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有滑冰项目吗-全运会冰球决赛赛程
大运会和全运会的区别
大运会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素有“小奥运会”之称,由“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英语: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法语: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u Sport Universitaire)主办,只限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超过两年的大学生(年龄限制为17-28岁)参加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始办于1959年,其前身为国际大学生运动会。
截止至2009年3月,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已举办过24届。
本世纪20年代初,当时的国际大学生组织就已开始计划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1923年5月,在巴黎召开了世界大学生体育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次年举行第一届国际大学生运动会。1924年,首届国际大学生运动会(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Games)在华沙举行,设田径、游泳和击剑3个比赛项目。此后,运动会不定期举办,至1939年共举办了8届。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运动会被迫中断,1947年恢复举行。但从1951年起因国际形势的变化,分裂成东西方两个运动会,西方的名为"国际学生体育运动会",东方的叫"青年学生运动会"或"青年友好运动会"。两个阵营各自组织和举办自己的大学生运动会。
1957年,为了庆祝法国全国学联成立50周年,在巴黎举行了国际性的大学生运动会和国际文化联欢节。经与会30个国家的代表一致同意,决定以后定期举办世界性的大学生体育比赛,定名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原则上每两年举行一届。
1959年,第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意大利都灵举行,来自45个国家的985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此后,每两年举办一届,至1999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已举办过20届。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正式规定的比赛项目一般有田径、游泳、跳水、水球、体操、击剑、网球、篮球和排球等9项,但东道国有权再增加1项。例如1977年的东道国保加利亚增加了摔跤,1979年墨西哥增加了足球,1985年日本增加了柔道。
1960年,仿奥运会赛制,又在法国夏蒙尼举办了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起初,夏季运动会和冬季运动会分别在单数和双数年举行,从1981年起改为在同一年举行。至199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已举办过19届,比赛项目有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冬季两项、冰球、北欧两项、滑板滑雪。
1959年第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参加了部分田径项目的比赛。从1961年第二届起至第八届,中国均未派团参加。1975年,中国被接纳为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正式会员。从1977年第九届起,中国派团参加了迄今为止的历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由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规模仅次于奥运会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自1959年举办第一届比赛后,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纷纷派出最优秀的运动员参加角逐。从60年代以来,在历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共打破了18项田径和游泳世界纪录
全运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简称“全运会”,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首届运动会于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在北京举行。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一般在奥运会结束后一年举行(前三届的间隔时间并不固定,长的间隔有十年之久;第七届间隔了六年之久)。目前,全运会比赛项目的设置除武术外基本与奥运会相同,其原意是为国家的奥运战略锻炼新人,选拔人才。但却被各省市视全运会的成绩为其体育、及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而各省市的竞争十分激烈,甚至违背了举办全运会的原意。为了调动各省市区的积极性,国家体育总局在1996年奥运会前出台了“将奥运会奖牌带入全运会”的举措,即将某省市区运动员代表国家在奥运会上取得的奖牌,作为该省市区成绩计入次年举行的全运会中。
前九届全运会,是由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轮流举办。2001年初,中国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取消全国运动会由北京、上海、广东轮流举办限制的函》,取消了由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轮办全运会的限制,这一限制的取消,辽宁、江苏、浙江、湖北、陕西五省正式提出申办第十届全运会,经过激烈的竞争,江苏省最终获得十运会的举办权。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定于2009年10月16日在山东省举行。
第十三届全运会取消了奖牌榜吗?
据报道,8月27日晚,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在海河之滨全面拉开帷幕,此次全运会无论是在办赛理念还是体制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创新,并且彻底取消了奖牌榜。
报道称一直以来,“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口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体育健儿为了国家荣誉、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顽强拼搏,对于金牌的渴望,让健儿们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也使我国逐步由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争金夺银却慢慢变了味道,从运动员角度来看,似乎不拿一块金牌自己的职业生涯就不完整,“金牌至上”转化到赛场上,可能会引发使用兴奋剂、裁判黑哨、打架斗殴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更阻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第十三届全运会彻底取消了奖牌榜,这对于每一名参赛选手来说,无疑将是一次放下压力、发挥最佳水平的良好机会,专家称这一做法是本届全运会“全运惠民、健康中国”主题的生动实践,也为各地举办大型赛事提供了创新范例。
希望运动员在赛场上都可以全力发挥,战胜了自己就是冠军了!
全运会工地停工吗?
全运会期间工地会停工。
全国运动会一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简称“全运会”。全国运动会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
全运会的比赛项目除武术外基本与奥运会相同,其原意是为国家的奥运战略锻炼新人、选拔人才。全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一般在奥运会年前后举行。
前九届全运会由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轮流举办。2001年初,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取消全国运动会由北京、上海、广东轮流举办限制的函》。
2011年8月16日,经过三轮不记名投票,天津市获得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主办权。
全运会比赛项目:
比赛项目: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球、女子垒球、手球、田径、体操、技巧、游泳、跳水、水球、划船。
举重、射击、射箭、击剑、武术、自行车、中国式摔跤、棋类(包括围棋、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滑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全运会
天津全运会能为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带来机遇吗?
