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球队专区

格勒诺布对欧塞尔-格勒诺vs奥尔良分析

克洛维一世的幼子:克洛泰尔一世,法兰克墨洛温王朝的第二位国王

格勒诺布对欧塞尔-格勒诺vs奥尔良分析

克洛泰尔一世(古法文:Chlotaire Ier、现代法文:Clothaire Ier,拉丁文:Chlotarius I,德文:Chlothar I,义大利文:Clotario I;约4年-561年11月29日)绰号老人(法文:le Vieux),是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的开创者克洛维一世的幼子,原为苏瓦松国王(511年起在位),后来先后吞并三位亡兄的奥尔良王国、兰斯王国和巴黎王国的领土,又吞并整个勃艮第王国,成为第二位统一的法兰克王国的国王(558年-561年在位),但他去世之后统一的王国被他的儿子们再次瓜分。

克洛泰尔一世是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的缔造者克洛维一世与王后克洛蒂尔德的四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大约在4年生于苏瓦松(今属法国皮卡第大区埃纳省),他的名字"克洛泰尔"在古日耳曼语中意为"光荣的勇士"。

511年克洛维一世驾崩,根据法兰克人的继承传统,统一的法兰克王国被当作国王的家庭私产由克洛维一世的四个儿子瓜分。克洛泰尔分到了高卢北部和比利时一带、默兹河下游的领土,定都于他的出生地苏瓦松,其他主要城市包括拉昂、努瓦永、康布雷和马斯特里赫特等。雄心勃勃的克洛泰尔并不满足于苏瓦松王国一隅,而是设法扩张领土。

克洛泰尔不但雄心勃勃,更是残忍无情。524年,克洛泰尔的二哥克洛多米尔在讨伐勃艮第人时战死,克洛泰尔乘机霸占了二嫂贡迪奥克,又伙同三哥希尔德贝尔谋杀了克洛多米尔三个儿子中的两个,只有克劳德幸免于难(克劳德后来出家),还与大哥蒂埃里一世和希尔德贝尔一起瓜分了克洛多米尔生前的领地奥尔良王国,克洛泰尔分得了最重要的部分(包括图尔、普瓦捷等城市),成为奥尔良国王。

从532年开始,克洛泰尔和两位兄长一起讨伐勃艮第人,并于534年正式灭亡了第一勃艮第王国。克洛泰尔分得勃艮第南部,包括格勒诺布林、迪等重要城市。

后来,东哥特人将普罗旺斯割让给法兰克人,克洛泰尔分得了奥朗日、卡庞特拉和加普等城市。531年他与大侄儿狄奥德贝尔一世(蒂埃里一世之子)一起攻打图林根人,542年他又与西尔德贝尔一世攻打西班牙的西哥特人,扩张了自个的领地。他的大侄孙狄奥德巴尔(狄奥德贝尔一世之子、蒂埃里一世之孙)死于555年,他又吞并了兰斯王国,成为兰斯国王。558年,希尔德贝尔去世,他又吞并了巴黎王国,从而成为全法兰克人唯一的国王,继父王克洛维一世之后再度统一了法兰克王国。克洛泰尔还远征萨克森,把领土扩张到今日的德国境内,有时还强迫萨克森人每年向他进贡500头牛。

虽然克洛泰尔一世再度统一了法兰克王国,但他的晚年是在内部纷争中度过的。他的儿子克朗恩在各种场合与他作对,最终举兵反叛。克洛泰尔击败了克朗恩,并一路追捕克朗恩的叛军。在叛军的避难所布列塔尼,克洛泰尔再次击败了克朗恩和布列塔尼的联军,杀死了布列塔尼首领,抓住了克朗恩。克洛泰尔将克朗恩和他的妻子和儿子们关在一个小屋里活活烧死。

克朗恩死后,克洛泰尔又十分后悔,便来到图尔的圣马丁墓前忏悔,不久在贡比涅的王宫中去世。

身后及影响

虽然克洛泰尔再度统一了法兰克王国,但他死后王国再度分裂,由他的四个儿子瓜分。克洛泰尔对兄长和侄儿的残忍无情也影响到之后的历代墨洛温王朝的国王,该王朝的家庭纷争,兄弟阋墙,自相残杀不断出现,削弱了自身实力,终于被加洛林王朝取而代之。

谁能介绍一下匈奴的历史?

匈奴的历史(1)

