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场外资讯

奥运会撑杆跳高比赛

奥运会撑杆跳高所用的杆有什么要求?

奥运会撑杆跳高比赛

根据奥运会《田径竞赛规则》,撑杆跳高比赛所用的撑杆有如下要求:

1、运动员可使用自备撑竿。未经物主同意,不得使用他人的撑竿。

2、撑竿可用一种或多种合成材料制成,长度和直径不限。撑竿表面必须光滑,最多可缠两层胶布,胶布厚度均匀,表面平滑。

3、撑竿下端不受上述限制,可缠上多层保护性胶布,长度约30厘米,以减少撑竿撞击插斗前壁时受到损坏的风险。

4、比赛中,允许运动员在撑竿上使用有利于抓握的物质。

女子撑竿跳世界纪录 叶莲娜·伊辛巴耶娃(成绩5.06米)

女子撑竿跳高的世界纪录我们先来看看奥运会现在的纪录保持者叶莲娜?伊辛巴耶娃,叶莲娜?伊辛巴耶娃可以说是一位人物,被称为撑杆跳女皇。她也是撑杆跳中第一个突破5米大关的运动员,下面我们便一起来看看关于她的运动生涯和相关成绩!

撑杆跳女皇,叶莲娜?伊辛巴耶娃

叶莲娜 ? 伊辛巴耶娃 ,生于苏联伏尔加格勒,外号?撑杆跳女皇?,俄罗斯女子著名撑杆跳高举行,曾获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撑杆跳高金牌,并且打破世界记录(当时为4.91米),2004年、2005年还两度获得国际田径联合会年度最佳女运动员称号。2005年6月22日,她成为首位越过5.00米大关的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个人特色为在撑竿跳之前跟自己所使用的竿子说话,但个人并不愿意透露。伊辛巴耶娃在24岁时就成为历史上最出色的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她28次打破世界纪录,拥有5项重要赛事的冠军头衔:奥运会,世界室内、室外锦标赛,欧洲室内、室外锦标赛。

伊辛巴耶娃的主要成绩:

