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球队专区

独行侠vS奇才推荐-独行侠的比赛

最被低估的一笔交易?丁威迪能为独行侠带来哪些帮助

独行侠vS奇才推荐-独行侠的比赛

当独行侠在季中交易截止日从奇才队换来斯潘塞-丁威迪时,引发外界不小的质疑声浪,因为刚从右膝前十字韧带撕裂伤势复出的丁威迪,本赛季几乎打出五个赛季以来最差的表现,身上还背负着3年5400万美元的庞大合约。

不过独行侠先前两战面对爵士和勇士,丁威迪合计攻下44分,全队仅次于一哥卢卡-东契奇,可以说是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身手。

撇开白纸黑字的帐面数据,通过比赛实况来分析一下丁威迪能够带给独行侠的帮助:

从里克-卡莱尔时代起,牛角战术就是独行侠的招牌,即便现在总教练换成杰森-基德,依然是球队最仰赖的战术之一。独行侠的牛角战术有相当多的变化型,例如Handoff(手递手)、Twirl(底角掩护+高位策应)、Flex等等。

牛角战术执行的成效,主要取决于牛角持球者的决策能力,因此往往由全队决策能力最出色的卢卡-东契奇扮演牛角接应者的角色。

而当东契奇下场休息,便需要有人接替这项任务,兼具投、切、传能力的丁威迪,似乎是相当适合的人选。他在面对爵士的比赛,就在连续三波进攻当中,示范三种不同的牛角战术运用方式。

第一波看守杰伦-布伦森的爵士前锋罗伊斯在横移时,因为要绕过队友康利而稍微迟延,慢一拍才抵达布伦森的切入路径,丁威迪因此决定手递手回给布伦森切入。

第二波则是因为丁威迪刚接球的时候没拿稳,布伦森已经被对位,所以丁威迪决定自行发动挡拆,眼见对位的康利被绊了一下,来不及回位,他立刻拉回在三分线外跳投。

接下来同样是牛角之后的高位挡拆,同样面对康利防守,不过这次康利成功绕过掩体德怀特-鲍威尔,紧紧黏着丁威迪,因此他运用旁撤步创造投篮空间。

从这三波牛角战术的运用,可以看出丁威迪很懂得阅读防守,观察防守者的动向,选择传球助攻或发挥多元的单打技巧。

丁威迪在转战独行侠的4场比赛,担任挡拆持球者每回合平均可贡献1.40分,在所有执行挡拆比率超过30%的球员当中,高居联盟第一。丁威迪效率如此惊人的原因,在于他十分擅长利用挡拆之后,单打对方高大队员的错位优势,根据不同的情况用相对应的进攻手段。

交手勇士之战的第四节连续两波进攻,就很有参考价值,他在执行挡拆时,换防对位的正好都是勇士中锋凯文-鲁尼,不过两次掌握球权,他分别取了不同的攻击选择。

第一次对位,当丁威迪在绕过掩护后,做向右的前换手加速,鲁尼迅速横移不让他突破,接下来也退后一步防守丁威迪,摆明就是不想让他切入。丁威迪因此将计就计,退到三分线外胯下后撤步跳投。

下一波攻防,鲁尼似乎相当忌惮丁威迪的外线,一换防立刻守到三分线外,结果被丁威迪换手切入突破,鲁尼完全跟不上。

独行侠本赛季平均每回合攻守转换可以拿下1.12分,处在联盟中游水平,而丁威迪的加入应该能够带给他们不少帮助,因为他拥有在抢下防守篮板后发动快攻的能力。

这波丁威迪抢下篮板后,并没有立刻全力冲刺,否则身边的防守者就会马上产生警觉阻挡他,爵士球员以为他打算放慢进攻,因此到了前场后才开始慢慢找自己该对位的球员,丁威迪此时才启动加速,杀得爵士措手不及。

这球丁威迪抢下防守篮板后推进前场,爵士回防意识不错,马上就有三名球员回防,不过三人通通退到篮下,没有人去对位带球的丁威迪,离丁威迪最近的康利也没有积极跑到追上他,而是在后面慢慢跟着跑,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丁威迪一过半场,就转头偷瞄康利,确认他防守松懈,才放心出手。

