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场外资讯

马龙方博2021-马龙方博世锦赛决赛

马龙的锋芒励志人物故事

马龙方博2021-马龙方博世锦赛决赛

马龙的锋芒励志人物故事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马龙的锋芒励志人物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拿了冠军双手比心的马龙,才没有那么少女心呢?

 奥运乒乓球男单决赛上,马龙拿下金牌双手比心,微甜。他没有丁宁拿下女单冠军泪洒全场的激动和亢奋,也没有当年张继科夺冠撕衣服荷尔蒙爆棚的壮举(尽管很多人想看),哪怕当年大魔王张怡宁拿下奥运会,也融化了冰山脸,笑得阳光灿烂。这位“新科”大满贯选手,看起来有些淡定啊。

 熟悉乒乓球的人会大舒一口气,这哪里是新科大满贯啊,以马龙的资历实力阅历,只是差一个证明自己的奥运冠军而已啊。

 翻开获奖记录,从世乒赛男单冠军开始,几页文档都拉不完。在马龙之前,这么厉害的人就只有湾湾眼中“坐在球场边大腹便便不懂球的官员”刘国梁了,他当年拿过能拿的所有冠军。

 马龙在十年前就得过世界冠军了,2006年在德国不来梅举办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中国队没有悬念地拿下冠军,他成为了世界冠军中的一员,尽管当时他并没有出场——在王励勤、王皓、马琳全盛的时代,18岁的马龙实在有些稚嫩。

 北京奥运会时期,马龙已初露峥嵘。在不乏天才的中国乒乓球队,没有独门绝技,想要出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早期,马龙闯天下的`武器大概是速度,这种速度建立在变化之上,技术全面加上衔接自然,多拍拉起来,很难有人招架得住。

 当年和王皓对打、疯了一样拿下雅典奥运冠军的柳承敏在2013年韩国公开赛遇上马龙,不到30分钟就四比零输掉比赛。

 在知乎一条名为《如何评价马龙现在的乒乓球技术》的帖子中,对这场比赛的分析是,马龙前三板几乎没有哪两板球是一个套路,所有组合落地完全不相同,全局柳承敏都没对上点,一直在摇头。

 这和马龙略显憨厚的人设是有一定反差的,一局打出二三十种变化,好看,刺激,精彩,你不知道下一个球会变成什么样,张大了嘴巴看他从头炫到尾,对手也懵了,被带进他的圈圈。

 这时候的感觉是,马龙虽然打球好看,技术上佳,实力雄厚,但有一层窗户纸没捅破,用乒乓球解说常用的一句话就是“老是差那么一口气”。

 那口气在2015年终于给续上了。已经第五次参加世乒赛的马龙首次站到了男单决赛场上,他的对手是苏州世乒赛的最大黑马、同样首进决赛的方博。前面4次世乒赛,马龙拿了3次季军,还有一次没进四强。这次马龙赢了,他难得地跳上球台,有些忘情,没了平日的沉稳与内敛。

 2015年成为了“马龙年”,除了世锦赛冠军,他还第二次拿下了世界杯男单冠军和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

 这一年的马龙,打球反倒变简单了,没了前面的纷繁冗杂,来来回回就摆短上手拉弧线,正手挑打,上攻,几乎所有球都前三板解决。颇有股看山还是山的意味。

 这种意味可怕的地方在于,你明明知道对方会怎么打,但就是打不过,碰上了自认倒霉,输了自叹弗如。

 在网上流传的截图中,邻国对马龙的实力表现出高度认可,他们以游戏中惯用的六边形属性框评判选手实力,马龙竟是可怕的六边形全满。在下一拨网红的路上,马龙有了个头衔是“六边形战士”。

 调侃也好,崇拜也罢。在任何比赛中,国球都是不会让人失望的项目。一代新人换旧人,江山代有魔王出,以马龙、张继科为代表的新一代大魔王正在重整江山,再续锋芒。

;

乒乓世锦赛2015男冠军出现没有?是马龙`吗

是马龙

2015年苏州世乒赛全部结束,压轴的男单决赛,马龙与方博上演内战。经过六局激战,马龙以4-2力克方博,首次获得世乒赛男单冠军。

国乒男单本届世乒赛包揽四强,历史上第七次囊括半决赛席位。半决赛马龙发挥出色,以4-1淘汰小将樊振东,两届卫冕冠军张继科,则以1-4不敌山东队队友方博,参加三大赛单打比赛以来首次无缘决赛,科龙大战也就无缘上演,方博与马龙争夺冠军。