年份

赛事

地点

成绩

备注

1999

世界青年锦标赛

波兰,比得哥什

冠军

新世界青年纪录, 4.10米

2000

世界青年锦标赛

智利, 圣地亚哥

冠军

新世界青年纪录, 4.20米

2001

欧洲青年锦标赛

意大利, 格罗塞托

冠军

2002

2002年欧洲田径锦标赛

德国, 慕尼黑

亚军

2003

200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

法国, 巴黎

季军

欧洲23岁以下锦标赛

波兰,比得哥什

冠军

2004

2004年国际田联世界室内锦标赛

匈牙利,布达佩斯

冠军

新世界纪录, 4.86米

2004年雅典奥运会

希腊, 雅典

冠军

新世界纪录, 4.91米

第二届国际田联世界田径总决赛

摩纳哥, 蒙特卡洛

冠军

2005

2005年欧洲室内田径锦标赛

西班牙, 马德里

冠军

新世界室内纪录, 4.90米

200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

芬兰, 赫尔辛基

冠军

新世界室外纪录, 5.01米

第三届国际田联世界田径总决赛

摩纳哥, 蒙特卡洛

冠军

2006

2006年国际田联世界室内锦标赛

俄罗斯, 莫斯科

冠军

2006年欧洲田径锦标赛

瑞典, 哥德堡

冠军

国际田联世界田径总决赛

斯图加特, 德国

冠军

2006年田径世界杯

希腊, 雅典

冠军

新世界纪录, 4.80米

2007

200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

大阪, 日本

冠军

国际田联黄金联赛

六站六胜

冠军

总奖金分得者

国际田联世界田径总决赛

斯图加特, 德国

冠军

新赛会纪录,4.87米

2008

2008年国际田联世界室内锦标赛

瓦伦西亚, 西班牙

冠军

新世界纪录,5.03米

IAAF Super Grand Prix

蒙特卡洛,摩纳哥

冠军

新世界纪录,5.04米

2008年北京奥运会

北京, 中国

冠军

新世界记录,5.05米

2009

2009年国际田联黄金联赛

苏黎世, 瑞士

冠军

新世界纪录,5.06米

前女子跳高的世界纪录

女子跳高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是美国女运动员 詹尼弗?苏尔, 这是她于2016年1月30日在美国布鲁克波特创造的,成绩 是5米03。比较遗憾的是在刚刚举行的里约奥运会上,美国女子撑杆跳奥运卫冕冠军詹妮弗-苏尔目前正在和某种疾病作斗争。这个消息是由詹妮弗-苏尔的丈夫兼教练里克-苏尔透露出来的。截至目前,詹妮弗-苏尔保持着11项美国纪录、16个美国冠军、5块国际大赛的奖牌以及2项世界纪录。

本届奥运会撑杆跳比赛什么时候开始?

8月16日 星期六 10:10 女子撑竿跳高及格赛 - A组

8月16日 星期六 10:10 女子撑竿跳高及格赛 - B组

8月18日 星期一 19:20 女子撑竿跳高决赛

8月20日 星期三 20:40 男子撑竿跳高及格赛 - A组

8月20日 星期三 20:40 男子撑竿跳高及格赛 - B组

8月22日 星期五 19:55 男子撑竿跳高决赛

关于伦敦奥运会 女子撑杆跳高。

都没有参加。

伦敦奥运会女子撑杆跳高的比赛共有39名运动员参加,没有克罗地亚运动员,德国有三名运动员参赛,分别是:丽莎·瑞兹(Lisa Ryzih)、玛蒂娜· 施特鲁茨(Martina Strutz)、希尔克·斯皮格伯格(Silke Spiegelburg)。

女子撑杆跳高比赛将于北京时间8月4日17:20开始。

撑杆跳高杆技术?

 我为您提供一下撑杆跳的技巧与方法,撑杆跳高技巧方法大致分为持竿助跑、压竿与悬垂、引体、转体与过竿,撑杆跳高着地动作连贯结合的。

 

 撑杆跳高 - 技术要领撑杆跳技术大致分为持杆助跑、插杆与起跳、压杆与悬垂、引体、转体与过竿、 撑杆跳高 着地动作等部分。 握竿: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以惯用右手者为例,两手间隔比肩膀稍宽。 握竿高度:从右手握竿位置到竿子前端的距离称握竿高度,通常以运动员身高、竿子材质、助跑速度、跳跃能力来决定。一流撑杆跳选手越过横杆的高度可比握杆位置高 1m 左右。

 持杆:持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体侧持杆,一种是体前持杆,但现今大多选手用体侧持杆。

 持竿助跑1 助跑距离:助跑距离通常与选手的速度有关,一般而言大约为 32~45 公尺 ,可跑 18~24 步。成绩在 5 m 以上的选手,助跑距离大约在 45 公尺左右。 2助跑标志:为了正确起跳,通常会设定 2~3 个助跑标志。第一个标志是起动记号,第二、三个标志做为检查步点准确性之用,通常设于距离起跳点 6~8 步和再向后约 6 步的位置。 3助跑的技术:撑竿跳的助跑可分为 1 起动和加速阶段 2 中途跑阶段 3 保持速度准备插竿起跳阶段。

 a起动和加速阶段:尽快发挥速度,力求保持步长、撑竿的稳定,此时撑竿可以举高一些,比较省力,主要由右手承担竿子重量,左手掌握撑竿的稳定性。第一阶段大约跑 4~6 步后进入中途跑阶段。 b中途跑阶段:撑竿逐渐降低,左手握竿加大负担,把握撑竿和身体平衡尤为重要,技术特点是高抬大腿、积极下压着地。第二阶段约跑 8~10 步后进入保持速度准备插竿起跳阶段。 c 保持速度准备插竿起跳阶段:主要是保持助跑速度,控制身体动作,准备插竿起跳。技术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平稳地降低撑竿,保持身体直立和高重心。