独行侠当初交易来丁威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他能和东契奇搭配。决定一名后卫是否能和东契奇合作融洽的首要条件,大概是空档的把握度。不过丁威迪本季接球投篮三分命中率34.4%,来到独行侠后总计6投2中,也不理想。然而,回顾他受伤前的最后一个完整赛季(2019-20赛季),接球投篮三分命中率有37.3%。或许只能期待他的手感,随着比赛进行慢慢回温。

目前丁威迪主要的任务是带领板凳冲锋,因为独行侠本赛季替补平均得分、助攻皆位于联盟倒数前十,正好需要一名进攻发动机。尽管是从替补出发,不过丁威迪在关键时刻也颇受重用,看来已经渐渐获得教练的信任。东契奇身边一直以来都欠缺经验丰富的第二持球点,如果他能持续融入独行侠战术体系,并提升投篮稳定性,或许有机会成为这项难题的答案。

独行侠一笔“烂交易”成奇迹!浅谈奇才弃将丁维迪的浴火重生

从球员交易价值的角度来看,“贱卖”一词用在波尔津吉斯交易案并不为过。然而,从丁维迪近期交出的比赛内容来看…一句话,香到歪头。没意外的,总经理尼科-哈里森几乎在一夕之间从狗熊变英雄,迎来全世界的独行侠球迷争相道歉。

我不知道丁维迪在华盛顿奇才的表现究竟有多糟,被奇才球迷嫌弃到非常夸张的地步,但自从降临达拉斯(尤其在明星赛后),他的状态只能以火热来形容:

对阵热火:4分、5助攻、40%投篮命中率、场上净值-3

对阵鹈鹕:8分、1助攻、60%投篮命中率、场上净值+9

— — — — — 明星赛 — — — — —

对阵爵士:20分、2助攻、66.7%投篮命中率、场上净值0

对阵勇士:24分、5助攻、71.4%投篮命中率、场上净值+17

对阵湖人:14分、9助攻、45.5%投篮命中率、场上净值+7

对阵勇士:17分、7助攻、54.5%投篮命中率、场上净值+14

六战场均14.5分、2.3篮板、4.8助攻的成绩单乍看下并不算太出色,但丁维迪在球场上存在感爆棚,屡屡在逆境抑或战况胶着时跳出来接管战局,俨然已成为达拉斯独行侠期待已久的“真·二当家”,而他的好表现也直接反映在战绩上,带领球队于近六战拿下五场胜利。

确实,六场比赛的样本数并不算太多,用这小小的样本数大吹特吹丁维迪的好表现并不恰当。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独行侠近几战碰上的对手包含热火、爵士、勇士等季后赛劲旅,因此他所交出的比赛内容,个人认为是很具参考价值的!以下就来聊聊他如何在达拉斯浴火重生,以及他的到来为独行侠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打出独行侠二当家价值的丁维迪

丁维迪的逆袭

“球场空间”(英文术语为Floor Spacing)是我认为丁维迪能在达拉斯浴火重生的关键之一。奇才时期,与他搭档的中锋,如哈雷尔、加福德等人,都是以Roll In为主要攻击手段的球员。同时外线球员多半没有稳定的投射能力足以牵制对方防守,才有“奇才没有球场空间”一说。

纵观丁维迪职业生涯的进攻表现,其实不难发现他是个以禁区攻击为主要得分手段的后卫(详见下表)。2019-20赛季,他的生涯年,即是在攻击篮筐这环达到顶尖的水准。

丁维迪进攻表现

赛季 油漆区得分占比 油漆区投篮命中率

2017-18 31.6% 48.3%

2018-19 39.2% 54.5%

2019-20 42.2% 51.0%

2020-21 40.0% 44.4%

2021-22 35.8% 48.3%

本赛季来到奇才,禁区拥挤的程度堪比晚上六点钟的地铁。启动高位挡拆后,哈雷尔、加福德几乎只会下滑冲击篮筐,而偏偏丁维迪又爱往禁区攻击,结果就是杀到篮下发现自己吸引一票防守球员的包夹,最后以极为扭曲的姿势把球砸向篮筐。这样的打法不被奇才迷嫌弃才有鬼。

来到独行侠后,场上球员几乎全部都有三分能力,结果应该不用我多说,禁区根本像凌晨的街头一般,空无一人。而这正是最适合丁维迪发挥的环境,他能借Spread Pick & Roll轻松杀进油漆区小抛投、他能在空当快速攻击篮筐、他能在海一般大的禁区空间肆意戏弄防守者,把甜美的两分球收进口袋,心情好时顺便来个三分打(但可以把球罚进吗…?)。自从加盟独行侠后,他的油漆区投篮命中率高达64.5%,我就问你,怎么守?