匈奴的历史(1)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当提起“亚洲人”这个字眼儿时,容易想到一种“正 统”的黄种人形象,他们身材中等偏矮,毛发稀疏,肤色浅黄,细长眼睛,眉脊不 很突出,鼻梁比较直但不高。这是一种典型的东北亚人的形象,主要分布在中国北 方、朝鲜和日本。我们认为这才是“纯正的”黄种人。亚洲的历史和文化主要是他 们的历史和文化,是他们创造了亚洲,使亚洲具有了“亚洲”的含义。其他亚洲人 则是在体质和文化两个方面被杂化了的。西亚人被印欧人种杂化了,南亚人则被尼 格罗人种杂化了。我们容易把这种正统的亚洲人与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精耕细作 的农业,和温和含蓄的性格联系起来。他们身材不健美,肌肉不发达,尽管可能会 有很多高身材的个体类型,但一般并不粗壮。无论在历史文化、社会生活还是体质 方面,他们都显得过于纤细了,似乎是被一种早熟的文明过于浸染了。亚洲的直观 意象中似乎有阴性的特点。 应该说这是一种不全面的,或不准确的印象。亚洲的纤细和阴性特点可能来自 于大陆型的气候,以及由之所决定的农业生产方式。事实上真正的北亚人是游牧民 族,他们从来就不是我们这种温和含蓄的、过于文明的和有点阴性的“亚洲人”。 他们是一些骠悍的、好挑衅的、有血性的民族。尽管他们没有发展出精细的农业文 化,但从来就不比我们缺少智慧。普通的西洋人和西方人类学家把亚洲人的代表定 位于蒙古人,这多少令我们这些所谓“正统的”亚洲人不解。如果我们了解一些西 方的历史,就不会对此感到诧异。要知道北亚草原游牧民族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实在 是太深刻了,说刻骨铭心也不为过。他们所说的那种蒙古人无论在是前文明时期, 还是有记载的历史时期,都曾大规模地向西方迁移,或干脆就是侵略和扫荡。北亚 人善于远征,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他们已经广泛地分布于欧亚大陆。西欧的拉普人和 北极的埃斯基摩人,以及芬-乌戈尔语族,欧洲中部的匈牙利和保加利亚,欧亚之 际的土尔其,俄罗斯人的蒙古脸型和文化特质,都是他们活动的结果。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北亚草原民族对西方的军事入侵有过四次。第一次 是匈奴人的西迁;第二次和第三次分别标志着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历史的滥觞;第四 次则是蒙古人的远征。在这里面,第一次和第四次都与中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最令欧洲人记忆犹新的梦魇是蒙古人对世界的征伐。我们中国人对十三世纪蒙古人 的征战并不陌生。成吉思汗的雄心壮志导致了在中国历史编年表上插入了一个元代, 这是一个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汉人的先进的军事技术 和科学使得蒙古人的远征势如破竹,他们对于西方人的军事优势不亚于海湾战争的 美国之于伊拉克。尽管他们的文明启蒙要晚于我们汉人,但蒙古人绝不缺乏智慧。 成吉思汗从来就不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草莽英雄。是蒙古人首开把系统工程的 思想运用于战争的先河。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系统工程的思想,这样庞大 的远征是不可能实现的。可靠的后勤保障体系,在当时独一无二的、由汉人指 挥的工程兵部队,先进的军事工具和通信手段,周密的战役,再加上他们天生 的勇猛骠悍,以及在物质享受方面的单调与落后,使得他们得以如飓风般驰骋欧亚大陆。这是一次真正的蒙古飓风,令西方人至今耿耿于怀的“黄祸”。尽管蒙古人的征伐如此规模巨大,我认为在西征欧罗巴的亚洲黄种人里面,当 数匈奴人的西迁最具悲壮的诗意,并且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不论西洋人是否 愿意接受这样的观点,事实上是匈奴人促成了欧洲历史发展的转折。他们把丛林里 的日尔曼蛮子推上了历史舞台,并与后者一起如摧枯拉朽般地结束了罗马人的时代。 帝国的历史消失了,多元化的封建国家政治开始了,一个几乎延续至今的欧洲国家 的主要划分格局形成了。最后一个匈奴王阿提拉被罗马人和日尔曼人一致地称为“ 上帝之鞭”,表达了欧洲的恐惧和无奈。然而不要忘了,恰恰是匈奴人挥起了欧洲 历史战车转向的第一鞭,这才是名附其实的上帝之鞭。匈奴人在欧洲建立了一个庞 大的帝国,但他们的帝国是短命的。他们在欧洲的史命似乎仅是促成历史的转折。 当这个转折完成后,他们的帝国就瓦解了,甚至整个民族也消化在欧洲的历史和文 化当中,不复出现了。西迁欧洲的匈奴人的故事是极富戏剧性的,这个民族在生命 最辉煌的当口结束了自己,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传说。在西方人的词汇里,匈奴人是极端凶恶的人的代名词。在二战时,的德 国兵被称为匈奴人。然而,在当年匈奴人曾经统治过的土地上,人们仍然敬仰和怀 念阿提拉的英雄气概。至今在匈牙利和土耳其,阿提拉仍然是男孩子们用的名字, 甚至有人自称是阿提拉的后代。匈奴人还给欧洲留下了另一件东西。阿提拉在征伐 高卢失败(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失败)之后,于次年攻掠意大利的阿奎利亚。一些 农人和渔民(被称为威尼提人)为了躲避战争,来到了亚德里亚海滨的一片充满沼 泽的半岛。历经数百年的经营,他们在这里建立起了一座欧洲最美丽、发达的城邦, 这就是后来的共和国。我们中国人对于匈奴人并不陌生,他们是在蒙古高原活动的一个北方游牧民族, 在历史上也称为胡人。从有记载的编年史开始就一直有他们的踪迹。在殷商时期他 们曾被称为鬼方、犬戎等等。中国古人认为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是炎黄的子孙,是被 殷人驱赶到北方的夏人的后裔。据《史记·匈奴列传》云:“匈奴其先祖夏后之苗 裔也”。《山海经·大荒北经》则称:犬戎与夏族同祖,皆出于黄帝。从春秋开始, 直到东汉、乃至五胡十六国的时期,匈奴人不断南下骚扰。东汉光武建武二十四年 (BC48年),有小部分匈奴人,大约五千户,分裂出来归附了汉朝,他们被称为南 匈奴。留下的大部匈奴人,也就是北匈奴,在东汉帝国的打击下,于AC89年败走西 方。这些西迁的匈奴人为了维持他们的民族的完整,在里海一带的大草原上奋斗了 二百多年,以求寻找新的家园。在四世纪下半叶时(公元360年),他们的势力 骤然爆发了。在一个叫做巴兰姆巴尔(Balambir)的王的领导下,匈奴人进入了阿兰 人的领土,这是一个位于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的强大的王国,属于突厥系游牧民族。 匈奴人在顿河沿岸大败阿兰人的联军,杀死了阿兰国王,并通过条约束缚和武力威 胁把阿兰军队纳为自己的同盟。匈奴人紧接着开始继续向西,他们的下一个征伐对 象是东哥特人。从这时开始,这个民族的最辉煌的一幕就拉开了。我不否认我本人十分偏爱这一段历史。当我第一次知道了阿提拉的伟业时,我 就被这些匈奴人迷住了。他们的历史作用,他们那充满戏剧色彩的命运,他们出色 的军事和外交天才,以及他们作为一个真正的东方民族——准确地说是炎黄后裔的 一支——在西方世界所留下的影响,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应该说他们唤起了我的一 种情感。如果这种情感能传达给读者,那么我将感到非常满足。本文将要讲述的就 是匈奴人在欧洲的一些事迹。 当匈奴人进入欧洲时,他们离开他们传统的家园已经有两百多年了。而在这以 前,除了中国的史书,关于他们的记载很少,特别是他们从中国北方向西迁徒的经 历更是鲜为人知。大体上我们可以知道,北匈奴西迁途中经过康居、大宛、鄯善等 等西域诸国。这些国家过去曾遭受匈奴的征服和奴役,因而对于他们的过境没有给 予欢迎,反而乘其落魄之际进行报复。匈奴因此不得不继续西迁,寻找新的生存家 园,其间他们在中亚地区停留了大约两百多年的时间。最后一次离开时,匈奴人把 老弱留在当地,选精壮继续西征。一些欧洲的历史学家认为他们在文化上甚少成就,他们只是一支生活在马背上 的,有着不寻常的军事天才的游牧民族。在罗马史家马西里那斯笔下他们是一群不 知使用火,不懂欣赏美味,吃任何动物的肉和草根的野人。这显然含有相当的歪曲 和误解的成份。匈奴人的社会组织方式是军事部落联盟。他们长于征战,有着极强 的作战机动性。他们善于骑射,善于佯作后退诱惑敌人,然后迂回包抄。他们可以 根据远方马匹奔跑掀起的烟,判知敌方人数的多少。据认为有些马具是他们发明 的,比如骑马用的脚蹬子。有人认为他们由于长途的迁徙,所经历的地域和民族也很多,所以在体质上变 化非常大。但是据西方古代史籍对阿提拉形象的描述,可以看出具有典型的黄种人 特征。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匈奴人在西迁途中收编了一些其他的种族作为自己的同 盟。两三百年间这些外族人与匈奴人有不同程度的混血,而后来的匈奴人实际上混 杂了多种不同的成份,但在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心理上都认同自己为匈奴人。匈奴人打败了阿兰人之后,曾暂时安置在顿河草原一带。在匈奴人联盟的西面, 还有两个日尔曼人的部落联盟:一个是第聂伯河以西至德涅斯河以东的东哥特人联 盟(Ostrogoth),另一个是德涅斯河以西至喀尔巴阡山之间的西哥特人( Visigoth) 联盟。