有很多主力到场,因此,全锦赛虽然也是一项全国重要赛事,但含金量不如全运会。比如2019年全锦赛,由于主力马龙、许昕、樊振东未参赛,最后杀出重围的竟然是39岁的削球手侯英超,让人感叹宝刀未老,老将不易。

全运会的介绍:

全国运动会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全运会的比赛项目除武术外基本与奥运会相同,其原意是为国家的奥运战略锻炼新人、选拔人才。全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一般在奥运会年前后举行。前九届全运会由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轮流举办。

1959年9月13日,第一届全运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开幕,共有36个比赛项目和6个表演项目,吸引了1万多名运动员参与。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在北京以外的城市举办,首次按奥运会的竞赛项目设项,新增了四个奥运项目,同时设立了精神文明奖。1988年2月28日,决定全国运动会只在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轮流举行。

2001年初,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取消全国运动会由北京、上海、广东轮流举办限制的函》。2011年8月16日,经过三轮不记名投票,天津市获得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主办权。2017年,天津全运会开始增设群众组比赛项目。截止到2023年,全运会已经举办过了十四届。2021年9月15日至9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省举行。

深度:乒乓球男女团体赛赛场,女乒体现百花齐放男乒仍是龙胖争霸

在全运会的乒乓球赛场上,团体赛的比赛已近尾声。从男团和女团的竞争格局来看,明显男女队所呈现出来的格局有很大不同。这里面有让大家欢喜的地方,也有让大家忧愁的地方。当然,总的来说,喜大于忧。而且说句真心话,来到中秋佳节,我们也需要多给国乒姑娘小伙子们鼓鼓劲儿,少些批评和诟病,多给些支持和鼓励。有些不足和问题,点到为止。也期待和球迷朋友们共同分享。

下面我们来聊一聊这次男女乒团体赛的走势。首先来说男乒这边,至少我们从前面的小组赛和淘汰赛两轮比赛当中,能感觉到男乒这边的比赛,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比赛经验优势和绝对实力优势,仍然是男乒队伍比拼的焦点。比如,马龙虽然已经33岁,而且在奥运会归来之后,锻炼和备战的时间也不长,身体状态同样不在最佳,但是真正到了比赛场上,哪怕他状态不好,或者身体方面也有一些不良反应,但是到了比分胶着或者较劲儿的时候,他是真能扛得住压力,也真能转危为安。所以,北京男乒能一路走到决赛,马龙在队中起到了定海神针般的作用。而对于广东男乒来说,能最终笑到最后,则是靠的樊振东的硬实力。在国内赛场上,尽管有实力的球员不少,但是真的拼技术厚度,包括拼打最后关键分的能力,樊振东通过奥运会的洗礼,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经常是微笑着就成为了场上的赢家。

当然,马龙和樊振东领军的北京男乒和广东男乒会师决赛,两个人也成为各自球队当中当仁不让的第一主角,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国乒的其他主力或者正在冲击主力位置的球员,在打硬仗的能力方面还有欠缺。再有就是北京男乒队中还有王楚钦,而广东男乒队中则还有林高远和周启豪,这几位球队都是国乒主力层的球员。可惜,他们在整个比赛当中的表现,同样起伏比较明显。比如王楚钦再次体现出打削球方面的不足,并且输掉了与41岁的侯英超之间的较量。而周启豪更是在大比分2-1领军,第四局又10-7拥有三个赛点的情况下,被河北小将周恺逆转,林高远也是完败给梁靖昆之后,磕磕绊绊3-2险胜了梁俨苎,让人看着有些揪心。这几位冲击核心主力位置的球员的表现,的确让人有些不敢恭维。比来比去,全运会的赛场上,即使马龙提前放弃了男单比赛的机会,真正打到最后,还是龙胖(马龙和樊振东)争锋。

与男乒这边北京男乒和广东男乒依靠硬实力成为赢家,会师团体赛的决赛赛场不同,女乒这边的比拼则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换句话说,就是花开各自红,没人能在所有对手面前具备高出一筹的实力,几位国乒一线主力,基本上还是在伯仲之间。如果说谁稍微上风一点的话,反而是在团体赛争夺当中,较早出局的黑龙江女乒的一号主力王曼昱,似乎在与队友的竞争当中越来越显示出霸气,只是她的队友还不够给力,也只能接受无缘女团四强的结局。而作为奥运主力的陈梦、孙颖莎则还是在队友面前起伏偏明显,并且都出现了作为第一单打开场慢热,造成输球的情况。另外,她们也都出现了在主要对手面前,打法过于单一,场上缺乏变化,个人状态调动不佳的情况。而作为冲击国乒女队前三主力位置的王艺迪、陈幸同、顾玉婷来讲,同样也有一些输球的情况出现,想具备场上的统治力,还是欠点火候。

总之,女乒这边,没有哪支球队有绝对实力比其他球队更强,女乒的大部分主力球员,也是互有胜负。女团决赛的赛场上,是陈梦领军的山东女乒能笑到最后,冲击全运会个人首金成功,还是陈幸同、王艺迪担纲的辽宁女乒成为最终赢家,一切似乎都还是未知数。毕竟这几名球员打好了,谁都能赢,真的是爱谁谁。可是打不好的时候,也真敢输,谁知道最终的结果会怎样呢?还是最终的临场发挥以及比赛当中的信心决心加平常心,还有团队战斗力更为关键吧。

精彩!樊振东马龙会师,41岁老将爆冷未来之星!孙颖莎被横扫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男女团半决赛打响!男团两场对决:北京VS陕西,广东VS河北;女团:河北VS辽宁,山东VS四川。最终经过激烈的交战,北京队和广东队成功会师,争夺男团冠军;女团冠军则是在山东队和辽宁队中决出。