另外值得一提的部分是教练基德并没有急着让丁维迪吸收独行侠的所有进攻战术。丁维迪本人在赛后访谈内容曾提过,独行侠后卫群大致上会跑九种不同的进攻起手式,而基德目前只将容易上手的四种交给他,让他在执行战术上更单纯一点。下面这支短短一分钟的就是其中之一,顺带一提,这战术成功率高到破表。待他熟悉独行侠进攻体系后,相信球队的进攻模式将会变得更加诡谲多变。

丁维迪带来的质变

这部份说来简单,其实就是独行侠多了一个Shot Creator,能靠个人能力把球摆进篮筐、能撕裂防线为队友创造空当、能正确阅读防守做出相对应的决策。上述这些丁维迪所具备的能力,正好是这当下,达拉斯独行侠最缺乏的元素。

独行侠的进攻模式,过去一直被我称作One and Done的打法。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球交给东契奇主导,要么他一人在弧顶单打,要么他撕裂防线,一箭穿心地送球给大空当的队友直接出手。要说这样的打法不好吗?其实也不会,当整队三分准起来的时候,对手挡也挡不住。但当外线失灵时,阵中一票3D球员根本没办法下球拉扯防线,而是将球回给东契奇继续单打。

自丁维迪加盟后,东契奇遭遇包夹时有人能跳出来梳理球队进攻,三分投射并不算太稳定的他,在接应后不会急着出手,而是冷静地判断局势进行转传,抑或等待对手扑防后积极收尾。这看似微小的变化,事实上能真正瓦解对手的防守布阵,让对方耗费更多体力在防守端。

再者,他的处理球目前看来相当沉稳,也多次展现出他是有带脑子在打球的。在空当转换攻击时,眼见禁区没有太多保护,他会毫不犹豫的冲击篮筐;在组织时,他知道谁的手感火热,会刻意作球该名队友让他疯狂飙分(芬尼-史密斯在对阵湖人一战受惠至少三球);当他看见雷吉-布洛克、马克西-克勒贝尔等3D球员接应后没投射机会时,他会主动前去要球梳理进攻;当东契奇主导比赛时,乖乖蹲在底角,把握三分空当机会。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面对勇士那颗致命三分球,战况胶着时,那种突破僵局的球他几乎没失手过。这两场面对勇士的比赛,那种逆境球的处理真的是教科书等级的!希望他能继续维持这种表现!

最后,不得不提,丁维迪的加入给予东契奇更多喘息的机会。自小蒂姆-哈达威伤后,东契奇基本上是打满第一节 小休五分钟 打满第三节 小休三分钟的调度模式。现在他不必那么辛苦了,当他在板凳上,丁维迪和杰伦-布伦森带队的效果目前还没出过太大的问题,因此他在二、四节都有更多喘息空间,方便他在关键时刻满血上场收尾比赛。就这几场看来,效果真的是能以卓越来形容。丁维迪的加盟对独行侠而言真的是大加分啊!

为什么达拉斯小牛改为独行侠?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挺有趣,很多喜欢篮球的球迷。会在近两年发现达拉斯小牛的名字已经改成达拉斯独行侠。

原因正在于,在17年夏天,达拉斯小牛队老板库班访问中国的时候,在了解到球队队名的翻译后,认为,这个名字有悖于当初球队队名的初心,不够霸气,也不贴合球队标志, 鉴于联盟有一支叫"公牛"的球队,"小牛"这个命中就显得太示弱了。更何况,达拉斯是有名的西部城市。牛仔的聚集地,他们的命中应该更狂野一些才对!

库班是爱球如命的老板,客场比赛都要去陪着球队一起征战,坐在场边第一排,为球队呐喊助威,试想如今还有哪个球队老板能做到如此!有这份爱球队的初心,库班甚至也更重视球队在中国甚至海外市场的声誉, 因此,他也曾表示:球队拿到过11年的总冠军,要充满能量,名字要体现出足够的尊重,所以中文名字也要有这些含义才行!

