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达连奥运会跳高比赛
2015年乌巢田径世锦赛 张国伟的跳高比赛结果呢
张国伟获得了银牌!
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跳高决赛于8月30日18:30进行,张国伟以2米33的成绩并列获得银牌,决赛成绩如下:
第1名 德里克·德劳因(加拿大) 2米34
第2名 张国伟(中国) 2米33
第2名 博赫丹·邦达伦科(乌克兰) 2米33
第4名 穆塔兹·埃萨·巴尔希姆(卡塔尔) 2米33
第5名 丹尼尔·齐普拉科夫(俄罗斯) 2米29
第6名 唐纳德·托马斯(巴哈马) 2米29
第7名 雅罗斯拉夫·巴厄巴(捷克) 2米29
第8名 埃里克·凯纳德(美国) 2米25
第8名 吉安马科·坦贝里(意大利) 2米25
第10名 特里沃·巴里(巴哈马) 2米25
第11名 迪米特里奥斯·希欧卓柯基斯(塞浦路斯) 2米25
第12名 布兰登·斯塔克(澳大利亚) 2米25
第12名 艾克·翁嫩(德国) 2米25
第14名 康斯塔迪诺斯·巴尼欧特斯(希腊) 2米20
田径世锦赛跳高决赛什么时候开始
8月30日18:30!
男子跳高跳高资格赛已经于8月28日09:45开始,共有14名运动员通过资格赛,晋级决赛,决赛将于8月30日18:30进行。决赛名单如下:
穆塔兹·埃萨·巴尔希姆(卡塔尔)
雅罗斯拉夫·巴厄巴(捷克)
德里克·德劳因(加拿大)
康斯塔迪诺斯·巴尼欧特斯(希腊)
布兰登·斯塔克(澳大利亚)
艾克·翁嫩(德国)
丹尼尔·齐普拉科夫(俄罗斯)
唐纳德·托马斯(巴哈马)
博赫丹·邦达伦科(乌克兰)
张国伟(中国)
埃里克·凯纳德(美国)
吉安马科·坦贝里(意大利)
特里沃·巴里(巴哈马)
迪米特里奥斯·希欧卓柯基斯(塞浦路斯)
美国著名的长跑选手,5项世界田径赛记录的保持者是谁
瓦列里·鲍尔佐夫(VALERIYBORZOV)
瓦列里·鲍尔佐夫是前苏联著名短跑运动员,“列宁勋章”获得者。
鲍尔佐夫1949年10月20日出生于前苏联利沃夫州的萨波尔,他小时候就喜欢跑步,即使跌得鼻青眼肿,他仍然迷恋于奔跑游戏。从上学的第一天起,他就向往着能在体育场上施展自己的才华。1966年鲍尔佐夫考取了基辅体育学院。在大学里,鲍尔佐夫勤奋学习,刻苦训练,运动成绩提高很快。其间适逢第19届奥运会在墨西哥城举行,当时他的的成绩已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由于当时因为受伤.使他失去了一次夺标的机会。大学毕业后.在教练比切尔斯基的指导下,他用大量的跳跃练习来发展腿部力量和爆发力,取得了极佳效果,使得运动成绩又有了大幅度提高。12年鲍尔尔佐夫参加了第20届奥运会、他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和精湛的技艺,打破美国黑人运动员的垄断,连夺100米.200米两枚金牌和4X100米接力银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位取得如此成就的欧洲选手。当他载誉而归时、前苏联最高苏维埃团授予他“列宁勋章”。4年后.鲍尔佐夫再次参加奥运会,又获得100米和4X100米接力两枚铜牌,并被美国《田径新闻》评选为“70年代世界最佳田径运动员”。17年鲍尔佐夫离开田径赛场,开始从事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教练工作。1991年他出任乌克兰奥委会1994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著有《一生功名10秒成》一书。
塔季扬娜·卡赞金娜(TATYANAKAZANKINA)
塔季扬娜·卡赞金娜是前苏联著名女子中长跑家,第一个突破女子1500米跑“4分钟大关”的运动员。
卡赞金娜1951年12月17日出生于前苏联的彼得罗夫斯克市,由于家庭经济较贫困,她从小就在菜园干农活,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后来师从于著名教练马雷舍夫,在他的指导和关怀下,开始进行系统的训练。卡赞金娜训练非常认真刻苦,运动成绩不断提高。16年第21届奥运会前夕,她以3分56秒的成绩刷新了女子1500米跑的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突破1500米“4分钟大关”的女运动员。随后在第21届奥运会上,她勇夺800米和1500米跑两枚金牌,并打破了女子800米的世界纪录。18年卡赞金娜喜得千金,赛场上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然而她并没有就此永别田径场,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又开始了艰苦的训练。1980年她再次来到奥运赛场,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她以3分56秒6的成绩打破了女子1500米奥运会纪录,并获得金牌。年,年已32岁的卡赞金娜在列宁格勒以8分22秒62的惊人成绩创造了女子3000米第一个正式世界纪录。在16年一年期间,她共创造了7次世界纪录,人们把70年代称为“卡赞金娜时代”。美国《田径新闻》评选她为“70年代世界女子十佳运动员”她还是“列宁勋章”获得者。1987年国际田联庆祝成立75周年时,将她在16年奥运会上获两枚金牌,破一项世界纪录的成就,评选为世界田坛75年来“100个金色时刻”之一。
享利·罗诺(HENRYRONO)
享利·罗诺是肯尼亚著名长跑巨星,18年“世界最佳男子田径运动员”。