简单回顾这四场对决,北京3-1陕西!马龙是北京队的王牌选手,头号男单,他也不负众望,先后击败了小将赛林威和41岁老将侯英超,一人拿下了2分。龙队真是越来越妖,退役还早着呢,决赛和樊振东的王见王,真是让人很期待!而未来之星王楚钦则是有点让人失望了,鏖战五局,又一次输给了侯英超。体力和意志力都没有拼过这位大叔,作为男乒未来的****,这实在让人不放心啊,希望决赛能够支棱起来吧。

广东3-2河北!这场比赛非常的激烈胶着,男子世界排名第一的樊振东和马龙一样,非常给力,一人拿到两分,力挽狂澜将广东队拖出泥坑,并给了林高远救赎的机会。后者没有让樊振东和广东队失望,虽然在2-0领先的情况下连丢2局被带入了决胜局,但是最后一局他顶住了压力,非常干脆利落的拿下胜利。希望林高远在决赛中的状态能够好起来,不然广东队是很难击败北京队的。不出意外的话,林高远将会对上王楚钦,两人将是两队夺冠的关键。

山东3-0四川!山东队的实力的确强大,女子世界排名第一的陈梦,一线队的顾玉婷。反观四川队,没有一位一线队的国乒选手,能够来到四强,的确是一匹黑马,输得不丢人。三场的结果:顾玉婷3-0范思琦,陈梦3-1杨慧菁,王晓彤3-2郭艳!

辽宁3-2河北!辽宁队能够击败河北队,王艺迪无疑是最大的功臣,一人独揽2分,并且都是横扫,横扫的对手还是国乒一线队的球员,孙颖莎和何卓佳。王艺迪的确有点东西的,无愧是伊藤美诚的克星,非常让人期待未来会发生什么。孙颖莎没能会师陈梦,的确让人有点遗憾。

五场的结果:五盘:何卓佳0-3王艺迪(-8,-10,-9);第四盘:孙颖莎3-2陈幸同(-10,-9,1,7,3);第三盘:孙铭阳3-1李佳燚(6,7,-9,4);第二盘:何卓佳2-3陈幸同(6,-7,-6,8,-6);第一盘 孙颖莎0-3王艺迪。

直通赛首日再爆冷门,双削组合横扫孙颖莎王楚钦,输球原因什么?

第一点,男选手普遍打削球能力太差,王楚钦曾负于侯英超。

混双组合的杀伤力主要来自于男选手,如果男选手打不了削球,那这对混双组合就很难取胜了。从整个双方交手的场面来看, 孙颖莎反而打削球比王楚钦更有数, 打拉结合非常果断,而王楚钦则失误频频。目前国乒男队除马龙、许昕、樊振东外,年轻选手打削球的能力普遍很差。新乡直通赛梁靖昆搭档莎莎也是负于了“双削组合”。 王楚钦在2019年全锦赛更是0:4被39岁的侯英超横扫。

王楚钦对侯英超的旋转判断模糊不定,对其削球反攻应对不利,一局比赛都没有拿下来, 确实也反应了王楚钦打削球是真的不过关。 拿下“莎头组合”之后,马特、刘斐在赛后采访中提到:“相持球过程中,我们的稳定性还是高于对方。”确实如此,王楚钦对打削球心理上不自信,莎莎、大头在如终占不到优势的情况下,往往都是发力进攻造成失误过多。 如何打赢削球,如何打得更稳,这是“莎头组合”接来研究的重点。

第二点,“双削组合”并非只会削,马特反攻能力成屡次获得关键。

很多球迷也把“双削组合”定位为纯削球组合,这个观点是大大错误的。通过仔细观察比赛我们可以发现,马特、刘斐在削攻结合上还是有任务分配的。 刘斐以稳削、稳防来缠住对手,而马特则选择反拉女队员的球, 混双组合中女球员的拉球力量相对偏小,而马特在刘斐稳削的前提下,由他来增强反攻。

反攻中并不是去选择杀伤力更大的男队员的弧圈球,而选择孙颖莎这样的女队员的球来反拉。“双削组合”在新乡站能够战胜诸多混双对手, 实际上就是他们时而可以为“双削”,时而可以转变为一削一攻, 整个攻防的节奏还是异于两面反胶的组合。除了远台的反拉、反攻,马特也敢于扑上近台,用反手长胶来弹击。这个弹击球弧线比较低沉,让对手也很难适应。

第三点,“双削组合”心态极为放松,打法也极为少见,有出奇制胜的效果。

大球时代,球员都在追求击球的暴力性,希望通过力量来撕碎对手。然而,旋转明显减弱的大球,让削球几乎没有了生存空间。像马特、刘斐完全没有东京奥运竞争的压力,也没有必要考虑上一站的排名排分,充其量他们在队内只是一个陪练角色。 就是这样的心态,让他们从容面对任何一对混双对手,不着不慌,稳削稳打,而且是屡次获得奇效。

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削球打法衰弱之后, 球员对削球的重视程度不够,平时训练中对削球也练的少; 第二点,就是“双削”组合在乒坛上已比较少见,正所谓物以希为贵。像2019年世锦赛法尔克的正胶打法也给马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国乒历来把生胶作为陪练的背景下,反而蹿生出来伊藤这样具有强大的威胁的对手。 2010年同样生胶打法的王越古还击败了刘诗雯。这些颗粒打法也随时存在着爆冷的可能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