因此球队老板库班大胆的决定要在中国球迷中征集球队的新名字,让新队名听起来更加有冲击力,符合他们的球队影响,也更贴近达拉斯的城市文化。 一熊还记得当年夏天,腾讯发起的活动,让大家共同出谋划策,为达拉斯起新名字,网友们都非常积极踊跃,像什么"达拉斯猛牛","达拉斯牛人","达拉斯飞马""达拉斯宝马""达拉斯宝马"等等,网友们发挥奇思妙想,创造出很多有趣又啼笑皆非的名字。

当然,根据球队的英文名Mericks,翻译成中文有标新立异,不合常规的意思。再结合球队的标志,是以一起马头示人,并不是牛,所以,过去的标志也很有误导性。

其实,马和牛仔结合,才正体现出美国西部的特有文化,因此球队标志中才有马的影响,但却和咱们中文起的名字"达拉斯小牛"意思相去甚远。

最终在2018年1月4号,球队正式改了新名字"达拉斯独行侠",独行侠这个新名字正好符合中文意思中的标新立异,不走寻常路的本意 ,并且,中国文化中也崇尚"江湖侠义","侠"字也体现出一种洒脱和霸气,很有冲击力,这跟库班和球队文化正好不谋而合,读起来也挺朗朗上口,至此,达拉斯的名字改的很成功,确实是个不错的好名字!

首先要说明的是,此次更名只针对中国市场,毕竟该队的英文名Dallas Mericks并没变。虽然改名让资深球迷一时间难以接受,但实际上这个译名更贴合mericks这个单词的原意。

Mericks这个单词的本意是指未被打上烙印的小牲口,包括没有主人的小马驹或小牛犊,从这个角度讲,翻译成“小牛”貌似并无不妥。但问题在于,小牛的队标明确无误是一匹马,因此,“小牛”这个译名就显得无厘头了。而且,此前乔丹曾率公牛取得6冠,建立不世功勋,也让许多不熟悉NBA的球迷以为小牛是公牛的“下属球队”或“附庸”。

这些问题,在2017年库班来华时也被他所注意到了,因此他希望能更改中文队名,随后新队名就开始面向 社会 征集。最终,在2018年初,“独行侠”这个队名脱颖而出。独行侠是mericks这个单词的引申义,指的是特立独行的人,也颇有中国武侠风味。

此外,诺维茨基是NBA最伟大外籍球星,也坚守了“一人一城”。而在诺维茨基之后,独行侠又引进了东契奇,坚定地走国际化路线。再联想到21世纪初,在老尼尔森执教下,独行侠在防守当道的NBA竖起进攻大旗,这支位于达拉斯的球队也的确堪称是特立独行的典范。

其实,从小牛更名为独行侠说起,NBA还有些球队的中文译名是有问题的。最为显著的便是步行者和奇才。

Pacers原指印第安纳500这项颇负盛名的赛车比赛中用于清理赛道的领跑车(pacer car),同时也指该州的轻驾马车赛事。不消说,pacers翻译成“步行者”是纯粹按字面强行翻译的,港台翻译成“遛马”较为贴切,笔者曾想过可以翻译成“先锋队”。

Wizards翻译成“奇才”问题并不是太大,但翻译成“巫师”貌似更贴切,一方面巫师是经常出现在西方文化中的形象,尤其是奇幻文学中;另一方面,Washington Wizards的队标就是一位白胡子巫师。

不过说到底,译名有时能否被大众接受,和本身是否正确无关,只和这个译名能否深入人心有关。由此看来,在步行者和奇才高层要求更改中文译名之前,这两个不正确的译名仍是有生命力的。(仰卧撑/毛毛)

它的英文名并没有变,只是中文称呼改了。

小牛老板库班中国行,听说了小牛队的中文翻译,觉得很不满意,因为小牛在美国代表了弱小与温顺,没有体现出球队的文化,他选了几个霸气的中文名让中国球迷自己选,结果有武侠色彩的“独行侠”高票当选,我当时投的也是这个。

不过对于我这个看球十来年的球迷来说,现实生活中和别人聊NBA还是会称它为小牛,就像我有些高中大学同学工作后改了名我还是会称呼他以前的名字一样,这个习惯很难改变。

达拉斯小牛队改中文名为独行侠,为何英文名却没改?