第十三届全运会正在天津精彩地进行,记者采访了解到,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改革的本届全运会,不仅契合国家体育发展规划,更因举办地在天津而成为助力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
“古有纵横往来繁华穿行的《潞河督运图》,今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蓝图”,27日“十三运”开幕式文体展演中的这句解说词,道出了天津和所在区域古往今来的重要性。毗邻首都北京,背靠河北腹地,天津的兴起、发展和成为中国近代体育摇篮,都离不开独特的区位优势,今天,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天津举办全运会也对整个区域意义非凡。
展示协作成果的平台
蓝天白云常在,街道整齐干净,地铁四通八达,高铁网络不断织密……这是很多人在本届全运会期间对天津的第一印象,这里既凝结着天津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整个区域的协作。
“天津将借全运会展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成果。”天津市副市长曹小红说。
今年,上半年,天津引进京冀投资项目2061个,到位资金1255.62亿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内资的45.5%,其中引进北京项目772个,到位资金1088.38亿元,增长23.0%。天津口岸进出口总额中,来自北京与河北的货物比重达到30.5%。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特别是调结构、转方式的经济转型大背景下,全运会不单是体育赛事,而是一个提供更多交流、合作和展示机会的大平台。”河北省体育局副局长李东奇认为,本届全运会为京津冀带来的机遇将远超体育本身。
促进协同发展的平台
“天津今年举办第十三届全运会,2019年将举办第十届全国残运会和第七届特奥会,2022年,北京、河北还将迎来冬季奥运会,这些重大赛事在京津冀接连举办,给三地体育事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天津市体育局局长李克敏说。
在本届全运会开幕之前,一个已经完成的正式比赛项目引发了各界关注——轮滑冰球,这个项目是国家体育总局为备战2022年冬奥会而在本届全运会上专门增设的项目。在我国,冰雪项目的传统强省都在东北地区,而本届全运会轮滑冰球中,天津队夺得女子金牌,北京队夺得男子银牌,河北队夺得男子铜牌,京津冀可谓战绩不俗。
河北男子轮滑冰球队领队兼主教练于伟华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冬奥会即将在京津冀地区举办营造的氛围和三地体育的协同发展分不开。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中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现在,在京津冀地区,冰雪项目已然成为不少市民经常选择的体育运动。今年春节7天假期,仅天津蓟州区盘山、玉龙、蓟洲国际和毛家峪印象滑雪圣地等四大滑雪场就接待游客1.6万人次,收入170万元。
2016年底,京津冀三地体育局签署《深入推进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议定书》,就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推进体育产业发展以及密切相互沟通联系等四方面深入加强交流合作描绘了蓝图。天津市体育局副局长张欣在全运会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京津冀体育发展圈已初步形成。
引领全民健身的平台
取消金牌榜排位、专门设立19个项目的群众比赛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是本届全运会的最大亮点,契合全民建设的国家战略,也让京津冀区域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示范平台。
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孙学才说,本届全运会的改革,把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结合、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相融合,将有效推动京津冀加快体育市场一体化进程,形成互利共赢新格局。
“以群众比赛首次进入全运会这一改革为契机,北京积极开展了京津冀足球、轮滑等项目比赛,结合‘我要上全运’的主题进行了全市范围的选拔活动,通过这些选拔活动,有力助推了市民、群众的全民健身热情。”孙学才说。
据张欣介绍,天津目前已建有各类体育场地2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15平方米,现有各类体育社会组织5000余个、社会体育指导员3万余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2%,国民体质合格达到93%。
此外,本届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也充分与高校教学、体育训练、全民健身活动及体育产业发展相结合,并于赛后全部向社会开放。河北省体育局副局长何表示,以本届全运会为契机,京津冀三地将充分整合、共享体育资源,推动群众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天津全运会为了提高上座率如何定票价?
