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球队专区

眭禄无缘北京奥运会

邓琳琳强还是眭禄强

眭禄无缘北京奥运会

邓琳琳获得金牌,眭禄获得银牌。

根据环球网查询,邓琳琳以15.600分为中国女子体操夺得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中国另一名选手眭禄以总分15.500分获得银牌。

邓琳琳,1992年4月出生于安徽亳州市利辛县,前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2012年8月获得伦敦奥运会体子平衡木冠军。2013年正式退役,现就读于北京大学。

谁知道中国男女体操运动员的名单及简介

杨伊琳、何可欣、江钰源、邓琳琳、眭禄、黄秋爽、李珊珊、

男队:陈一冰、邹凯、肖钦、黄旭、滕海滨、

邓琳琳,原名邓琳凤,女,汉族,1992年4月生,安徽利辛人。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邓琳琳腿部和手部力量非常好,在跳马项目中爆发力和速度占很大优势,多次在重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

杨伊琳,女,汉族,广东省广州市人,1992年8月26日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广东队队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了1枚金牌、2枚铜牌。

何可欣,1992年1月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2005年加入国家队,2010年任副队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及高低杠冠军。被称为“高低杠公主”。何可欣的一双丹凤眼可以说是她最好的象征。何可欣1992年1月1日出生在北京,2008年,16岁的何可欣开始参加国际比赛。小小的个头儿,却拥有一套令人惊艳的高低杠动作,多哈世界杯赛场,何可欣凭借高难动作以及完美表现将金牌收入囊中,也收获了自信和一片赞誉,被当地人誉为“高低杠公主”。

姓名寓意:“江钰源”中的“钰源”意为“宝物源泉”。个人特点:江钰源最大特点在于四个项目的实力平均,高低杠、跳马、自由操都可以排到全国前三位,自由操、跳马仅次于程菲,高低杠次于何可欣,与杨伊琳、吴柳芳等并列第二军团。

眭禄是一个全能型选手,各单项都达到了世界级水平,自由体操是她最强的项目,在跳马项目中也掌握着练全世界难度最高的踺子后手翻直体900度,高低杠的实力也不弱。

眭禄是个湘妹子,祖籍湖南省株洲市,1992年4月1日出生。眭禄属于大器晚成的选手,与她同龄的队员此时早已拿了世界冠军,但眭禄一直刻苦训练。虽然眭禄的身体条件并不出众,国家队的教练却没有放弃她。教练根据她跟斗串有特点,发展她的自由体操,并很快收到效果。

让人感到如春风扑面的是15岁的秀美可人黄秋爽。比赛中她是当仁不让,高低杠比赛尤有突出表现:杠间的来回转化如同行云流水,动作干净利索,下杠时也是稳稳落地,毫不拖泥带水。2010年10月16日荷兰鹿特丹世锦赛预赛成功使用“扭掏单臂转体360度(扭掏毕转)”,并获命名“黄秋爽转体”,动作组别E组。

李珊珊籍贯湖北黄石,代表广东参赛。在2007年9月的斯图加特体操世锦赛上,首次参加世界大赛的她与队友合作摘得了女团银牌,还获得平衡木亚军。她最擅长的项目是平衡木,是目前世界上平衡木成套动作难度价值最高的选手(A分7.4)。2008年8月13日,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决赛中,李珊珊与队友表现出色获得金牌,为中国代表团获得第14金;

陈一冰,1989年开始体操训练,2005年开始在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是中国男子体操新生代中的佼佼者,在2006年和2007年的体操世锦赛上,都是中国队获得团体冠军的主力成员。现为中国男子体操队队长。此外,他还在这两届世锦赛上获得了吊环的冠军,在吊环上的优势非常明显。2008北京奥运会团体冠军,男子吊环冠军。

黄旭是一名全能型选手,全套动作幅度大、韵律好、规格高、动作到位,双杠和鞍马是特长项目,多次在全国比赛中夺冠,这两个项目均具有夺取世界冠军的实力。

鞍马有两个超E组动作,屈体后空翻两周成挂臂的超E组动作、团身后空翻两周成挂臂,希里接屈体前空翻两周成挂臂的高难度连接动作。

可以在双杠中1次完成7个挂臂动作,人称“铁臂阿童木”。

肖钦出生于1985年1月12日,有“小马神”之称。肖钦5岁开始在南京中山东路体操班练习体操,10岁进入八一队,1999年14岁时进入国家队,并逐渐成长为了最优秀的鞍马选手,此外在单杠项目上肖钦也具有不俗的实力。技术特点是重心高,旋转快,幅度大,观赏性强。动作干净利落,身体与鞍马的摩擦较少。2007年德国第40届体操世锦赛男子团体冠军;2007年德国第40届体操世锦赛男子鞍马冠军;2008年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体子团体金牌,8月17日又夺得北京奥运会体子鞍马冠军。