达拉斯独行侠队原名达拉斯小牛队,这支球队在1980年成立并加入NBA联盟,跟马刺、火箭同属于西南赛区的球队。小牛队加盟之初曾被寄予厚望,但是后来一直在走下坡路,后来得到诺维斯基后才开始成为西部劲旅。

2011年,诺维斯基单核带领球队干翻热火三巨头,帮助球队拿到队史第一个总冠军,也是球队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总冠军,随着诺天王的人气水涨船高,小牛队在中国也获得了超高的人气和支持率,尽管之后他们再也没有杀进总决赛,但是依然有许多球迷在默默地支持他们,达拉斯小牛队也烂熟于心。

不过在2018年1月4日,当时小牛队在主场迎战金州勇士队,转播方将Dallas Mericks的中文译名正式从达拉斯小牛更名为达拉斯独行侠。不过这次只是将小牛队的中文名改为独行侠,英文名Mericks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动,这是为何?

2017年,小牛队的老板库班来中国造访时,听到自己的球队的名字叫小牛队时有些不高兴,他说球队曾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赢得总冠军,他们是一支非常强壮、非常有韧性且有攻击性的球队,但是小牛是很温顺的动物,并不符合球队的精神气质。

“Mericks”是德克萨斯的一种精神,当初每个农场主都会给自己的动物烙上自家的烙印防止跟别人家的混淆,但是有一个名叫“Mericks”的牧场里的动物都没有烙印,当其他人看到这些动物时都知道这些动物来自“Mericks”牧场,这种不随波逐流、特立独行的品质逐渐演变成西部牛仔的精神图腾。

后来“Mericks”这个词逐渐演化成强壮、创新、自由、开拓等词的同义词,在库班的理解中,“Mericks”代表着强壮、创新、力量、胜利,而小牛队这个中文名字与他取名的初衷背道而驰,所以他决定改球队的中文名,希望新的中文名字能传达出“Mericks”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库班向中国网友征集到了三个名字,分别是:达拉斯独行侠、达拉斯烈驹和达拉斯狂马,然后再由中国网友投票,最终带有中国武侠气息而且有特立独行意思的“独行侠”这个名字获得最多的投票,小牛队中文网、转播方、各大媒体平台相继想小牛队改为独行侠队。

库班对这个中文名字比较满意,不过时至今日还有许多老球迷不习惯改名字,想到达拉斯依然会率先想到小牛队,这个名字在许多球迷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独行侠的队标是一匹愤怒的马,当初为何会被翻译成小牛队呢?

当时的球迷都是从央视了解NBA的,据曾担任过央视解说员的苏群透露,将“Mericks”翻译成小牛队的是李壮,“Mericks”有一个中文释义为“未打烙印的小牛”,其实是用来表示不给自己牧场的动物打烙印的农场主特立独行的精神的,但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李壮以为这个词是指小牛,就翻译成小牛队,然后观众通过央视了解到这个名字,逐渐在心里扎根。

库班如此重视球队的中文名字的原因是他很想打开中国市场,他很早就觉得中国是个潜力股,拥有巨大的市场价值,所以多次来到中国,也多次和中国球员有过接触,胡卫东曾无限接近加盟这支球队,王治郅作为我国在NBA打球的第一人,选中他的正是独行侠,后来易建联也在独行侠效力过,再到后来,他们邀请丁彦雨航去打夏季联赛,他们一直很青睐中国球员,可惜近几年没有哪位中国球员有实力打NBA,希望以后会有吧!

达拉斯独行侠队的英文名为“Dallas Mericks”,其中Mericks的意思有马驹,小牛还有特立独行的人,中国这边翻译一直是小牛,也和达拉斯抵触西部牛仔的形象很搭。

那么为什么叫的好好的小牛队要改名为独行侠呢?