第十三届全运会赛程过半,记者采访了解到,以“全运惠民,健康中国”为主题的本届全运会在票务设计上做到了以“惠民”为导向,很多组委会原本认为可能“冷门”的项目有了不错的上座率,而低价票、惠民票的推出更是为比赛营造了热烈的氛围。此外,群众比赛免费票的发放也赢得了体育爱好者的广泛好评。
科学定价 “冷门”项目迎来高上座率
2日,适逢周末,记者在举行全运会手球比赛的天津师范大学体育馆看到,虽然是相对“冷门”的手球项目,但当天粗略估计现场观众上座率至少有八成。
家住天津市河北区的杨女士是在网上订了票,特意带着刚上一年级的女儿来看比赛。“正好赶上周末,就带着孩子来感受一下全运会的氛围,票价也不贵,我们一个办公室的同事都订了各种比赛的票。”
全运会组委会票务中心主任袁彦彤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热门项目一票难求的基础上,很多原来他们认为冷门的项目都赢得了较高的上座率,比如手球、摔跤、跆拳道等等,这与组委会票务的科学设计分不开。
袁彦彤说,为体现全运惠民,本届全运会门票整体定价进行了精心设计,市民和外地游客可以花更少的钱看比赛,且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销售门票数量均超过场馆座席总数的45%,很多热门比赛也大幅提升销售门票数量所占比例,保证市民观看。
据他介绍,本届全运会安排33个比赛项目向社会公开售票,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各个年龄段的市民都能买到比赛门票,门票销售采取网上购票、现场购票和团体购票三种形式,票量各占三分之一,赛前3天开始发售,同时对热点赛事进行限购。
据了解,销售门票兼顾高、中、低三种定价,最高为500元,最低为30元。此外,售票项目中,他们还专门安排柔道、跆拳道、田径、轮滑冰球、武术套路、拳击、排球男子U21、排球女子U21等8个项目10多个场次,开设“惠民专场”,票价全部为10元,效果良好。比如2日,天津“水滴”体育场田径比赛就出现了组委会专门设立的“惠民专场”,1.32万人持10元钱的超低价门票入场观赛。
“截至2日,我们已经累计售出门票约30万张。”袁彦彤说,由于市民购票量大,他们票务中心工作人员经常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历届全运会之最
参赛单位最多的一届
四年前的上海第八届全运会上,共有来自全国四十六个省、市、解放军、行业体协的代表团,共七千六百多名运动员参加了决赛阶段的比赛,参赛单位为历届全运会之最。香港作为中国特别行政区首次组团参加全运会,派出了一百六十八名运动员与内地选手同场竞技。当时,新近设立的直辖市重庆也首次单独组团。
参赛运动员最多的一届
一九八三年的上海第五届全运会,有三十一个代表团八千九百四十三名运动员参赛,是迄今参加全运会运动员人数最多的一届。
设项最多的一届
第六届全运会共设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手球、国际式摔跤、现代五项、马术、赛艇、技巧、蹼泳等四十四个正式项目和高尔夫球、保龄球、桥牌三个表演项目,是有史以来设项最多的一届全运会。
设表演项目项目最多的一届
一九六五年的第二届全运会在设立了足球、篮球、排球、射箭,游泳、技巧等二十八个正式比赛项目之外,还设立了马术、秋千、跳板、民族摔跤、飞机跳伞、航空模型、航海模型、水上摩托艇、摩托车和幼儿体育十个表演项目。
第一次由多个地区承办同一届全运会
第七届全运会首次由多个地区共同承办,分设北京和四川两个主赛区。在全部的四十三个比赛项目中,北京承办包括田径、游泳、体操、艺术体操、举重、击剑、柔道、国际式摔交、拳击、现代五项、马术、中国式摔跤等总共二十六个项目;四川承办了包括跳水、水球、花样游泳、技巧、射击、射箭、赛艇、皮划艇、蹼泳、滑水等项目在内的十五个比赛项目。另外,秦皇岛市承办了帆船和帆板两个项目。
比赛时间最长的一届
第七届全运会分为北京和成都两个主赛区,两地分别进行比赛。四川赛区的比赛是在一九九三年八月十五日至二十四日举行的,北京赛区的比赛于一九九三年九月四日至九月十五日举行,总共二十二天。
设金牌和奖牌数量最多的一届
一九七九年北京第四届全运会共设田径、体操、游泳、划船、棋类、自行车、摔跤、冰球、射击、潜水等三十六个比赛项目(少年组两个),共决出四百六十九枚金牌,四百七十一枚银牌和四百六十九枚铜牌。总共一千四百0九枚奖牌创造了历届全运会之最。
打破或超过世界纪录最多的一届
每一届全国运动会上中国健儿都会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和全国纪录。第八届全运会,各地选手经过十二天的奋勇拼搏,共有一百七十九人六百五十九次超四十一项世界纪录,其中十六人十九次打破七项奥运会项目世界纪录,四人四次平三项世界纪录。
刷新全国纪录最多的一届
第二届全运会比赛中,共有二十四人十次打破九项世界纪录,三百三十一人四百六十九次打破一百三十项全国纪录,是历届全运会中刷新全国纪录项数最多的一届。
夺金最多的代表团
前八届全运会中,解放军代表团曾三次荣登奖牌榜榜首,共捧得三百零五枚金牌。在首届全运会上,解放军队就一举夺得一百零二枚金牌,几乎占去那一届金牌总数的三分之一,比排在第二位的北京队多了六十三枚,绝对算得上是金牌大户。
香港特别行政区首次参加全运会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归,作为中国特别行政区,香港首次组团参加了十月份的上海第八届全运会。香港特区代表团派出了一百六十八名运动员与内地选手在体育大舞台上欢聚,首次参赛便以两枚金牌的佳绩在奖牌榜上排第二十六位,并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
首次运用中西文结合手法设计会徽
第五届全运会会徽的设计首次运用中西文结合的表现手法,图案立意新颖,横放的跑道,加上与之垂直的国旗,形成“中”字;第五届的五字改用罗马字“V”,是国际公认的“胜利”代号。
第一次引入吉祥物
广州人在第六届全运会上首次引入了吉祥物的概念,将山羊作为本届全运会的吉祥物。会徽上由“6”和“羊”组成的火炬和跑道首次将信息通过象形的物体表达出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