在西哥特人联盟的西南方,就是罗马帝国的领土。罗马帝国在征服了高卢之 后,在北方主要是与日尔曼人为邻。最初多是罗马人向日尔曼人地区进行扩张和掠 夺。到三世纪以后,帝国日趋衰落,边防松驰,各日尔曼蛮族部落不断蚕食渗透。 当时的局势有些类似于同时期中国的“五胡乱中华”。这些日尔曼蛮族部落后来向 罗马帝国展开了全线进攻,最终成为帝国的征服者。在罗马帝国的时代,日尔曼人由于文化上的落后而被称为蛮族。当时的日尔曼 人住在森林里,他们基本上以打猎为生,衣兽皮,食兽肉,住草棚,无文字,无礼 仪。他们从来不洗浴,身上奇臭,文明人见了唯恐避之不及,当时的罗马人诅咒说 “不要让我遇见一个日尔曼人”。日尔曼人身材高大,碧目白肤,头发金红,身体 极壮,小孩子象动物一样不加看顾地放敞着养大,妇女常干很重的体力劳动。日尔 曼人的部落组织是原始军事部落联盟,首领同时也是最高军事长官。日尔曼人部落 间长年打仗,所有男子都是战士。他们的马很矮小,主要用于骑乘而不是打仗。一 旦与敌人对阵时他们就从马上跳下来,用一种短剑与敌人博斗,这时他们的很 听话地站立不动。与匈奴人相比,日尔曼人的生存条件要好得多。他们有森林和适 于耕种的土地,而匈奴人则长期生活在气候条件恶劣的北方大草原上。公元375年,匈奴人在他们的老王巴兰姆巴尔的带领下,开始大举向东哥特 人的领地进攻,拉开了中古欧洲史上持续了两百多年的民族大迁徒的序幕。东哥特 人从没有见过骑马作战,从没有见过如此迅猛的攻势。在匈奴人排山倒海般的打击 下,东哥特王由于无法保住家园而引疚自尽,他的臣民落花流水似地向西逃窜直至 多瑙河边。这些惊恐万状的日尔曼蛮子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他们沿途打击所经 过的西哥特人部落,把他们连根拔起,驱赶到更向西的地方。西哥特人在逃窜的同 时又打击近邻的各日尔曼部落,这使得恐惧很快也蔓延到了汪达尔人、苏维汇人、 勃艮第人、阿拉曼尼人、法兰克人和萨克森人。这就象一种连锁反应,匈奴人的进 攻几乎把所有的日尔曼部落都给驱动了起来。毫无疑问,匈奴人的军事能力超过了当时所有的日尔曼蛮族和罗马人。罗马史 家对此有生动的描述。匈奴人作战时总要发出混乱的震天呐喊。他们有时会排成规 则的纵列,而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作战是毫无规矩的。匈奴人的作战机动性异乎寻常, 他们会时而忽然间四散开来,时而极其迅速地集中到一起,形成一个松散的阵列。 他们会在原野上风驰电掣般地狂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过敌人的营垒,使敌人 在未得喘息之际就遭到了袭击。匈奴人优良的骑射技能使得他们能够远距离作战。 近距搏斗时,他们根本不顾及自身的安全,而当敌人企图躲避他们的利剑时,他们 就扔出一张网把敌人套住,使其动弹不得。在匈奴人的压力下,所有这些日尔曼人蜂涌逃向西方,以期定居在罗马帝国境 内寻求庇护。西哥特人后来经罗马皇帝瓦伦斯的允许,越过多瑙河进入帝国境内的 色雷斯方避难。来避难的西哥特人数量非常之多,以至于负责统计人数的罗马官 员根本无法计数,数到二十万以后就失去控制了。如此之多的西哥特人蜂涌而入, 对罗马帝国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安的因素。但管理这些西哥特人的罗马官员却犯了一 个极大的错误。他们趁机肆意役使和侮辱这些日尔曼蛮子,最终迫使他们奋起反抗。 公元378年,西哥特人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的阿德里亚堡大败前来镇压的罗马军队, 皇帝瓦伦斯本人也被打死。以后罗马大将狄奥多西勉强镇压了这次起义,其代价是 允许西哥特人以同盟者的资格居住在巴尔干半岛西部。狄奥多西后来成了罗马皇帝, 临终前将罗马分为东西二部,遗赠给他的两个儿子。这样,自公元395年开始, 就有了两个独立的东西罗马帝国之分。西罗马首都仍然是罗马城,东罗马则建都于 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自公元285年始实行过分治,但在312年又由君士坦丁 大帝恢复了统一)。日尔曼人是一些野性十足、不甘寂寞的蛮子,他们也是真正的战士。象匈奴人 一样,作为一个落后的蛮族,他们除了酗酒对于生活上的享受所知甚少。因此与罗 马人相比,他们花很少的代价就能达到很高的战斗力。日尔曼人被从森林里驱赶出 来以后,不可能再营他们过去习惯的生活方式,而变成了真正的强盗和征服者。他 们肆行于罗马帝国的版图,尤以西哥特人和汪达尔人为甚。西哥特人一直征战于高 卢、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公元396年西哥特王阿拉里克攻陷雅典,大肆 洗劫而去。公元401年西哥特人入侵意大利,410年焚掠罗马,使这座圣城第 一次被攻陷。汪达尔人于455年再次攻人罗马,大肆洗劫破坏,损失异常惨重, 糟蹋破坏文明成果的汪达尔主义由此而得名。在前后只有几十年的时间里,一些日 尔曼人的王国相继在帝国境内建立了起来。西哥特人于416年占领并建国于西班 牙。法兰克人于418年占领了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汪达人于429年进入 北非,于439年占领并建都于迦太基。 在日尔曼人的这些征战中,匈奴人很少参与其中拌演一个显著的角色。在给予 欧洲的第一次沉重打击之后,他们停留在多瑙河沿岸一带,以大匈牙利平原(当时 称潘诺尼亚)一带为中心,在中欧地区建立了一个匈奴帝国。东哥特人在这期间被 迫加入了匈奴人的联盟,使其力量得到加强。他们也曾与西哥特人一起讨伐罗马 人。395年他们曾越过多瑙河,在反抗罗马人的战役中凑过热闹;410年攻陷 罗马城的战役中也有他们的份。但在长达五十年的时间内,他们基本上是作为罗马 人的同盟军而占有他们的位置。作为一种回报,从420年开始,东罗马帝国每年 要供给他们一定的俸禄。到432年狄奥多修斯(Theodosius)一世执政时期,匈奴 人的力量显著地增强了,以至于匈奴王罗阿斯(Roas),又称鲁吉拉斯(Rugilas),迫 使东罗马每年交纳一大笔供俸,这实质上已经变成了纳贡。这种令人尴尬的关系一 直持续到匈奴人多次威胁要直接介入帝国的内部事务时为止。 匈奴人力量的决定性的崛起是自阿提拉(Attila,406-453)登基成为匈奴帝国的 王之后。公元433年,27岁的阿提拉与他的兄弟布来达(Bleda) 一同从他们的 叔父罗阿斯手中继承了帝国的王位。436年,阿提拉无情地谋杀了他的胞兄,独 自君临帝国。与他的前辈们相比,阿提拉更具有雄心壮志,更富于侵略性,而且才 智极为超群。在历史上,阿提拉是一个极为突显的角色。阿提拉时期的匈奴帝国是 匈奴史的最后一章,也是最辉煌的一章。他使罗马人蒙羞,使日尔曼人丧胆,具有 令西人沮丧而无奈的强大力量, 以至于他和他的匈奴铁骑都被称为“上帝之鞭” (Scourge of God)。 关于阿提拉本人各方面的记载,西方史书上有过多少有些贬损,但仍不失生动 具体的描写。阿提拉年青时作战勇猛,登基之后则更主要地是依靠他的头脑,而不 是他武功,完成了对北方的征服。他具有勃勃野心和高超的政治外交手腕,而且为 人狡猾、残忍。作为匈奴王的阿提拉,他的步态和举止都显示出了一种其力量可傲 居全人类之上的自负。据传说,他曾自称拥有战神之剑,所以当部下晋见时,如若 正面直视他则必须同时后退,否则会烧坏自己的眼睛。他有一个凶猛地转动眼珠的 习惯,好象他乐于欣赏受他惊吓的人的恐惧。阿提拉在生活上崇尚简朴,却很能容 忍部下的奢侈。他的臣民对他极其敬畏,在他外出巡查的时候,凡见到他必向其欢 呼,以示服从;进出宫殿必有华盖迎送,逢宴会还有专为他谱写的赞歌。他甚至还 有罗马人赠送的私人秘书。阿提拉的长相似乎令人不敢恭维。据记载,他身材矮胖, 双肩很宽,短粗的脖子上长着一个硕大无朋的头颅,有粗硬的黑发和稀疏的胡须, 鼻子扁平,一双黑眼睛锐利而阴鸷。尽管这种描写似乎有些不太恭敬,但有一点毫 无疑问,这肯定是一个东方人的形象。这说明经过三百多年的西迁后,匈奴人并没 有被其他民族混血得失去了原来的体质特征。我们对于阿提拉时代的匈奴人的社会生活所知不多,但仍然能从一些传说中窥 见鳞爪。曾有一个东罗马官员及其随从出使匈奴帝国,他们有幸见到了阿提拉和其 他匈奴将领,甚至参加了阿提拉举行的盛宴。从他关于这段经历的罗里罗嗦的记载 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一些民俗、外交以及政治等方面情况。 这些罗马官员在途中曾遭遇暴雨和洪水,幸得附近村落匈奴人的康慨相助方能 逃生。匈奴人将他们迎进村里烤火取暖,侍以美食,安排他们休息。不仅如此,作 为表示他们的善意的一部分,匈奴人还送来好看的姑娘陪伴客人休息。由此可见, 匈奴人作为一个在当时文化上较为落后的民族,野蛮的习俗与古朴、善良的民风是 并存的。在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方面,匈奴人一般来说是富足的。他们有鲜食美 酒,有好看的发式;贵族衣饰华丽,甚至有巨大的浴室。但他们只有村落,而没有 城市。阿提拉的宫殿不过是一个木结构的建筑,四周围以木桩,顶端饰有尖塔。由于多年征战所涉及的地域极其广阔,匈奴人的部落里人种成份很复杂,匈奴 语、哥特语和拉丁语,或者是这些语言的混合,在这里都能通行。这位东罗马官员 在阿提王宫所在地曾遇见了一个希腊人,并与之交谈。这个希腊人原是一个俘虏, 后因作战勇猛而获得自由,并娶匈奴女子为妻,还成为了贵族的坐上宾。有趣的是 这位希腊人对于匈奴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对比和评价。他说他喜欢在这些野蛮人中生 活,在没有战争时,这里的生活是相当恬静而富足的。反过来,罗马倒应该对很多 战争带来的灾难负责。

