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场外资讯

富士大赛-第九届富士通杯围棋决赛

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的杯赛简介

富士大赛-第九届富士通杯围棋决赛

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日文名称:富士通杯?世界囲碁选手権戦)是世界上最早举办的国际职业围棋比赛。该赛事于1988年创办,每年举行一次,到2011年24届后停办。在产生的24个冠军中,中国队获得3个,日本队获得6个,韩国队获得15个。

1988年的第一届富士通杯作为先河首创,尝试了16人的参赛名额。次年增至24人,分四个阶段决出冠军。2003年,由于经济持续疲软,比赛进程缩短至三个阶段,奖金与对局费也相应缩减。2010年,日本队创下了史上最差成绩,无一人进入八强。按照赛事惯例,下届全部七名日本选手都要从第一轮打起,而八名中韩棋手将以逸待劳,首轮轮空。这导致了2011年富士通杯全面改制,打破了该项赛事23年不变的春季开战的传统,并对参赛资格进行了改革,由以往的24人进入本赛、8位种子选手首轮轮空的赛制,变成了32人进入本赛、全部棋手都要参加首轮比赛。新增的8个名额,有6个属于东道主日本队。赛程再度压缩,比赛用时缩短。该届比赛结束后,2011年12月,富士通杯宣布停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的赛事沿革

1988年第一届:

赛制:16名棋手,采取单淘汰制,决赛一番胜负。

名额:日本7名(日本棋院5名,关西棋院2名)、中国4名、韩国3名、欧洲1名、美洲1名共16名

奖金:冠军1500万日圆,亚军700万日圆,季军230万日圆

棋规:采日本棋规。黑贴5目半

用时:

日本读卖新闻社、日本棋院及关西棋院主办,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赞助。

协办:国际围棋联盟(IGF)、中国围棋协会、韩国棋院、中华台北围棋会、美国围棋协会、欧洲围棋联盟。

注:中华台北围棋会,即台湾的中国围棋会,循奥会模式,台湾代表不出现“中国”二字,

1989年第二届:

本赛选手增为24人,首轮八人轮空。

名额:上届冠亚季军共3名、日本7名、中国5名、韩国4名、台湾(中国围棋会)2名、欧洲1名、美国1名、南美1名共24名

1992年第五届:

上届亚军钱宇平因病缺赛,名额由中国棋院选派递补

1993年第六届:

韩国李昌镐五段因故缺赛,名额由韩国棋院选派梁宰豪八段递补

1995年第八届:

名额:韩国由4名增为5名、台湾由2名减为1名

2007年第20届:

台湾代表权由中国围棋会主办,中国围棋会和台湾棋院共同选拔产生,仍由中国围棋会代表出赛

2007年4月14日于日本东京开赛

韩国十连霸

2008年第21届:

韩国棋院代表权由全额指派改为一半名额预选,依等级分中取四倍的预选名额,单败淘汰产生.

2011年第24届:

本赛24强战改为32强战(日本13人、中国6人、韩国6人、台湾、北美、南美、欧洲各1人,上届前三名)

比赛用时由每方3小时改为2小时,读秒由1分钟10次改为1分钟5次

比赛开始时间由上午10点(当地时间)改为11点,取消中午1小时的午休时间

不再分阶段举行

截止目前有哪些中国棋手获得围棋世界冠军?附上决赛对阵表

截止目前获得世界冠军的中国棋手:

1、马晓春 东洋证券杯、富士通杯

2、俞斌 LG杯

3、常昊 应氏杯、三星杯

4、罗洗河 三星杯

5、古力 富士通杯、春兰杯、丰田杯、三星杯、LG杯

6、周俊勋 LG杯

7、朴文垚 LG杯

8、孔杰 三星杯、LG杯

9、江维杰 LG杯

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的比赛规定

1. 包括冠亚军决赛和第三名决赛在内一共进行5轮比赛。三劫循环作无胜负处理。

2. 比赛细则按日本围棋规则执行。

3. 对局为互先,黑贴6目半。(2003年第16届以前为黑贴5目半)

4. 比赛时限:每方3小时,剩余10分钟时开始读秒。

5. 读秒中若因某种不可避免的原因离开座位,所消耗时间从其剩余时间里扣除。

6. 读秒原则上用日语读秒。

7. 对局上午10:00开始,12:30-13:30为午餐休息时间

8. 比赛时间开始后若有棋手迟到,从其剩余时间里扣除2倍的迟到时间。迟到超过1小时按弃权处理。

9. 猜先由年长者抓子,年轻者猜单双。猜先后按执黑执白情况更换座位

10. 对局者坐在椅子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