库班感觉小牛没有气势

其实小牛队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而小牛队在21世纪初期一直都是联盟中的顶级强队,纳什、芬利和诺维茨基等球星也一直受到球迷的喜爱。

特别是诺维茨基在总决赛被逆转,经历了黑八、黑七和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失败,令中国球迷和小牛队都产生了更加深厚的感情,那几年他们和马刺、太阳一直都是最强的代表。

经历了11年夺冠之后,库班也知道了他们在中国的翻译是小牛,感觉没有霸气,在原有英文名不改的情况下,将官方中文翻译改成独行侠,这样听起来比小牛更加显得有气势,所以此后中国的官方称呼统一变成了独行侠。

小牛更加具备 情感 因素

虽然球队名改成了独行侠,但是对于广大中国球迷来说,还是小牛的名字更加亲切,毕竟小牛队最辉煌的岁月,都是以小牛的名字度过的,而诺维茨基这名伟大的球员,也打上了深深的小牛队烙印。

虽然英文名并没有改变,依然是Mericks,对于国外的朋友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不过中文上的改变,还是令人队小牛的 历史 感到不舍,所以也有很多球迷打趣,诺维茨基被交易到了独行侠,这种十几年形成的 情感 无法一下子消除,但愿东契奇可以带领独行侠崛起,让人们渐渐忘记小牛,而记住独行侠。

总而言之,库班的决定已经实行了好几年,除了中文翻译队名的改变没有其他影响,达拉斯也一直是一直人气较高的球队。

请注意,他们只是改了翻译并不是真正的改名!

首先之前为什么会被翻译成小牛队,只能说这是一个 历史 性的问题,这么多年来大家都已经接受了这个队名,说实在一点,名字就只是一个代号,不论是叫独行侠还是小牛,都不会影响诺维斯基的伟大,同样也不会影响小牛的价值。

其次我仔细翻阅了之前关于为什么叫小牛的文章,绝大多数的观点认为是中 美文 化上的差异造成的,西部牛仔的文化占了绝大多数原因,但是牛仔都是骑马的人,小牛的队徽也是一匹马的头像,是不是翻译成小马更贴切一些呢?绝对不是,因为小马在中文意思里面实在太过普通,而就因为有一句出生牛犊不怕虎的谚语,所以就干脆翻译成了小牛。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当时的NBA越来越注重国内市场,而且独行侠的老板库班先生,得知球队的中文翻译后,也有些不太开心,认为这样的翻译达不到独行侠的精髓。

那么回到问题本身,小牛为什么改名成独行侠呢?

再重申一遍,这次改的只是中文翻译!

1、本次修改的最大目的是为了提升独行侠队在咱们国内市场的知名度,这是一次创举,让国内球迷有机会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让大家仿佛是自己亲手建立了一支新球队,这种参与感NBA其他球队无法比拟。

2、这次修改用的是网络投票的形式,一轮一轮的挑选出来。翻译成独行侠的确达到了“神行俱佳”的地步,虽然谈不上众望所归,但是比小牛这个名字的确有个性了很多,而且也更贴近小牛队英文名字原本的含义。

3、独行侠的海外情节,都知道独行侠对国际球员情有独钟,诺维斯基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现在又有了东契奇和波尔津吉斯,那么在全球拥有最大人口的市场里面他们是不是也要拓展一下呢?当然要!改名只是第一步,他们要为这个市场埋下一颗,虽然现在还看不到未来,但是这颗的威力将不可限量。

所以大家知道小牛为什么要改名成为独行侠队了吧!

他们把一个本该算成是错误的 历史 问题,给巧妙的化解了不说,还实现了至少一箭三雕的效果,我对独行侠的管理层表示赞赏,他们用心了!

达拉斯小牛这一名字在NBA进入中国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叫了,但在2018年1月却改叫独行侠了,一时间大家都有点不适应。这一次是只改了中文名,对于中国人来说名字非常重要,叫了一个人二十多年这个名字,突然他改名了,让我们都不习惯了。我觉得小牛叫起来还挺亲切,叫独行侠倒是有点生疏。那小牛队为何要改名呢?