有谁有法甲六冠王近六年的转会资料

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亚特兰大:转入:佩卢索(后卫,阿尔比诺勒菲,100万)、普拉斯马蒂(前锋,卡塔尼亚,租借)、帕拉维齐尼(中场,帕尔马,租借)  转出:小毛里(中场,阿尔比诺勒菲,50万出售共有权)、西塞(前锋,阿尔比诺勒菲,50万出售共有权)、马尔科尼(前锋,格罗塞托,租借)、博纳文图拉(中场,佩戈克雷马,租借)、里瓦尔塔(后卫,都灵,自由转会)、小达戈斯蒂诺(中场,帕尔马,租借)、马佐尼(中场,帕尔马,租借)  博洛尼亚:  转入:穆塔雷利(中场,自由球员,0)、贝莱里(后卫,自由球员,0)、奥斯瓦尔多(前锋,佛罗伦萨,800万)  转出:无  卡利亚里:  转入:无  转出:费里(后卫,桑普多利亚,租借)  卡塔尼亚:  转入:阿塞比斯(门将,格罗塞托,租借)、卡普亚诺(巴勒莫,后卫,50万)、波滕扎(后卫,热那亚,租借)  转出:博利托(门将,格罗塞托,租借)、安滕努奇(前锋,比萨,租借)、埃杜塞(中场,巴里,30万)、萨尔多(后卫,切沃,租借)、科卢奇(中场,切沃,租借)、普拉斯马蒂(前锋,亚特兰大,租借)、阿尔瓦雷斯(中场,阿根廷罗萨里奥中央,租借)  切沃  转入:马金瓦(前锋,拉齐奥,租借)、萨尔多(后卫,卡塔尼亚,租借)、科卢奇(中场,卡塔尼亚,租借)  转出:塞萨尔(后卫,帕多瓦,租借)、伦科(前锋,萨勒尼塔纳、租借)、丹纳(中场,比萨,租借)  佛罗伦萨:  转入:博纳佐利(前锋,桑普多利亚,租借)  转出:帕奇尼(前锋,桑普多利亚,800万)、奥斯瓦尔多(前锋,博洛尼亚,800万)、哈布莱(中场,捷克奥斯特拉伐,租借)、勒皮埃尔(前锋,比利时瑟庞,租借)、古兰(中场,慕尼黑1860,转会费用不详)、卢波利(前锋,英格兰谢菲尔德联队,租借)  热那亚:  转入:弗雷斯蒂耶里(前锋,锡耶纳,租借期满)、加斯巴罗尼(中场,帕尔马,转会费用不详)  转出:布里维奥(后卫,维琴察,租借期满)、弗雷斯蒂耶里(前锋,维琴察,租借)、波滕扎(后卫,卡塔尼亚,租借)、加斯巴罗尼(中场,都灵,租借)  国际米兰:  转入:无  转出:夸雷斯马(中场,英格兰切尔西,租借)、达科特(中场,英格兰富勒姆,租借)、马卢菲(中场,维琴查,租借)  尤文图斯:  转入:维尼图奇(中场,曼托瓦,租借期满)  转出:无  拉齐奥:  转入:无  转出:马金瓦(前锋,切沃,租借)  莱切:  转入:帕帕多普罗斯(前锋,希腊帕纳辛奈科斯,自由转会)、埃迪尼奥(中场,巴西国际,250万)  转出:小莱昂纳多(前锋,巴西国际,租借期满)、迪亚穆特内(后卫,罗马,租借)、博江斯基(中场,俄罗斯其姆奇,转会费用不详)  AC米兰:  转入:贝克汉姆(中场,美国洛杉矶,租借)、蒂亚戈-席尔瓦(后卫,巴西弗鲁米嫩塞,1000万)、马蒂奥尼(后卫,巴西格雷米奥,租借)  转出:无  那不勒斯:  转入:达托洛(后卫,博卡青年,800万)  转出:萨维尼(后卫,巴勒莫,租借)  巴勒莫:  转入:萨维尼(后卫,那不勒斯,租借)、埃尔南德斯(前锋,乌拉圭佩纳罗尔,转会费用不详)、萨巴图奇(后卫,特雷维索,转会费用不详)、佩莱格里尼(后卫,西斯科罗马,租借)、摩尔甘内拉(后卫,瑞士巴塞尔,转会费用不详)  转出:兰扎法梅(前锋,巴里,租借)、拉吉(后卫,桑普多利亚,40万租借)、齐亚拉米塔罗(中场,萨勒尼塔纳,租借)、德拉菲奥雷(后卫,都灵,租借)、卡普亚诺(卡塔尼亚,后卫,50万)、迪马特奥(中场,西塔代拉,租借)  雷吉纳:  转入:克拉伊西克(后卫,捷克布拉格斯拉维亚,自由转会)  转出:托尼奥奇(中场,布雷西亚,租借)  罗马:  转入:迪亚穆特内(后卫,莱切,租借)、莫塔(后卫,乌迪内斯,租借)、皮特(中场,比萨,租借期满)  转出:奥卡卡(前锋,布雷西亚,租借)、格雷科(中场,比萨,租借)  桑普多利亚:  转入:拉吉(后卫,巴勒莫,40万租借)、帕奇尼(前锋,佛罗伦萨,800万)、费里(后卫,卡利亚里,租借)、赞布雷拉(后卫,英格兰纽卡斯尔,租借)、索里亚诺(中场,拜仁慕尼黑,转会费用不详)  转出:博南尼(中场,格罗塞托,租借)、博纳佐利(前锋,佛罗伦萨,租借)、博蒂内利(后卫,阿根廷罗萨里奥中央,租借)  锡耶纳:  转入:阿莫鲁索(前锋,都灵,租借)、瓜达卢普(后卫,安科纳,租借期满)  转出:弗雷斯蒂耶里(前锋,热那亚,租借期满)、莫蒂(后卫,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迪纳摩,租借期满)、雷(前锋,科利贾纳,租借)  都灵:  转入:德拉菲奥雷(后卫,巴勒莫,租借)、里瓦尔塔(后卫,亚特兰大,自由转会)、加斯巴罗尼(中场,热那亚,租借)  转出:阿莫鲁索(前锋,锡耶纳,租借)  乌迪内斯: 转入:济姆林(中场,瑞典埃夫斯堡,自由转会)、马蒂拉(中场,芬兰赫尔辛基,70万)  转出:内夫(后卫,西班牙韦尔瓦,租借)、莫塔(后卫,罗马,租借)