 插竿与起跳 插竿与起跳时机:插竿与起跳的动作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但从运动员的感觉来说,正确的动作应该是起跳后插竿而非插竿后起跳,并且竿头必须在起跳动作结束前插入穴中。 起跳点:最适宜的起跳点应该是在握竿手上位手垂直投影线后方 10~35 cm 处。以运动员主观的感觉来说,应认为握竿上位手的垂直下方。 插竿与起跳动作:左手左臂向前推送撑竿,右臂和右肩后撤,右臂迅速反腕向上举竿,左手向前推竿,两手配合将撑竿向上、向前举起。当起跳脚踏上起跳点时,右臂已充分向上举直,左臂弯曲地顶住撑竿,两手把撑竿牢牢地固定在穴位中,同时肩、胸、髋主动向前上逼近撑竿,起跳脚积极蹬伸,摆动腿屈膝上摆,整个身体悬垂于撑竿下完成动作。

  撑杆跳高发展阶段

 ①木制竿阶段

 早年欧洲的撑竿都是木制的,竿子下端装以三股铁叉。运动员把木竿插在地上,沿竿迅速向上爬,当竿子将要倾倒时,便越过横杆,故称“爬竿跳高”。爬竿跳高到1890年被禁止。

 1896年第1届奥运会的撑竿跳高比赛,由美国运动员W.霍伊特用木竿跃过3.30米,获得冠军。

 ②竹竿阶段

 1905年欧洲人从中国和日本引进竹子,并于1909年用于撑竿跳高中。从此,正式定名为“撑竿跳高”。由于竹竿轻且有弹性,促使技术不断改进。1912年,美国的M.赖特以4.02米首破4米.大关。1924年,国际田联正式同意使用木质穴斗和沙坑。由于助跑速度加快,握竿高度提高,使运动成绩也不断提高。1942年,美国的C.沃梅达以4.77米的成绩创造了竹竿最高纪录。

 ③金属竿阶段

 由于竹竿易断,金属竿逐渐代替了竹竿。虽1930年就已有钢竿,但并未普及。1952年出现了铝合金竿。由于金属竿质地结实,运动员敢于提高握竿点,助跑速度加快,并加大了摆体幅度。1957年美国运动员B.古托夫斯基以4.78米打破了世界纪录。1960年美国运动员D.布雷格又以4.80米创造了金属竿的最高纪录。

 ④玻璃纤维竿阶段

 早在1948年已有人用玻璃纤维竿,但因动作掌握不好,运动成绩不理想。到60年代初,玻璃纤维竿又在美国问世。1961年美国运动员G.戴维斯以4.83米创造玻璃纤维竿第一个纪录。1962年,国际田联正式批准使用玻璃纤维竿,运动成绩不断 提高。美国运动员B.斯顿伯格和J.彭内尔先后跃过5.13米和5.20米。

  撑杆跳高规则

 撑竿跳高有下列之一情况即判犯规

 ①试跳后,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停留在横杆托上;

 ②在越过横杆之前,运动员的身体或所用撑竿的任何部位触及插斗前壁上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

 ③起跳离地后,将原来握在下方的手移握至上方的手以上或原来握在上方的手向上移握;

 ④试跳时,运动员用手稳定横杆或将横杆放回;

 ⑤无故延误时限;

 ⑥当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开始后,运动员才决定免跳,当时限已过时,应判为该次试跳失败;

 ⑦当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登记的架距调整好架距后,计时员已开始计时,运动员再提出调整架距,则再次调整架距的时间应计入运动员的试跳时间内,如因此而超出试跳时限,则应判定试跳失败;

 ⑧无故错过该次试跳顺序;

 ⑨试跳中,当撑竿不是朝远离横杆或撑竿跳高架方向倾倒时,如有人接触撑竿,而有关裁判长认为,如果撑竿不被接触,将会碰落横杆,则应判为此次试跳失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