中文名与英文名意义不同

球队英文名叫Dallas Mericks,Dallas就是达拉斯一直没变过,是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城市。重点是后面的Mericks,这个单词是达拉斯19世纪一个地主的姓氏,当时的地主都喜欢在牛身上刺自己的姓,但Mericks不屑这种行为他不刺,于是除了没有烙印的牛称作 Merick 的牛,这个姓被收录进字典, 意思是标新立异、特立独行。

就算按典故来讲也绝对不是小牛。库班在NBA中国赛时才得知这一名字,于是他觉得违背了队名的含义,翻译不准确,提意换名。

NBA不止一头牛

如果只是翻译不准叫了“牛”,叫这么久也就算了,但 库班知道这牛前面还加上了小字,那不是很弱的意思吗?何况NBA还有个公牛,名字上听起来都像小弟 ,我最开始听说这两个队的时候也感到奇怪,为什么这样起名?后来才知道这是 在中国才这么叫,而且中国人都比较看重辈分,尤其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也是地位的象征,小牛这名字着实在中国被公牛压了一头。

改名的好处大

改名是必然的,但库班想到了更好的办法,他让人准备了几个与球队相关的中文名字,独行侠、烈驹、狂马,为何都是马?因为当时美国西部牛仔骑马赶牛,所以马也是代表,而且队标也是一匹马,说实话能翻译成牛也是比较奇怪的。改名也十分焦灼,独行侠只领先狂马2000票,烈驹7000票。不过独行侠这名字很不错, 既符合队伍的意义,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对于库班来说对NBA本身没有什么影响,但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可谓焕发新春。

文/名侃球

为何改名独行侠?

翻译不准确

首先,球队的队标和直译过来的名字大相径庭,球队的队标明明是头马,而非牛。还有mericks并非是小牛的意思,他的意思是持不同意见者:独行其是者:言行与众不同者。而这个解释,与牛仔精神所倡导的我行我素,随心所欲,有些相似。所以说叫达拉斯独行侠更为贴切,也更忠于mericks这个词的本意。

队名不霸气

其次,达拉斯小牛这个名字,多少有些示弱。与老鹰、猛龙、灰熊、森林狼、黄蜂,雄鹿、公牛这些队名相比缺少些霸气。

特别是与公牛相比,名字多少有些掉价,在公牛这么多荣誉面前,小牛更像是个陪衬,如果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公牛的下属发展联盟球队呢!

中国市场成为改名的重要因素

2017年独行侠老板库班在访华期间,在他的发起下,开征集小牛队的中文队名。于是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经过层层筛选,独行侠的名字最终脱颖而出。

与小牛相比,独行侠这个新的队名,更加贴近他的本意。听起来也更加霸气。很符合球队气质。

其次,从独行侠此次的改名来看,他们更加注重中国市场,改过来的名字更加符合国人的口味。不得不说,强大的中国,强大的中国市场是导致他们更改中文名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此,您怎么看?

当你第一次听到“达拉斯小牛”和“达拉斯独行侠”,你会认为哪一个队名更好,相信很多人都能够迅速给出答案,那就是后者。独行侠队在2018年之前,名字就叫做“小牛队”,很显然,“小牛”并没能够表达出球队管理层与老板所需要的意思,因为Mericks翻译过来,就是离开母牛的小牛,所以渐渐的,中国球迷也就默认“小牛”是达拉斯Mericks的球队中文名字。那么为何库班会想将“小牛”改为“独行侠”呢?

独行侠要比小牛听起来更加霸气

我们听到“小牛”这一个名字,会不会觉得这支球队有点“萌萌哒”。库班在2017年访华的时候,得知球队翻译过来居然是一个叫做“小牛”的名字之后,显然很不高兴,因为他认为原本球队的名字代表的是一种强壮、胜利的意思,而“小牛”这个队名则完全未能够让中国球迷。得到最大化的理解球队文化。

独行侠更能代表球队的意思

相信听到“小牛”这一个队名的朋友,会觉得它软弱,需要寻求帮助。而球队的真正意义并不是这个意思,“独行侠”可以说是比较符合球队的队名需求,特别是这一个“侠”字,在中国是一种顶级称呼,“大侠”“侠客”,充满着江湖气,仗义,正义凛然。所以“独行侠”这名字一推广马上就广受好评。

综上:其实球队名字还是算比较重要的,因为球队的名字能够代表着一支球队的文化以及想要表达的东西。不过由于中文翻译的问题,仍然会出现一些奇怪的队名,比如湖人、马刺,相信绝大部分的球迷根本就没法去真正理解其意思。不过真正重要的是球队文化以及球队的实力,球队名字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可能老板觉得原来战绩不好,跟名字也有很大的关系吧。独行侠更霸气,更帅气更有吸引力,更彰显气质,在西部吗?总要有点特点吧。赢球不赢球再说,反正名字一定要好听。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