谁能提供一下法甲,荷甲转会的名单

法甲

日期中文名英文名转出球队转入球队转会费09.08.31瓦尔维德Mathieu Valverde波尔多布洛涅未透露09.08.31卡鲁鲁Ovidy Karuru马欣戈布洛涅未透露09.08.31萨库瓦哈Jonas Sakuwaha 泽斯科联洛里昂未透露09.08.31库塔德尔Mathieu Coutadeur 勒芒摩纳哥400万欧元09.08.31卡普埃Aurélien Capoue南特欧塞尔租借09.08.31塞内Badara Sène索肖勒芒租借09.08.31穆尼耶Anthony Mounier里昂尼斯250万欧元09.08.31加瓦农Benjamin Ganon南锡索肖租借09.08.31巴卡尔Djamel Bakar摩纳哥南锡250万欧元09.08.30古德约翰森Eidur Smari Gudjohnsen巴塞罗那摩纳哥自由转会09.08.28温贝耶Grégory Wimbée 格勒诺布尔瓦朗榭纳自由转会09.08.28贝尔杰西奥Gonzalo Bergessio圣洛伦索圣艾蒂安620万欧元09.08.28阿宁Kévin Anin勒阿弗尔索肖未透露09.08.28奥古斯托-费尔南德斯Augusto Fernández河床圣艾蒂安租借09.08.26索马雷Bakary Soumare 芝加哥火焰布洛涅100万欧元09.08.26弗兰科-索萨Franco Sosa 竞技洛里昂80万欧元09.08.19萨诺戈Boubacar Sanogo云达不来梅圣艾蒂安400万欧元09.08.19杜卡塞Pierre Ducasse波尔多洛里昂租借09.08.16莫雷拉Daniel Moreira 雷恩布洛涅自由转会09.08.14索马Richard Soumah甘冈巴黎圣日耳曼未透露09.08.13阿森贝Guy N'dy Assembé 南特瓦朗谢纳租借09.08.12爱德华多-科斯塔 Eduardo Costa 圣保罗 摩纳哥250万欧元09.08.10帕伊斯利Grégory Paisley斯特拉斯堡尼斯未透露09.08.10邦格Gaetan Bong托尔斯瓦朗谢纳70万欧元09.08.10威廉姆斯-马丁内斯Williams Guillermo Martinez Fracchia兰斯瓦朗谢纳未透露09.08.07佩尼亚尔巴Gabriel Pe?0?9alba 阿根廷青年人洛里昂150万欧元09.08.06萨马萨Mamadou Samassa马赛瓦朗谢纳租借09.08.04西亚尼Michael Ciani洛里昂波尔多400万欧元09.08.03迪乌泽Nicolas Dieuze勒阿弗尔格勒诺布尔10万欧元09.08.03若奥-安德拉德Joao Paulo Andrade波尔图勒芒100万欧元09.08.02特蒂Alexander Tettey罗森博格雷恩500万欧元09.07.30海因策Gabriel Iván Heinze马德里马赛150万欧元09.07.29戈米斯Bafetimbi Gomis圣艾蒂安里昂1300万欧元09.07.29法乔尼James Fanchone斯特拉斯堡洛里昂自由转会09.07.28南泰熙Tae-Hee Nam雷丁瓦朗谢纳自由转会09.07.28科洛齐耶恰克Timothée Kolodziejczak朗斯里昂250万欧元09.07.28杜尼亚马Ladislas Douniama奥尔良里尔自由转会09.07.28莫伦特斯Fernando Morientes瓦伦西亚马赛自由转会09.07.28萨科Bakary Sako萨托鲁圣艾蒂安300万欧元09.07.28坎塔雷尔Alain Cantareil洛里昂尼斯自由转会09.07.28莫克Barel Morial Mouko格尼翁里尔自由转会09.07.27马兰热Florian Marange波尔多南锡自由转会09.07.27阿伊特Floyd Ayite波尔多南锡租借09.07.27久内尚Cyril Jeunechamp尼斯蒙彼利埃自由转会09.07.27孔托特Roy Contout亚眠欧塞尔自由转会09.07.27阿布里埃尔Fabrice Abriel 洛里昂马赛250万欧元09.07.26杜姆比亚Tongo Hamed Doumbia萨托鲁雷恩自由转会09.07.26博耶John Boye雄狮之心雷恩未透露09.07.25巴卡耶-特劳雷Bakaye Traore亚眠南锡自由转会09.07.25卡亚Bocundji Ca托尔司南锡100万欧元09.07.25卡迪尔Foued Kadir亚眠瓦朗谢纳自由转会09.07.24卢安Luan Michel Louza圣卡埃塔诺图卢兹250万欧元09.07.24巴加约科Mamadou Bagayoko南特尼斯未透露09.07.24夸特伊Jonathan Quartey凯撒酋长尼斯未透露09.07.24柳Danijel Ljuboja 斯图加特格勒诺布尔自由转会09.07.23恩多Guirane N'Daw 南特圣艾蒂安租借09.07.23斯特万诺维奇Ivan Stevanovic贝尔格莱德游击索肖100万欧元09.07.23亚米斯Manassé Enza-Yamissi尼姆索肖自由转会09.07.23埃肯Patrick Claude Ekeng Ekeng卡农勒芒未透露09.07.22奥沃诺Didier Ovono第比利斯迪纳摩勒芒70万欧元09.07.21热尔维尼奥Gervais Yao Kouassi 勒芒里尔650万欧元09.07.21诺恩库Dany Nounkeu索斯波图卢兹自由转会09.07.18阿利-西索科Aly Cissokho波尔图里昂1500万欧元09.07.17罗尔Cyril Rool尼斯马赛40万欧元09.07.17雷米-戈米斯Rémi Gomis卡昂瓦朗谢纳175万欧元09.07.17巴斯托斯Michel Bastos 里尔里昂1800万欧元09.07.17凯日曼Mateja Kezman费内巴切巴黎圣日尔曼450万欧元09.07.17阿杜亚Issam El Adoua维达德竞技朗斯35万欧元09.07.16雅希亚Alaeddine Yahia尼斯朗斯未透露09.07.15埃灵顿-安德拉德Elinton Andrade 布加勒斯特快速马赛未透露09.07.15皮格勒尼耶Sébastien Puygrenier泽尼特摩纳哥租借09.07.14姆比亚Stephane M'Bia雷恩马赛1200万欧元09.07.14迪亚巴蒂Cheick Tidiane Diabaté波尔多南锡租借09.07.13查理-戴维斯Charlie Dies 哈马比索肖400万欧元09.07.12吉尔森-费尔南德斯Gelson Fernandes曼城圣艾蒂安350万欧元09.07.10格隆丁Willy Grondin瓦朗谢纳巴黎圣日尔曼自由转会09.07.09弗门Charley Fomen恩德竞技马赛20万欧元09.07.09普拉希尔Jarosl Pla?0?8il奥萨苏纳波尔多300万欧元09.07.09塔迪奇Josip Tadi?0?4萨格勒布迪纳摩格勒诺布尔50万欧元09.07.07利桑德罗-洛佩斯Lisandro Lopez波尔图里昂2400万欧元09.07.06雅莱特Cristophe Jallet洛里昂巴黎圣日耳曼300万欧元09.07.06阿德费米Olubayo Adefemi阿尔塔奇布洛涅未透露09.07.06达-罗查 Frederic Da Rocha南特布洛涅自由转会09.07.06斯帕西奇Emir Spahic 莫斯科火车头蒙彼利埃自由转会09.07.06蒙特卢比奥Olivier Monterubbio 锡永洛里昂未透露09.07.06尼维斯Kevin Das Neves南特布洛涅自由转会09.07.06阿瓜齐Laurent Agouazi梅斯布洛涅自由转会09.07.06科斯切尔尼Laurent Koscielny 图尔洛里昂150万欧元09.07.06洛蒂埃斯Jordan Lotiès 第戎南锡120万欧元09.07.06布特勒Ludovic Butelle瓦伦西亚里尔自由转会09.07.06比尔萨Valter Birsa索肖欧塞尔150万欧元09.07.03德沃克斯 Antoine Devaux 布洛涅图卢兹50万欧元09.07.02班古拉Ismael Bangoura基辅迪那摩雷恩1100万欧元09.07.02爱德华-西塞Edouard Cissé贝西克塔斯 马赛自由转会09.07.02迪亚瓦拉Souleymane Diawara波尔多马赛650万欧元09.07.01埃尔丁Mevlüt Erdin?0?4索肖巴黎圣日尔曼850万欧元09.07.01卢乔-冈萨雷斯Lucho González波尔图马赛1800万欧元09.06.30卡拉索Cédric Carrasso图卢兹波尔多800万欧元09.06.30法比恩-罗伯特Fabien Robert洛里昂布洛涅租借09.06.29普兰蒂Vincent Planté卡昂圣艾蒂安80万欧元09.06.29库佩Grégory Coupet马德里竞技巴黎圣日尔曼100万欧元09.06.28郎德罗Mickael Landreau巴黎圣日耳曼里尔200万欧元09.06.28约翰-贝利Yohann Pelé勒芒图卢兹自由转会09.06.28姆文巴Arnold Mvuemba Makengo朴茨茅斯洛里昂租借09.06.25皮埃尔-奥巴梅扬Pierre Emerick AubameyangAC米兰里尔租借09.06.23松井大辅Daisuke Matsui圣艾蒂安格勒诺布尔100万欧元09.06.23维维亚尼Jody Viviani圣艾蒂安格勒诺布尔50万欧元09.06.23西格马里-迪亚拉Sigamary Diarra图尔洛里昂自由转会09.06.22巴塞尔姆Maxime Barthelme巴黎竞赛 洛里昂自由转会09.06.22爱德华多Eduardo Da Silva 甘冈朗斯自由转会09.06.22卡斯拉奥伊Hamdi Kasraoui埃斯佩兰斯朗斯60万欧元09.06.22布雷谢Jeremie Brechet埃因霍温索肖100万欧元09.06.22博尔尼Guillaume Borne雷恩布洛涅未透露09.06.22比拉-登贝莱Bira Dembele雷恩布洛涅租借09.06.20李根镐Lee Keun-Ho磐田喜悦巴黎圣日尔曼自由转会09.06.20索热Did Sauget圣艾蒂安格勒诺布尔未透露09.06.20稻本润一Junichi Inamoto 法兰克福雷恩自由转会09.06.19科哈德Renaud Cohade斯特拉斯堡瓦朗谢纳100万欧元09.06.19特劳雷Djimi Traore朴茨茅斯摩纳哥自由转会09.06.13本-哈尔法拉Fahid Ben Khalfallah卡昂瓦朗谢纳250万欧元09.06.13勒迈特Reynald Lemaitre卡昂南锡100万欧元09.06.13马比亚拉Larrys Mabiala巴黎圣日尔曼尼斯自由转会09.06.12马查多Paulo Machado波尔图图卢兹350万欧元09.06.11德尔尼斯Geoffrey Dernis圣艾蒂安蒙彼利埃 自由转会09.06.10皮塔乌Romain Pitau索肖蒙比利埃自由转会09.06.08帕伊洛特Sandy Paillot里昂格勒诺布尔200万欧元09.06.05利卡塔Alexandre Licata摩纳哥欧塞尔自由转会09.06.03巴卡Maxime Baca勒阿弗尔洛里昂自由转会09.05.28古尔库夫Yoann GourcuffAC米兰波尔多1500万欧元