罗诺1952年2月12日出生于非洲的肯尼亚,12年才开始进行系统的长跑训练,16年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由于非洲国家抵制蒙特利尔奥运会,使他失去参加比赛的良好机会。17年他赴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并师从于著名教练J.查普林。由于非洲适宜的地理环境,使罗诺具备了先天性内脏器官的优良功能,加之优秀的身体素质和科学的训练方法,罗诺的运动成绩直线上升。18年4-6月约80天的时间里,他奇迹般地创造了5000米、3000米障碍、10000米、300米四项世界纪录,轰动国际体坛。这一年的3月—9月,他获得28场比赛的胜利,所向无敌。人们把18年称为“罗诺年”。
19年和1980年上半年,罗诺尚有良好的表现,之后他苦于疾病和课业繁重,成绩急剧下降。1981年5月他曾宣布结束运动生涯,但是不久又复出参赛,9月13日在挪威的克纳维克以13分6秒20的成绩打破5000米世界纪录。美国《田径新闻》和英国《田径周刊》一致评选他为18年“世界最佳男子田径运动员”。1987年国际田联庆祝成立75周年时,将他18年创造3000米障碍跑世界纪录的精彩场面,评选为世界田坛75年来“100个金色时刻”之一。
若奥·卡洛斯·德·奥利维拉(JOAOCARLOSDEO-LIVEIRA)
若奥·卡洛斯·德·奥利维拉是巴西著名跳远运动员,享誉世界的田径明星。
奥利维拉1954年5月28日出生于巴西的圣保罗,青少年时代就显示出了卓越的运动才华。他师从著名运动员达西尔瓦,主攻跳远和跳远。15年10月15日,奥利维拉在墨西哥城以17.89米的成绩创造了男子跳远世界纪录,把萨涅耶夫创造的17.44米的世界纪录一下提高了45厘米,是跳远世界纪录最大幅度的一次提高,该纪录保持了近10年之久。他破世界纪录时穿的跳鞋至今还被陈列在巴西的国家博物馆里。
奥利维拉的身体素质水平很高,100米成绩为10秒1,跳远为8.36米。他在创造纪录时,三跳的远度和比例为:6.08米(34%)、5.37米(30%)、6.44米(36%),属于典型的“平跳型”技术。他16年、1980年两度参加奥运会,均获跳远比赛的铜牌,成绩分别为16.90米、17.22米。他还是17年、19年、1981年3次“世界杯”田径赛跳远比赛的冠军得主。1981年12月22日,奥利维拉在一次中致残,失去了运动能力,他的不幸轰动了国际体坛。1983年第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在赫尔辛基举行时,国际田联为表彰他为发展田径运动所作的贡献,特授予他一枚白金勋章。1987年国际田联庆祝成立75周年时,将他15年创造的跳远世界纪录的成就,评选为世界田坛75周年来“100个金色时刻”之一。
尤里·谢迪赫(YURIYSEDYKH)
尤里·谢迪赫是前苏联田径明星,世界田径史上成绩最卓著的链球运动员,被誉为世界“链球之王”。
谢迪赫1955年6月11日出生于前苏联的新切尔卡斯克,小时候他对游泳特别感兴趣,曾梦想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游泳健将。12岁那年,一名教练员偶然发现了他的投掷才华,从此谢迪赫开始了他的田径生涯。
谢迪赫最初的训练主要以全面身体训练为主,并没有从事链球的专业训练,这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1年16岁的谢迪赫已能把链球投到57.02米。12年他首次突破了“60米大关”,同年他进入基辅体育学院,师从前著名链球运动员邦达丘克。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他的链球成绩进步很快。14年他以70.86米的成绩第一次突破“70米大关”,并创造了世界中学生纪录。15年他的成绩为75米,进入了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行列。16年7月28日谢迪赫和他的教练邦达丘克同时参加了第川届奥运会的链球比赛。他不负重望,以77.52米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并夺得金牌。1980年是谢迪赫运动生涯中最辉煌的一年,他先是以80.38米和80.64米的成绩两次打破世界纪录,接着又以81.80米的优异成绩创造世界纪录,并蝉联奥运会金牌。1981年他获得第3届世界杯田径赛冠军。1983年获首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亚军。年由于前苏联抵制洛杉矾奥运会,使他失去了三夺奥运会金牌的机会。但在这一年,他以86.34米的惊人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突破85米的链球运动员。跨入1986年,谢达赫的成绩又有了新的突破,他以86.66米和86.74米的成绩两破世界纪录,其中86.74米的纪录保持至今。1988年33岁的谢迪赫第三次来到奥运赛场,以83.76米的成绩获得银牌。1991年他获得第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冠军,成为该赛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世界冠军。谢迪赫的技术非常出色,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旋转速度快,被认为是链球圈里的短跑运动员。他虽然用旋转三周的投掷技术,但由于他的旋转加速能力出色,因此所获得的旋转速度往往超过旋转四周的运动员。正因如此,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世界田径史上成绩最卓著的链球运动员。1987年国际田联庆祝成立75周年时,将其年突破85米大关、创造世界纪录的精彩瞬间,评选为世界田坛75年来“100个金色时刻”之一。
找找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