马龙:受人敬仰的乒坛传奇

“中国龙”、“六边形战士”、“帝国破坏龙”、“弧圈球机器”…… 一个个响亮的绰号见证了马龙不平凡的职业生涯。

年仅五岁的马龙被父母以打乒乓球“既锻炼身体”又“不易受伤”的理由送去学习打乒乓球。1999年,马龙进入辽宁省体校;2001年,马龙面临着被省队淘汰的境地,被关华安教练看中并带到了北京继续接受训练;2003年,15岁的马龙进入国家队,正式开始了职业生涯。

1

锋芒显露

进入国家队的马龙似乎并没有不适应这一切,反而崭露头角。他是年龄最小的,在训练中也是最刻苦的。15岁,其他的孩子还在无忧无虑地在父母的襁褓下玩耍、叛逆,而这时马龙要刻苦训练、挨骂,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

皇天不负苦心人。2004年,马龙在乒乓球亚青赛上摘得三枚金牌、一枚银牌;同年,在乒乓球世青赛上摘得两枚金牌、两枚银牌。

这样的成绩已经足够优秀了,但是,马龙作为国家队的一员,他不能松懈。

2006年,马龙随国家队出征不莱梅世锦赛。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大家都很期待这位小将的表现,最后,18岁的马龙不负众望地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2

人生低谷

自此,观众们不再吝啬鲜花和掌声,马龙的职业生涯看起来已经注定要不平凡了。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马龙遇到了“克星”----王皓。

王皓比马龙大五岁,当年的名气比马龙只多不少,是公认的乒坛最具潜力的三大新星之一。两大天才的对战,擦出了火星,最后,以马龙的失败告终。

赛场失利的马龙,重新调整心态,以更刻苦的锻炼要求自己。2006年,世乒赛半决赛上,他终于又和王皓相遇,马龙决心一雪前耻。

但是,命运似乎要跟我们开一个大大的玩笑,马龙又失败了。

随后的一年里,所有比赛的决赛中,马龙输给了王皓四次。他被王皓两次挡在世乒赛决赛的门外;2014年,又是世乒赛决赛,马龙第一次与“藏獒”张继科在大赛相遇,最终以大比分3:4摘得银牌。

马龙说过,在这次比赛失利后,一直都是浑浑噩噩的,甚至一度怀疑自己要不要继续打乒乓球。

3

王者之路

绝大多数人面对这么残酷的失败,可能就会转业或一直萎靡不振。但是马龙没有,在2014年世乒赛失利后,秦志戬教练经常对马龙进行心理辅导,还对他进行了技术改进,也就是换了一种打法,马龙自己也在努力着。

时间来到了2015年苏州世乒赛男单决赛,马龙对阵方博。当时的方博打法凶狠,以正手强攻为主要得分手段,所以,马龙的这场比赛不好打,况且他三次错失世乒赛金牌,心中已有了阴影,就看马龙自己能不能过了这道坎。

当大比分定格在4:2时,马龙兴奋地跳上了球桌,做出了胜利的姿势,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我回来了!

马龙获得了自己职业生涯中首个世乒赛男单冠军。自此,他也有了一个新的绰号:龙队。

是的,天才马龙回来了,在之后几年的比赛中,他一直在付诸实际行动解释着这句话。

2016年,里约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拉开帷幕,乒乓球男子单打也提上了日程。乒乓球男子单打第四轮中,马龙在先丢两局的不利情况下,连扳四局战胜韩国选手郑荣植,进入八强;半决赛中,以4:2的大比分战胜日本一哥水谷隼;与张继科在决赛相遇,最后,马龙以4:0的大比分战胜张继科,获得金牌,实现个人大满贯。

在里约奥运会男乒团体赛决赛中,以马龙为队长,由他带领着张继科、许昕3:1有惊无险地击败日本队,为国家赢得了荣誉,球迷们给他们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国乒三剑客。

时间来到2017年,处在巅峰时期的龙队与横空出世的黑马樊振东在杜塞尔多夫世乒赛决赛相遇,樊振东打法先进、凶狠,正、反手实力都很强,给马龙造成了不小的挑战。最终,马龙凭借着老道的经验和强大的心理素质,以两分的微弱优势战胜了樊振东。捍卫了中国队七连冠的荣誉。

马龙的神话没有完结,直到今天还在继续,33岁的他满怀一腔热血。在这个乒坛不断踊跃出新人和黑马的时代,马龙,这位“老大哥”,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还在不断改进自己,让我们期待这位“六边形战士”放手去博,继续自己的神话!