夏尔·戴高乐的人物生平

戴高乐的父亲亨利·戴高乐出身于一个法学知识分子家庭,是一位文学和历史教师。戴高乐在他后来的《战争回忆录》里面写道:“我的父亲是个有见解、有学问、思想正统、视法兰西尊严高于一切的人。是他让我对历史产生了兴趣。”德雷福斯时,亨利·戴高乐坚信这位被指控犯下叛国罪的上尉实属无辜,在他当时的圈子内十分罕见。戴高乐的母亲让娜·玛约出身于北部工业资产阶级家庭。年轻的戴高乐在巴黎和比利时的宗教学校读书,成绩优秀。1908年,他选择了从事军职,并进入巴黎的斯坦尼斯拉中学读书,以准备参加圣西尔军校的入学考试。

1909年,他被圣西尔军校录取,与未来的朱安元帅为同窗。军校的学生首先应了解军队,于是戴高乐选择了步兵,认为步兵在战争中最直接接受战火的洗礼,因此最具有“军事”味道。于是,他来到驻阿拉斯的第33步兵团,在当时的贝当上校手下担任学生军官。 1912年9月,戴高乐从军校毕业,考试名列第十三,得到的评语是:“一个未来的优秀军官”。毕业后他重返阿拉斯第33步兵团。 1914年8月3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戴高乐在驻扎在东北部的朗热扎克第五军作战。8月15日,他在迪南受伤,被撤离前线送进医院,直至10月份才重返战场。第二年的3月10日他在梅斯尼尔—雷斯依尔吕斯战役中第二次受伤。伤愈后,他回到步兵第33兵团,担任连长,随后担任上校助理。1916年,在都奥蒙的凡尔登战役中他第三次受伤,大腿部被刺中,并中毒气昏迷,被战友认为以身殉国而留在战场,并受全军通令表彰。在被敌军巡逻部队发现后,他被送至马扬斯医院,出院后被押送到德国的奥斯纳布吕克战俘营。

戴高乐从此开始了他长达三十二个月的监禁生活。1916年5月至9月,他先后被关在奥斯纳布吕克、奈斯和斯库辛战俘营,从1916年10月起被囚禁于因格尔斯塔特要塞,1917年7月在罗森伯格监狱,1917年10月在巴索军事监狱,1918年5月来到坞尔兹伯格监狱,从1918年9月起又被送往巴索和马德伯格监狱。他在狱中结识了卡特鲁上校、记者拉米·鲁特和未来的苏联红军元帅图哈切夫斯基。他没有在狱中虚度光阴,通过阅读大量书刊加深了对德国的了解。在战俘营里,他就战争进展形势多次举办战略和地缘政治讲座。身为上尉的戴高乐不甘心做俘虏。他曾多次试图逃跑重返前线。但他五次越狱,五次被俘,每一次都被关进堡垒或惩罚营。