邹凯,1988年出生在四川泸州。1991年,邹凯进入泸州市体操训练馆,从此开始了他的体操生涯。2001年进入四川体操省队。2002年2月入选国家队,现为国家体操队主力队员之一。自由体操、单杠是其强项。

滕海滨,1985年出生于北京,体操运动员。他最初在北京什刹海体校练体操,1996年进入北京市体操队,1998年进入国家队,并于2004年雅典奥运会获得男子鞍马冠军,2009年全运会男子体操全能冠军。2010年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男子全能冠军。

8年前,那个被保送北大的“奥运黑马”邓琳琳,后来怎样了?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一众90后小将在80后老将程菲的带领下,走上了舞台。

邓琳琳是团队中个子最小的,却也是接受了危急关头的命令,顶住压力站上跳马鞍,为中国女子体操队赢得了首枚奥运团体金牌的选手。

首次参赛便是奥运会,邓琳琳是如何成就自己的呢?20岁再战奥运,她成就了自己“只要参加奥运会必得冠军”的名头。

可风头正盛之际,她又为何毅然退役?都说运动员在功成名就后大多会被保送进知名学府求学,但他们的学习实力是否被认可又是另外一回事。邓琳琳进入北大是否学有所成?听子牙童趣学生观察具体讲解。

1992年4月出生,邓琳琳在安徽亳州利辛县长大。哥哥邓枭枭先被教练看中开始学习体操。而妹妹邓琳琳起初只是哥哥的陪练,后来才进入阜阳 体育 学校开始系统学习。

从害怕在平衡木上跳跃、翻跟头,到可以在跳马上完成标准的动作;从 最开始拉住低杠翻不上高杠,到能够完整演绎自由操要求的空翻技巧动作。

邓琳琳受过伤、哭过、笑过、想要放弃过。可只要擦干了眼泪,便又会继续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运动中去。

邓琳琳学习体操动作很慢,她曾称呼在业余体操时期的自己为“后进分子”。别人重复十次便能将动作定型,自己却要重复四五十次,甚至更多。

汗水与天赋往往能带人走向高峰。只由教练指导近4年便入选国家队,当时的邓琳琳只有11岁,远没有到达可以参加国家级重大赛事的年纪。

可谁能想到,厚积薄发之下就是一飞冲天。没有过什么赛事的铺垫,始终埋头苦练的女孩第一次登台便是世界舞台。

2008年,身高只有1.4米的邓琳琳在体操世界杯卡塔尔分站赛中完美落地,带回一金一银一铜。

好像是一崭露头角便再也压不住光芒,年轻小将转战俄罗斯,带回了自由体操与平衡木两项冠军奖牌。

2008年7月26日,北京奥运会的女子体操名单在众人的期盼中被拟定下来,连世锦赛都没参加过的小丫头邓琳琳赫然在列。

不少媒体在第一时间提出质疑,毕竟她真正站上国际赛场的时间,仅仅在4个月之前。

好在全国人民瞩目的时刻来临,邓琳琳并没有让人失望。8月9日女子团体资格赛中,她在高低杠与自由体操两项比赛中率先亮相,高分成绩为队友打下了一剂强心针。

而在跳马项目中,原本拟定的选手江钰源在预赛中出现失误后难以恢复状态。邓琳琳在教练的一句“做好准备”后没多久便临危受命地上了比赛场。

摒弃杂念完美一跃后稳稳落地,再次取得的好成绩让她的总成绩升高,最终以仅次于老将程菲的0.275分,位列第二。

用出彩的表现,助力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的首枚奥运团体金牌,邓琳琳成了夸赞的“小不点”。

以黑马的姿态一飞冲天,这辆名叫邓琳琳的快车便再也刹不住。之后的3年间,她一直在人们的欢呼声中不断拿奖,不断超越自己。

影响女运动员状态与身体素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年龄到了一定阶段的正常发育也是一大难关。