我命由我不由天!走进那个厚积薄发、一览众山小的马龙

如果你还在抱怨命运的不公,那不妨了解一下国乒双圈全满贯马龙;如果你不相信奋斗可以改变生命的轨迹,那你不妨了解一下斗士马龙;如果你觉得人生总有胜利之光,那你不妨品读一下传奇的续写者马龙。

说起国乒队长马龙,他不及王皓的天赋、不如马琳的灵动、不超张继科的迅猛,但马龙的执着与韧劲是所有国乒队员所不及的,或许在马龙的人生信条里“不二犯同样的错误”始终贯穿在了他不屈的骨子里。

2002年,马龙参加山东日照举行的优秀苗子集训,在集训选拨中获得20多名,成功进入国家二队;2003年在二队第一次升降级比赛中,他又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入国家一队。而伴随他进入国家一队的另一人就是他的好友张继科。

马龙从国家一度跻身主力之路并不顺利,2004年全锦赛,尽管战胜刘国正、王皓等大老哥,但决赛中不敌王励勤,而这一年,他的主要竞争对手张继科因违反队规被退回省队,从这一点将,命运的天平似乎有意偏向了马龙;然而,在张继科缺席的情况下,2005年全运会,看似拥有绝对优势的马龙也仅获得铜牌;2006年,马龙出征不莱梅男团世乒赛,终于赢得自己第一个世界冠军,加上同年多哈亚运会男团冠军,此时马龙已经成长为继二王一马、陈杞之后的一线主力,而他的对手张继科又卷土重来,再次靠全国锦标赛打进八强的成绩再次进入国家队。只不过,张继科是再出发,马龙已经是国乒主力,这个时间马龙已经领先张继科一个身位。

之后的马龙貌似顺风顺水,先后拿到2007年科威特公开赛冠军、2008年亚洲杯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冠军,此时他的对手张继科还只有一个全锦赛冠军入账,双方的差距貌似正在进一步拉开。

就在大家认为张继科可能成为马龙的威胁时,2009年横滨世乒赛对内选拨赛中,张继科不服从教练安排被停赛,反观马龙,则快马加鞭收获了首个亚锦赛“四冠王”。至此,没有人认为马龙会有对内竞争对手,未来似乎只属于马龙!

时间来到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国乒女队遭遇莫斯科滑铁卢,兵败给新加坡女队,这给满怀信心的国乒蒙上了一层阴影。而男团比赛之前,王皓的球拍出现问题,张继科主动请缨替下王皓,第一场赛前呼声很高的马龙却意外输给了德国老将波尔,而张继科则战胜了许斯,尽管最后有惊无险获得冠军,但莫斯科一站,张继科无疑是加分了,马龙是减分了。事后证明,莫斯科也成为了张继科赶超马龙的分水岭。

随着后来马琳、王励勤的相继退役,王皓成为当之无愧的一哥,谁能坐上第二把交椅,当时人们都认为毫无疑问是马龙,可是此时的张继科异军突起,展现出“收割机”的特性,2011年世锦赛和世界杯,张继科都在决赛中战胜一哥王皓,背负这两大赛冠军头衔,张继科成功超越马龙,与王皓携手获得伦敦奥运会男单入场券。事后不少球迷都感叹,如果没有王皓的莫斯科缺席,就不会有张继科的表现机会,那后来的情况也许会发生变化,伦敦奥运会可能又是另外的结局。只不过马龙的一次失利,就让后来者张继科用445天的光速完成了史上最快大满贯,并且在2103年世锦赛和2014年世界杯再次封神,那一年张继科26岁,而同龄的马龙在单打上还只有一个世界杯冠军。