1918年战争结束之后他终于返回家乡,但后他又重上战场。这一次,他是作为志愿者在波兰执行军事任务,从1919年至1921年间帮助年轻的波兰军队与苏联红军作战,并大获全胜。回国后,1921年4月6日,他与伊冯娜·旺德鲁结婚,并在第二年12月28日有了儿子菲利普。当时他在圣西尔军校任讲师,1922年考入高等军事学院。1924年他先后在特雷夫和驻莱茵河马扬斯的法国军队参谋部实习。5月15日,他的女儿伊丽莎白出世。 1925年戴高乐在贝当的参谋部担任最高战争委员会副。1927年再次被派往特雷夫任营长。1928年1月1日他的小女儿安娜出世。1929年戴高乐被调往地中海东岸地区,与他的家人在贝鲁特度过两年。1931年,他在巴黎的国防部总秘书处任职。在此期间,在贝当的许可和支持下,他发表了许多文章,并在军事学院举行了多次报告会。他的独立思想逐渐显示出来,并提出军队首领应该具有“行动果敢”和“有个性”的素质。戴高乐认为有必要进行军队改革,并对军队与政治的关系进行思索。在1924年出版的第一本著作《敌人内部的倾轧》中,他强调政治应优先于军事。在1932年出版的《剑刃》一书中,他强调了培养军事首领和进行战时分析的重要性。1934年,他写成《建立职业军》,在书中提出了有必要建立一支结合机动能力和毁灭性火力,既能够主动出击、又能够出奇制胜的装甲师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应该成立一支职业军队,与常规军配合作战。然而,这一设想除了得到右派议员保罗·雷诺和菲利普·塞尔的支持外,没有得到其他人的热烈反响。但是,在国外,尤其在德国,戴高乐提出的使用装甲部队的想法却引起了极大的注意。在巴黎,戴高乐经常拜会以主张改革马奇诺防线防御战略的埃米尔·梅耶上校为首的各界人士。但他们二人的观点都没有被认可。

1937年,戴高乐晋升为上校,在梅兹任第507坦克团团长。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时,戴高乐指挥第五集团军坦克部队。1940年1月,戴高乐向莱昂·勃鲁姆、保罗·雷诺以及甘末林和魏刚等八十多人发出了根据他在波兰的经验写成的备忘录《机械部队的诞生》,强调了坦克与飞机配合作战的重要性。1940年5月10日,德国军队使用飞机与装甲车双管齐下的方法突破了法国防线,验证了戴高乐提出的理论。随后,戴高乐奉命指挥第四装甲师,在蒙科尔内和拉昂大获全胜,并于1940年5月27日至30日在阿布维尔阻断了德军进攻。他因此受到部队嘉奖,被称为“勇敢果断的杰出指挥官”。

1940年6月1日,戴高乐被拔擢为临时准将。6月5日,当时的议会保罗·雷诺将其任命为国防和战争部副秘书,负责协调与英军的行动,以继续作战。6月9日,他与丘吉尔会晤,并试图劝说丘吉尔增派部队,包括空军部队,但遭到拒绝。6月10日,戴高乐离开了已交到敌人手中的巴黎,前往奥尔良、布里亚尔和图尔。6月16日,他从英国返回到波尔多时,得知议会保罗·雷诺已经辞职,由贝当接替。贝当于6月17日要求停战。于是戴高乐被排挤出。 戴高乐立即返回伦敦,以准备继续进行战斗。贝当宣布停战之后,戴高乐于1940年6月18日在丘吉尔的同意下在英国广播电台(BBC)发出抵抗号召。在第二天报纸进行了转载,并由播音员重新诵读。这个与唱反调的将军受到贝当的降级和停职处理,并于8月份被缺席审判,宣判为。 以温斯顿·丘吉尔为首的英国,1940年6月28日宣布承认戴高乐为自由法国的领袖。戴高乐组织的武装力量被称为“自由法国军队”。8月7日,由著名法学家勒内·卡森起草的协议得到了英国的认可。根据这份协议,自由法国军队在英国军队中不属于外籍兵团,拥有自己的国别和独立性。

1940年10月27日,戴高乐在布拉柴维尔成立了帝国防御委员会,但强调战争结束后,将由法兰西对其一切行为进行评价。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12月7日,日本空军袭击美国军事基地珍珠港。战争由此转变为世界大战。1941年9月,戴高乐为自由法国设立了一个法兰西民族委员会,委员会成为流亡的象征。1943年6月3日他到达阿尔及尔之后,又将其改名为法国国家解放委员会,与吉罗共同主持。吉罗曾忠实于贝当,但其部队随后转向自由法国军队。在阿尔及尔,戴高乐分配给联合指挥部一支部队。一年后,1944年6月3日,戴高乐被推选为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总理。

从1942年起,自由法国与内地抵抗运动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戴高乐委派让·穆兰在法国成立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代表所有不同党派、工会和抵抗力量,以协调针对占领国和维希的斗争,最终解放法国领土。在解放法国的战争中,面对盟军,国民的团结也至关重要。尽管戴高乐作出各种保证,一些盟国仍然拒绝承认戴高乐为法国的合法代表,因为他的权利没有来自民主选举。直至1944年10月23日,巴黎解放后的三个月,临时才终于被美国、苏联和英国三大强国承认。 戴高乐迅速地恢复了国民的权利。美国人本来要将解放了的法国看作是被战胜国统治和占领的国家。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之后,他强烈要求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迅速解放巴黎,而在此之前艾森豪威尔的战略则是不途经巴黎,而直接向欧洲东部进军。

1944年6月14日,戴高乐抵达诺曼底,他在这片被解放了的法国领土上第一次发表演说。8月24日,勒克莱尔率领装甲师解放了法国,戴高乐于8月25日重回巴黎圣-多米尼克街的战争部,这是他在1940年6月10日之前曾工作过的办公室。他以此强调维希只是一段插曲,共和国从来没有停止存在过。随后,他来到市政厅发表了演说,在讲话中他强调了法国人民在自身解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二天,8月26日,戴高乐凯旋地穿过香榭丽舍大道,巴黎民众向他热烈欢呼。9月9日,由他主持的国民成立。从1944年4月21日起恢复了选举权的法国人民于1945年4月至5月期间首次参加了市政公民普选投票。1945年10月,即战争结束后的六个月,选举出制宪议会。

任临时总理的戴高乐在国家的概念和政党的作用方面与制宪议会发生了冲突。1946年1月20日,戴高乐因为军事问题向国民议会费力克斯·古安提出辞职。 戴高乐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于1946年6月16日在贝叶发表讲话。他陈述了宪法草案,即加强行力,权责明确分开,其实这正是第五共和国宪法的雏形。在国民议会通过了宪法提案之后,9月29日,他在巴拉杜克和埃皮纳尔的讲话中重申了他的主张。但是他的建议没有被纳,在10月13日的投票中,选民赞成的是国民议会法案。从此,戴高乐以反对派的身份出现。1947年4月17日,他发起了法兰西人民联盟,并很快吸引了许多人加入,在秋季的市政选举上一举成功。法兰西人民联盟的目的是反对党派的专权制度,建议宪法改革,同时反对分裂分子,即***。戴高乐希望这一政治运动不成为一个党派,而是形成一个联盟。因此,他建议允许双重身份,即除了***以外的任何党派的成员都可以加入到法兰西人民联盟当中。但这一招没有奏效,因为传统的党派拒绝持有两种身份。