努力克服不适,花时间与精力去调整,邓琳琳在2011年的11月夺得全国体操个人全能与自由体操两项金牌,成为那一届唯一的“双料冠军”。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迎面走来。这一年的邓琳琳才20岁。平衡木项目一直是参赛人员眭禄的强项,所有人都以为最有实力冲击金牌的非她莫属。

而在最终的竞技场中,邓琳琳之前一直会有细小失误的一套动作完美且连贯,比始终排在她前列的眭禄多出0.1的难度分,成为了冠军获得者。

有时候的冠军也是孤独的。2012年奥运会时邓琳琳的最后一场奥运比赛,同样也是眭禄的最后一场。

冠军只有一个,终有一人会遗憾离场。转播给了满面眼泪的银牌获得者眭禄太多镜头,席位上无人欢呼,教练也在安慰哭成了泪人的队员。只有邓琳琳稍显沉默。

四年之后的《冠军之心》节目中,邓琳琳泪洒现场。她直言竞技 体育 十分残酷。

她与眭禄从小一起训练,一起长大,大家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站在最高领奖台,让运动生涯不留遗憾,让所有的付出与努力有所回响。

她十分理解眭禄当时的感受,而在队友痛哭的那一刻,她也觉得手中的金牌似有万斤重量,心中说不出的感觉压得人情绪低落,不敢自我庆祝,更不敢上前有任何安慰。此时的冠军想必也孤独。

两次参加奥运会,两次夺得金牌。此时的邓琳琳应该说达到了运动生涯的上层位置。

可在参加完2013年的全运会后,只有21岁的女孩宣布结束自己朝夕相伴十多年的运动员生涯。一个阶段的不留遗憾,那就要去追逐下一个辉煌。

读书是不少退役选手步入 社会 的起点,而作出这一决定,也代表着曾经的荣耀都成过往,从心理到身体,要重新适应一个新的环境。

为国家争得了荣誉,邓琳琳获得了保送至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求学的机会。这是一个全新的赛场,竞技的人更多,竞技的场地更加多样化。

很多知名学府的学子并不十分“看得起”运动员学生,因为在学习上,他们经历了不同的成长历程,基础并不在同一起跑线。

运动员都是不服输的,邓琳琳也一样。面对周围人若有似无的轻视,她点灯熬蜡为自己做规划。

分不清各个教学楼的排布,她便拿着本子在课后一点点走过,画出地形图。跟不上课堂上老师讲课的节奏,她便每天反复预习新知,来回图书馆复习、查找资料。实在压力大了,便道体操馆转转。

与之前在国家队的日常有所不同,不用想其他人和事,一心一意做好训练,朝着为国争光、为己争光的目标,日日重复着单调的生活。

而现在在学校里,她要在学习的同时学会与同学相处,慢慢接触外面的世界,并融入其中。她要学会为自己的未来做决定了。

在运动生涯里攀上高峰,在学习历程中自然也不能落后。雷打不动的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半睡觉。

在融入校园的同时,邓琳琳也顺利完成了研究生学位的攻读,之后更是争取到前往美国进修的机会。

还是运动员时期的努力与踏实,掩去荣誉的姑娘在另一领域同样熠熠生辉。

结束学业,邓琳琳再度回到心爱的 体育 事业中。没了运动员的身份,她成了赛场中的裁判。在自己的家乡选拔、教导一代代新星,她依旧在为祖国的 体育 事业贡献力量。

孩童天真烂漫的年纪接触 体育 事业,摸爬滚打吃着苦,她将自己多次送上最高领奖台。最高光时刻能够将荣誉收起,她又以另一种身份成为他人口中的成功者。

最终还是回到 体育 事业中,可见运动员对于运动的热爱往往能贯穿其一生的时光。人的一生中都在做选择。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选择走什么样的路。

勇敢遵从内心,从习惯了的舒适圈中跳出,为更加长远的未来打算,邓琳琳可以说是自己人生的的主导者。

--END--

子牙童趣学生观察

杨伊琳为什么落选奥运

因为年龄大了,伤病比较多,影响竞技状态下降,经过评估可能不如年轻选手,只能落选。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原本是全能型选手,但现在实力下降。加上单项没有特别出色的。所以不符合中国女队要在单项争夺金牌的目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