我命由我不由天,彼时的马龙尽管被张继科超越,但丝毫没有向命运低头,马龙还是持续刻苦输出,他并没有被外界所谓的“张继科风暴”所迷失自我,而是静下心来反复打磨技术细节,因为他在心底里相信,他与张继科相比,差的不是实力,而是运气。但是运气这东西必定只是一时,所有事物在硬实力面前都会最终被折服。就这样,直到2015年,苏州世乒赛马龙战胜队友方博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世乒赛冠军,而此时,大家才猛然发现,张继科的身后有一个更加强大、更加全面、更加坚定的马龙在二次崛起,而且还有势如破竹之势。

果然,2016年张继科携手马龙步入里约奥运会,在备受瞩目的“科龙大战”中,厚积薄发的马龙以4:0完胜张继科,这一刻,人们才明白,马龙一直在强大,而张继科似乎在下滑,后面的多次科龙大战,大都以马龙获胜告终,甚至有不少网友感叹,四年前的伦敦奥运本该属于更为全面的马龙,都感叹勤奋的马龙与张继科相比,大满贯的时间晚了一个奥运周期。只不过,此时的马龙已经成为了传奇,成为了首个超级全满贯男子选手。

就在大家都认为马龙会所向披靡之际,2019年8月,马龙手腕与膝伤复发不得已只能手术。事后马龙也透露,手术的半年时间里,他没有走动,更没法练球。要知道这对顶尖球员来说无疑是噩梦。因为那时候樊振东、王楚钦、梁靖昆、林高远已经悄然崛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人知道那时的马龙受到了多大的身体和心里折磨,然而,马龙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与伤病斗争,与术后恢复时间赛跑。

受疫情影响,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这是上天给马龙打开了另一扇窗,在所有人都认为世界第一的樊振东必将在东京封王之际,2021年的夏天,马龙有如神助,一路厮杀到决赛,最终与樊振东会师,经历激烈对抗,马龙最终战胜樊振东,续写了自己新的传奇,至此,马龙也成就了世界乒坛 历史 上首位“双圈大满贯”。

奥运会上有那些经典乒乓比赛令人难忘?

2011年的男单半决赛,张继科对战波尔,张继科凭借出色的反手拧拉先进技术,横扫乒坛各路高手。本次比赛是张继科第一次获得三大赛的冠军,此后连续的5次大赛,张继科都获得了冠军,并以445天完成大满贯的记录,成为了乒坛的一段传奇。这是波尔最有希望获得突破的一次比赛,因为他昔日最大的对手二王:王励勤和王皓,一马:马琳,逐渐下滑,自己处于巅峰时期,没想到却碰到了张继科。

2013年全国运动会,樊振东对战王励勤,樊振东当年只有16岁,却担任团体赛主力。他的打法凶狠而不失稳健,技术全面,未来一片光明。而王励勤早已在退役的边缘,状态也不是巅峰,比赛开始后,樊振东完全发挥出了自己年轻的特点,敢打敢拼,场面非常漂亮。万万没想到,樊振东的出色发挥激发了王励勤的斗志,王励勤似乎又回到了巅峰时候的状态。最终还是王励勤凭借经验和关键球的处理,战胜了樊振东。隔着一代人的两代优秀运动员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比赛,樊振东的崛起从这里开始。

2015年苏州世锦赛决赛马龙对方博,无论是从场面上还是技术上,这场比赛都是非常精彩的。两个人都是正手特别突出的,比赛中多次正手对轰,排山倒海,这是方博最巅峰的时候,方博在前面先后战胜了老大哥张继科、许昕,状态爆棚,如果获得冠军,他可能就成为了马龙。马龙在三次世锦赛,都被王皓挡在了决赛的大门之外,如果15年苏州不拿到冠军,很可能就是他最后一次世锦赛了。马龙在几乎最后一次机会上把握住了,从而开启了自己全满贯的时代。

许昕配对韩国女孩梁夏银,在决赛中击败日本组合吉村真晴与石川佳纯,跨国组合带妹上分,许昕从此确立了自己双打尤其是混双的独一无二地位,决赛中的海底捞月也成为经典镜头。女单决赛,丁宁对刘诗雯,双方激战到决胜局,刘诗雯领先,丁宁却又扭了脚。眼看着丁宁局势雪上加霜,没想到暂停后刘诗雯却因为丁宁受伤而心态发生变化,最终落败。丁宁此战为里约奥运的登顶打下重要基础。

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举例了,最后期待他们今后(2022)的精彩比赛。

?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