在这一时期,戴高乐被禁止在广播电视上发表讲话。于是他不得不到处奔走,往返于布鲁纳瓦尔和斯特拉斯堡之间宣传他的主张。但是法兰西人民联盟在1951年的议会选举中没有获得足够的席位,无法影响社会政策和国家制度。于是,戴高乐决定在1953年至1955年间逐步停止法兰西人民联盟的活动。但是这一经历培养和动员了许多戴高乐的追随者。

对于戴高乐来说,1955年至1958年这段时间无异于“荒漠孤烟”时期。他隐退于法国东部的小村庄科隆贝双教堂的寓所里,在拉布瓦瑟里撰写他的《战争回忆录》。在这一段时期,他还多处游历。1953年两度去非洲,1956年去法属安的列斯群岛和太平洋法属领地,1957年到达撒哈拉。他的政治生活明显平静,但是他仍然关注时局。每周四,戴高乐仍继续在他的位于巴黎索尔菲利诺街的办公室接见一些重要人物。 内阁的不稳定和第四共和国面临阿尔及利亚问题的束手无策导致法国政体面临严重的危机。来自各界的许多政治要人都希望戴高乐复出,救国家于水火。1958年5月13日,阿尔及利亚的一个警惕委员会在阿尔及尔号召起来反对国民解放阵线FLN。以萨朗(Salan)为首的救国委员会成立。5月15日他向戴高乐发出呼吁。规模迅速扩大,并有演变成内战的可能。19日,戴高乐表示“准备接受共和国的委任”。5月29日,第四共和国总统勒内·科蒂向这位戴高乐发出了呼吁。6月1日,议会的553票中以329票赞成通过授权戴高乐组建新。于是戴高乐作为第四共和国的末任总理再度当政。议会通过授权给予戴高乐期限为六个月的特别权利,并准许其进行宪法改革。

1958年9月28日举行的公民投票中,新宪法在法国本土以79.2%的压倒多数被通过,并在法国殖民地(除几内亚决定立即独立)也得以通过。12月21日,戴高乐当选为法兰西共和国和非洲、马达加斯加法国属地的总统,于1959年1月8日宣布就职。

1959年,他宣布阿尔及利亚人民享有自决权。1961年1月8日,在有关公民自决原则的全民投票中他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得到75%的赞成票。在乔治·蓬皮杜与国民解放阵线的代表进行多次非正式会谈之后,开始了以阿尔及利亚部长路易·若克斯为代表进行的正式谈判。1962年3月22日,双方签署埃维昂协议。协议在4月8日的法国公民投票和7月1日的阿尔及利亚公民投票中得到通过。根据协议,阿尔及利亚可以独立,但两国仍将保持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共和国总统戴高乐还将履行法国签署1957年罗马条约的承诺。为了能使法国于1959年1月1日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由安东那·比内进行了财政改革(新法郎将从这一天开始发行),取消了关税壁垒,使法国的产品面向欧洲的竞争市场。 1962年8月22日被社会主义阿尔及利亚组织OAS暗杀之后,戴高乐提出用普选方式直接选举共和国总统。提议遭到维护传统议会制和担心个利膨胀的政界人士的强烈反对。议会对蓬皮杜投出不信任票,被推翻。戴高乐根据宪法赋予他的权利将议会解散,并等待1962年10月28日举行的关于改变总统选举方式的全民投票结果,以进行新的立法选举。最后,法国人以62.2%的大多数赞成通过了戴高乐的提议。

1965年,法国举行了首届总统普选。第一个七年任期结束后,他以54.8%的选票击败密特朗,再度当选共和国总统。在一些重大决策上,戴高乐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寻求民众的支持。对于1962年的宪法修改、1962年1月8日的阿尔及利亚人民自治、1962年4月8日的埃维昂协议,以及1969年4月27日的地方改革和参议院改革,他都取了公民投票的方式进行裁决。他极力主张继续推行第四共和国时期开始的核武器政策。1960年2月,在雷冈附近的撒哈拉沙漠法国试爆第一颗。戴高乐拒绝美国人的监护,逐渐将法国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撤出。1966年法国正式宣布脱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仍然是大西洋联盟的成员国。此外,戴高乐还寻求建立一个欧洲人的欧洲,并很早就开始同联邦德国表示友好。早在1958年,他就在科隆贝的私人寓所里接见了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1963年1月22日签署的爱丽舍条约标志着独立于欧洲体制的法德轴心的建立。他曾于1963年和1967年两度拒绝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因为他认为英国是美国放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

1962年,为巩固欧洲经济共同体,他取了共同农业政策,但同时在不违背罗马条约的基础上拒绝超国家权力。为此,他从1965年7月至1966年1月期间执行了他的“空椅”政策,以示对扩大欧洲委员会职权的反对。推行“自由独立的政策”,即指摆脱冷战时期形成的两极对立,同时加强法国在全世界的地位,寻求1960年以来宣布独立的原非洲殖民地和马达加斯加地区国家,以及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支持。1964年,戴高乐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他还到拉丁美洲国家进行访问。1966年,他在柬埔寨金边发表讲话时,抨击了美国在越南的政策。1967年7月,他发出“自由的魁北克万岁”的口号,强调了维护法国在北美的历史角色,同时表达对帝国主义的反对。而且,戴高乐还注重同苏联及其卫星国发展友好关系,以建立“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山的大欧洲”体系。1966年,他前往苏联访问,开始了他的“缓和紧张局势,进而达成谅解,最后进行合作”的外交政策。继此之后,他于1967年到波兰访问,1968年在罗马尼亚进行访问。 法国经济结构日益走向现代化,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开始对社会结构出现的问题表示不满。法国的运动从1968年3月开始。工会和左派政党利用掀起工人总罢工。总罢工使在五月份期间陷入瘫痪,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动摇了的统治。

1968年5月24日,戴高乐对外宣布,国家应该恢复正常秩序,以维护共和国的尊严。街上的人群无非是乌合之众,有极权政治的苗头。1968年5月27日,、工会和资方代表三方签署格勒纳勒协议,制定出的是一系列传统措施。5月29日,戴高乐突然神秘失踪,乘直升飞机不知去向,引起一片恐慌,导致各方揣测。戴高乐第二天回到巴黎之后,在广播讲话中语调坚定自信。发表讲话的当天,即1968年5月30日,大批市民上街游行支持戴高乐。戴高乐解散国民议会。各政党忙于立法选举,工人逐渐开始复工。然而这次立法选举的胜利却没有巩固戴高乐的。新成立的国民议会的右翼势力更加强大,但面对势在必行的改革却裹足不前。 尽管许多人的反对,戴高乐仍决定就有关区域改革和参议院体制改革进行全民公决。1969年4月27日,他的提议以52.4%的反对票被否决。戴高乐忠实自己的承诺,也尊重法国人民的意愿,宣布辞职。时分,他发布了一份公告:“我停止行使共和国总统的职务,此决定自今日中午起生效。”

他从此隐居在科隆贝双教堂,拒绝公开表示任何政治立场,只是和几位拥护者会面,继续撰写他的回忆录。《战争回忆录》于1954年出版。到10年11月9日戴高乐去世时,《希望回忆录》只完成了两卷。1952年,他曾立下遗嘱,表示拒绝国葬。在科隆贝双教堂,他的遗体在家人、自由法国的几位战友和村民的陪同下被运往小教堂。戴高乐被安葬在他的女儿安娜的墓地旁边,墓碑上只刻有“夏尔·戴高乐1890-10”字样。戴高乐去世后,立即发出唁电:“夏尔·戴高乐夫人:惊悉夏尔·戴高乐不幸逝世,谨对他,反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表示诚挚的悼念和敬意。 ”11月12日,在巴黎圣母院举办了官方吊唁仪式,在场的有首脑和许多国外知名人士,中国驻法大使作为中国特使参加了吊唁活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